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发布时间:2012-04-16 07:26: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期(总第10期)

白银市工商局平川分局纪检组 2011623

内容提要:清官廉吏(四)

一、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豆腐汤”巡抚汤斌

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1398年一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为官清廉,关心人民,不畏强暴,不喜奉迎。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年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昭雪冤狱,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体恤百姓,威名远扬。正统十一年(1446),遭宦官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囚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得以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后,拥立景帝,整饬兵备,亲自督战,大破瓦刺军,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因功加少保,总督军务。景泰元年(1450),也先以无隙可乘,释放英宗,于谦说服景帝接英宗回京。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于谦以“意欲谋逆罪”被诬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初追谥“肃愍”,7713中改谥“忠肃”。著有于忠肃集》。

明末名将张苍水有诗云:“国亡家破欲何之 ? 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诗中提到两位著名人物,即于谦和岳飞。岳飞,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而于谦,恐怕就不那么广为人知了。其实,正如诗中所说,历史上的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英雄,一位可与包拯、海瑞同垂青史的清官。

少年颖慧 才高志远

于谦从小天资聪慧,才华横溢,被视为神童。 7 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称曰:“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

于谦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永乐十年 (1412 ) 15 岁的于谦考中了秀才,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可是,于谦并不甘心只做一个才华出众的文弱书生,他有着更为远大的志向。

于谦自小就崇拜岳飞。后来,他曾留下一首题为《岳忠武王祠》的七律:“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虏,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青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 ”于谦还十分钦佩文天祥。他将祖父收藏的文天祥的画像挂在书桌边,并且题上赞词,发誓要做一个像文丞相那样“殉国亡身,舍生取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士。

考中秀才的第二年,于谦来到西子湖畔的吴山三茅观读书。吴山是杭州的名胜之地,山林优美,环境清雅。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于谦刻苦读书修身养性,不断培养着自己刚直正派的作风和性格。

永乐十二年 (1414 ) ,于谦在三茅观写下了充满豪气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人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

永乐十九年 (1421 ) ,于谦考中了进士。做官后,他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立下的志向,一生廉洁奉公、正直不阿,用满腔热血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

奉公爱民 廉洁正直

宣德初年,于谦任监察御史。当时顾佐任都御史,对下属很严厉,惟独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后来汉王朱高煦反叛朝廷,宣宗御驾亲征,于谦扈从。兵临乐安,朱高煦出降。宣宗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朱高煦伏在地上心惊胆战,自称罪该万死。班师回京以后,宣宗以于谦扈驾讨逆有功,给他的赏赐和各大臣一样,以示恩宠。

巡按江西时,于谦办事不徇私情,廉明公正,昭雪冤狱,为数百蒙冤入狱的人平反,被百姓视为神明。当时,宁王府的属官一贯飞扬跋扈,横行不法,常常借买东西的机会敲诈甚至掠夺商人货物。于谦不畏权势,秉公执法,打击了那些权贵豪强的气焰,因此受到了江西百姓的敬重和爱戴。

当时正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宣宗知道于谦可以担当重任,就亲手写下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于谦被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遍访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情,并立即上奏朝廷。那时,当地水旱灾害频繁。灾害一发生,于谦就马上上报,并针对灾情,采取有力措施赈济灾民,博得了两省人民的齐声称颂。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堤岸常被冲决。于谦下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凿井,于是榆柳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他还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很快,于谦威名远扬,连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藏匿了起来。在于谦的治理下,河南、山西出现了百年难遇的好年景。他曾赋《平阳道中》诗一首: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相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诗中洋溢着一片祥和的气氛,体现了于谦爱民如子、与民同乐的胸怀。在职九年,因政绩卓著,后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俸禄。

正统年间,太监王振专权。英宗对他言听计从,尊称他为“王先生”。一些王公贵戚为讨好王振,尊呼他为“翁父”。地方官吏进京办事,都要贿赂王振。于谦为官清廉,厌恶那些贿赂求进的做法。每次人京奏事,他从不带任何礼物。好心的朋友劝他说:“你即使不去送金银珠宝,也总该带些地方土特产,比如线香、蘑菇、手帕什么的,做做人晴也好呀。”于谦听了,举起两只袖子,笑道:“我只带了这两袖清风。”当即赋《入京》诗一首,以明其志:“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间阎话短长 !

