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

发布时间:2021-02-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南京晓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
目录
一、南京晓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中学教育专业)⋯⋯⋯⋯
2 二、南京晓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工程教育专业)⋯⋯⋯⋯
6 三、南京晓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其他专业)⋯⋯⋯⋯⋯⋯ 9

1


南京晓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中学教育专业)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指标点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 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 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1.培养目 1.1 目标定位

1.2 目标内涵
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 5 年左右 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并能够为 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 同。
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评价 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 相关方参与。
1.3 目标评价
2.毕业要 2.1 师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 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2 教育情怀
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 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 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 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 祖国的引路人。
2.3 学科素养
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 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 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 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4 教学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 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 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 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 力。
2.5 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 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 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 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2.6 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
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 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 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 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 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 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 问题。
2.7 学会反思

2



2.8 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 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课程设置应符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 准要求,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
课程结构体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 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 类课程学分比例恰当,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 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 定的学分要求。
3.课程与 3.1 课程设置
教学
3.2 课程结构
10%,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
低于总学分的 50%,教师教育课程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
3.3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把社会主义 心价值观、师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选用优秀教 材,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 果、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并能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 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
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依据毕业要 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 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能够恰当运用案例教 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 高师范生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和课外学习的时 间分配合理,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小班教学,养成师范生自 主学习能力和“三字一话”等从教基本功。
3.4 课程实施
3.5 课程评价
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 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 关方参与。
3.6 教学研究与
科学研究情况
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改课题、重点 材、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成果奖、教学研究论文、科学 研究项目等方面获得 3 项以上成果。
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 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教师培 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4.合作与 4.1 协同育人
实践
4.2 基地建设
教育实践基地相对稳定,能够提供合适的教育实践环 和实习指导,满足师范生教育实践需求。每 20 个实习生 少于 1 个教育实践基地。
4.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完整,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 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贯通,涵盖师德体验、教 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其他教育环节 有机衔接。 教育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学期 。学校集中组
织教
[2]育实习,保证师范生实习期间的上课时数。
4.4 导师队伍
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 “双导师”制度。有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教育实践指 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双导师”数量充足,相对稳定, 责权明确,有效履职。
4.5 管理评价

教育实践管理较为规范,能够对重点环节实施质量监 控。实行教育实践评价与改进制度。依据相关标准,对教 实践表现进行有效评价。
3


5.师资队 5.1 数量结构

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的需 要,生师比不高于 18:1 ,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一般不 低于
6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
且为师
范生上课。配足建强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其中学科课程与 学论教师原则上不少于 2 人。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素 良好、队伍稳定,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
20%
5.2 素质能力
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生为本、以学定教,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 用和学习指导等教育教学能力;勤于思考,严谨治学,具 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具有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 一体化指导能力,能够有效指导师范生发展与职业规划。 师范生对本专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师德和教学具有较高 的满意度。
5.3 实践经历
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熟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 程标准和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至少有一年中学教育服务 历,其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具有指导、分析、解决 中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基础教育研究 成果。
5.4 持续发展
制定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教师培训和实践 修制度。建立专业教研组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建立 教师分类评价制度,合理制定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教师教 育实践类课程教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 “ 协 ”“ 双 聘”“岗位互换”等共同发展机制。
专业建设经费满足师范生培养需求,教学日常运行支 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于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生均教育实践经 支出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等
更新6.支持条 6.1 经费保障

13%,生6.2 设施保障
教育教学设施满足师范生培养要求。建有中学教育专 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满足“三字一话”、微格教学、 验教学等实践教学需要。信息化教育设施能够适应师范 生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建有教育教学设施管理、维护、更 新和共享机制,方便师范生使用。
专业教学资源满足师范生培养需要,数字化教学资源 为丰富, 使用率较高。 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不少于 30 册。 建有中学教材资源库和优秀中学教育教学案例库,其中 行中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每 6 名实习生不少于 1 套。
6.3 资源保障
7.质量保 7.1 保障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 要求。质量保障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机构健全,责任 人,能够有效支持毕业要求达成。
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定期对各主要教 学环节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保障毕业要求达成。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 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 达成度进行定期评价。
定期对校内外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有效使 用分析结果,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4
7.2 内部监控 7.3 外部评价
7.4 持续改进



