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0-24 10:42: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厦门市2017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文综历史本试卷共12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A.等级观念逐渐消亡B.贵族政治出现松动C.践行儒家用人之道D.军功爵制遭到破坏25.西汉宣帝开始实行互隐之法,公元前66年诏:卑幼隐匿有罪尊长,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隐匿有罪卑幼,死罪上请廷尉决定是否追究罪责,死罪以下不追究刑事责任。该法的实施A.不利于定罪量刑的操作B·推动了治国理念的转变C.导致了伦理犯罪的增加D.有助于家族社会的发展26.魏晋时期,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不断增殖,远过东汉。此举主要是为了A.开发江南地区B.加强控制地方C.强化君主权威D.顺应民族融合27.永乐年间遣使下西洋,招谕海番,贡献毕至",民户承令转卖这些货物,因而百姓充实,府藏衍"。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海禁政策尚未施行C.欧亚交流日趋频繁B.下西洋旨在缓解财政危机D.朝贡体系有助于商贸发展28.2为晚清派驻使臣部分情况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外交A.艰难开启近代转型B.半殖民地色彩明显C.重视睦邻友好关系D.华夷观念没有改变29.民国元年中华书局成立,其出版理念是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这一理念旨在A.促进社会大众觉醒加快东西文化的交融C.宣传实业救国思想D.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30.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制定了施政纲领、刑事法规、土地民事法规、婚姻法规、诉讼制度、调解制度和保障人权财权条例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打击封建地主阶级势力B.明确废除国民政府法制体系C.人民司法制度开始建立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31.1959年到1961年,国家采取了增产日用工业品,大幅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及国防费用,对自行车、钟表、酒类等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全面优化经济结构B.提高企业劳动效率C.优先发展民生工业D.减少赤字稳定市场32.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晚期,雅典实行公益捐助制度,城邦公共服务费用主要由富有公民自愿承担,虽有人对该制度表达不满,但其仍长久存续。对该制度长久存续的合理解释是A.财产等级决定了公民义务B.抽签选举消弭了贫富鸿沟C.公民内部利益妥协的产物D.民主机制的发展尚未完善33.1884年,英国首相格莱斯顿提出的人民代表法案"获议会通过。农村中,除地主及租地人外,年缴房租10英镑以上者也获得了选举权。该法案的实施A.标志着圈地运动的终结B.体现了英国社会的共识C.改变了议会政治的性质D.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
34.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农产品总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商品率即"上市量"却增加了4倍以上。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农村存在瞒报问题C.过度剥夺农业成果B.优先保障城市居民供给D.继续贯彻新经济政策35.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耐克公司将生产厂搬到日本,70年代转移至韩国和中国台湾,80年代迁人中国的广东和福建。这本质上反映了A.美国制造业的衰落C.跨国资本全球流动B.国际分工日益深化D.区域经济合作加强非选择题共11题(含选考题),共160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一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农田租佃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长期以来,佃农对地主大多表现为直接的人身隶属关系。宋代“不立田制",土地交易空前频繁,土地所有者与租佃者间的关系逐步演变为土地所有者、二地主(即租地转包者)和租佃者间的关系。尽管存在主仆名份,但政府承认主户和客户(有的是佃户)皆齐民"当时法律规定主佃双方要履行官版契约,佃户不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如期限满则可离开。明代,租佃契约通常都写明不许将田地转佃他人'私相授受"。清代永佃制盛行,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分割成田底与田面,并将土地经营权以田面权形式转让与佃农。从此,地主对于田底,佃农对于田面,分别享有占有、收益和处置转让的权利。一一据赵冈《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等材料二:民国时期,租佃形态主要有永佃和一般佃种两种。当时,一些买田办农场,办水电工程和矿业、建筑业者,往往因田底和田面权的不统一而为难。其时《民法》规定:永佃权人不可将田面转租他人。这成为地主在永佃田上增加租额的理由,破坏了以固定租额为前提的永佃权一般佃种形态下租佃关系不太稳定,田主不仅以种种理由变换佃户,甚至大量提高地租。从总体看,1949年以前,中国的租佃制度并没有全面进入单纯纳租关系阶段。——据李三谋《民国前中期土地租佃关系的变化》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租佃制的新变化。从宋至清租佃制度长期存续,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制度的积极作用。(巧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制约租佃制发展的原因。10分)41.(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于存在不同的文化构成因素,所以必然形成西方文化内部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教权与人文思想的冲突;基督教与科学思想的冲突;理性中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冲突;个人自由与社会统一秩序的冲突;民族独立与一体化经济共同体的冲突等。这些内部冲突的存在,并非完全是不利因素,西方历史上,这些文化的内在冲突,对社会发展曾经起了推动作用。一一据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结合材料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西方文化的内部冲突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从材料中选取两种冲突,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安史之乱后,唐朝中枢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三省制度遭到破坏,政事堂会议逐渐失去决策地位,皇帝直接参与的朝议制日益重要。肃宗时.长安东内始置延英殿,每侍臣召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说议,尽得上达。"大凡大诛讨、建储、边防机要等大事,皇帝必召宰相至延英,君相同决。延英议政虽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若逢紧急事件过皆非时召见"延英宰相奏事,帝平可否'。延英殿专门商讨军国大政,其余庶政则由宰相在中书门下拟成熟状,经由皇帝画可而颁行。延英殿议政时宰相间党同伐异,争吵不休。按例参与延英议政的宦官首脑枢密使掌出纳帝命"往往乘皇帝不朝之机假传圣旨,恣行所肆。一一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0ba1b9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0.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