2021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例析

发布时间:2020-07-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1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例析
一、形象(意象)类

名词解释: 形象(意象)——形象(意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意象)指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意象)。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 ……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3)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格式: 表层含义 + 深层含义 (形象+形象特征) + (形象意义) 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示例:
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参考答案:
1)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2)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3)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示例:

试分析下面诗中的诗人形象。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参考答案:
1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2)统观全诗,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怀才不遇者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 二、意境类
名词解释: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题目类型: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格式: 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示例: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参考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示例: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山居秋暝 (唐)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秋晚山景,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清朗明净的月夜:松间的明月、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渔舟,(步骤一有机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步骤一这首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写秋晚山景,以表达作者对纯朴安静、放纵山林生活的热爱。(步骤三 三、情感主旨类

题目类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解题格式: 通过什么 + 抒发什么
(描写什么)+ (表达/寄寓/揭露什么 答题步骤: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示例:
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参考答案:
⑴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⑵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⑶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迷
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示例:
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参考答案:
通过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淡、悠然、脱俗的意趣。 四、表达技巧类

题目类型: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题格式: 手法+表达作用 答题步骤: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参考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示例:
下面这首词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参考答案:
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本词上厥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厥的“孤灯”
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五、语言类
(一)诗眼炼字类 题目类型: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3)你认为这首诗(第**句中)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题格式:
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答题步骤:
诗眼,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参考答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示例: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参考答案: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步骤一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步骤二,使画面具有动感。(步骤三
(二)关键字词类 题目类型: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题格式:
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 答题步骤: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字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一要注意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二要从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示例: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参考答案: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示例: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12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後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1泛菊:饮菊花酒。○2吹梅:吹奏《梅花落》。
参考答案:
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三)语言风格特色类

题目类型:
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格式:
语言风格+举例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答题步骤: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示例: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参考答案: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示例: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
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六、多角度综合类

从以上提及的多个角度综合设问,回答时应注意认真审题,抓住题干中的信息,理清共几问,分清各问的类型,明确要求回答的角度。回答关键看问号,做到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忌乱答一通。回答要依据提问的顺序来答,不要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地回答,力求答案简明,条理清楚。 各问答题要领参照上文,注意根据提问方式,灵活处理侧重点,严防出现漏
答或无意义的内容重复。 (一)开放题型类 开放型题是近几年才在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其用意也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辨证的能力,这种题型相比其他的主观题而言有更大的优越性,对检测学生的能力有更好效果,这更能达到检测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江苏卷已有该类型。 对这类题型的解答,只要能够谈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论述的合理与不合理之说。所以,要想使自己的论述做到合理,也并不是轻易能够做好的,这除了在平时的备考训练外,还需要了解一些解题策略才能够面地面对这种题型游刃有余。在答题时,不应只有自己的分析和说明,也应照顾到原诗,把原诗中的个别有用的诗词引用到你的分析中,这样使分析更显得有理有据,分析综合能力和思维辨证能力自然而然体现出来了。 题型分析 1)评价题型 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 示例: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失误及矫正:
评价题型常见的失误主要有:判断失误造成全题失分,阐明理由不得要领。但前者失误是最主要的。没有认真审题,也没有深入阅读理解诗词,想当然回答,一念之差判断失误,造成无为的丢分。在阐明理由时也只是蜻蜓点水,不能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或只判断而没深入分析。在答题时还会出现一种毛病,那就是不考虑诗论的内容,只是从诗歌本身来考虑,这样的答题一定是不准确的。 回答时应注意:题干中若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不能想当然回答“同意”“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语的评价角度:内容还是形式,全文还是局部,
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等。再把它和原文结合起来分析。一般而言,对题干中的第一问要顺应命题者的意图,大多情况下要同意这种说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总之,第一问回答要把握准确,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具体分析时,要有原文意识,要结合原文相关内容来分析评价,做到点面结合,不能高屋建瓴,空洞说教。回答时要两问兼顾,不能省略第一问直入分析,更不能只回答第一问而不展开阐述。每一问都有赋分值,一般说来,第一问给1-2分,若只回答第一问而没展开阐述,一般不给分;第二问给4-5分。因此回答既要紧扣原文,又要照应题干要求。 (二)比较评价题型 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示例: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为什么?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参考答案:
(1相同点:两首小令都运用白描手法,状写秋景。(2第一首作者把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萧瑟苍凉的意境,突出表现了羁旅愁绪。第二首小令作者写在秋意里对洞庭潇湘的观感,气象明朗开阔,意境宏伟,表现了开朗乐观的情怀。 示例: 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暮春之景,表现情感是否相同?并请说出理由。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参考答案:
不相同。《春兴》抒发的是思念家乡之情。《题春晚》抒发的是静而不寂的闲适之情。《春兴》借助于落尽残花,四处飘泊的黄莺的景象透露出美好春景将逝,而此时的作者正漂泊流转在外,自然而然地勾起了思乡之情。《题春晚》中落花、昏鸦、归来的渔樵构成了一幅恬静而又富有生意,和谐的画面,而此时的
诗人正在吟风弄月,全诗充满着静而不寂的闲适之情。
失误及矫正:
比较评价题型容易出错的现象有:在整体把握上顾此失彼,就其中一首诗大力评价;不注重题干中提示的比较角度;在表述上条理不清,层次不明,要点不全。 这种题型回答时要注意:首先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其次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最后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另外,有时还要结合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爱好来评价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e9298ac52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3.html

《2021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例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