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 陋室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陋室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4、能力目标:背诵、仿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让学生大声朗读《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引出对“德”的思考。什么是“德”?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禹锡的《陋室铭》去寻找答案。板书:陋室铭、刘禹锡)。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是“铭”呢?1,简介“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常见的铭有: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激励自己的格言。墓志铭。在墓碑上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
2走近作者和写作背景: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多媒体显示)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流传千古,陋室也因之而名闻天下。今天老师带领同学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去参观参观。二、美文美读
1、教师配乐朗读,课件展示朗读要求,注意生字和韵脚

2、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节奏并读出感情。三、美文美译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提醒学生要注意关键词、句字的解释2翻译全文。四、美文美品
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2、课件展示三幅图片,学生文中句子猜内容,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的?
1、室外景——幽雅;2、室中人——高雅;3、室中事——高雅
3、作者列举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作者意在用古代的贤士来自比,说明自己也具有他们的志趣和品德。这种写法叫类比
4、思考:陋室陋还是不陋?学生各抒己见,引出孔子的“何陋之有”,引出对这句话作用的分析。同时阐述陋室不陋的原因引出表达中心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本文中刘禹锡的“德”表现在哪里?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分析了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6、教师解读何为“德”“德”的本意是“顺从本心”

室外景——幽雅(与景和)
德→和室中人——高雅(与人和)→与己和
室中事——高雅(与事和)
人只有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7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多媒体展示)示例: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小结作者先运用比兴手法,“山”“水”引出“陋室”“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从而来揭示中心其意不言自明。
五、迁移拓展:仿照示例,用现代汉语写一两句话,描写一种事物,要求写出它的内在精神。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时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板书
室外景——幽雅(与景和)

德→和室中人——高雅(与人和)→与己和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室中事——高雅(与事和)

《陋室铭》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本单元的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就显得很重要。



《陋室铭》效果分析
本节课中我尝试了一个个人对作品的二次解读,就是关于“德”的看法,虽稍嫌拙劣,但确实对作品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本节课环节层层深入也比较完备,大部分同学从读、译到赏析、学习写法做的都很好,也有一小部分预习不充分课上脚步有点慢,还得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再者,本堂课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讲的过多,学生活动不充分。总之本堂课效果一般。
《陋室铭》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过去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评测练习01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德馨(xīn案牍(dú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有仙则名名:(2有龙则灵灵:(3斯是陋室斯:(4惟吾德馨馨:(5谈笑有鸿儒鸿:

(6可以调素琴调:(7无案牍之劳形形: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4.根据提示填空。
(1(2《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课内精读
阅读《陋室铭》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5.文章题为“陋室铭”,作者为什么一开始不写陋室,而写山水?
6.作者赞扬简陋居室的目的是什么?
7.陋室具有哪些特点?
03拓展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

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徽:系琴弦的绳子。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有龙则灵灵:(2无案牍之劳形劳:(3尝著《五柳先生传》尝:(4未尝有喜愠之色愠: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10.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
11【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了刘禹锡和陶渊明怎样的性格特点?
《陋室铭》效果分析

《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是刘禹锡的传世佳作,本文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文章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主人的交往和主人的生活情趣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本文是一篇铭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根据文章的特点我设计的学习目标是:1.诵读课文,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首先由《周易》中名句导入新课,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出对“德”的思考,然后交流搜集的关于铭和刘禹锡的有关资料。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课前同学们准备的很充分,通过组内交流展示的也很充分。

在走入新课这一部分我设计了四个小活动:活动一
朗读一篇铭文,师补充一下关于铭的特点: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本文的韵脚,各小组开始有特色的组织朗读,师明确朗读要求:要读的有节奏、有韵味、有感情。举例如:文中前四句是铺垫,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作者的正义。通过朗读要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因为在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也朗朗上口学生好多已经背诵过课文了。然后译读一下课文先对桌相互翻译,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的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是长到“入”是映入,其余的学生翻译的都还好,提醒的是译句时注意重点词的翻译。
活动二
说出一处佳句,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赏析诗文寻找美点。先让学生自己寻找,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可以抓住几个问题如:文章的主旨句。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这些问题进而补充起兴、比的手法。这一小活动学生赏析的也挺好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活动三
了解一个人物。通过学生了解的作者刘禹锡的生平,结合《陋室铭》体会作者的精神——安贫乐道。本环节学生能知道表现的作者的精神但不大会用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出来,课下得鼓励学生多阅读。
活动四
学习一种写法。运用教师小讲坛的形式把“托物言志”介绍给学生: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格、思想、感情等。举例:于谦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布置作业:仿此写法续写句子,因为时间匆忙,这个环节未让学生充分展示。
最后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本节课中我尝试了一个个人对作品的二次解读,就是关于“德”的看法,虽稍嫌拙劣,但确实对作品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本节课环节层层深入也比较完备,大部分同学从读、译到赏析、学习写法做的都很好,也有一小部分预习不充分课上脚步有点慢,还得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再者,本堂课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讲的过多,学生活动不充分。总之本堂课效果一般。


《陋室铭》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387ba0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2.html

《初中语文_ 陋室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