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59076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课文概述】本文是选读课文,所以准备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自主思考,理解""的特征和“木叶”的含义,并扩展到课外,让学生感受诗歌意象的暗示性。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在前几天上《咬文嚼字》的时候,我举了大量的诗词来证明文中的道理,学生听后感受到了我国诗词的美,同时对诗词产生了兴趣,这对学习引用诗词较多、探究诗词用词的《说“木叶”》来说,无疑是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所以,学习本文,我想让学生多探讨、多思考、多感悟,力求让他们再一次领略诗词的魅力,这对今后做诗歌赏析题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从文中关于树叶、落叶、木叶、落木的诗句理解“树”与“木”的区别,并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意象所表现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欣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读诗歌、品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树”与“木”的区别,从而明确诗歌语言的暗示 性。 【教学难点】以本文指导学生诗歌欣赏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一、导入 【设计理由】用文章中的诗句导入,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投入文章的学习,并初步熟悉文章] 多媒体展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全期《古意》)
问题:看多媒体展示的诗句,看看它们有什么明显的共同点? 明确:都用了“木叶”来表示落叶。
师:我们刚学完《咬文嚼字》,知道了一个字的不同,诗歌的意境也就不一样,有时甚至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那么“木叶”是以什么样的魅力使得诗人们爱不释手呢?我们今天就在课文《说“木叶”》中去探个究竟。(板书课文标题及作者)

二、初读文章
【设计理由】理清文章的基本线索 1、画出文章的诗句,说说作者为了阐明“木叶”的妙处,用了哪些相似的形象来作对比。
思考后明确:用了“绿叶”“落叶”“黄叶”等来进行比较,,并交代了木叶发展为落木。 三、再看文章 【设计理由】深入分析文章,找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点 1、让我们来再一次的缩小范围,作者用来对比的形象里面,有何本质区别吗?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9c813567ec102de2bd89c4.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