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A
“中和”问题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中和”一词虽首见于《中庸》,但“中和”观念却由来已久。从字面上看,“中和”由“中”与“和”两字合而为一。
何谓“中”?“中”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始见于《尚书•盘庚》:“各设中于乃心”,《尚书•酒诰》中也有:“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这是“中”行之于德;《孟子•离娄下》赞美商汤“汤执中,立贤无方”,这是“中”行之于用人;《尚书》中的《立政》、《吕刑》记载的“中罚”、“中”则体现了“中”行之于刑。故中即为恰到好处、符合一定标准、正确合理之义。
何谓“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概念,起源甚早。关于“和”的含义,从字源的角度看,“和”有三种原始意义。一义为声音相和,二义为稼禾成熟,三义为五味调和。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承”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将“和”视为多种不同或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彼此之间的相泄相济、相反相成而达到的和谐统一状态。孔子进一步将“和”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人际关系上,主张“和而不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体现了重和去同的价值取向。
“中和”观具有其基本特征,儒家“中和”观的特征涉及诸多方面。
其一:执两用中。孔子总结舜的统治经验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第六章),提出了“两端”和“用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论语•子罕》中记载:“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里孔子阐明了自己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不单纯片面地看问题,而力求在分析综合后予以解答的思想。这表明孔子已认识到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矛盾方面,在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时,应避免“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即反对做事走极端,只抓一点不计其余,这样必然带来危害,而应采取“允执厥中”、“执两用中”的方法,由此之过,济彼不及;以此之长,补彼之短,以求正确合理的“中”的状态。
其二:权变与时中。权即权变,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制宜。儒家认为权变与时中有相通之处,“中”必于通权达变之中才能得以贯彻。孔子首先提出“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意即立足于具体情况,既不违背常规,又能有所变通。孟子认为“中”是随时变动的,指出“执中无权”只能流于执偏,“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孟子•离娄上》)即是执中无权的生动例证。荀子也主张“与时屈伸”(《荀子•不苟》),允许君子此一时的“柔以若蒲苇”,彼一时的“刚强猛毅,靡所不伸”,或柔或刚,或左或右,看似流于一偏,但从时间的全过程看,却恰恰体现了儒家灵活的以“权”“中”的执中之道,符合“时中”原则。《中庸》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主张“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要求人们随不同的时空条件的变化及时变通以合于中道做到“时措之宜”,以达到最佳的用中行权之目的,是对孔子“权变”思想的完善化。但“权”与“时中”的灵活性绝非主观任意,而是有其具体的原则与度,否则便会使事物发生质变而不符中道。
其三:贯通“道”的体用。孔子视“中庸”“至德”孔子也讲“志于道”《述而》因而孔子所谓的“至德”是有“志于道”的,是与道相联系的德,中庸不再仅仅局限于伦理范畴,而是达到了哲学的高度。但遗憾的是孔子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和德的原则提出来,未展开系统论述,缺乏形上思维,偏于实践,注重“道”的“用”。而子思提出的“中和”则弥补了这一缺憾。《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天道与人性的关系方面论证了“中和”是宇宙人生的最高准则,表明“道”的体用。“中”为道体,“和”为道用,展开道的层面,将现实的仁义礼知信等伦理道德本体化,提升到“道”的高度,用“中和”论证“道”,以实现达“道”,即将孔子的“执中

求和”从方法论上升为本体论。
综观而言,传统的中和之道是对宇宙万物、人生万象的一个基本的规律总结,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由是,我们便可以从中和思想发现其现实意义。首先,中和思想中和之道蕴涵着自然万物的和谐。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中和是宇宙间天地万物生成的本根,是一切事物存在发展的根据。人类生存于宇宙天地之间,其繁衍生息必当以天地万物间的和谐统一为条件前提。天地自然万物的和谐又为人类社会的生生不息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周易》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然后礼义有所措。明确指出人以天地自然的和谐存在为前提。只有保持天时节气的中和状态,才能化生万物,使天地自然呈现出美好、安宁的祥和景象。其次,中和之道蕴涵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中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天地万物与人的本性具有内在的共同性和一致性。天地自然是人和万物的父母,天、地、人同处于宇宙之中,天地之性就是人类之性,故人与万物同源,人与万物一体,二者应和谐相处。《河南程氏遗书》中所说的:“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同样也表达了民胞物与天人相和的思想。因此,人类要明于天地之分??不与天争职,须仁民爱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可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三,中和之道蕴涵着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
古代的中和观尤其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间的关系和谐。孔子的学生有若在阐述孔子的观点时说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孟子也清醒地认识到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与天时地利相比,人和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为此,传统的中和之道极力主张自我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自我的和谐,主要着重于内心的平和。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主要着重于家庭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对此,孔子赞道:“父母其顺矣乎!从而描绘出一副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欢乐景象。反之,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世大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则应秉承尚中贵和和而不同的基本准则,实现人际关系的一致和谐。要做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就应各安其份、各尽其责。周敦颐曾论述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如此,自然会实现社会秩序的有序和谐。第四,中和之道蕴涵着民族、国家间的和谐。
古代的思想大师们在将中和之道运用于民族、国家间的相互关系时,提出了万邦协和的目标思想。《尚书·尧典》在赞颂尧的功绩时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平,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可见,尧的德行之为大者,在于能协和万邦以解决民族矛盾,协调国家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综上,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形成和发展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中和精神的思想体系。分析研究、发掘弘扬传统中和思想所蕴涵的积极合理的思想内核,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f89214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c.html

《中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