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 省一等奖优质课

发布时间:2019-11-07 19:52: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运用“信、达、雅”的原则翻译文言文,理解文意。

    2、分析寓言的情节,多角度灵活地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4、在实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改写古代寓言故事,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2学情分析

    其一,这是学生升入七年级后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寓言这一文学体裁。虽然许多同学在以前读过不少的寓言,并熟练地讲述出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多数同学只停留在直观的感受上,缺少自己的情感体验,把寓言读“死”了,失去了寓言的“言外之意”。为改善这一现状而特意编入第24课《寓言四则》,我揣摩应该是人教版(2016年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的编者的意图。因为这恰好也符合第六单元的单元目标,“还要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那么,通过前两则伊索寓言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寓言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第三则古代寓言故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寓言这一文学体裁。

    其二,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可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种种真伪莫辨的信息时,会缺乏深入思考,甚至轻信流言,以讹传讹。而这则《穿井得一人》古老的寓言故事,会对他们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会帮助他们秉持审慎的态度对待传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三,学生虽在七年级上册学习了五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但平时繁多而枯燥的文言语汇的识记,学生会提不起兴致,文言底子薄的学生甚至自信心不足。因此,这节课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信、达、雅”的原则翻译文言文并互评,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文言的兴趣,树立学习文言文的自信。

3重点难点

    1、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运用“信、达、雅”的原则翻译文言文,并互评。

    2、引导学生对“穿井得一人” 这句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进行重点研读。

    3、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以学生自编的寓言导入,回顾寓言的特点,引出新课:

    一生讲述自编的寓言故事,其他学生欣赏,评议,看是否符合寓言的特点。然后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寓言的特点,引出新课。

活动2【讲授】二、通读课文:

()一读:正字音

    1、检查预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听学生能否读准划横线的字词:溉汲(gài jí)、有闻而(chuán)之者。

    2、四人小组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读:明节奏

    1、展示抽掉标点的原文,考考学生的朗读真功夫,能否读好句读,读得通顺。

    2、全班学生自由诵读,再请两位学生来挑战,然后师生点评。

活动3【活动】(三)三读:通文意

    1、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把握节奏,读出韵味,然后老师结合句子从语调、节奏等方面进行诵读指导。(此环节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在“一读正字音”和“二读明节奏”的基础上,进行“三读”,读出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2、用课件一一展示重点字词的注释,学生则边看课件,边回忆课本下方的重点字词的解释。(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积累重点字词,并为文意疏通打下基础。)

    3、展示“文意疏通,我来点评”的评分标准。“信”两颗星,“达”一颗星,“雅”一颗星,“小组合作”一颗星,总共五颗星。)学生回顾这一平常就开展的活动的评分标准,为下面学生点评环节做准备。

    4、开展“文意疏通,我来点评”的活动:首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接着,请一个小组上讲台,一人一句,翻译全文,其他学生点评。最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小结,完成教学重点。(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和评价能力,即运用“信、达、雅”的原则翻译文言文,理解文意并互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文言的兴趣,树立学习文言文的自信。)

    5、强调指出一词多义 (“有而传之者”、“之于宋君”、“求之若此”、“不若无也。”)

    6、对“穿井得一人” 这句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进行重点研读。学生找出类似“穿井得一人”的几个句子并理解分析句意后,师生释疑,完成教学难点。(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并为下面的“析情节”和“探寓意”两个环节奠定基础。)

活动4【讲授】三、合作探究:

()析情节:

    由一句话“穿井得一人”被传得前后截然不同,引出问题“丁家挖井从而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的真相为什么会变成‘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的讹传?”然后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并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老师从说话者、听者和传播者三方面去归纳总结:

(1)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说话者)

(2)“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听者)

(3)“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愈传愈广。(传播者)

     (此环节旨在通过抓住情节的要害设问,来分析故事情节,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同时为下面“探寓意” 环节做铺垫。)

()探寓意:

    展示问题“这篇寓言蕴含着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引导学生灵活地分析寓意(学生的感悟可以从多角度来回答),老师则见机点拨,紧承上一个“析情节”的环节,从说话者、听者和传播者多个角度去概括寓意,继而完成教学重点。

例如:   (1)说话者应该表述清楚,以免造成歧义、误解。(说话者)

        (2)应以审慎的态度分析、甄别传闻,要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听者)

        (3)不能轻信流言,更不能以讹传讹。(传播者)

        ……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分析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多角度灵活地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5【活动】四、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以下两题:

 1、请联系生活体验说一说:你或者你周围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与《穿井得一人》相似的情况吗?

 2、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充斥着种种信息,甚至有图有真相,但真伪莫辨,对此我们应该秉持什么态度?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教学重点。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活动6【讲授】五、总结:

    借著名作家严文井关于寓言的一段话来总结本节课,学生跟老师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寓言这一体裁的认识。

活动7【作业】六、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完成《三人成虎》的文言短文练习。

选做:

假如当初丁氏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之使”,结果又会怎样?发挥你的想象,改写故事。

(本环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次布置作业,从而有效调控教学实践活动。此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活动8【讲授】【板书设计】 

word/media/image1.gif

 

 

 

 

 

 

活动9【讲授】【教学反思】

    1、这节课,是对古代寓言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以及探究寓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喜欢,我甚感欣慰。通常而言,寓言大多故事简短,道理深刻,尤其是第24课前两则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情节简单并在结尾点出寓意。而这一则古代寓言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没有直接点出寓意,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寓意。那么如何高效地完成授课任务,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解读寓言呢?本设计主要是从两大方面来做的:

    首先,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开展“文意疏通,我来点评”的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信、达、雅”的原则翻译文言文并互评,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文言的兴趣,学生也较为顺利地疏通了文意。

    其次,通过抓住情节的要害设问,来“析情节”,“探寓意”。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对歧义句“穿井得一人” 进行重点研读的基础上,提出情节的要害设问并师生释疑,继而水到渠成地在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灵活地理解寓言的寓意。这样就一改学生缺少自己的情感体验,把寓言读“死”了的现状,从而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掀起了本节课的高潮,学生踊跃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又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本人觉得应该不断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比如在学生探讨“拓展延伸”的第二题时,有些学生的思考欠缺深度,本人应及时点拨到位,从而引导学生往深层次地探究问题,这是本人稍觉遗憾的地方。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尽量及时抓住课堂生成的精彩的教学瞬间,来更好地胜任语文教学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d3adf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94.html

《穿井得一人 省一等奖优质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