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思想

发布时间:2020-08-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思想□乔小燕
【期刊名称】华夏文化 【年(,期】2018(000004 【总页数】3

阴阳观念历史悠久,贯穿于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之中。《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经典,其中有很多篇幅深刻阐发当时哲学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气、阴阳、五行、形神关系、天人关系等等。这部医学经典总结并发展了先秦以来的阴阳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汉代科学文化的认知水平。本文则通过考察《黄帝内经》中《素问》部分有关阴阳观念的论述,对《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思想进行梳理。
一、阴阳思想的源流
我国古代阴阳学说发源很早,一般认为,阴阳最早见于八卦之中,最迟在殷周之际已经形成。据文献记载,西周末年,伯阳父曾用阴阳说来解释地震现象,他说:“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伯阳父看来,阴阳藏于大地之内,当这两种巨大的力量不能协调运行的时候就引起大地震颤。道家创始人老子也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老子认为,“道”为“一”,由“一”产生“二”,即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感产生出万物。老子明确提出了阴阳二性在天地万物之中的存在,这是对阴阳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战国末年至两汉是阴阳学说发展最兴盛的时期。《管子》一书用阴阳观念来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8d687c7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2.html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