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统照的『孤岛』岁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王统照的『孤岛』岁月
作者:刘增人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2014年第11
1938年,王统照应聘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暨南大学的前身是暨南学堂,1906年创办于南京,主要招收华侨子弟。次年改为中学。1911年停办,1918年复校,改称暨南学校。1925年迁上海真如,1927年始称暨南大学,设文、法、理、商四个学院。19357月,郑振铎受暨大校长、著名史学理论家何柏丞聘请,任该校文学院院长。文学院下设中文系、外文系、史地系,稍后又添教育系。郑振铎担任文学院院长后,最热心的事业、最重要的贡献,便是搜罗了一批有真才实学、有较高名望的教师,如胡愈之、周谷城、楚图南、钱亦石、郭绍虞、周予同、王统照、傅东华、许杰、方光焘、张世禄等著名学者。李健吾、王辛笛等崭露头角的年青的戏剧家、诗人,也应邀任教。耿济之、潘汉年、阿英、许广平、赵景深、鲁彦、柯灵等,也不时到文学院或中文系讲演和讲课,使暨大一时成为上海文艺气息相当活跃的高等学府。在这一大批学者型、作家型的教授中,王统照是受到学生普遍尊重者之一,曾与郑振铎等一起,被称为暨南四教授
暨南大学原在上海西北部的真如,抗战刚刚爆发,校舍便被日寇夷为一片瓦砾,学校不得不迁入市区康脑脱路。新址仅有一幢三层的楼房,只可容纳200多名学生。没有操场,以走读为主。王统照就是在这时,应聘走上暨大讲台的。身材中等,戴一副近视眼镜,玳瑁边的,经常穿一件咖啡色长衫,脚登一双黑色的皮鞋,西装裤,人有些清瘦,头发略秃,讲课或谈话时总是含着和蔼的笑容,语调深沉文雅,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这就是若干暨大学生记忆中的王统照。
王统照在暨大开了两门课,一是选修课小说史,一是包括作文在内的大学国文。当时文学院的学生,总数不到70人,选修小说史的,只有几个学生,师生交流的机会很多,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就特别深切。当年的学生、后来的华东师大教授钱今昔1990年曾回忆说:由于心灵深处感到能得到这样一位名师的亲授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每次听课都很用功,课后又常到教师休息室向他讨教一些创作理论和外国作品的理解问题。后者虽已远远超出课程范围,但他从不厌烦,总是用温雅和蔼的语音详细地讲解给我听。记得我曾写过一篇《苔丝》的作者《汤姆·哈代论》请他修改。他花了两个晚上,用浅绿色的墨水笔,以工整的字体在原稿上详细地给修改了。后来,此文发表于作家范泉所编的《中美日报·堡垒》副刊上。至今,还保存在我的贴报簿上。每一展示,眼前便会浮现出统照师循循善诱的音容来。我还记得1940年仲夏的一天上午,在上完小说史课后,我受培明女中同学的委托,邀请他去做一次文艺创作的报告,他慨然同意了。几天之后,在教员休息室里我找到了他,说明他讲的那天,我临时有事未去,深感遗憾,并转达了女中同学对他讲演的热烈反应。随后,我取出一本小小的纪念册,请他题字。那上面已先有郑振铎、许广平、阿英、赵景深、傅东华、周楞伽、程小青、包天笑等作家的题字。他粗略地翻看了一下,就拿起了自来水笔,写了8个字:仁者乐山,智者乐,并题了景雪同学共勉之景雪是我的学名,他这样写的用意,是鼓励我们一起永远走坚持战斗的道路,文艺创作的道路。虽然,十年浩劫中,这本珍贵的纪念册被劫失了,但它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6bf2e77998fcc22bdd10d3f.html

《王统照的『孤岛』岁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