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之孤独者中的《孤独者》

发布时间:2012-10-15 22:43: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孤独者

————《孤独者》浅析

摘要:

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是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们接受了现代科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关心他人利益和社会前途,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被受困馁,仍坚持不懈地追求生存的意义。在《孤独者》中鲁迅就塑造了“魏连殳”这样一个灵魂上极其孤独的知识分子形象。鉴于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以及小说的思想内涵,我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本篇小说:第一,为什么鲁迅要选取“葬礼”开始作为一个侧面来表现魏连殳的性格呢?第二,我和魏连殳关于孩子的讨论到底暗示着什么呢?为什么在鲁迅的作品中总是出现对孩子的描写呢?第三就是文中“我”与“魏连殳”关于孤独探讨,人的孤独到底是自己造成的还是一种命运呢?第四就是人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呢?

正文

孤独一直是活跃在众多文人墨客笔下的热门话题,古今中外,各位文人笔下的孤独者们也都是形形色色,不尽相同。当然,作为首先觉醒于“黑屋子”之中的先知——鲁迅先生自然也刻画过许多灵魂的孤独者。从《狂人日记》中的“我”到《药》中的夏瑜,这些都是在黑屋子中觉醒了,但清醒后却依然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孤独形象。在们的精神世界中,他们自己是孤独的;在世俗的人们眼中,他们更是一群“极端另类”分子,而魏连殳也就是其中的一员

文章的开头是十分有趣的,“我与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鲁迅的这一句话不仅是写出了“我”与魏连殳相识的开始,也大致地写出了整篇文章的脉络——那就是由送殓写起,又写送殓以终篇,使得文章笼罩在一种死亡的雾霭之中。

一、首先要探讨的是,作者为什么要由丧礼写起,来表现魏连殳的性格呢?

鲁迅是非常擅长从容美学的,从《孔乙己》中我们就能看出这一点。同样,在此鲁迅也没有在开篇的第一段之后直接让魏连殳出场,而是先写了“我”从S城人们那里听来的魏连殳的形象,间接的表现之后就该是主人公的正式出场了,那么这位主角要在什么时候登场,又该以怎样的事情将其引出场呢?鲁迅别出心裁地选择了魏祖母的丧礼来引魏连殳出场。

个人认为,鲁迅先生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想真正展现世俗人们眼中的“异类”到底是什么样;其二则就是为了来写孤独。

先解释第一点,众所周知,婚丧嫁娶是封建礼教礼仪的集中体现,鲁迅就是要通过一个封建礼教的大事来表现一个表面上反礼教的异类到底是什么样。魏家以及S城中的人们都知道魏连殳是个异类,于是料定他必不会遵从先辈的规矩来办丧礼,为此他们还特意提出了三个要求强制魏连殳答应,为了看这个热闹,S城不少的看客们都聚集到了魏祖母的灵堂之上。可是出人意料的就是魏连殳全盘接受了家族的要求,并在为祖母穿殓衣是那么认真仔细,这时的看客们是有些失望了。这就是鲁迅先生的高明所在,不是所有的异类都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上讲什么礼教的人,实际上是违背礼教的;表面反对礼教的,往往是最守礼的。在此,魏连殳没有做任何的反驳,这说明他的骨子里还是深刻着礼教的脑海中的思想,也还是受着礼教的影响的。这在后面的文章中也有所表现,据说魏连殳是可怕的“新党”,可是他收藏的书籍中却没有任何的“新书”,可见魏连殳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反抗一切旧事物的“异类于是我们可以看出,魏连殳这样首先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并不是打破一切的“破坏者”,而只是那个沉睡时代的清醒者罢了。

那么魏连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很明显,用先知这个词来形容他,是在恰当不过了,“他议论非常多,而且颇为奇景”,可见,魏连殳的意识是极为清醒的、进步的,他对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及现象都是有自主认识的,他不是一个麻木的看客,而是一个明智的观察者。耶稣曾经说过“先知总是不被故乡悦纳”,所以魏连殳这样一个有着进步意识的知识分子就成了世俗人眼中的“异类”。

就第二个目的来讲,既然这篇小说的题目叫做“孤独者”,那么孤独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文章所要探讨的话题。那么选用什么样的事件来魏连殳的孤独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就十分重要了。于是作者安排了丧礼这样一个场景。

在没有读到文章的后半部分时,我个人认为魏连殳那像受伤的狼一样的哀嚎声只是对祖母的逝世的哀悼,可是后来魏连殳的话则更深层地解读了那哀嚎声,他说“……可是我那时不知怎地,将她一生缩在眼前了,亲手造成了孤独了,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的一生”可见,魏连殳所哀悼的不仅是唯一的亲人的去世,而且也是那亲人的一生的孤独,更是他所延续的孤独的命运,他的哀嚎声中渗透的是自己身处孤独中的悲伤,这种孤独者的内心的呼喊是需要一个合理的场合来宣泄的,然而丧礼则是最明智不过的选择了。

二、其次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我与魏连殳关于孩子的讨论到底暗示着什么呢?为什么在鲁迅的作品中总是出现对孩子的描写呢?