两袖清风,不正是于谦清廉品格的真实写照吗 ?

由于于谦刚正不阿,得罪了王振,王振就指使同党诬告于谦。于谦被判处死刑,关在狱中 3 个月。河南、山西的官吏和百姓联名上书英宗,请求释放于谦,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进言讲情。王振一伙见众怒难犯,又抓不到于谦什么把柄,只好把于谦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仍任河南、山西巡抚。

于谦在巡抚任上前后共 19 年,他父母去世时,皇帝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又起用原职。

抗击强虏 保卫北京

正统十四年 (1449 ) 春,蒙古瓦刺部太师也先分兵四路大举进犯明朝,自己亲率主力部队进攻大同。明军抵挡不住瓦刺的进攻,向朝廷告急。王振家乡蔚州 ( 治今河北蔚县 ) 离大同不远,他害怕瓦刺军会掠夺他在家乡的良田财产,但还企图侥幸取胜,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权力地位,因此竭力怂恿英宗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等极力劝澡,英宗不听,命皇弟王朱祁钰和于谦留守北京。结果明朝 50 万大军在土木堡 ( 在今河北怀来东 ) 惨败,英宗被俘,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怒杀,史称“土木之变”。

败讯传来,京师震恐,群臣恸哭,皇太后和皇后搜罗珍宝,打算赎回英宗,朝廷上下,乱成一片。几天后,皇太后命 王监国,召集群臣,共商国事。翰林侍讲徐理主张迁都南京避难。于谦厉声斥道:“倡言南迁者,可斩首。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祸患吗 ! 王赞同于谦的意见,主战派终于占了上风。当时北京城防十分薄弱,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的土卒不到 10 万,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面对危急的形势,于谦请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直隶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诸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负责北京保卫战。

为了消除也先挟英宗勒索的凭借,也为了安定人心,主战派请皇太后立 王为皇帝。廊王害怕,一再地推辞。于谦大声说: “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于是郧王受命,九月即帝位,年号为“景泰”,是为景帝 ( 即明代宗 ) ,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十月,也先挟持英宗兵临北京城下。被俘叛变了的宦官喜宁唆使也先约明军出城议和。于谦识破诡计,大义凛然地说:“我们以社稷为重,君为轻,况且我们已立新君。”和议不成,也先武力攻城。于谦调兵遣将,指挥若定,军民同仇敌忾,英勇奋战,一次次击败了瓦刺军的进攻。激战 5 日,也先大败而还。景帝评功,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于谦坚决推辞说: “四郊多堡垒,是卿大夫的耻辱,怎么敢邀功请赏呢 ! ”景帝执意加封。

景泰元年 (1450 ) 八月,也先见无隙可乘,提出将英宗送回,景帝不愿意。于谦最终说服景帝,把英宗接回了北京。

此后,于谦因和议难恃,努力整顿京营军制,创立团营,加强训练,使明朝国防稳固起来。其时朝野多事,于谦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严肃,赏罚分明,哪怕是他的一张小字条送到万里之外,也能被认真执行。

千古奇冤 英名永存

于谦为官清廉,刚直无私,得罪了许多小人。这些人嫉恨于谦,总是同他作对,于谦有时扪胸叹息:“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那里 !

景泰八年 (1457 ) 正月,英宗在奸臣石亨、徐有贞 ( 即徐埕 ) 和宦官曹吉祥等人的支持下,乘景帝病危时发动政变,夺宫门,登奉天殿恢复帝位,史称“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后,下诏废景帝,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等逮捕人狱,诬以谋逆的罪名,判处死刑。当判决书上呈英宗时,英宗有些犹豫不忍,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劳的。”徐有贞急忙上前劝道:“今日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出师无名了。”就这样,英宗听信谗言,改年号为天顺,将于谦于闹市处死,弃尸街头,并抄了他的家,家人被充军边疆。

