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张溥传》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19-01-15 11:40: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明史·张溥传》原文及翻译

  篇一:明史王炜传
  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明史·王祎传》译文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参考译文】
  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幼时机敏聪慧,成年后身材高大伟岸。后来拜柳罐、黄缙为师学习文章,于是当时以文章著称于世。在目睹了元王朝国政衰颓凋敝后,写了七八千字的言上给当时的宰相。危素、张起岩一起推荐了他,但是没有被接受。于是在青岩山隐居著书,名气越来越大。太祖攻取婺州后,召见他,拜他为中书省掾史。太祖征江西,祎写文章赞颂并献给太祖。太祖很高兴,说:江南又二位大儒,就是你和宋濂,要论学问谁更渊博,你不如宋濂。但是要论才思的雄辩,宋濂不如你。太祖创立了礼贤馆,李文忠推荐了王祎及许元、
  王天锡,于是被召置礼贤馆。不久又被授为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累次迁升到侍礼郎,掌管太祖的起居注。又任南康府同知,出了很多惠民政绩,太祖赐给金带以示宠爱。太祖即
  将称帝即位前,将他召回,商议即位礼仪。由于不合上意而获罪,出为漳州府通判。
  洪武元年八月,上奏言,祈求天命永远所在,在于忠厚存心,宽大为政,效法天道,顺应人心。雷霆霜雪,只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既然浙西已经被平定了,应该减免赋税。太祖表扬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没有都听从。第二年修《元史》,任命祎与濂为总裁。祎擅长史事,裁汰剔除烦秽,大力修改。修完《元史》后,提拔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奉召到大本堂教皇子读书,王祎经明理达,善于开导。皇上召他到殿廷,每次都给他赐坐,从容应答。不久,奉命出使吐蕃,还没到,就被召回。
  洪武五年正月商议诏谕云南,任命王祎奉召前往。到云南后诏谕梁王,尽快奉上户籍册和地图给朝廷方面掌管,不然天子很快就将讨伐过来。梁王不听从,并把他安置在偏室内居住。几天后,又诏谕说:朝廷考虑到云南百万生灵,不忍荼毒于锋刃。如果你凭借艰险路远,抵抗大明皇帝的命令,天朝骁勇的将领率领装备精良的士兵,和你在昆明会战,到时你后悔都来不及。梁王被吓服了,随即将他改为正馆居住。时逢元朝派遣脱脱征军饷。脱脱说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梁王逼不得已交出来了王祎,脱脱想让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
  叱道:上天要完结你元朝的命,我朝是来取代你元朝。你小小的火把余烬,竟敢和日月证争明!何况你我都是使臣,我岂能屈服于你!有人劝脱脱说:王先生久负盛名,不能杀。脱脱手一摆说道:今天就是孔圣人,也没有情面可讲。王祎回头说道:你杀了我,朝廷大军就将到来,你的祸患不久就要接踵到来。于是就这样被杀害了,遇害那天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梁王派人去祭奠,收集他所有的衣物入殓。建文年间,王祎的儿子王绅颂扬他父亲,朝廷追赠王祎诏赠翰林学士,谥文节。正统年间又改谥忠文,成化年间,下令建立祠堂祭祀 他。
  篇二:15篇文言文答案
  六年级暑假文言文练习
  一、掩耳盗钟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10)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矣!——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7)遽():立刻。 (8)悖(bèi):荒谬。 (9)恶:害怕。 (10)得:偷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启示: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有的人对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亡:逃亡 负:用背驮东西 走:逃跑以:用之:代词,指代钟。之:代词,指代钟声。
  2、翻
  (1)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 2)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二、商鞅立木
  原文:
  令?既(9)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选自《史记》)
  注释:
  ?具:完备
  ?恐:恐怕,担心 ?乃:于是 ?募:广泛征求 ?置:到 ?卒:最后
  ?令:指变法的命令 ?金:古代货币单位 9)既:已经 10)徙:搬放 11)予:给予 12)辄:就 13)以:用来
  词类活用:怪(形作意动)感到奇怪
  (古时一金为二十两银子,十金即二百两,五十金即一千两)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两黄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黄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黄金,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启示
  诚信很重要。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 ,必须言必行,行必果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既:已经乃:于是于:在徙:搬;迁徙 怪:感到奇怪辄:就
  2、翻译。
  (1 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南门(介宾后置)
  商鞅于是就命令在国都的市南门外立一个三丈高的木头。(2 民怪之,莫敢徙
  人民都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搬它。
  三、欧阳询观古碑
  原文: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马宗霍《书林纪事》
  注释:
  1.:曾经.
