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叙帖》

发布时间:2023-04-29 05:08: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走进《自叙帖》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中国书法的各种书体中,狂草是一个特例,因为其它各种书体的产生都是为了实用,唯有狂草是为了纯粹的艺术表达。从目前留传的作品看,狂草是从唐代产生的。那么是怎样的一个人群创造了这样的艺术,与其它各种书体相比,狂草又有怎样的艺术特点呢?这里我们从怀素和他的代表作《自叙帖》说起,或可豹窥一斑。
一、怀素其人
怀素,俗姓范,一说钱。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生于湖南零陵。十岁出家,自幼习书,二十岁时李白路过零陵,为其赞歌《草书歌行》。三十岁至长沙,诗人苏焕为其作诗《赠零陵僧兼送谒徐广州》,继而至广州见广州刺史、书法家徐浩请益交流,后北返路经岳州,诗人马云奇作《怀素师草书歌》相赠。特别是后来到了京城长安,阅遗编绝简,谒当代名公,不管从艺术还是人生都大大开阔了眼界,书艺精进,轰动一时,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赞誉词章。三十五岁在洛阳见颜真卿,得学张旭笔法,草书实现突破。颜真卿为其作《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四十一岁创作狂草大卷《自叙帖》六十三岁创作长篇小草精品《绢本千字文》
从怀素的阅历看,有两点让我很感兴趣,第一点,二十岁草书就已经很有名气,李白说他“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说明他从小就写草书。我们现在一般认为,学习草书要有很好的楷行书,甚至篆隶的基础。那么,怀素即使二十岁前也写过楷行篆隶,能会有多好的基础呢?不仅如此,此后的记述之中,一直都是怀素草书学习和创作的内容,没有学习其它书体的经历,也没有别的书体作品传世。第二点,我们现在一般认为,大书

法家都应该是学者,理论和实践并重才行。同为唐代的狂草大家张旭是学者,颜真卿的文学功底也十分了得,而怀素这方面却没有记载,有的仅是一些理性思考,如“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从“惊蛇入草”、“飞鸟入林”得到启示等。
然而,怀素对书法本体技术之勤奋好学却是有目共睹的。幼而家贫,遂种芭蕉万株,以蕉叶当纸练习书法。练字的漆盘木板被他写穿了,洗砚的池塘被他染黑了,写坏的笔头退而成堆,瘗而谓之笔冢。特别是,为了学习书法他不辞辛苦,担笈杖锡,辞家远行,先长沙,后广州,继长安,又洛阳,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走访学习,虚心广纳。怀素学习书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善于思考,他能将书法与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思考,并从中获得收益。这应该是从张旭那里得到了启示。张旭曾和颜真卿讲,如何从锥画沙中悟得点画沉着,力透纸背;从公孙大娘舞剑器,公主与担夫争道等诸多景象中悟得气势、笔势和揖让收展之道。怀素又有自己新的发现,新的感悟,他眼里的夏云奇峰、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无不与书法相关联,这种原创性的思考大大扩展了其艺术想象空间,也极大地丰富了其草书的艺术表现语言。
作为狂草书家,怀素还有一个重要的个性条件,那就是感性的性格。颜真卿说他“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这是颜真卿与怀素交往的切身感受。而在长安,诗人任华的描写“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以后始颠狂。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挥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则生动地再现了怀素喜欢饮酒、善于饮酒,且长于酒后创作的情景。这一点怀素与张旭极其相似。张旭被杜甫列入“酒中八仙”,甚至酒后以头濡墨而书。没有感性的性情,即使善饮也不能纵情。
二、大卷来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452498599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32.html

《走进《自叙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