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练习题及答案52006

发布时间:2020-04-11 19:41: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师说》巩固及拓展性练习

一、选择题(共36分,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的一项是(

A.能无惑(谁,哪一个) 其闻道也先乎吾(本来)

B.童子之师(那些) 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余其能行古道(赞赏) 士大夫之(类、辈)

D.作《师说》以之(赠送) 是故贵无贱(没有)

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的一组是:( )

①古之必有师。 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 弟子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吾师之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的一组是:( )

A.师道之不也久矣 B.道之所存,之所存也

六艺经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

C.作《师说》以之 D.其为也,终不解矣

笑大方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耻师焉/群聚而笑之 B.师道不传也久矣/古学者必有师

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反不能及D.小学大遗/人非生知之者

5、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兴怀,其致一也

C 圣人之为圣 D 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的一项是(

例句:闻道也固先乎吾

A. 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也 C.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句读

7选出对下列6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的一项(

①而耻学 ②其皆出此乎③其身也 ④师不必贤弟子 ⑤不拘 ⑥学

A.全相同 B.各不相同 C.只有①⑥相同 D.只有②③⑤相同

8、下列句中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斯天下之民至焉 D.或师焉,或不焉

9、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于其他三项的是(

A道之不传也久矣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C是故益圣,愚益愚 D假舟楫者,非能

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1、选出下列说法的一项(

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B.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C.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D.韩愈借《师说》告诫学生李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

12、下列说法的一项是( )

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散文家,明人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既是一场复兴儒学的运动,也是倡导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的理论,对于开创作家自由抒发的文风,拨正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填空题(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3.老师的职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择师的标准是什么?___ ,_____ ,________, ;

15.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三.翻译下列句子(共6分)

1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5分,每题3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的一项是( )

A.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焉 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齿 不齿:不屑一提

D.古之圣人,其也远矣 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7.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的一项是( )

例句:闻道也固先乎吾

A.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 C.可怪也欤 D.授之书而习句读

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耻师焉/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为愚/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C.之不传也久矣/之不复,可知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10.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的一项是( )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的恶劣习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三、翻译下列句子(共20分)

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3分)

12.不拘于时,学于余(2分)

1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

1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必有师。 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 弟子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年十七,好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2.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也久矣 B.道之所存,之所存也

六艺经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

C.吾而师之 D.其闻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来 余嘉其能行古

3.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人之无惑难矣 B.于其身也,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人行,必有我师

B. 而耻学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不拘于时,学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4.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皆通习之 传:chuan,流传

B.作《师说》以贻:da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者 读:do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谀:ru,阿谀,奉承

二. 填空题;

5.韩愈,字_______,世称_______,卒谥“____”,作品集有《____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____”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0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为惑④,终不解⑤。生⑥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给文中空缺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八处选填恰当虚词(则、其、于、也、而、之、焉、乎、矣、以、哉、所、且、者、即、夫)。

8.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1 其为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为圣

2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 ④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9.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

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竹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

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

烈的责备和讽刺。

《劝学》练习卷

一、基础积累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zhòng) 参省(cān) 锲(qì) 跬步(guǐ)

B.輮(róu) 槁(gǎo)暴(pù) 螯(áo) 骐骥(jì)

C.虽有槁暴(yǒu) 砺(lì) 驽马(nǔ) 蚯蚓(yǐn)

D.生非异(shēng) 须臾(yú) 镂刻(lóu) 闻者彰(zhāng)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 D、行李之往来。

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4、下列各句中的“疾”与“疾恶如仇”的中“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君有疾在腠理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下列句中的“望”与“望其旗靡”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B、先达德隆望尊。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6、下列句中的“而”与“黑质而白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槁(pù) 使之然(róu) 舟(jì) 马(yú)

B.龙(jiāo) 步(kuǐ) 骐(jì) 牙(zhǎo)

C.金(lóu) 马(nǔ) 非异(xìng) 洞(xué)

D.而望(qì) 而不舍(qì) 二 (áo) 参乎己(xǐng)

8.下列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 ( )

A.輮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须臾(片刻)

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 跬步(占代的半步) 驽马(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渊(深水) 风雨兴焉(起)

9.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 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10.下列各组中加粗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 )

A.无可托者 寓于表 女言于母 临崩臣以大事

B.风雨焉 忧劳可以利除弊 夙夜寐

C.不能十 其韵奉和一首 乃自强 余马兮山皋

D.下黄泉 中军置酒归客 日食得无衰乎

二、阅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用心躁也”一段文字,回答7~10题。

11、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雁荡具体而微者。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2、这段文字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法,说说下面句子各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架,功在不舍。( )

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坎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13、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你认为这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提倡粗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14、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有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故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

译文: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步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之外。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三、阅读“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语段,回答问题。

15、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word/media/image1.gif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祝曰:“必勿使反” ⑥老妇必唾其面 ⑦秦伯说,与郑人盟 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①③⑤⑦ B.②④⑦⑧ C.③⑤⑥⑧ D.①②①⑥

1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全属于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就砺则利 ②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鸡豚狗彘之 ④是社稷之臣 ⑤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⑧封之以膏腴之地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 ③①⑦⑧

17.跟“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未之有也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学不可以已

18.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跟“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能刺寡人之过者 B.越国以远 C.没死以 D.妾之我者,畏我也

四、阅读“吾尝终日而思矣,……用心躁也”两段,完成问题。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跂而望矣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20、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1、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啊千里远的地方。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2、第二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3、文学常识填空。 荀况(约公元前319—前230)名况,字卿,又称孙卿, 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著名的 家、 家,是先秦 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任思想集大成者。在社会伦理观方面他提出“ 论”,批判了孟子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性善论”,《 》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2654c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f4.html

《《师说》练习题及答案5200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