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武汉大学的思考与探索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武汉大学的思考与探索
周叶中胡甲刚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2

要: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不仅符合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并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武汉大学通过组建跨学科机构、选拔跨学科生源、修订培养方案、设置跨学科专业和举办跨学科论坛等多种方式,着力推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今后,武汉大学还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建设、理顺机制、完善制度,使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成为鲜明特色。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

一、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
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是研究生教育变革的原动力,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社会系统日益复杂化和国际竞争趋近白热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走出单一专业化培养的藩篱,打破学科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培养大批符合时代需要的跨学科人才。
(一)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也走上了高度综合的道路,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进入了系统综合期。随着各学科之间的日益相互渗透,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犬牙交错、互融互通,编织成愈来愈密集而复杂的网状结构,而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则往往产生于这些网格的结点。如DNA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半导体电子技术等无不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取得的。据统计,从1901年到1990年间颁发的82次诺贝尔化学奖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三门学科得奖共计71次,跨学科的比例占87%它们都是化学、生物学、数学、统计学、量子力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所取得的成果。正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所言:“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是去寻找新大陆,而是采


周叶中,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甲刚,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院办公室副主任,博士。
1

用一种新视角”。也即是说,在学科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能恰当运用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换一个思维角度,很可能就豁然开朗、迎刃而解。控制论的创立者维纳曾深刻指出:“两个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具有巨大的创造科学和复兴科学的价值,但必须具有下列前提:至少有一位科学家代表越过边界,长驱深入,并能把邻近科学的思想吸收到一个有效的思考计划中去。”在当今时代,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源泉活水,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需要多学科专家协同攻关,但更需要一大批具有跨学科视野和思维、具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并善于学习、借鉴其它学科成果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因而探索和建立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是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这些重大问题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有的甚至超越了国界,成为全球性问题。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世界贸易争端与纠纷,人口的增长与控制,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的发展与应对,毒品的泛滥与控制,核技术的和平利用与核恐怖,等。诸如此类多要素、多层次和多领域的综合性复杂问题,不可能仅靠哪一个学科,或哪一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就能解决,而且在原有壁垒森严的学科框架下,很难找到解决办法,而必须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组织起来,摈弃狭隘的学科门户之见,基于跨学科的共识,从多学科、多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才可能清除这些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而过分强调学科的专业化不仅会将一个完整的问题,人为地割裂成若干部分,而且专业术语和特有理论也会在各学科之间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和界限,从而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野和思维空间,阻碍对同一问题的认识、理解和交流,使许多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对于解决全球性的迫切问题,已很少有可能仅仅通过某一科学原理来找到解决的答案。……社会的发展正日益需要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甚至是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和系统只有在自然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经济学家的紧密配合之下才是有效的。……经济和技术中的发展问题只能以系统方法的形式才能得以克服。”因而,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因为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方法将使他们自如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妥善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有效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因此,可以说,不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复杂问题,还是适应综合化职业和工作的需要,都要求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加强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三)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
拔尖创新人才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复合型的知识结
2