到抄家的时候,发现于谦所居仅能遮风避雨,且“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只有一间正室封锁严密。查抄者以为里面一定藏着金银珠宝,结果打开一看,珍藏的都是当初景帝赐给他的袍服、剑器。连查抄的官员也为之落泪。

于谦被害那天,阴云密布,北京城内外的军民百姓,无不叹息落泪,都认为他是冤枉的。有个叫朵儿的指挥,本来是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恸哭不已。曹吉祥大怒,用鞭子抽打他。第二天,他还是照样泼酒在地表示祭奠。都督同知陈逵为于谦的忠义所感动,收殁了他的遗骸,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已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几天,英宗见此,也暗暗后悔。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于谦死后,石亨用他的同党陈汝言代替于谦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陈汝言恶迹败露,贪赃累计巨万。英宗让大臣们去看时,他想到了于谦,愀然说道:“于谦在景泰帝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 ? ”石亨低着头不能回答。不久边关吃紧,英宗满面愁容。站在一旁的恭/顷侯吴瑾说道:“要是于谦活着,是不会这样的。”英宗无言以对。这一年,徐有贞被石亨中伤,充军到金齿,谪戍而死,又过了几年,石亨被捕入狱,死在狱中;曹吉祥谋反,被灭族。他们陷害于谦的罪行也暴露出来,于谦的冤情得以真相大白。人们深切怀念于谦这样的爱国英雄,编成童谣唱道:“京都老米贵,哪里得饭广 ( 范广,协助于谦抗击瓦刺的将领,与于谦同被诬杀 )? 鹭鸶水上走,何处觅鱼 口兼 ( 于谦 )?

世间自有公断。成化初年,明宪宗将于谦的长子于冕赦免回来,为于谦平反昭雪,恢复于谦的官职并赐祭。诰文里写道:“当国家多难的时候,保卫社稷使没有危险,独自坚持公道,被权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时已经知道他的冤枉,而朕实在怜惜他的忠诚。”诰文在全国各地传诵。弘治二年 (1489 ) ,赠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万历中,改谥为“忠肃”。杭州、河 南、山西历代奉拜祭祀不绝。

于谦被枉杀后,遗骸运归他的故乡,葬在西湖三台山下。后来,于谦墓与栖霞岭下的岳飞墓、南屏山下的张苍水墓鼎足而三,构成西湖边上三位名将之墓,为西湖增色不少,也让后人凭吊不已。清代袁枚曾写下“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的诗句,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豆腐汤”巡抚汤斌

汤斌 (1627年一1678),字孔伯,号荆岘,又号潜庵,河南 睢州(今睢县)人。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曾任国史院检 讨、陕西潼关道副使和江西岭北道参政。顺治十六年(1659) 父病辞官休假,后随著名理学家孙奇逢学习,直至康熙十七年 (1678)复出,历任翰林院侍讲、侍读、《明史》总裁、内阁学士 兼礼部侍郎、江苏巡抚、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居官能体恤民 情,兴利除害, 自奉简约,固守清俭,深受康熙帝信任和百姓爱戴。 囚每日三餐不离豆腐,群众赠以“豆腐汤”雅号,赞扬其清正廉洁。 雍正时入祀贤良祠,乾隆元年追谥“文正”。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 四月,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姑苏城,为了一位官员奉调进京,竟停市三天,全城百姓焚香遮道相送,这种感人的场面实是罕见。这位官员就是当时担任江苏巡抚的汤斌,他以一颗爱民之心和两袖清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深深的爱戴,成为清朝一代著名的清官。