提到孩子其实大家都会理解到鲁迅先生的意思,关于孩子的讨论无疑就是关于未来的希望的讨论,文章中的“我”坚持认为孩子的根苗就是坏的,而魏连殳则还是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全是天真的”,只是环境教坏了他们,这实际上是关于生活的希望有无得讨论,如果孩子象征着希望,那么“我”自然就是认为人的生存是无希望而言的,因为既然孩子的本性都是坏的,那么这个世界还能寄希望于谁呢?因此可以看出本文中的“我”是一个极端的绝望者的形象;而魏连殳则还是对人的生存抱有期望的人,他对别人爱理不理,唯独对那两个“又讨厌又丑的可以”大良、二良却极尽关爱,因为他认为既然本性是好的,是教坏了孩子,那么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还有生存好的希望。魏连殳和“我”的观点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是相互矛盾的,这也正是鲁迅先生心中的矛盾的体现,在小说中鲁迅先生没有给我们一个答案。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我们总是能发现“孩子们”的踪迹,在《祝福》中,虽然孩子没有正式出场,但是却写到了孩子的死,在《明天》中鲁迅又写道单四嫂子这个寡妇也死掉了儿子,鲁迅总是写到小孩子,孩子是生存的希望,是上一代人生命的延续,可是这些孩子不是死了,就是已经被环境教坏了,只会拿着芦叶,喊道“杀!”,这样的孩子怎么会给人们以好的希望呢,他们只会一代一代地延续着黑暗的社会现状。

我和魏连殳探讨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从人的本性来讨论人的善恶,讨论人的生存希望在哪里,可是关于人的本性到底是怎样的,总是还没有能说清楚,所以说当时的鲁迅先生也没有找到生存的希望到底在哪里,只感受到了现实的黑暗。

三、人的孤独到底是自己造成的还是一种命运呢?

在小说中我与魏连殳的正面讨论总共是有两次,其中一次是关于孩子的讨论,而第二次就是魏连殳落寞时我和他关于孤独的讨论。这一场讨论完全就是鲁迅先生内心的争斗的一次体现。

据胡风回忆,鲁迅曾经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就是写我自己的。”从小说中的细节里我们也不难发现,文中我的名字叫做“申飞”,这正是鲁迅用过的笔名;而且我们从鲁迅先生以往的作品中也发现他曾经将自己“一分为二”地变成文章中的两个人物,《在酒楼上》就是这样,鲁迅将自己变成了“我”和吕纬甫,而在《孤独者》中鲁迅也将自己化为了“我”和魏连殳,我是一个极端的绝望者,魏连殳是一个极端的异类。

鲁迅先生在内心对于孤独的存在有一个极大的疑问,那就是孤独到底是自己亲手造成的还是继承的命运呢?“我”劝说魏连殳时曾经说“你实在亲手造成了独头茧,将自己裹在里面了。你应该将世间看得光明些。”这是鲁迅心中的希望,他也希望通过将外界的世间看得光明些来排解心中的孤独,可是一次又一次的事实打击使得他无法看到光明,开始认为在一个黑暗的社会时代下怎会有光明,于是他又有了孤独是一种命运传承的想法,于是魏连殳说“也许如此吧。但是,你说:那丝是怎么来的?——自然,世上也尽有这样的人,譬如,我的祖母就是。我虽然没有分得她的血,却也许会继承她的运命。然而这没有什么要紧,我早已预先一起哭过了……”。其实,魏连殳与魏祖母之间没有半点的血缘关系,可是他们之间的孤独是一致的,是一脉传承下来的,在魏连殳看来,孤独仿佛就是一种早已经注定好的宿命,是任何人采用任何行动都无法改变的,所以他早就替自己的这种宿命哭过了。

对于孤独的原因,鲁迅先生的心中充满了疑问。然而我个人认为,孤独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人和人之间的想法就如同树叶一样,是没有完全的一样的,当一个人的某些想法不能他人所理解的时候,它必然会产生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孤独的,也是正因为如此,人的一生是无法摆脱孤独的,而在那种黑暗堕落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孤独则是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以至于魏连殳最后放弃自我,走向生命失败的方向了。

四、人到底是为什么而活呢?

