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与友人别

发布时间:2019-05-25 00:38: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淮上与友人别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

2.品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字之师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 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2、解题

1.标题“淮上与友人别”交代了什么?

地点 人物 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

2.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从诗中的哪一句可以看出来是离别诗?

明确:是“分别+送别”,“君向潇湘我向秦” 一句,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三、诗人

郑谷

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人(今江西宜春) 。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

四、听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整体把握

找出《淮上与友人别》中的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特殊景物下的事件。

特殊时间:春 傍晚

特殊地点:扬子江头 离亭

特殊景物:杨柳 杨花 风笛

事件:与友人别——君向潇湘我向秦

情感基调

这首诗是一首握别诗,表现了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6、赏析

扬子江头杨柳春,

翻译: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杨花愁杀渡江人。

翻译: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该句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是人内心的愁?你如何理解?

“愁杀”二字是愁绪杀人,该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致。

数声风笛离亭晚,

翻译: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离亭宴上正要分别的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

君向潇湘我向秦。

翻译: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却要往长安而去。

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扬子江、杨柳、杨花、渡江人、风笛、离亭。

渲染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从而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七、主 旨

本诗通过对诗人和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八、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寓情于景,将离愁别绪寓于景物描写中。

借景抒情: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即景生情: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393995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db.html

《淮上与友人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