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四节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

发布时间:2019-05-23 04:16: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四节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

一、内指性

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上耶!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情理的合理性, 侧重于对文本语境所激起的读者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的真实性的考察, 它是对事理的合理性的一种超越。无论在叙事作品还是在抒情作品中, 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不合事理的艺术表现, 而它们在作品中却以相当合理的姿态活跃着,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情理的合理性。清代叶燮曾举杜甫诗中不合事理之句如“碧瓦初寒外”、“月傍九霄多”等为例, 细加分析解说, 并以“幽渺以为理, 想象以为事, 惝恍以为情”作为理论总结,成为对诗歌创作中情理的合理性的经典性阐释。

二、音乐性

音乐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也就是说,作家在组织文学语言时,不仅要追求表“意”,而且要追求表“音”,甚至有时还会为着表音而重组语言,或者完全让表意服从于表音

我国诗歌素来是讲究声韵的。韵脚的相谐,一则可使前后呼应,在五音繁会中取得调节的效果;二则表示情感的起伏变化,使得疾徐中节;三则利用收音相同,易于记忆,并引起联想。萧梁刘勰对声韵的作用早就有了精辟的阐明。他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文心雕龙》卷七《声律》第三十三)“异音相从”属于句子中间的字调安排问题,必须四声更替使用,才能取得和谐。这是因为“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暌,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同上)把每个不同字调安排得当,就可做到“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龙榆生先生讲义)

邱峻先生辑“对山歌”(客家话):

  

女唱:

  一日唔见涯心肝,

  唔见心肝心不安。

  唔见心肝心肝脱,

  一见心肝脱心肝。

  男答:

  闲来么事想心肝,

  紧想心肝紧不安。

  我想心肝心肝想,

  正是心肝想心肝。


刘达九先生记四川“对山歌”,是两个牧童在赛唱:

  

唱:

你的山歌没得我的山歌多,

我的山歌几箩篼。

箩篼底下几个洞,

唱得没得漏的多。

答:

你的山歌没得我的山歌多,

我的山歌牛毛多。

唱了三年三个月,

还没有唱完牛耳朵。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稼轩长短句遣兴》

三、陌生化

陌生化指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

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是与“自动化”相对立的。

“陌生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附: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搭配

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黑夜的血腥已哽在喉咙(莲子)

晨钟云外湿(杜甫《州雨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吴伯箫《山屋》)

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姜丰《痴人说梦》)

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例②“透支”(动)与“快乐”(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

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王《等待》)

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柔风的唇 轻吟/押声声 柳韵依依(伊德超《折柳》)

例①用“很瘦很瘦”修饰“虫鸣”,富有质感。例②用“朵朵”和“鲜绿”修饰“诗词”,与前面的“池畔”“荷塘”协调一致,扩大了诗词的容量,开拓了诗的意境。例③不以常见的“首”、“阙”而以“枝枝”“叶叶”来量化“唐诗”“宋词”,使之与“柳”浑然一体,自然推出后面的“柳韵依依”。

5.词语交互错位

云飘在水中/帆飞在天上(冰夫《莲塘月》)

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例①本应为“帆飘在水中/云飞在天上”,“云”与“帆”交互错位,逼真地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意境。例②“文人”与“农人”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人们手忙脚乱的情状。

钱钟书:

1. “这位作家是个天才,所以他多产;他又有艺术良心,所以他难产。”;

2. “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3. “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律术语是‘协议离婚’……”

艾略特的《窗前晨景》:

地下室餐厅里早点盘子咯咯响,

顺着人们走过的街道两旁,

我感到女佣们潮湿的灵魂

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

一阵黄色的雾向我掷来

街后面人们的歪脸,

从穿着溅满污泥的裙子的过路人那里

撕下来一个空洞的微笑,它在空中飘荡,

朝屋顶那条水平线消失了。

这首仅有九行的自由体小诗表达了一个天主教徒对现代城市的卑微猥琐不胜轻蔑的思想,但诗人并没有直说,而是完全通过陌生的意象来暗示,如“潮湿的灵魂/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歪脸”,“空洞的微笑”,“溅满污泥的裙子”等。诗人看不起现代城市里丧失了宗教信仰的俗人们的心灵空虚,就借女佣,说她们“潮湿的灵魂/在大门口绝望地发芽。”内在的心灵都潮湿了,发霉了,外在的肉体也就不消说了。诗人通过这种陌生而荒诞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情绪,使思想找到了它的“客观对应物”,情绪也找到了它的“对等物”。

我们新鲜,我们净朗,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郭沫若《凤凰涅磐》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必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的有理。

──鲁迅《狂人日记》

“鬼才”之称的诗人李贺,就善于运用此类手法进行创作。他的许多诗句,拒绝习惯化、简单化,比喻使用得比较怪异,实则就是要呈现一种“陌生化”。如下面这些诗句,完全不同于前人:“秋坟鬼唱鲍家诗”、“鬼雨洒空草”、“毒蛇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含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莫道吴娥吴刀涩”、“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夜天如玉砌”。

李亚伟《中文系》

“语不惊人死不休”(老杜多病句)

四、本色化

本色化,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与人的本来面目相符的特性(如身份、性格或面貌等)

刘克庄(宋)《后村诗话》:“韩、柳齐名,然柳乃本色诗人。自渊明没,雅道几熄,当一世竟作唐诗之时,独为古体以矫之。”(柳宗元多以古体诗直接吟咏自己的真情实感)

张德瀛(清)《词徵》:“耆卿(柳永)词多本色语,所谓有井水处,能歌柳词,时人为之语曰‘晓风残月柳三变’,又曰‘露风倒影柳屯田’,非虚誉也。

胡应麟(明)《诗》:称赞《垓下歌》表现了本色:“项王不喜读书,而《垓下》一歌,语绝悲壮,‘虞兮’自是本色。”《垓下》的语言正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文墨不多的项羽的英雄本色。

本色化语言在表现人的本来面目方面尤其具有优势

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两种类型:描述语对话

第一种类型本色化描述语。文本中叙述人或抒情人所使用的描述性语言极符合被刻画的人物的独特身份和性格及其所在环境。

第二种类型本色化对话。人物所说的话与说话人的身份和性格极相符的特性,由于如此,这样的对话仿佛成为人物自身的本色语言。

五、间接性形象的间接性(武大89P81;曹廷华P16

六、蕴藉性思想的深刻性

七、生动性

八、整体性

九、流畅性

……

——第二章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fa309d4240c844769eaeecb.html

《2-4第四节 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