52 岁的汤斌在为官生涯中断了 19 年之后,以倡导身体力行、不崇尚空论的理学家身份,通过博学弘词科,重新步人仕途,很受康熙帝信任,至康熙二十三年 (1684) ,已提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同年四月,江苏巡抚出缺。巡抚是省级最高军政长官,属于封疆大吏,康熙帝指名由汤斌去接任.称赞他“跟随孙奇逢学习,操行很好,不像有些自称为道学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清代江苏的省会在苏州。汤斌到任后体察民情,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是赋税太重。全省每年的本征和折征总额高达五六百万两,居全国第一,其中苏州、松江两府的赋税相当于大省一百多个州、县的总和。每年都完不成任务,欠额愈积愈多,苏北地区又水灾不断,连年歉收,农民逃荒,土地废弃,百姓脂膏枯竭,官府也征收乏术。前任巡抚余国柱在淮安、扬州两府遭受水灾后,向朝廷表示: “水退之后,田还可以耕种,明年应当照例征收赋税。”汤斌派员重新核查,发现大水并没有退去,即使已经露出水面的地方也无法马上耕种,便不计个人得失,赶紧上疏如实申明情况,请求否定余国柱所提的意见,终于获准继续施恩免征。为了减轻压在百姓身上的沉重赋税负担,汤斌在全面调查、清理的基础上,于二十四年 (1685 ) 连续上疏,请求将康熙十八年至二十二年所欠的田税 ( 田亩税 ) 和丁粮 ( 人头税 ) ,由原定五年一次性征收改为分若干年附带征收;将苏州、松江的钱粮减少一至二成,归并繁多的征收科目,重新确定适中的能够完成的数额;将苏州、松江等七府、州自康熙十三年至十七年没有完成征收的银米,淮安、扬州两府在康熙十八、十九两年因灾荒而造成的欠额,以及邳州已荒废的土地、宿迁自明代万历后暂加的三种饷额“九厘地亩款项”和失额丁粮等予以免征。汤斌的建议符合经过长期战乱之后,清王朝在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急于滋生人丁、发展生产的需要,所以都一一为康熙帝所采纳,从而缓解了民困,使老百姓看到了一线生机和希望。汤斌在奏请减赋后,又上疏劝阻康熙南巡拓建御道,保下了万千民居。同年,淮安、扬州、徐州三府再次遭受水灾,汤斌上疏逐条列举救灾和免征事项,请求动用国库银 5 万两,到湖广购米赈灾。因灾情严重、人命关天,不等谕旨下来,便敢冒风险,果断地行文漕运总督徐旭龄和河道总督靳辅,请他们协助淮安救灾事宜,自己奔赴清河、桃源、宿迁以及邳州、丰县等地督促救灾工作。康熙帝看到他的上疏后,非常重视,又专门派侍郎素赫前来帮助。苏北水灾不断的原因在于河道失治,经常多处决口,汤斌积极参与靳辅、于成龙主持的治河工程,深入第一线问民疾苦,协调解决施工中碰到的问题。这些关系到全省男女老少切身利益的实事,都深得民心。

还在汤斌离京前,康熙帝就嘱咐他:“做官应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俗崇尚奢侈浮华,要努力教化引导,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潜移默化。”汤斌上任后,就下令各州、县兴办社学,讲授《孝经》、《小学》等儒家经典,并为吴国泰伯、宋代范仲淹、明代周顺昌三位苏州地区先贤修建祠堂,宣扬他们的高风亮节。他在察访中了解到,苏州城西上方山的五通神祠是一座花天酒地、乌烟瘴气的淫祠,人们把上方山和山下的石湖称作“肉山”、“酒海”。迷信五通、崇拜邪神已成为社会一大祸害。汤斌以非凡的魄力下决心拆除这座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淫祠,但衙役们害怕得罪五通神,迟迟不敢执行。汤斌亲临现场,高声对大家说:“如果敬神可以免祸,不向神上供便要降灾,这与贪官有什么区别呢 ? 如果每年还要娶新妇,那简直就是一个淫鬼了,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崇敬的呢 ! ”众衙役和围观的百姓听他说得有理,一齐动手将木头做的偶像烧掉,泥土塑的神像沉到湖里,五通神祠顷刻之间夷为平地。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壮举,其社会影响之大可想而知。随后,汤斌又下令各州、县将所有类似的祠庙全部毁掉,用拆下来的砖木材料去修建学宫。还禁止斗马吊牌和有违封建礼教的习俗,随着道德教化的普遍推行,社会风气有了明显转变。