构,始终站在学科的最前沿,关注并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它学科的最新成果;二是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怀疑精神,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其中,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是拔尖创新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克服个人的主观局限性和认识的单向性,对事物的相关性和整体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容易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筛选过滤,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独辟蹊径,做出新的科学创造。而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则有利于打破学科割据现状,便于吸收其它学科的精华,通过综合集成形成新的思维方法,为创立新学科、新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必要的准备。贝弗里奇认为,“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独创精神往往把原先没有想到有关联的观点联系起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知识的宝藏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在科学研究领域已被越来越多的事例所证实: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先后取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及理学学士三个学位,但他获得的却是诺贝尔化学奖;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罗斯是一位医学博士,但有较深的数学、物理学造诣,曾主编过《科学进步》杂志,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出版过诗集和小说;100年来先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科学家中,近80%都曾取得非医学的学位,1969年获奖的德尔布吕克,开始学的专业是天文学,后转读天体物理,最后又投身生物学;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A西蒙,在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科学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建树,对人工智能、认知科学、信息处理心理学也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在我国1977年以后接受高等教育、当选为院士的20人中,18人的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曾就读不同的学校和科研院所,14人有在国外一年以上的留学经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研究生教育的“肩”上。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大力推进跨学科、跨专业教育,加强跨学科思维方式训练,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
(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通过建立跨学科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跨院系委员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协调和推动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如麻省理工学院专门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规划”STS)学院,有组织有计划地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学科领域进行跨学科教育,建立了数十个跨学科研究机构,承担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与研究生培养任务。英国,大学强调为研究生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并鼓励研究生选择来自生产实际、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并由相关学科背景的专家、教授进行集体指导。如斯特林大学环境科学硕士课程计划就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五门必修
3

课为环境系统、应用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和环境管理的信息技术;四门选修课包括资源、土壤科学、管理科学和经济学。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大量的理工科课程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突出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并成立了众多跨学科学术组织,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于一体。在日本,筑波大学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组成几个大的学科群,开展跨学科研究、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名古屋大学建立了由领域(单一学科)专业群(由18个基础学科的专业组成)和复合专业群(由7个新的学际领域的专业组成)组成的流动型研究生教育体系,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弹性化和综合化,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以培养将基础性、专门性和综合性结合起来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我国一些著名大学受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影响,也开始进行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由此可见,跨学科培养研究生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抓住时机,尽快采取有力措施,以切实加快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步伐。
二、武汉大学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探索
正是基于对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特点的敏锐感知和对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以及结合自身学科齐全的优势,武汉大学将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建跨学科研究与培养机构
武汉大学从1997年组建战略管理研究院以来,已经陆续成立了十多个实体性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这些机构均以国家人才战略需求为导向,融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于一体,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例如,战略管理研究院坚持“教学相长,研学互动”,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完成了一大批综合性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科研创新实践中培养了大批跨学科高层次人才。2006年以来,为了适应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我校进一步加大了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建设力度,并使其实体化和独立运作,已组建了中国边界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中部发展研究院、质量研究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等。这些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组建不仅使我校跨学科研究上一个新台阶,而且也掀起了新一轮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潮。
(二)着力选拨跨学科优质生源
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起始环节,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招收大量优质的跨学科生源。我校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选拨跨学科优质生源。在招生宣传上,一方面举办“研究生招生宣传日”活动,集中宣讲武汉大学跨学
4

科培养研究生的特色以及相关招生政策,另一方面组织招生宣传小组有重点深入有关高校实地进行招生宣传,热忱欢迎其他高校学生报考武大;在招生政策方面,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报考;在考试科目上,积极推进按一级学科招生或跨学科联合招生,考试科目的设置要突出综合性和基础性;在招考试题的设计上,有意识地打破学科专业界限,选择一些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作为试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答同一问题;在面试环节,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的复合性程度,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加大一级学科通开课建设力度
近年来,我校围绕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转变和学制改革的精神,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拓宽基础。在这次整体性的改革与调整中,全校34个研究生培养单位重新修订了218个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每个学科专业的一级学科通开课基本上都得到了4-5门。在全校现有的45个学科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共设置了228门硕士研究生学科通开课。这种课程设置拓宽了研究生的培养口径,各专业培养方案不拘泥于二级学科的界限,在突出学科特点的同时,优化课程结构。数学、化学、物理、地理学、水利工程等22学科按一级学科制订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哲学、历史学、法学等23个一级学科开设了一级学科通开课,有的甚至是跨一级学科的通开课程。在节约大量教学资源的同时,扩大了研究生的知识面,开拓了研究生的学科视野。
(四)设置跨学科学位点
跨学科学位点是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一种重要载体。我校充分发挥学科齐全的优势,推进设置跨学院、跨学科学位点。例如,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合作设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医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同申报了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博士学位点;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同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进行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的合作培养,与医学院进行放射医学专业的合作培养等。这些跨学科学位点的存在和发展,拓展了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支点。
(五)举办跨学科论坛
我校各学院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跨学科论坛。如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定期举办跨学科论坛。大学科交叉的论坛也不时举办,如历史学院、文学院、测绘学院、药学院就曾共同举办了“四院联合博士沙龙”。此外,我校每年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达数百场,所有学生都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选听。这些跨学科论坛和各类学术讲座的举办,使我校跨学科学习与培养的氛围非常浓厚。
5