8. 8.1 生源质量
发展
建立有效的制度措施,能够吸引志愿从教、素质良好 生源。
了解师范生发展诉求,加强学情分析,设计兼顾共性 求与个性需求的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为师范生发 展提供空间。
8.2 学生需求
8.3 成长指导
建立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 适时为师范生提供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 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满足师范生成长需求。
8.4 学业监测 8.5 就业质量
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监测师范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证师范生在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不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平均水平, 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不低于 75%,且主要 从事教育工作。
毕业生社会声誉较好,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
8.6 社会声誉
注:本指标点以 2018 6月所颁发的“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指南' (试行)
中的“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 ”为主要参照,有条件的专业可同时参照或部分参 “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三级) ”进行建设。

5


南京晓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工程教育专业)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指标点
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 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 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 的原有学分。
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培养目标。
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 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 复杂工程问题。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 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 结论。
1.1 1.2 1. 学生
1.3 1.4 2.培养目
2.1
2.2 3.1 工程知识 3.毕业要

3.2 问题分析
3.3 设计/ 开发 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 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 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 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 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 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4 研究
3.5 使用现代工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 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
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3.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
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 3.7 环境和可持 续发展
3.8 职业规范
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 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 负责人的角色。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 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 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 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 科环境中应用。
3.9 个人和团队 3.10 沟通
3.11 项目管理

6



3.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 展的能力。
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 质量要求,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建 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 况评价。
4.持续改
4.1
4.2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 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 定期分析。
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至少占总学分的 15%)。
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 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 30%)。工程基础类课 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 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 (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
4.3 5.课程体
5.1 系与教学 研究
5.2
5.3 20%)。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 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5.4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至少占总学分的
15%),
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 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5.5 教学研究与
科学研究情况
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改课题、重点 材、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成果奖、教学研究论文、科学 研究项目等方面获得 3 项以上成果。
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 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 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 与学术交流。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 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 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 工作。
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 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 用。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 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6.师资队
6.1
6.2 6.3 6.4 6.5 7.支持条
7.1
7.2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 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 高。

7.3 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7



7.4 学校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 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 指导和培养。
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 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毕业 求的达成。

7.5 7.6

注:本指标点以 2017 11月修订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的“通用标准”为主要参照, 各具体专业请务必同时结合各专业(类)具体标准开展建设。

8


南京晓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其他专业)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指标点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建设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
1.目标、 1.1 建设目标与
专业综合实力、经验特色、社会影响力或吸引力突出。 思路与培 思路
养方案 1.2 人才培养目 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培养方
标、方案与标准 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
才培养标准明确。
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职称、学历具有优势。
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改课题、重点 材、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成果奖、教学研究论文、科学 研究项目等方面获得 3 项以上成果。
建设经费进度安排及使用合理。
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 的需求。优质教学资源(含网上资源)及其共建共享建 设成效突出。
2.师资队 2.1 队伍结构

2.2 教学研究与
科学研究情况
3.教学条 3.1 经费投入 3.2 支撑条件
4.改革、 4.1 教学内容与
建设与管 课程体系改革
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双语课程(国际课程)等方面 断突破,确立职业与专业标准,瞄准专业综合评估与认 证工作要求,推进核心课程的一流课程建设,推进课程体 系与课程标准开发。
获省级以上重点教材立项。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改革力度大、效果好;教学质量 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能选择、 照标杆分析差距,确定努力方向与定位。
4.2 教材建设 4.3 教学管理
4.4 合作办学 5.1 实践教学 5.人才培
养质量和 服务能力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合作育人有较好成效。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普遍较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紧密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学生在 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参与科学研究、 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等制度健全、成效显著; 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取专利等。
5.2 服务经济社
会能力
与社会联系广泛,社会声誉高,专业建设能密切联系 地经济社会发展,在与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合作方面有良 好的机制与途径,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初次就 业率较高,具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5.3 人才培养机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人才 养质量保障机制、国际合作育人机制及学分制、导师制 与弹性学制。
1)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 2)体现在专业教育上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 养特色;(3)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 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 4)体现在专业教 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 等;( 5)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特色; 6)体现在专 的本地区地位与作用、毕业生的外部评价情况。
6.品牌特 6.1 品牌特色优
色优势与
标志性成
1)成果的覆盖面; 2)量化情况。
注:本指标点的具体执行须以“ OBE”理念为指导。
6.2 标志性成果
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86e3d4e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a.html

《南京晓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指标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