在当时,官吏贪污受贿和州、县馈送之风盛行,汤斌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对下属有贪酷错误的,善为劝慰;教育不改的,则依法惩处,先后弹劾了两名知府、六名知县。常州知府祖进朝因用人失察而被降职调离,但为官廉洁,就奏请朝廷将其留任。吴县知县和吴江知县都以清廉和才华闻名,尽管征收钱粮任务没有全部完成,汤斌仍推荐他们到京城任职,但这道上疏交吏部讨论时被驳回了,后来康熙帝特下谕旨,允许照此办理。汤斌按照德能的标准考核、选拔官吏,突出一个“廉”字,可谓既切中时弊,又抓准了要害。“廉”是清官与贪官的分水岭和试金石,凡廉洁从政,不取不义之财,就会奉公守职,为民造福;反之,物欲膨胀,贪得无厌的,必定徇私枉法,祸国害民。经过整饬吏治,到朝廷考核地方官员时,别的省有很多官员带着金银到京城去疏通关节,谎报政绩,掩饰劣迹,逃避弹劾,惟独汤斌的下属没有一个去搞这种“钱铺仕途”的歪门邪道。

汤斌以匡时济世的抱负、刚直不阿的秉性和实干的精神,在江苏实行一系列使封建秩序得到一定稳定的政策和措施,政绩卓著,进一步受到康熙帝的宠信而被誉为“理学名臣”。二十五年 (1686 ) 春,康熙帝为太子选择辅导大臣,又看中了汤斌,将他升为礼部尚书,管詹事府事。苏州百姓哭泣挽留,但皇命难违,于是便出现了全城停市三天、焚香遮道相送的感人场面。

然而汤斌在仕途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康熙时,内外诸臣各树朋党,互相倾轧,其中尤以武英殿大学士明珠的权势最大。在朝廷减免江苏赋税时,追随明珠的余国柱乘机向汤斌索贿,说此事全靠明珠功劳,要他私下馈送 40 万两“酬谢银”。属吏们都劝汤斌委曲求全,遭到严词拒绝。乡绅耆老又聚会商议,决定请藩司章钦文出面,从七府一州凑足 40 万两银子,让汤斌转交余国柱。汤斌不随波逐流,连说三个“不可”,立誓不以富贵荣华而改变志向。 明珠、余国柱从此记恨在心。

二十六年 (1687 ) ,汤斌调回京城,正遇康熙帝下诏议论抗旱办法,钦天监灵台郎董汉臣上疏指责是时事造成的,语言触及内阁。康熙帝又将这道上疏交廷臣讨论,明珠感到压力很大。善于逢迎的大学士王熙竟说这是市井小人胡言乱语,应该立即斩首。别人害怕得罪明珠,都保持沉默,不敢发表不同意见。汤斌明确表示反对说:“根据旨意议论朝政,没有定死罪的道理。大臣们不讲而小臣讲出来了,我们应当反省才对。”康熙帝采纳汤斌意见,赦董汉臣无罪,这使明珠一党惴惴不安。还有黄河下游的治理方针问题,河道总督靳辅与按察使于成龙长期争论不决,康熙帝命尚书萨穆哈、穆成额会同汤斌实地调查拿出意见,汤斌回京后据实陈言,康熙帝终于作出了开海口的决定,拨出专款,由工部侍郎孙在丰去负责实施,从而打乱了明珠的全盘谋划。

汤斌就这样成为他们结党营私、弄权纳贿的绊脚石,必欲去之而后快。他们抓住汤斌在江苏离任前文告中“本都院爱民有心,救民无术”两句话,诬陷他诽谤朝廷。左都御史丹、王绪鸿等也落井下石,接连上疏弹劾汤斌,建议革去他的官职,余国柱还扬言“皇上要将汤斌降隶八旗户籍”。正好汤斌有病,于是流言越传越广,听到的人都为汤斌担心,在京的江苏人还集合起来,准备击“登闻鼓”为他鸣冤,后来弄清楚没有那么回事,才陆续散去。康熙帝曾经传旨责问汤斌,汤斌也上疏请求赐罪,但没有受到处分。