  2.:书写,记载.3.:返回.
  4.伫立:长时间地站立.5.:离开.
  译文:
  唐代欧阳询曾经出行,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所写的字,于是他就停下马浏览,看了很久后才离开。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立在碑前观察,等到疲惫了,才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又睡在旁边,直到第三天才离去。 启示:
  要想擅长什么,必须要精深下去,必须要专心致志,刻苦磨练.
  欧阳询是个书法家,看见好的书法,就像老鼠看见了大米,小猫看见了鱼,狗看见了骨头.他看见了好的书法,就爱不释手啦,一直到研究得差不多了才离开.
  欧阳询(5574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土,封渤海县男。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书。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尝:曾经书:书写,记载 :离开
  反:返回及:等到乃:才 方:才
  2、翻译句子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于是他就停下马浏览,看了很久后才离开。
  四、东施效颦
  原文: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
  效:仿效
  颦:皱眉头。
  东施:越国的丑女。
  西施:越国的美女。生卒年不详。姓施,越国苎罗人(今浙江诸暨)人。初由范蠡把她献给越王勾践,继又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有传说陶朱公范蠡后来带着西施离开越国宫廷经商。
  美之:认为她的样子很美。 颦:皱眉。 归:返回。
  去:躲开,避开。 里:乡里。 之:的。
  坚:紧紧的。 挈:带领。 彼:这个。 效:模仿。 病:毛病。
  病心:心口疼。 译文:
  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回去。同村的一个丑妇人东施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蹙额,从街上走过。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副模样,都紧闭着大门不愿意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
  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 启示:
  不要盲目地去仿照,只会弄的适得其反。 讽刺了那些不知自丑,不识时务的人,只知道盲目效仿,结果却适得其反,成为人的笑柄。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之:西施的样子。之:丑妇人的样子。去:躲开,避开。所以:为什么。
  2、翻译。
  (1)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同村的一个丑妇人东施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蹙额,从街上走过。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
  五、叶延珪抄书
  原文:
  余幼嗜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藏异书,借无不阅,阅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赀,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钞之,名曰《海录》。
  翻译:
  叶廷珪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 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怨恨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相关习题及答案 1、解释加点字
  嗜:非常喜欢释:放开食:吃东西 钞:抄写 名:取名
  2、翻译.
  (1)余幼嗜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
  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 2)择其可用者手钞之,名曰《海录》
  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篇三: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文言文1-20(含原文、译文及答案)
  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
  1、商鞅立信
  【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
  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字词解释】
  令:指变法的命令。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未布:没有公布。
  市:贸易市场。募:招募。徙:迁徙,这里指搬走。金:古代货币单位。
  【阅读训练】
  1 解释:(1)既:;(2)徙: ;(3)予:;(4)辄: ;(5
  以:
  2 翻译:
  (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
  (2)民怪之,莫敢徙: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田登为郡
  【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值上元放灯,
  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节选自《古今谭概》)
  【字词解释】
  笞(chī):鞭打,用竹板抽打。州:此指郡。值:遇到,碰上。
  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揭榜:张贴告示。于:介词,在。
  【阅读训练】
  1 解释:(1)作:;(2)笞:;
  (3)于: ;(4)云: ;(5)本此:
  2 翻译:
  (1)怒人触其名:
  (2)于是举州皆谓
  3、为什么举州皆谓
  3、书法家欧阳询
  【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
  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选
  自《书林纪事》)
  【字词解释】
  裘:皮袍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及:等到复:又,再布:铺开
  【阅读训练】
  1 解释:(1)尝:; 2)书:
  (3)反:;(4)伫立: 5)去:
  2 翻译:
  (1)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2)及疲,乃布裘坐观: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4、伊犁凿井
  【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
  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以长绠耳。知古
  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字词解释】
  伊犁:地名,今新疆境内汲:取佐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就:靠
  近
  皆:都;所以乃:于是果:真的俢绠(gěng):长绳子
  雍州:古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泛指西北地区特:只是
  【阅读训练】
  1 解释:(1)茍:;(2)安:;(3)具:;(4)耳:;(5)灼然:;
  (6)谬:
  2 翻译:
  (1)皆汲水于河。
  (2)乃拔木就根下凿井
  3、本文给你什么启示?
