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xx的发展历程
宋词的发展从开始到顶峰阶段,大致分为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唐代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国画:
着名女词人李清照别。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又较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调《莺啼序》,240字。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
1/13



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
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
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咏物词的特点
咏物词是宋词中的一种重要题材类型,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咏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词史上,咏物词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堪称是宋词的精华。近代词论家陈匪石先生云:
论咏物之词,实赋体之极轨,与其他类型的咏物文学相比,咏物词更富于艺术性,实为我国古代咏物文学的最高代表。与宋代咏物词的高度成就相比,学术界对于咏物词的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理论建树和宏观的史的建构,缺少深入系统的文化分析与阐释。
2/13



李清照写愁一李清照是写愁高手,是愁的化身。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昨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首首咏愁的绝唱以浅俗之语而发清新之思,化愁为美,深切哀婉,成为压倒须眉、彪炳史册的经典之作。
人生之不如意事常八九,忧愁悲苦之情人人皆有。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歌永言古训的,她词中的满怀愁绪自然也是她现实生活的写照,是她内心苦闷、挣扎与追求的反映。
李清照生活在一个江河日下、风雨飘摇的时代。大宋王朝经过168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富丽堂皇的迷梦被金兵呼啸而来的马蹄踏得粉碎。徽、钦二帝被掠,皇亲贵族仓皇南逃,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李清照辗转于三千里流亡的道路,时间长达八个月之久,饱受国破家亡之苦。然而,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苟延偷安,直把杭州当汴州
她徒叹世无英雄,只能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将流浪苦、伶仃泪和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化作诗词,创造了让后人低回不尽的悲剧之美。
纵观数千年文学史,能够留下传世之作的女子廖若晨星。李清照被誉为坛宗主,艺术成就首屈一指,无人比肩。她眉头一蹙,就是一个辉煌大宋的愁绪;轻轻一叹,就是一个末代王朝的哀怨。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以纤纤素手举重若轻地挥毫泼墨,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不朽佳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就象冷艳,孤高的一轮皓月,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她写愁的词句太多了,太美了,以至于一提起她的名字,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种凄冷、高绝的美,是一个独立于秋风黄花之中寻寻觅觅的寂寞形象。
其实,李清照有过足以令人羡慕和向往的幸福生活。如果把她比作一枝菊花的话,凄风苦雨、凄惨凋零只是在她深秋寒冬般的晚年。当秋阳如春、黄花初绽之际,那美也是别样温馨的。二900多年前,一个6岁女孩跟随父亲走进
3/13