汤斌从进入仕途之日起,一直克己省身,依靠俸银作为全家生活的来源。清代的官秩最高级别为正一品,年俸也不过 180 ( 京官依例支双俸,正俸每 1 两还可支米 1 斛,约 14 公斤 ) ,对于千里做官不为财的清官来说,只有国家发给的这些薪水收入,他们所过生活必定是清苦的。早在顺治年间,汤斌在陕西潼关道和江西岭北道任职时,几乎不沾荤腥,每日三餐都以豆腐汤为菜,生活非常简朴,在当地口碑很好,岭北道的驻地赣州曾有人送给他“三汤道台”的称号,赞扬他为官清廉。

康熙时,汤斌由内阁学士出任江苏巡抚,职重位显,独当一面,但他不谋私利、不图享受,坚持过粗茶淡饭的俭朴生活,还是餐餐都有一道豆腐做的菜,久而久之,苏州老百姓又给他起了一个“豆腐汤”的雅号。“百姓心中有杆秤”,他们也曾给贪婪成性、作奸害民的前任巡抚余国柱起过一个“余秦桧”的绰号。百姓们总是善于用极其简练而又非常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清官与贪官的本质区别和个性特征,表达自己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汤斌对儿子的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他查看家用帐目,发现大儿子汤溥让仆人买了一只鸡,十分恼火,就罚这个已经 34 岁的儿子当庭跪下,斥责道:“你以为苏州的鸡像河南那么便宜吗 ? 要吃鸡你就回老家去。哪里有读书人不咬菜根而能自立的事情 ! ”他要儿子牢牢记住“俭以养德”的道理。汤斌在江苏离任时,行李非常简单,只有一部《二十一史》是新购买的物品。时值暮春,气候还比较冷,在夫人马氏乘坐的车中竟有破棉絮随风掉落到地上,见到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汤斌回京后官越做越大了,但俭朴的本色没有丝毫改变。京城的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汤斌出门时为了抵御严寒,总是在官服外披一件老羊皮袄——羊裘,时间一长,连宫廷里的卫土不论是不是认识他,只要看到披羊裘的老人上朝堂,都知道是汤尚书来了,“羊裘尚书”的佳话就这样传开了。

康熙二十六年 (1687 ) 九月,汤斌改任工部尚书。十月六日,他抱病赴通州验看外地进贡来的一批建造宁寿宫用的楠木,因劳累过度,病情加重,三天后返回京城就气喘不止,病倒在床。二更时,他还断断续续告诫侍候在病榻旁的两个儿子,要时时内省,使做人做事能合乎圣贤的大道。不料到四更就停止呼吸,与世长辞了。

汤斌去世后,群臣和亲友、部属纷纷前来吊唁,只见汤斌安详地躺在木板床上,穿的是蓝色旧丝棉袄和褪了色的布裤,其遗下的财物只有竹笥内藏着的 8 两俸银,寒苦的程度令人难以置信,众人无不感慨万分,泣不成声。与汤斌一起担任过《明史》总裁的好友徐乾学赶紧赠银 20 两,资助家属为汤斌办丧事。康熙帝也降了一道谕旨,表示对汤斌的悲切怀念,依例赐祭并供给回籍安葬的一应舟车轿马及相关费用。

汤溥兄弟扶柩奉母离开京城,一路上灵柩经过的州、县,当地耆老都出来进行路祭,过往行人也都停下来表示敬意。到达睢州时,更是万人空巷,百姓们都到郊外迎灵,孝衣如雪,哭声震天。在贪官污吏遍天下的封建专制社会里,做官被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手段,凭借手中的政治权力,可以搜刮、聚敛钱财,为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奠定经济基础,连“三年清知府”都会有“十万雪花银”,能出现汤斌这么一位出污泥而不染的好官,不管地位和环境怎么变化,坚持清介自励,不贪权、不贪财、不贪吃、不贪色,确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的思想和行动,顺应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当然会博得世人的爱戴和颂扬。

岁月如流,汤斌就这样走完了人生的历程。他两次从睢州出发踏上仕途,躬身实践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本”思想,身居高位,廉以自守,魂归故土时留下的也只有一世清名。现在尽管时代不同了,体现在汤斌身上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和“清介自励”的精神,继承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我们坚持“执政为民”和“拒腐防变”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deb6777fd5360cba1adb80.html

《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