这是与魏连殳探讨的第三个话题,表面上我和魏连殳只有两次证明的讨论就是关于孩子和孤独的争执,实际上我们就三个话题讨论过了,这第三个就是“人到底为什么活着”。

魏连殳在被封建落后势力打击迫害之后,生存成了问题,曾经何等高傲的他开始出卖自己收藏的书,竟然还会找到“我”来帮忙,他说到“我……我还得活几天”,我当时虽没有追问但是心底里却是一直在纳闷为什么还要再活几天,在读者的眼里也是这这样,对于魏连殳来讲,这世上再无一个让可以亲近之人,也可以说从来也没有过,因为祖母也并不是亲生的,那么对于他这个极具傲骨的人来讲为什么已经生活地这么落寞了还要在活几日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从魏连殳口中得到答案,而是在他的信中找到了答案。他信中这样写到“先前,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我自己也还想活几天的时候,活不下去;现在大可以无须了,然而要活下去”,这貌似是矛盾的,最早的魏连殳是为自己而活,后来也有人愿意他活着,于是他就为了愿意他活着的人而活着,可是后来这些都“被敌人诱杀了”,此时的魏连殳貌似是没有再活下去的理由了,可是他却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他坚强地活着,哪怕是求乞,他说“然而现在是没有了,连一个愿意我活下去的都没有了。同时,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同时,我自己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活下去;好在愿意我好好地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心”,可见魏连殳已经从为自己和愿意自己活的人而活转变到为自己的敌人而活,这样的转变是让人觉得恐怖的,很少有人要为自己的敌人而活,自己存在只为打击敌人,让敌人忌惮自己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魏连殳在做了军阀的幕僚之后转变极大地原因,他存在的原因既然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他的生存方式自然也不会再与先前相同,“他的脸也抬得高起来,气昂昂的……他先前怕孩子们比孩子们见老子还怕,总是低声下气的。后来就两样儿了,孩子要他买东西,他就要孩子装一声狗叫,或者磕一个响头”,这是魏连殳转变后对待社会和周围人的态度,之前被他娇惯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他身边的狗,他这是公然地戏谑着周围的人们,在他家中聚会逐渐增多,可是那只不过是他形式上的交际,并不能排解他内心中真正的孤独,他大把大把地花钱,也不娶亲,因为这些对于他这个孤独者来说都是无意义的。在做了军阀的幕僚之后,他每月的薪水有现洋八十元,在别人看来这已经算是一种成功了,起码生活可以无忧无虑了,但是对于魏连殳来说,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失败,“他开始躬行他先前所憎恨,所反对的一切,拒斥他先前崇拜的,所主张的一切了”,他真的失败,真正的毁灭了。

然而对于已经这样了的魏连殳,那些不愿他活的人还是不肯放过他,还将他早年的一些笑柄当做文章来发表,美其名曰“逸闻”,这样的安排让现在的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那个“吃人的”时代。

但是这些对于一个已经被迫放弃灵魂来生存的知识分子来讲,确是已经不重要了。鲁迅先生在文章末尾写到“他在不妥贴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魏连殳最后还是死了,可是他死后嘴边上的微笑只是冷笑那可笑的尸体么?不是的,当然不是。魏连殳嘲笑的不仅是那个黑暗的环境,更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和冷漠的人心。

“我”是魏连殳的朋友,在魏连殳死后,“我”的耳边仿佛又听见了狼的嚎叫声,长长的嚎叫声中充满了愤怒和悲哀,这是本文第二次写到“受伤的狼的哀嚎”,第一次是魏连殳在祖母的丧礼上,而这次是我在魏连殳的丧礼上,鲁迅以丧礼开始,以丧礼结束,并且前后呼应地写到这两次哀嚎都是别有用意的。魏连殳的哀嚎是对祖母和自己的孤独的祭奠;而“我”耳中的哀嚎则是内心中一种情绪的宣泄。“我”是一个极端的绝望者,而魏连殳的经历更使得我对这个社会和世界失去了信心和期望,不论是就失去朋友而言,还是就黑暗的时代给与我的打击来说,这时的我都是非常痛苦的,可是鲁迅并没有将哀嚎继续写下去,而是紧接着写到“我的心地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石路上走,月光底下”,鲁迅先生没有让“我”的痛苦一直宣泄殆尽,而是适时地收住了,最为惊人的是鲁迅也并没有守住笔不再写下去,而是笔锋一转,让“我”的心竟坦然了起来了,鲁迅先生这种将痛苦内化的写作方法使得那种痛苦感更加的刻骨铭心,为读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让整篇文章的感情在最后的一句话上,得到了更大的升华。

鲁迅先生在小说方面的成功是巨大的,他的小说往往是具有多重含蕴的。此篇《孤独者》则表现了他的现实的命运和人的存在的理解。不论是小说创作艺术上还是思想内涵上,这部小说都可以称得上是一篇杰作。

参考书目:

《鲁迅九讲》 钱理群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丰富的痛苦》 钱理群 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之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馆编 华夏出版社

《鲁迅六讲》 郜元宝 北京大学出版社

走进鲁迅——改造国民性》 阎玉刚 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513e49852458fb770b5689.html

《鲁迅研究之孤独者中的《孤独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