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草”(刘彩云组)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众所周知,古诗词的语言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咏物,咏物就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自然界里的青青草色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但在古代诗词里,文人常常用它来引发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作为自己抒情言志的对象,或寓意离别,或象征生命,或表达忧愁,或抒发惊喜,草蕴含了众多的寓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早在屈原的楚辞之中,就已经有了草的形象,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阴阳失和喻君臣不协)。屈原借草这一形象对比说明自己的志向,而在他的词中,也常常出现石、兰、蕙、笔、香、草名来比喻贤德的人。这一传统在中国诗史上影响深远。如“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此后,也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香草为君子,名花为长卿”(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花园》等写草的诗句,但在我看来,与梅、柳等植物相比,草的形象在古诗中并不算很鲜明。

草这个字太普通,放在一句诗里,很容易让初读者一带而过,草就是草,它只代表字面上的那个意思,并无太多暗喻。但我认为,写草的诗句,是写枯草、荒草、幽草等这些都给人一种暗色调式的感觉,常被用来表现悲伤的情感,这大概是因为秋草、荒草极易触动人的感伤情绪。比如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寇准《踏莎行》)、高梧月白绕非鹊,衰草寒露啼鸣螀(陆游《秋兴》)。草在渲染悲哀气氛中的作用极强,因而在挽歌、怀古诗中,草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意象。前者如荒草和茫茫,白杨亦萧萧陶渊明《挽歌诗》春草何茫茫,王孙旧此游(刘长卿《过漂母墓》),后者如君王不少见,芳草旧宫春。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刘长卿《青草宫怀古》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长江流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窦巩《南游感兴》)至于杜甫与崔灏的名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就更为人们所熟知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离别》家喻户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四句几乎已成了我们初读古诗的必读诗。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四句表现了草那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不过他们往往忽略了诗的后四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一个“侵古道”一个“萋萋情”一股荒凉之感便迎面袭来,前四句给人的感觉瞬时消失贻尽。又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幽草,很容易便使人联想出一个僻静之处。整首诗给人一种幽静孤寂之感,首先给人这种感觉的,也就是开头的那幽草二字了。这就是我对草的第一个分类。
草是最早的报春信使之一。诗人常用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抒发爱春惜春的情感。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草木茂盛,多是因其生长处人迹罕至,无人践

踏。因此诗人常用来表现环境的幽雅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写出了环境的幽雅,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整日在田园里铲除丛生的杂草,诗人对此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表现了归隐的自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里的草便是作为描写祥和村居环境的景物出现的。与此相同的还有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春草茂盛,蓬勃生长,碰到了游人的衣襟,一个“惹”字表现了春草的欣欣向荣之势。元代翁森的《四时读书乐》“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除。”书的乐趣是怎样?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形容读书之乐如窗前春草绵绵无际。杜牧的《洛阳长句二首》里说过:“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人心相闲,意思是人不为世俗所累,所以闲云野鹤自在。心闲是说不为外在所扰,心如平湖不起波澜,故闲而从容,看云卷云舒。所以有此,是非明利就可有可无了,有不为所累,不做名利之奴隶,无不为所忧,曲肱菽食,自得其乐。是为得不忧,失不惧。以碧绿的草色比喻消闲的人心和淡泊宁静情怀。又如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苔绿草青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也有用了修辞手法的,再如杨万里的《暮游热河池上》“细草摇头忽报浓,披襟拦得一西风。”写小草拦取西风的状态,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这就是我对草的第二个分类。

类别一较类别二来说,要简单得多,相比之下,类别二的诗句色调比类别一明快的多,此类中的草大多是正在生长之中的,亦或是正值节气的茂草,他们是用(也就是单纯的,无特别意义的草),所表达的情感也比类别一中单薄。

草,虽然并不起眼,但纵观古今诗词,确有不少其中都写了草。可见草虽不似梅柳之类,常常被人拿出去咏怀言志,却有其独特之处而被人使用,此处做的分类,不甚详尽,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谁言寸草心”这种句子,草在这就无法用以来方法分类,所以,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有不少漏洞,仅供参考之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35a89d8ce2f0066f533225d.html

《说“草”(刘彩云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