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的诗意(精华版)

发布时间:2019-06-08 12:40: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凉州词的诗意》

  【学习总结(1)】

  《凉州词》

  作者:王翰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凉州词:乐府曲名。

  2、夜光杯:玉制的酒杯。那里指精美的酒杯。

  3、沙场:战场。

  诗意: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

  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

  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

  如我醉倒在战场上,

  请君莫笑话我,

  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二、《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264cm,约等于23m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诗意: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

  好像与白云连在一齐;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

  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先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学习总结(2)】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字季凌,生于公元688年,卒于742年,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王隆之任北魏绛州刺史时,始占籍绛郡(在今山西新绛)。唐开元初年,王之涣曾任冀州衡水县主簿,之后遭人诬陷,王之涣拂袖去官,羁留于蓟北一带,寓居在蓟门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县)。与王昌龄、高适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高适有《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王之涣少有侠气,去官之后,漫游黄河南北,从游的人皆为豪门贵族子弟,击剑悲歌,从禽纵酒。之后,强自克制,一改平日志向,功于文学,十年后名声大振。但不愿受科举束缚,便拜于名公之下,长期的边塞漫游生活,为王之涣的边塞诗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他的边塞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去官十五年后,被补为文安县尉(在今河北省)742年,王之涣病故在宫舍之中,葬于河南洛阳。?

  [注释]

  凉州词:原题二首,此其一。凉州词,即凉州歌的歌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那里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明白,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它与酒泉的玉门关是两个地方。丝绸之路在敦煌境内一分为二,南路出敦煌向西南经阳关、安南坝,沿塔克拉马干沙漠南行,北路出敦煌向西北经玉门关、鄯善北行,和田美玉自此和着清脆的骆铃迤逦而入中原,玉门关因着美玉得名与阳关一道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自西汉张骞凿空,出使西域以来,透过玉门关这座海关,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瓜果等名优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当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玉门关现存的城垣完整,总体呈方形,为黄胶土夯筑,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城墙高达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顶部。面积63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及邮驿之路。

  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译诗]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象與白雲連在一齐,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詩吹不到的啊!

  [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一样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述。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述。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那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因作结。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

  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能够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诗法易简录》进一步指出: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为什么王之涣的《凉州词》会从唐代一向错到这天?(丁辛百)

  唐代诗人王之涣(688742)的《凉州词》(又作《出塞》),原本是: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见宋#8226;郭茂倩《乐府诗集》及宋#8226;尤袤的《全唐诗话》。但是一般书刊都错成黄河远上白云间了,竟贻误了一千多年,影响了多少代人的思维,使黄沙漫天的穹庐,整个诗的浑然天成的气势,一落千丈,再也看不到大西北戈壁滩的辽阔雄浑的景象了。

  那么,为什么会错成这样了呢?

  我认为一是传抄致误,二是有可能唱者改词。

  那是始错于唐(朝),那时还没有印刷术,书大抵还是手抄。既然是手抄、传抄,那就难免出现错误。只要有一个人出现错误,其他人再抄必然错,不注意、不研究很难发现错误的,尤其在民间。作者本身当然也不容易发现错误,因为他基本上看不见这些抄本。

  现存的抄本,除了残存的敦煌写本外,已无从查考。我在敦煌写本中没有查到这首诗,但是在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里面有一个故事,能够看到《凉州词》致误的由来,故事大略如下:

  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诗人在长安相遇,因天寒微雪,乃入酒楼小饮。有梨园歌女十余人登楼会饮,三诗人退避一角,拥炉火而观。不久又来妙妓四人,一时作乐。

  昌龄等三人议:我等虽有诗名,但无甲乙之分,看唱谁的诗多,即见高下。

  先是一伶唱昌龄的诗,之后,一伶唱高适诗,随后一伶又唱昌龄的诗。之涣已坐不住了,他认为自我出名已久,因说:这些伶官,唱的都是《下里巴人》,而《阳春白雪》,俗物怎敢靠近?待此妙妓(用手指着双鬟)唱时,如非我诗,我这辈子再也不敢跟你们争高低了。