  5、陈万年教子
  【原文】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
  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
  大要教咸谄(读的读音)也。万年乃不敢复言。选
  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
  【字词解释】
  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 2.大要:主要。3.乃公:你的父亲 4.尝:曾经5.谢:
  道歉6.语:告诉,对??7.显:显赫8.杖:打9.其:陈万年的儿子(代
  词)10.大要;主要的意思。11.具晓:完全明白12.复:再13.具晓所言:
  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 14.谄(chǎn):阿谀奉承。15.睡:打瞌睡。
  【阅读训练】
  1 解释:(1)乃: ;(2)戒: ;(3)语:;(4)之: ;(5)曰;(6
  具:
  2 翻译:(1)不听吾言,何也?
  (2)万年乃不敢复言。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什么?
  6、蛇衔草
  【原文】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余
  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
  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选自《太平广论》)
  【字词解释】
  【阅读训练】
  1 解释:(1)昔: ;(2)值: ;(3)焉: ;(4)著: ;(5)以:(6
  验:
  2 翻译:(1)经日伤蛇走:
  (2)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
  ★ 7、王充博览
  【原文】王充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
  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选
  自《后汉书 王充传》)
  【字词解释】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生于东汉光武
  帝建武三年(27),约卒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轻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
  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闭门潜心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
  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章句:逐章逐
  句的疏通理解。称:称赞、赞扬师:拜······为师
  【阅读训练】
  1 解释:(1)京师:;(2)好:;(3)肆:;(4)辄:;(5)遂:
  2 翻译:(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2)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 ★ 8、王羲之书六角扇
  【原文】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
  为五字。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复见羲之,羲之笑而不答。(选自
  《晋书 王羲之传》)
  【字词解释】
  蕺():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王右军:即王羲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
  王右军。书:写字竞:争着耳:罢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1)姥:;(2)愠: ;(3)因: ;(4)但: ;(5)以:;(6
  他日:
  2 翻译:(1)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9、顾炎武手不释卷
  【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
  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
  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字词解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2)厄塞:险要的地方。(3)曲折:
  详细情况。 (4)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5)坊肆:坊:街 肆:商店、店、客店 坊肆:街
  市中的客店。 (6)对勘:核对校正。(7)径行:直接行走。 (8)诸经注释:各种经典
  著作的注解。(9)熟:仔细认真。
  【阅读训练】
  1 解释:(1)以:;(2)询:;(3)或: ;(4)发:;(5)足:;(6
  诸:
  2 翻译:(1)或径行平原大野:
  (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10、吕僧珍为官
  【原文】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
  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僧珍住市北,前有督
  邮廨,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
  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字词解释】
  既至:指回故乡做官。常分:正当职业。肆:店铺。
  督邮:官名,汉代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兼管司狱讼捕等事,唐以后废止。廨,官府的房
  子。
  【阅读训练】
  1 解释:(1)私:;(2)荷: ;(3)无以: ;(4)汝: ;(5)咸:;
  (6)益:
  2 翻译:(1)乃弃业欲求州官:
  (2)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3、吕僧珍具有怎样的美德?★ 11、苛政猛于虎
  【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
  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
  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
  【字词解释】
  (1)哀:极伤心。 2)式:同,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4)壹似:很像。 5)舅:在古文中也指
  公,即丈夫的父亲。 6)苛:苛刻,暴虐。 7)小子:孔子对学生的称呼。(8)去:
  离开。
  (9)于:比
  【阅读训练】
  1 解释:(1)使: ;(2)然:;(3)识:;(4)于:
  2 翻译:(1)吾夫又死于焉:
  (2)何不去也?:
  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2、自护其短
  【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
  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选自《雪涛小说》)
  【字词解释】
  (1)北人:北方人(2)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
  (3)仕(于):(在)官,做官 4)并壳:连同壳一起吞下 5)短:缺点,这里指自己
  的无知(6)欲:想(7)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8)此坐:
  这是因为(9)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10)而:表顺承 11)席:酒席 1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4249b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b.html

《《明史·张溥传》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