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现代诗歌教学的突破口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比较研究:现代诗歌教学的突破口
作者:张毛毛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9年第12
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版块,但因为其有着文体上的特殊性,带来解读和创作中的困难,我们尝试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给现代诗歌教学寻找一个切入口,寻找一些可以操作的方法,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诗教之路。一、在语法层面比较诗化语言和非诗化语言
现代诗歌在教学初期,我们一般要给学生界定诗化语言和非诗化语言,但是又困难重重,似乎难以摹状。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我们就从语法入手,比较诗化语言和非诗化语言(当然在这个命题下,我们讨论的都是现代诗的语言,古典诗歌暂且不论)。
首先,诗化语言常常打破语法规则。现代诗歌主谓宾的搭配比较奇特,如果我们用现代汉语语法的条条框框来衡量这些句子,恐怕大半是病句。比如:多多《春之舞》雪锹铲平了冬天的额头雪锹怎么能铲平额头呢?白桦《李后主》你摸过的栏杆,已变成一首诗的细节或珍珠/你用刀割着酒、割着衣袖用刀割着衣袖的搭配尚可,而用刀割着酒的搭配是不是很奇怪。再看海子的《日记》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这里,语法是缺位的,缺位到我们看不懂了。但是,恰恰是语法的混乱,解放了语言,这就是现代诗歌的魅力。它一边挣脱格律对声音的束缚,一邊踢掉现代汉语语法的种种限制,它自由自在地行走在大地上,带给我们千变万化的语言组合,带给我们奇妙的审美体验。其次,诗化语常常不合逻辑。在改病句版块中,不合逻辑属于病句的一种。我们想说,在现代诗歌教学中,不合逻辑和因主谓宾搭配不当产生的奇妙效果有时是一样的,或者说,为什么会判定搭配不当,因为它不符合事理逻辑,故而我们放在一起讨论。法国诗人伊夫·博纳福瓦写过一首诗,叫《雪》,开头是她来自比道路更遥远的地方,她触摸草原,花朵的赭石,什么叫做比道路更遥远的地方,实在不合逻辑,但是恰恰是这种不合逻辑产生了奇妙的效果,比路还要远,那就是说明雪来自遥远的地方,来自宇宙的幽深处,人无法到达,甚至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瞬间增加了雪的神秘色彩。台湾诗人门罗《流浪人》中把酒喝成故乡的月色,空酒瓶望成一座荒岛,怎么可以把酒喝成月色呢?但在这种错乱中,我们感受到主人公的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张枣《镜中》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想起后悔的事,梅花怎么会落呢?违背自然科学,可是诗人就是可以这样表达,这份后悔一定是浪漫的,美的,香的。此外,卡尔维诺有一篇小说《迷失在雪中的城市》,开篇语:那个早上是寂静把他叫醒的寂静怎么能叫醒人,吵闹的声音才能叫醒人啊,但恰恰是这种不合逻辑,我们说这个句子是诗歌,是诗化语言。我们在指导学生写散文、小说的时候,不也经常说,要写一点有诗歌味道的句子吗?怎么写,就是要,突破语法,突破逻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8908c29a0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8.html

《比较研究:现代诗歌教学的突破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