三、进一步推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
作为一种新型培养方式,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与原有的专业化培养研究生存在诸多冲突和矛盾,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不少观念障碍和制度瓶颈。为进一步推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武汉大学拟采取如下措施:
(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意义
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沿用苏联模式,实行专业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忽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这种培养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不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而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促进高层次、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因此,我校将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转变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尤其是导师的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改变原有过分专业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大力推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
(二)加强领导构建强有力的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组织体系
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还是在管理制度、导师指导等方面,与现有的以专业化为主要途径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必然会对现有的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新的挑战。而要克服现行制度的惯性和惰性,及时解决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从上至下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在学校和院系层面,要成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领导小组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研究、协调和解决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学部层面,要组建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协作组,究和磋商有关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事宜,建立相互配合与相互支持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体系。
(三)打破壁垒探索建立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有效机制
跨学科培养研究生内在地要求打破院系、学科壁垒,要求在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研究指导、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建立灵活而有效的共享与合作机制。在学校层面,不仅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政策,建立有效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作机制,而且设立专项经费有选择、有重点地推动和支持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项目。在院系层面,要着力推动院系之间建立稳定、良好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培养关系。
(四)明确重点着力提高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质量
跨学科研究机构、跨学科学院和跨学科学位点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载体,也是跨学科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国内外大学都不约而同地将组建和加强跨学科研究机构、跨学科学院和跨学科学位点建设作为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策略和方法。我校要根据学科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

6

新的需要,进一步加大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建设力度,创建更多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并逐渐使之实体化,保持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使跨学科研究机构真正成为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摇篮。同时,学校和各院系将优先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加强跨学科学位点建设,使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形成更多新的支点,并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培养过程,着力提高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质量。
(五)多途并举不拘一格推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
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学校将尽可能采取各种方式,全面推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工作。在招生上,积极鼓励院系招收跨学科考生,建立适合跨学科考生报考、考核与录取的有效机制。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加大学科通开课、研究方法课程、学科前沿课程的开设力度,拓展学科专业的广度和覆盖面,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重,设置更多的课程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在导师指导上,建立健全导师组共同指导制,大力推进双导师制和复合导师制,使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指导,并可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重新选择或更换导师。在研究课题或论文题目的选择上,充分尊重研究生个人意愿,有意识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在学科交叉领域进行探索,并创造条件使研究生能够充分汲取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氛围营造上,通过举办跨学科博导讲坛、跨学科博士论坛、跨学科沙龙、跨院系学术论坛、跨学科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搭建更多常规性跨学科公共平台,使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蔚然成风。
(六)推陈出新完善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制度体系
在研究生招生方面,进一步扩大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导师的自主权,使培养单位和导师可灵活确定跨学科考生的复试内容和加试科目,并根据课题研究和培养方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录取跨学科考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进一步推进师生双向互选制,完善转专业和转导师制,建立健全跨院系、跨学科选课制。在论文选题和学位授予方面,鼓励研究生选择跨学科或交叉学科选题,跨学科学位点可授相关学科的学位,而不局限于某一种学位,研究生也可根据论文选题申请授予与选题切近的学位类别,不拘泥于原有的学科专业。

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6a91185b9d528ea81c779e1.html

《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武汉大学的思考与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