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复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2-10-06 15:56: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湖心亭看雪》复习题及答案

11.一、基础知识 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给下列字词注音。1.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铺)崇祯 雾凇( )沆砀( 与余舟一芥( 更( )定 拥毳( )衣 )饮强( 毡( )对坐

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2.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①更定 ③余拿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 焉得更有此人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⑩及下船 ⑨客此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填空。3.
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作者 ①本文选自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②大雪三日,
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独往湖心亭看雪。 ③是日更正,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上下一白。

一、解释加点字。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二、阅读1是日更定
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2余挐一小船 “桡”撑(船)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拥毳衣炉火(穿着) 毛皮制成的衣服 3 (一) 白气弥漫的样子(4)雾凇( 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只有 65)上下一白( 全白

()惟长堤一痕(

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在此地客居 8)及下船( 等到 7)客此( 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4. 还哪能)湖中焉得更有此人9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5.“”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10)余强饮三大白(尽力(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11()舟子(船夫) 12更有痴似相公者(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与连用三个”天与云与山与水7.“”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二、翻译句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1 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 (二)拉余同饮。余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9.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大喜曰 )到亭上 客( )是金陵人
)此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
拉余同饮 (.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江雪》表达


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四、填空:

1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__奇景___和游湖人的__雅趣___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写出1句。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3、西湖美景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请写出2句写西湖的诗词佳句。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 三、阅读理解。 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哪种感觉来写?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通过听觉
来写,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 )暗示作者的“痴”21)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1.台州市(09 浙江省


(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 (11在文中画出直接描写西湖雪景的语句,并说说这些写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写景文字简练自然,事雕琢。
奇者。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4、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语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简要分析。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9( 分。

“强饮三大白而别”5“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胡不见我于王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表现客人幸逢知己之乐。拉“表现作者偶遇知己的喜悦和豪爽心情;强“”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分20.
、结尾的“痴”有何含义?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6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字的称赏,“包含了对点明文章主旨, 21.【甲】 文中写到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文中具体描写高峰“高峰入云”【乙】“入”

、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7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22. 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答:


《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和所表达的、8

二、1.________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书”的意思是________
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在描写手法上,
3.
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本文分_______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 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晓雾将歇( ?五色交辉( 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⒉翻译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1114小题,共12
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5 三峡


.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6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实是欲界之仙都, 8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疾也。 、四、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阅读训练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lIl}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趣味。 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无月何处无竹柏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⒈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 答谢中书书(课外阅读 ( ?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亦未寝( ⒉用现代汉语翻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1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 ②歇:消散。 ③康乐:参与,引申为赞赏。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________、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3 (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1
(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与:念无与为乐者 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4四时俱备寻病终 (3哀转久绝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412.简答。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均
答谢中书书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落,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记承天寺夜游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寻张怀民。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欣然起行。解衣欲睡。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月色入户,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荇交横,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映,有时见日。 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②月色入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解释加点的词。(4 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0. ②负势竟上 猛浪若奔 奔: 上: 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三、荆州市2007 (8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912题。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
山川之荚,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 ( (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

.之:山川之美A甚矣,汝之不惠 ④沉鳞竞跃 绝:③猿则百叫无绝 .是:实是欲界之仙都B 问今是何世 鳞:

8.翻译下面的句子。(4 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53 A.√B.×C.√ D.√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



11(1或:有时。(1 (2奔:飞奔的马。(1(3绝:消失。(1 (4俱:全,都。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1

译: 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 实是欲界之仙都(1




1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

分。(4 9甲乙两文在描写山和水时都抓了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山的 和水的 14·(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 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 台州市(09 浙江省1.19.B
9.①消散(或“消歇”“散去”)②门 ③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2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谢灵运以来,?自从20.(南朝的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分,每对一处给0.5 的山谷(就流连忘返。美的10. B (2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22.
11. 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表达与此相近即可水中 二、参考答案: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 给谢中书的信 1.“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对偶,借代(2对偶3.(1

12.①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②闲 (1分,每对一处给0.5以上 (1 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4.
8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7【答案】①(马一样飞奔 ②向上 ③停止 ④鱼
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5.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潜游在水中的鱼?坠落 ?消散?交相辉映1.三、 ? 2.【评分】4分。每小题1分。 有高雅情怀的士共同赞叹的啊。?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4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58【答案】①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②苍青的密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青林翠竹,四时具备。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 之意溢于言表。【评分】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四、 参考答案:9【答案】奇 3. (一)一起就⑶睡觉⑷共同,想到⑵于是,⑴考虑,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
.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竹柏影 .月色,月光2比喻 4 参考答案:
一、1.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
《虽有佳肴》导学案
⑦白汽弥漫的样子 ⑤独自 ⑥水汽凝成的冰花 ②消失结束 ③撑, ④鸟兽的细毛 2.①完了,学习过程: ⑩等到⑧指酒杯 ⑨客居 哪能

拥毳衣炉火④雾凇沆 明末清初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张岱 宗子 陶庵 ①陶庵梦忆3.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更有痴似相公者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⑤莫说相公痴本文节选自《 又名《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怀念故国的深情4.二、(一)明思宗朱由检 5.路无行人,天无飞鸟,
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作铺垫。“独往湖心亭看雪”著的选集,共 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痴6.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 7.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相呼应。写法上,作者未站在一个固定点上,而是不断变换角度写景”“上下一白连用三个“一”字,与8. 写人。自主学习:

(二)9.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拉”10.“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 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11.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12.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2 是故//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3.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 弗食( ③不知其旨也( ④不知其善也( ⑤然后能自强也( ⑥虽有至道( ⑦教学相长( 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⑨教然后知困( ⑩然后能自反也( ⑾然后能自强( ⑿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 今义: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
: 今义 古义: 学学半 5“教学相长”“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 论,又名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61《虽有嘉肴》节选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学记》是 著的选集,共 篇。
的专著。一部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2
合作探究:答案 1. 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如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1() 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知不足,然后自主学习: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4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5 是故//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3.6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嘉肴 jiá) yáo 自强( qiǎng 兑命( yua 学学半( xiào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 即使 弗食 甘美
③不知其旨也 ④不知其善也 好,妙 ⑤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⑥虽有至道 达到极点 文言虚词。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促进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⑨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⑦教学相长



4 ⑿学学半 是故//然后知不足,/然后知困。 反省自己 ⑩然后能自反也 ⑾然后能自强 勉励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大概,表示推测 /能自强也。 ⒁其此之谓乎 4、古今异义。 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今义:虽然古义:即使 虽有佳肴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 进而


今义:主旨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 甘美 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




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然后知困 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今义学习 学学半 古义:教 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 翻译下列句子。5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4)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1)只
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 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互相促进的。2
成、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然后知困。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自己“教学相长” 5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后者则只 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6()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 才能自我勉励。 又名 节选自《16()虽有嘉肴》
秦汉以前各种 ,家经典著作之一,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 《学记》是 著的选集,共 篇。

一部 的专著。



合作探究: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 教学相长 )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2 子,理解句 1 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e9d567396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1.html

《湖心亭看雪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