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师风征文六篇(可供参考)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篇一】
回首我十几年的教学生涯,工作算得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离优秀教师还相差甚远,我要做的还很多很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师德的基石,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师德的核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师德的灵魂,不断进取,勇立潮头是师德的生命。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我将以此为准绳,以名师为榜样,去做更好的自己。值得庆幸的是我工作在一个非常奋进的集体中,工作中,我常被感动着,因为在我的身边有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严谨踏实的老师,他们是师德的榜样;有默默耕耘、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老师,他们是师德的标兵;有甘为人梯、愿化红烛、乐为绿叶的老师,他们是师德的典范。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一定能做得更好:
一、爱岗敬业从细节做起,育人先育己。
教育是注重细节的艺术,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你在校园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你在校园里穿着拖鞋东走西走,在穿着上标新立异;你在黑板上的板书东倒西歪,在课堂上随口白话;你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却没有关好窗户、

电源……这些细节都会被学生关注到,并对他们产生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现在我们要面对一群生活在剧变时代的学生,他们中有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学生,有跟着父母不停奔走的流动学生,有父母离异的单亲学生,有沉迷于网络的“问题学生”,还有因灾害等意外事件而产生心理异常的学生……要教育好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实是件难事。然而“天下难事,必做于;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处理大事、难事必须从一件件小事情开始,比如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鼓劲加油,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相信学生会从这些细节中感受到真诚的师爱,我们自己也能在细节中享受教育的快乐。二、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懂得,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

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老师。”一名教师要有博爱之心,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爱学生的过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灵魂,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发自真情的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营养素,是唤醒、激励、鼓舞学生的兴奋剂,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当老师,绝不能误人子弟”“当教师就要让家长放心,学生开心”,我时时告诫自己。十几年的教师工作,使我深知“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这话的正确有理。以后,我要加强对自己的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的进修提高,阅读大量专业方面的报刊杂志,学习好的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这颗良心就叫师德。我愿循着榜样的脚步去跋涉探险,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虽然路上有时会力不从心,可我坚信没有功利色彩的教书育人,就是一个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我的风采,是我的夙愿,我坚信路上并不孤单。

我们这次的交流时间较长,原来他家新房子砌好了,妈妈也回家了。可瑞的爸却因病住院了。小小的瑞一个寒假就奔波在家与医院之间,似乎有了一些责任。开学上课不睡觉了,作业也认真多了,上课偶尔讲话,老师一提醒他就停住了。临近中考,瑞的一次数学测试还及格了。老师当即表扬了他,他从此对数学也有了一些兴趣,有时课间还做一做数学题。他每天早上进教室准时收好联系册,快速送到我办公桌上,课外活动时又抱去下发,工作中也没有了先前的不情愿。师生都喜不自胜地说:瑞真的变了。
几年过去了,我每次接到瑞的节日问候,总有那么一丝庆幸。面对瑞上课讲话、睡觉、不交作业等一次次涌出的问题。我冷静对待,让他当我的特别小助手。我给了自己教育的缓冲平台,为自己的教育赢得了时间,也给了瑞自己成长觉醒的机会。
枷锁从来不是被打破的,但我们可以戴着镣铐跳舞。面对留守孩子身上家庭温暖与教育的缺失。我们班主任没有理由放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只要我们用爱心去温暖,用耐心去企盼,冰山也会融化。【篇二】

一名老师有很多责任。教书育人,只是其中最简单却最基础的一项。我想分享我的两个经历,这两件事让我对责任,有了深刻的认识。
很久以前因为喜欢沈从文的小说看过很多关于沈从文的文章。沈从文虽然小说写得好,可是授课技巧很一般,所以他上课一开始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但是沈从文有很多听众,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当时看到这个故事心里觉得很好笑,为什么讲的不好还要去讲课,为什么要自己主动提出来呢,好的学生还是自己会学习的。但是现在自己当了老师了,虽然只工作了两年,却是对这句话深有感触。
这件事是发生在我开始教书的第一年。因为我是教语言类的老师,所以难免上课会要做很多阅读类的练习,再加上主要是经贸类的文章,通常题目的篇幅很长,而且术语很多,语言类的老师们应该都深有体会,这种时间耗费很长的题目,很多基础不好的或者对经贸根本不感兴趣的学生就会干脆放手不做或者就算是做,也是强忍着烦躁应付完。所以每次准备阅读材料,都绞尽脑汁,既要找不枯燥的文章,又不能离主题太远,既要能练习词汇,又不能含有太难的语法现象。

有一次,我费尽心机准备了材料,可是下课铃一响,好几个学生都嗖的一下拎起书包就走,走到教室外面就开始大声叹气:“终于下课了,手机快没电了。”另一个学生还笑着应和:“对啊,我零食都吃完了。”当时心里的感觉真的是五味杂陈,当下甚至有点恼怒,甚至想跑出去看看是哪两个学生,要扣他们的平时成绩。感觉自己一节课讲下来好像是自说自话的演给自己看,好像其实学生们来上课根本就是怕我点名扣平时成绩,都是“赏脸”来上课。可是接下来恼怒就变成了难过,变成了委屈。自己课前的准备工作付诸流水,没人买账。回到家翻来覆去的想,就开始觉得脸红,我是老师,我对学生的学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们不学,不能光想学生的问题,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对于基础不好、不爱上课的学生,也应该在保证进度的基础上考虑到他们的学习能力。学生们一定是已经很给我这个年纪轻轻的老师面子了,虽然课那么无聊,可是大家还是都到齐了,即使是不想上课的人,也装作低头做题的样子。也没有人在我说话的时候摆出不屑的表情或者互相聊天。所以接下来再上课的时候,我就学着沈从文的话对大家说:“阅读课是很无聊,那不听课可以,但是我们约两点:一不可以吃泡面,味道太大,而且我就算是老师也会馋的,零食吃完了就得开始学习;第二不可以带充电宝,手机都要玩没电了就更得开始学习了。结果没想到学生们那节课配合度非常高。

