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电影的论文:新时期以来国际传播语境的中国电影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关于中国电影的论文:新时期以来国际传播
语境的中国电影

导读:本文关于中国电影的论文:新时期以来国际传播语境的中国电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中国电影的论文:新时期以来国际传播语境的中国电影范志忠吴鑫丰
提要: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语境中分别呈现为“输入式影响”、“输出式影响”和“输入与输出交互影响”三个历史阶段,表现为巴赞纪实美学与新时期反思电影、国际节展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海外大片输入与国产电影输出等不同发展形态,中国电影呈现出从拿来主义到本体觉醒、从理念输入到观念输出、从个体表达到产业共进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关键词:新时期国际传播中国电影
新时期以来,全球化潮流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一方面,各种外来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催发了中国电影的演变与转型,诸如第四代反思电影、第五代新民俗叙事、“第六代”个人叙事,以及中国电影的产业转型和商业大片的崛起,都烙印着外来影响的痕迹;一方面,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逐步走出国门,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以西方为中心的欧美学术界,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重视了解和研究中国电影,命名为ChineseCinema或者ChineseFilm的课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程也开始在西方的学院体制内出现,这客观上促进了中外的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圈的交流,拓展了跨国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研究的新视野。
1978年,中国进入政治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文化目标都发生巨大转型的新时期。作为“拨乱反正”的标志,新时期对“文革”中被禁锢的电影予以重新审查和解放。建国十七年来视为毒草的六百多部影片先后解禁,苏联电影《母亲》《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英国电影《雾都孤儿》《百万英镑》,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朝鲜片《卖花姑娘》等外国电影,以及《红旗谱》《平原游击队》《上甘岭》《南征北战》《烈火中永生》等新中国红色经典陆续公映,引起了饱受禁锢之苦的观众的观影热情。据报道,1979年全国电影市场创下了全民平均观看电影达28人次、全国观众达293亿人次的空前纪录。
1979年,张暖忻、李陀发表论文《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指出20世纪60年代流行在西方电影界的巴赞纪实美学理论“是人类对电影认识的重大成果和不可逾越的阶段”,呼吁国产电影秉承巴赞纪实美学精神,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国电影的创作经验,“形成一种局面,一种风气,就是理直气壮地、大张旗鼓地大讲电影的艺术性,大讲电影的表现技巧,大讲电影美学,大讲电影语言”。
众所周知,安德烈,巴赞是法国著名的电影评论p家,他的电影美学灵感主要来源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运动。巴赞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电影蒙太奇语言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大力倡导著名的长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镜头理论。巴赞认为:“叙事的真实性是与感性的真实性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是首先来自空间的真实。”蒙太奇处理手法,是在“讲述事件”,这必然要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大量的分割处理,从而破坏了感性的真实,与此相反,长镜头则在于“记录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要求“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比如,在影片《德意志零年》中,罗里西尼用长镜头处理那个男孩的面部表情时所关心的事,与库布里肖用蒙太奇处理莫兹尤辛德面部特写所关心的事截然不同。罗里西尼所体现的,是面部表情的神秘莫测。库布里肖在“实验工作室”则将某演员一个毫无表情的脸部特写镜头,分别与一只汤碗、一口棺材和一个孩子的镜头相衔接,进而分别赋予该演员以饥饿、悲痛和父爱的情感内涵。这在巴赞看来,显然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和强暴。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点,恰恰就在于反对蒙太奇逻辑而尊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在电影镜城中重新恢复事物的多义性和开放性。
巴赞纪实电影美学理论在新时期之所以赢得强烈共鸣,主要原因在于第四代电影人力图以此来清除“文革”电影假、大、空的蒙太奇叙述风格,直面真实的现实生活。1981年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开始设立中国电影金鸡奖,将最佳故事片奖颁发给《巴山夜雨》和《天云山传奇》这两部着重对“文革”进行反思批判的影片,鲜明地表达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创作立场和姿态。
吴永刚、吴贻弓执导的《巴山夜雨》在叙事上遵循了“三一律”的古典主义法则:一昼夜,一艘由重庆开往武汉的江轮,专案人员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cd805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0a.html

《关于中国电影的论文:新时期以来国际传播语境的中国电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