了富丽甲天下的京都汴梁。他们来自山东章丘,定居在京城经衢之西一座被称为有竹堂的幽雅之地。父亲名叫李格非,女孩便是李清照。
对于李清照来说,来京定居也可以算作回归故里。她的外祖父王拱辰家居开封咸平,也就是现在的通许,19岁便以第一名得中进士,是宋代最年轻的状元之一,曾在翰林院15年。
来到京城,李清照拥有了文风腾蔚的成长环境。当时北宋正处于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普天下的精英荟萃京城。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长期在太学和馆阁任职,官至礼部员外郎。
他是苏轼的学生,也是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与文坛名家交往甚密。李清照的母亲为名门闺秀,温文贤慧,工词翰、善文章。官宦门第及社会交往的耳濡目染,使李清照视野开阔,见识过人。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她天资聪慧,才力华瞻,文化的汁液不仅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而且将她浇灌得内秀如竹。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诗词书画无所不能。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礼教森严的时代,她还有着相当宽松的生活空间。京城的富丽繁华自不必说,京城四周百里之内也到处都是绿池荷塘、园林美景。她可以在花园里荡秋千、做游戏,可以到街头赏花灯、观街景,还可以出城郊游,尽兴泛舟。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这首《怨王孙》写的是她到湖上游玩时的情景,热情洋溢,朝气蓬勃,跃动着青春的活力。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如梦令》写的是她日暮归舟时的情景,生气盎然,妙趣横生,快乐弥漫于字里行间。三我们已无从知道李清照的容貌,但从她诗词中所流露的风采神韵来看,少女时代的她应是貌美如花、活泼可爱的俏佳人。
4/13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你看,她梳着漂亮时髦的宝鸭发型,在朗月高照的夜晚,正痴痴地写着情书,秀发香腮,面如花玉,眼波流转,无限娇媚。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棉,黄昏疏雨湿秋千。你看,她幽闺独处,眼望沉香袅袅。窗外小伙伴们在玩斗草游戏,秋千在疏疏细雨中空挂着,她春心萌动,正呆呆地出神。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你看,荡过秋千,她香汗津津,怜惜地搓弄着纤纤玉手。见有人走过来,她顿时羞红了粉面,连鞋子都没顾上穿,慌忙溜走。可是走到门口却又好奇地回过头来,假装闻了闻青梅……
这几首词,就象从不同角度拍下的一组写真照片,把一个情窦初开、天真无邪的纯情少女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拥有美貌和才气双重光环,在文化氛围极其浓厚的京城,即使不想引人注目都是很难的。况且,她不仅写幽闺怨情之类婉约之作如玩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且品评史实胸有块垒,慨叹世事慷慨激越,抒情言志浪漫豪放,处处表现出大家风范。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此大气磅礴的诗句竟然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少女之手,不能不让京城那些自命不凡的文人雅士们为之感叹、为之汗颜。
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李清照的才名不胫而走,她成了不少青年才俊仰慕和追求的目标。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诗一样美好的爱情正向她走来。四18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是位翩翩公子,读书极博,酷好书画,尤其擅长金石鉴赏。他的父亲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着说不尽的喜悦。
5/13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妩媚娇憨的姿态是婚后的幸福,透出李清照内心的甜蜜。
结婚时,赵明诚21岁,在太学读书,尚无俸禄。夫妇二人节衣缩食,经常典当质衣,到大相国寺搜罗金石书画。当时,大相国寺是京城最为繁华和热闹的所在,寺内可容万人贸易,有专门出售书籍、字画和古玩的地方。一旦发现难得的古籍文物却囊中羞涩,赵明诚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灯前对坐,说说笑笑,摩挲展观,无限浪漫与温馨。
闲暇之时,他们赏花赋诗,倾心而谈,有时还会玩上些智力游戏。他们斟上香茶,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猜它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者饮茶,不中者不得饮。
每次比赛,李清照总是赢。当赵明诚抽书查证时,李清照已满怀自信地举杯在手,开怀大笑,直笑得茶水溅出了怀子。
赵明诚偶尔出京远游,李清照倍觉思念与伤感。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醉花阴》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离别之情,相思之苦,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深挚动人。赵明诚读后叹赏不已,发誓要写一首词超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三昼夜,填词50首,把这首词混杂其中,请朋友品评。朋友反复吟咏,说只有三句最好: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五李清照婚后在京城度过了7快乐时光,他们的生活有如琴瑟和鸣,浪漫而又高雅。正当他们埋首书斋之际,政局却发生了地震般的动荡,先是父亲李格非被贬死去,后是赵明诚的父亲罢相病卒。他们不得不离开京城,回到赵明诚的老家山东青州。
在青州过了10年屏居乡里的平民生活,更大的灾难向他们扑袭而来。金兵南侵,天下大乱,宋室江山岌岌可危,相亲相爱的平静生活也随之灰飞烟灭。李清照独自带着满满15辆大车的书籍文物,长途跋涉,一路颠簸,前往南京寻找已到那里就任知府的赵明诚。然而,在她到达南京后不久,49岁的赵明诚却
6/13



猝然暴病身亡。李清照饱受国破之痛,家亡之苦,陷入了空前的孤独与悲凉之中。不到半年,她满头青丝已经变成了霜鬓白发。
李清照字易安,但身逢乱世,安却不易。她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踏上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历程。从南京到越州,经明州、奉化、宁海、台州,然后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皇帝最后回到杭州。李清照一路追随,雇船求人,历尽辛苦,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途中,她贫病交加,身心憔悴,她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书画也丧失殆尽。
在一个深秋的黄昏,她独自漫步在落叶黄花之中,无边的寂寞阵阵袭来。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终于凝结成浓缩她半生痛楚的绝唱《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六李清照喜欢以黄花自喻。黄花是菊花的雅称,是高洁的象征。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正是她命运荣枯盛衰的生动写照。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到了晚年,她深居简出,孤苦伶仃。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纵是愁绪满怀,感慨万千,也不想再说什么了,只好佯说黄花与秋风
长夜如磐,风雨如晦,花已憔悴,人已老却,还有什么能够让她在无限漫长的时光中聊以解忧呢?如果说还有的话,恐怕便只有对往事的回忆了。少女时代的京城生活让她念念不忘,也只有在回想起往事时,她的眼角才会闪现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6岁进京到24岁离开,李清照在开封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跟随父亲出入豪门大家的娇宠,名动京师的荣耀,与女伴碧波荡舟的快乐,与丈夫相濡以沫的温馨……这一切的一切,怎么可能从她的记忆中抹去呢?
然而,一切又都恍若隔世、早已不复存在了,就连煌煌京都的富丽繁荣也只能在梦中才能重温。永夜厌厌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在漫漫长
7/13