可是高兴之余又觉得这样不是办法,这不是让学生学习的正确的办法,认真上课不是逗着学生玩,老师要对学生负责,这不能是一句空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如同喂鸡,强迫是不行的。”不能强迫,就要考虑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课上的无聊,很大程度上是老师备课或者授课方式的问题,学生打哈欠,老师也要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我就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找材料上,找到材料之后,根据材料中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点,搜集故事、新闻甚至曾经为了一则介绍性的阅读材料看了一整本小说。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在我的阅读课吃东西玩手机的越来越少了,有的时候题太难,也会拿学生或者拿我自己打打趣,说个俏皮话,课堂关系活跃了,跟学生的关系也拉近了。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只要拿出一篇阅读,我几乎都能讲上一个小时不重样,无论是国际新闻、国家政策,还是故事传说、人物传记,这是对我的基础知识以及业务能力的很大的补充,扎实学识不仅仅是知道各种语法、各种单词,更要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能力。备课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虽不敢说是滔滔不绝、“挥斥方遒”,但是可以让我在上课的时候充满底气的走上讲台,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课堂中。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如果处理同一篇阅读,就尽量安排他们完成更容易的任务,或者就准备不同难度的阅读分组完成。仁爱之心,不仅是有教无类,更是因材施教。

第二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去年曾听到的一场讲座。是一场关于语言学方向的讲座,主持人是学界很著名的一位老教授,他呼吁年轻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发展,不要只考虑眼前的事情,对自己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这是你对自己的责任。这种话几乎每场讲座都能听到,所以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但是老教授接下来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受。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像每一位大龄的被父母催着生孩子的女老师一样,结婚不久就怀孕生子,俗话说“一孕傻三年”其实意思就是女人生孩子之后,自己的生活就完全以孩子为中心,不再有自己的思考了。而这个女老师,刚开始读博,虽然生了孩子,但是她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不间断的学习,用了七年时间,写出了她的博士论文,生了两个孩子。她毕业的那天,和老公带着她的两个孩子一起参加毕业典礼。她目光平和但是坚定的站在台上的一霎,所有人都为她鼓掌,称赞她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可是她背后的努力,是只有自己才知道。她要提升自我,但是也要负起家庭的责任。理想和责任,不仅能让人有勇气走上征程,更是让人一步一步走下去的动力。读博,简单的两个字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毅力坚持下去,多人,尤其是女老师,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徘徊踌躇,总会给自己找理由,我生一个孩子,然后再开始。可是殊不知,找了这次借口,就一定还会有下一个。同样的,科研,也是简

单的两个字,也经常被“我要照顾孩子”挡了回去。科研是从身边做起的,零散的时间都可以拿来利用。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这也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的责任。坚定自己做研究、做学习的信念,什么时候都不晚。
就像小时候妈妈的苦口婆心一样,我们总是习惯于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可是这些苦口婆心,我们总是在错过之后才理解是什么意思。要坚持、要自制、要思考、要反省,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更是对于一名优秀老师的基本要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四个词,涵盖了对于一名优秀的老师的基础的要求,其中的深刻内涵,很多人已经身体力行做出了榜样,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作为老师,我们提升自我义不容辞;作为老师,我们教育学生责无旁贷。【篇三】
教书数载,体会良多,其中体会颇深的就是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人曾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播撒一种榜样,我们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

记得刚到910班的课堂,学生们给我的印象是学习气氛挺不错的,但是前边的窗帘钩掉了,光线照入,多媒体幕布显示的便不太清晰,却没有人接上,而且也影响教室的美观。
估计是因为窗帘挂的有点高了,孩子们不愿意站上桌子去把钩子挂上,但是如果站上桌子其实是可以轻易把窗帘的钩子挂上的,特别是坐在旁边的男生,轻易就能把这事办好。时间过了两周,依然没有人接上。
我于是上课前早去几分钟,站上桌子想把窗帘的钩子挂上,后来发现不够高,又搭了个凳子在桌子上,于是轻易便把窗帘的钩子挂上,窗帘便能拉整齐了,多媒体幕布的显示就更清楚了。
在我挂窗帘的过程中,我听到有学生说“快拍照下来”,有男生说“老师您下来,让我来挂”……我想,学生反应如此,说明肯定有学生心里是有感触的:也许他们会想,教室里的窗帘钩子掉了那么久,轻易就能挂好,为什么一直都没人主动去挂好?现在老师站那么高去做了这件事,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自己?后来那男生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主动站上了另一桌子,把余下的窗帘钩子一下接好了。
有学生主动站出来接了剩余的窗帘钩子,我想我的榜样力量是已经发挥作用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364ca53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79.html

《教师师德师风征文六篇(可供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