  不多时,果然双鬟起唱:黄沙远上白云间之涣听是自我的诗,便取笑二人说:乡巴佬,我是能够小看的么?于是三人哄堂。伶官都冲墙角看来,问为何大笑?昌龄等说了缘由,诸伶都站起身形,前来拜见说:俗眼不识神仙,不知可否俯就小筵?三人相从,饮醉竟日。

  由此可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在唐代(传抄时)《集异记》的抄本就已经把直字错成远字了,而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气势也就一落千丈了,这是错误之始。

  那么直上为什么会错成远上了呢?直和远并不相干,也不可能唱错。我推想只有两个原因:一是在那里开始抄错了;二是在当时,唱者往往因某字拗口而改为近义字,是不是因直字不好唱而改为远字了呢?

  这首诗到元代,在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中,也还是引用薛用弱的《集异记》的故事,还是只差一个远字,并未再错。

  但到了清代的《全唐诗》《凉州词》,那第一句已变成黄河远上白云间了,而在的题下还有注,也是引用《集异记》的故事,到关键处:次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云云,这一下把唐人所记错成黄河远上了。河和沙字连笔很容易混淆的,这很可能又是传抄的人一时抄错。

  从此,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正确版本竟无人再去理会,于是,黄河远上成了正宗,再也找不到那气势非凡、意境雄浑的原诗了。

  我认为,错误的原委大致如上。

  但是仅仅这些就能证明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河和远是错误的吗?不够的。关键的是因为它错在地理位置上。

  我们从地理位置上看看到底是黄沙还是黄河。

  古凉州是汉代设置的,治所在甘肃陇县。三国时移至姑臧,即今之武威。唐时先设置武威郡,后又改为凉州,辖甘(今张掖)、肃(今酒泉)二州。武威的东、西、北三面均是大漠,北有首龙山,西有祁连山脉,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黄河却在武威东南六七百里远的兰州。因黄河是由青海东下入兰州、过靖远,然后北上经芦阳镇而东出银川的。在武威如果看到黄河直上白云间,那就成了海市蜃楼了,也就是说在武威根本不可能看到黄河。

  再说王之涣,在武威几乎天天所见都是黄沙滚滚。低头是沙抬头还是沙,大风一齐,不就是黄沙直上了么?这环境在他心中是了然的,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黄沙直上。但是他为人豪爽,相当乐观,并没有写成愁云惨淡万里凝,而是晴朗的天空,白云朵朵,时而狂飙突起,黄沙直上,就显得异常有气魄,表现出一派磅礴雄浑的景象,尤其那直字,那气势该有多大的威力呀!

  时至今日,凡是去过武威、到过敦煌的朋友何止千千万,不能再以讹传讹了。

  欧阳修曾称道梅圣俞时说过的一句话: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而黄沙直上白云间正是如此,这样一首有气魄的名诗,怎能还让它以讹传讹再继续错下去呢?就应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了吧。

  注:

  #8226;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11月第一版324页。

  #8226;尤袤《全唐诗话》见清#8226;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4月第一版84页。

  #8226;薛用弱《集异记》中华书局198012月第一版11页。

  #8226;辛文房《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第一版446页。

  《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月影印第一版639有页。

  附记:最近见到浙江人民出版社《唐宋诗词评析词典》王之涣《凉州词》篇中云:宋#8226;计有功《唐诗纪事》第二十六卷也作黄沙直上。特此附记。

  【学习总结(3)】

  凉州词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言】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歌以汉代唐,写一位边地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透过描述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先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日子象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周,串成月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在难成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我们的后面 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记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时间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药 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 除了时间, 把握时间观念,同认识一个人一样,相见易,相识 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317668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1.html

《凉州词的诗意(精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