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08 06:31: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一、专题提要

  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有两大考试内容: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此,古诗词的鉴赏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渡荆门送别》,其题眼为“送别”, 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离愁别绪之情。

2、把握关键,了解诗意

如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

3、体味炼字,理解情意

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4、熟知意象,丰富联想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5、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 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6、运用技巧,学会鉴赏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二、知识归纳

1、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2、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影疏淡,幽香缕缕,梅花神态活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炼句
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A、词类活用
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B、互文见义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C、倒装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3、艺术手法归纳 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等。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杜牧的诗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变化、联想、衬托、对比、想象、照应、点染、托物言志、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情景交融等。

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        

   蓄委婉、苍劲悲凉、豪放雄健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等。

附: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
2、诗歌的个人风格
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
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有些题会给出背景,请注意结合)
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
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三、例题精析 主要题型:

(一)鉴赏形象题

例题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首诗歌的第一题考查的就是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画面形象的鉴赏,答题时可以先从题目入手,抓住“早春”字眼进行想像;然后结合关键词语“近却无”进行分析,最后用通顺的语言把这一画面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例如“草色”,语言力求优美。在组织语言的时候,关键在于能够紧扣重点词语进行赏析,语句通顺,其次才是语句有文采。

.①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二)鉴赏语言题

 例题2、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分析:第二题考察的就是典型的语言鉴赏题,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从语言的角度进行思考,包括修辞、用典、句式等方面,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本题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切入,抓住“聚”和“怒”这两个字进行分析。另外,在陈述理由时,要分点说明,即先说“聚”的含义,再说“怒”的含义,这样写,能够答到考点上,中考是踩点给分的;而且,也能使自己的答案内容清晰,便于阅卷老师的批改。

“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三)鉴赏表达技巧题

  例题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分析:这道题目的第二个问题,考察的是在尾联中如何运用表达技巧的问题。要回答好这类问题,首先要对“表达技巧”这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它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等方面;从本题来看,在尾联中,重在写景和抒情,通过设问的方式,点出了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愁”字,表达了一种乡思之情。因此,答题时应仔细推敲尾联在写景上的特点,即抓住哪些词语,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情与景是如何融合的。有了这样的思路,答题时才能答到考点上。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四)点评思想内容题

  例题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分析:第二题考察了学生对诗歌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要做好此题,就要善于联系作者的背景,要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等,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这首诗歌是杜甫早年漫游齐、鲁期间经过泰山时遥望泰山而写的作品,所以题名“望岳”。诗中描绘了泰山磅礴的气势,雄伟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抒发了诗人青年时代抱负非凡的广阔胸襟和对自己前途积极乐观的情绪。回答时还要联系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的意思进行迁移,理解不畏艰险,勇攀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这些意思,才能准确答题。  

⒈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⒉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五)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题

例题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其中的理由。

  分析:这一题的考点是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要答好此题,就要了解《后庭花》的指代义――是南朝荒淫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靡靡之音,被后世称为亡国之音这一典故,只有了解这一典故,才能理解作者对统治者在国难当头之时,仍沉迷于声色歌舞,不理朝政的激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积累在初中阶段出现过的典故,对于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在组织语言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紧扣要求。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做到“问什么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例如本题,第一问就先要回答出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是怎样的,然后才说出其中的理由。要答好第二个问题,同样离不开对典故的熟悉,而且回答时还要规范,有条理。

: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或愤恨等)。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怒和忧虑。

、拓展练习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②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2、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怎样的心境?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 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任选一问回答。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

5、读下列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②“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6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是:

为什么:

7、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此诗又名《   》或《   》,入乐后便成为别席离宴的绝唱。

2 诗中写饯别饮酒为什么用更尽而不用更进

 ③诗的前两句除交代送别时间、地点与环境外,还有其它作用,请写出两点来。

9、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节选自《木兰诗》)

(1) 用现代汉语翻译“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根据诗意,揣摩下面的句子。请从下面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的叙述,让你想到什么?

  ②“不闻爷娘唤女声”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叙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10、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  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 “ 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 雨打萍 ” 比喻               
   
    ②对尾联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11、将下列景物与相关的情感连线:

梅花 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鸿雁 凄凉悲伤的象征;

草木 凄凉哀伤的象征;

杜鹃鸟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梧桐 忠贞高洁

柳树 离别;

松、竹、梅 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

月亮 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12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诗的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作者在写景中选取漂泊无定的扬花和叫着“不归去”的子规这两种景物,有何用意?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人运用 等颜色,烘托了 气氛,表达了 感情。

14、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如何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

15、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颔联用 之景,运用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国家局势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16、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含有 的典故,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18、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书面表达。经过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训练以后,我们对于一首诗歌,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诉诸于语言,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就可能缺乏逻辑性和条理形,甚至有悖于自己的想法(思想)。一般来说,鉴赏语言类的题目通常是该词语或句子的本义和语境义再加上语境中的作用;鉴赏形象类主要是诗中通过哪些词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两大方面的内容;鉴赏表达技巧类要包括三个方面――什么地方,用了什么技巧,起到了什么作用。具体到做题时,一定要联系语境作答,不可泛泛而谈,如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等,必须写出什么深化了什么中心。

1、①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②对故乡无限依恋(或对故乡的思念)

2、①“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②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①“浮云”是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是比喻义。②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①开轩面场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5、①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②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回答中要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7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到乡翻似烂柯人――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② 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8、①《阳关曲》《阳关三叠》②更尽给人以一饮而尽的畅快淋漓之感,更能表达老朋友之间痛快豪爽之情,传递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③(1)以此地美景暗示关内外环境的巨大反差(2)作者留客之心,不舍之情寓于美景之中。

9、(1)北方的寒气传递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铁衣(战衣)。

 (2)①1)行军时神速2)出征路线长3)条件艰苦4)木兰的义无反顾②1)木兰的儿女情思2)条件艰苦3)军情急迫10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2、(1)主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僻壤的同情和关切。(2)借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景物表达作者对被贬僻壤的王昌龄的同情和悲痛。

3)运用丰富而奇妙的想象,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寄托诗人对遭遇不幸的友人的思念之情。13、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主题:全诗用夸张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诗人运用 黑、红、金、紫、燕脂等颜色,烘托了素杀而悲壮气氛,表达了将士高昂士气和爱国感情。14、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主题:写出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1)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如何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15、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主题:这首诗表现了爱国志士文天祥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颔联用 风飘絮 雨打萍 之景,运用比喻形象地概括了国家局势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的悲痛 的感情 16、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主题: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典故。抒写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因人事沧桑而产生的生疏。

17、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主题:世途艰险,诗人进退失据,极度苦闷,但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反映了诗人倔强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含有吕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 渴望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18、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主题: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感。

1)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要像孙权一样建功立业;“何日遣冯唐”一典中,作者把自己比作 魏尚

2)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比喻、典故;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74976eda38376baf1faeb3.html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