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枫桥夜泊》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9-06 08:49: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枫桥夜泊》课堂教学设计通用模板(供学科重构参考

基本

信息

课题课时

《枫桥夜泊》共一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校名称

教学班级

5

时间地点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1、结合注释读通、读懂诗歌,多种方式朗读,增加趣味,熟读成诵,自明其意。

2、把握作者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以致用,自创小诗。

学 情

现 状

分 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自学能力,他们能够通过注释、资料书了解大致诗意,自行掌握生字词和读音,但通过课前的朗读检查,发现学生的正确朗读能力有待提高。本班学生不爱思考,思维不够活跃,仍然需要加大力度锻炼、提升。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重点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借景抒情。难点在于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1、掌握“泊、愁、寺”三个生字,正确流利背诵本诗。

2、能借助资料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

教学策略设计

媒 体

资 源

课件、吟诵音频

方 式

方 法

自主朗读、小组合作共析诗意、小组共读等多种方式读;根据诗意写诗句,巩固印象,填空整合文本内容;小练笔,将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

自读,正音,生展示

识作者、初读文

结合注释,通意节奏准,找生领读

竖读,找韵脚 牢记“平长仄短韵脚长”

小组练习诵读,并展示

看平仄,吟诵 听吟诵,悟心情

自行完成,展示鉴赏

小试身手

填空归纳,了解背景

分析诗句,洞察写作方法,明心情

出示图文,写相应诗句,展示

加强理解记忆

读篆体,激兴趣 识书法,激兴趣,重考察诗歌记忆

【主要内容】

1. 根据注释,预习本诗,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评价反馈】

1.通过学生的朗读展示、教师的提问来评价。

【主要内容】

1、出示图文,猜诗句,并写在学习单上。

1. 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不停地鸣叫着,寒霜弥漫在夜空中,面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诗人心情愁闷,久久不能入睡。

2. 半夜的时候,姑苏城外寒山寺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上。

2、填空归纳,考察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加深对诗歌的印象:本诗写的是一位游子( )停泊枫桥的所( )所( )所( ),勾画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传达了诗人愁闷的心情。

【评价反馈】

1.通过图文,补白诗句,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及练笔水平,评价学生倾听与思考的有效性。

2.减少难度,通过填空,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记忆。

【主要内容】

1. 小试身手:

你是否也在某一刻产生过某种情思?或悲伤、或思念、或欣喜、或悲愤,试着回忆场景,情景结合,也来以诗传情。

【评价反馈】

1.当场完成,展示鉴赏,让学生在展示和欣赏中,产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从而打下乐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

教学过程设计

谈话导入

1. 唐朝是一个盛产什么的国度?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唐朝的一位诗人:张继

2.了解张继,出示古诗《枫桥夜泊》。

【设计意图】

简单导入,直接入题。之前学生未接触过张继这位诗人,在这里直道其名,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欲望。

初读古诗

1.出示注释,并结合课本注释,令学生自读、理解。

2.找生演示朗读,检测预习效果,正音情况。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结合资料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检测学生自主预习的效果,给出注释,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提高学习的兴趣。

再读古诗

1.竖式排列古诗,让学生齐读。

2.引导学生找韵脚,回忆韵脚应该怎么读:“平长仄短韵脚长”;按照此规律,再读齐读,读出味道来。

【设计意图】

1.改变传统的古诗排列顺序,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2.巩固寻找韵脚的方法,训练学生诵读古诗的技能,培养古诗的语感。

诵读古诗

1.给出平仄,让学生小组内打手势练习诵读,做到语音有韵味,情感节奏强。

2.小组汇报诵读成果,师生交流、评议。

3.听吟唱,悟情感。

4.出示小篆体古诗,考察学生对古诗的记忆成果,同时感受中国文字之美、奇。

【设计意图】

1.多方式诵读,增强学生对古诗的记忆,达到熟读成诵,同时减少重复性训练带来的枯燥性。

2.篆体古诗,既可以评价学生对古诗的记忆成果,也展示了中国文字的神奇、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几千年演变的历程中承载的深厚的优秀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出示图文,猜写诗句

1.出示两幅图片,配以文字,让学生迅速写出对应的诗句,并汇报结果。

2.前两句属于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作者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你感受到作者心情如何?

3.后两句是作者所见?所闻?所感?你感受到环境如何?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

1.巩固、检测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与理解,锻炼学生的正确书写能力、表达能力。

2.问题的出示,让学生自主发现本诗的写作特点,发现好文写作的技巧,提升巧妙写作的意识。

1.给出文段,学生填空,总结本诗。

2.介绍“安史之乱”,了解背景,让学生懂得,想懂诗,先识人知况。

3.小试身手:

你是否也在某一刻产生过某种情思?或悲伤、或思念、或欣喜、或悲愤,试着回忆场景,情景结合,也来以诗传情。

当堂展评鉴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调动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充分显示古诗的趣味性和通俗性,激发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多方式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期间,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参与度好,并且大大缓解了学生对古诗的恐惧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让他们在花样记忆中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趣味性,更提升了学生写古诗的能力,一改平素对古诗敬而远之的状态,亲近古诗、亲近母语、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在此时,“润物细无声”。

2.本次加入篆体古诗文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彩纷呈。

【问题与建议】

1.没有做到人人发言,人人有机会,应该进一步改进,照顾到每一位同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a477d6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d.html

《小学语文古诗《枫桥夜泊》课堂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