夜里,她梦回京城,仔细辨认还能识得童年走过的道路,内心欣喜无限。可惜好梦不长,转眼成空,可怜春似人将老,怎不令人痛断肝肠?
有一次,朋友邀她去看灯。李清照无心游乐,却想起了少年时代京城火树银花、人涌如潮的元宵之夜: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她独坐屋中,抚今追昔,不禁黯然神伤: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卒于何年何地无人知晓。在历尽悲欢、荣辱之后,她在寂寞凄凉中悄无声息地结束她愁苦的生命。她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日夜怀想、万分留恋的京都汴梁。而在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她青少年时代快乐成长的城市,现如今也只有在路边的绿树丛中立着一尊塑像,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是她童年的乐土。
不过,在这座以菊花为市花的城市,花海人潮的赏菊盛会一年一度,那花永远是美丽的。
《丑奴儿》赏析一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
8/13



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
前句紧承上句的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赏析二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
9/13



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赏析三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十分真切。
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识尽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击。他这郁结心头已久,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权,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欲说还休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值得注意的是,欲说还四字重复出现,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这是因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
10/13



《论盗赋札子》),作者实在有难言的苦衷啊!怎么办呢?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却道天凉好个秋句,意思就是说作者无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聊以应景!
此词构思巧妙,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此词上下片里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在平易浅近的语句中,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说明辛词具有意境阔大,内容含量丰富的特色。
上片:
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纯真无知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
写出词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愁苦《虞美人*雨》
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少年听雨的画面,由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尽管这属于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的青春风华。壮年听雨的画面,以客舟为中心视点,而在四周点缀以云低断雁西风等衰飒意
象,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而今听雨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枨触,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
11/13



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
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
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美人听雨》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兴发感动的审美特质。其传神的形象性、鲜明的画面感、含蕴的深厚性,皆令全词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这首词虽为小令简笔,看似语语纤巧字字妍倩(毛晋《汲古阁词跋》),但深衷浅貌,绝非用力雕琢者所能为,这些都使它得以久擅词场而不衰。元末之际纷纭的社会环境给善感的文人提供了忧患的舞台,同样经历末世情境的蒋捷成为他们留连的对象,这首寄寓一生遭际的词篇自然跃入眼帘。文人韩奕偶然得观蒋捷词[虞美人听雨],深有感慨:
夫听雨,一也。而词中所云不同如此,盖同者,耳也;不同者,心也。心之所发,情也。情之遇于景,接于物,其感有不同耳。这一感慨深得词旨,可谓的评。韩奕,字公望,吴地良医,好与名僧游。在《全金元词》所录28词中,词序及词作多言及宿于寺庙或与之相关,与名僧游并非虚言。对蒋捷的品评也应运而生:
蒋竹山者,则义兴蒋氏也。以宋词名世。其清新雅丽,虽周美成、张玉田不能过焉,据现有资料,这样针对某篇及整体的评价是首次出现,对于竹山词的接受意义重大。清新雅丽是竹山词的一面,虽然难合其全部艺术风格,但至少说明元代吴地对《竹山词》的关注程度以及心理感受。元人标举[虞美人]词,并树为经典,自倪瓒后以上记述为明代的书画典籍《赵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等多处转载,对蒋捷听雨词的传播尤为深远。至晚清王闿运仍然评价云:
此是小曲。
情亦作凭,较胜。虽然寥寥几字,却深得小词妙处,引领读者进入别样天地。
12/13



这首词深衷浅貌,绝非用力雕琢者所能为,这些都使它得以久擅词场、吟咏不衰,影响甚至延续至台湾当代作家余光中、方杞的诗文中。尤其余光中的《乡愁》诗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盖心中忧约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回要眇以出之,而后可感动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不仅结构艺术、表现手法与《虞美人》何其相似,其迂回曲折的情感动态亦引入沉哀意远的境地,由此可见古典诗词对现代诗歌影响之深。
13/1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7e4d5c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7.html

《宋词的发展历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