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哲理散文的写法
导入: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阅读好的哲理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学习处世的经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写作点津】
一、用心感受生活:
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之一叫“战胜脆弱”。据统计,约有20%考生在作文中以父母双亡来写自己如何战胜脆弱,微笑着走出考场。一位书法很好的考生写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战胜脆弱,学会用脚写字,用脚答卷。而招办表示:今年没有用脚答卷的考生。”这种千腔一律的现象直接反映出很多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建立广博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自己内心情绪、情感的波动,写作时,有的同学之所以难下笔,思路狭窄,主要因为信息存储少,用心感受生活,那么,一个自然现象,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成为写作的切入点。

观察与感受的不同: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感受由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二、深入思考生活:
深入思考生活就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对生活的思考可以是方方面面的:身边小事,社会,人生,成长的感悟,某种感情的体验等。

三、善于运用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
1、找准联想点: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比如正向联想青松不惧严寒,傲霜凌雪——有志之士,不畏艰险;翠竹挺拔,节节向上——有德之人,一身傲骨,坚守气节。因果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反向联想:飞蛾扑火,昙花一现,在瞬间绽放生命的光彩——乌龟长寿,在苟活中庸碌一生。

2、联想的选择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联想产生多种立意,但在一篇800字左右的作

文中,只能有一个立意。这就关系到联想的选择,也就是选择什么联想点,选择什么立意的问题。好的联想点,好的立意,应该有以下特点:

1)有现实针对性2)有一定的深度、广度3)自己能够把握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练习,对这一点逐步加深认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联系实际,展开联想,拟出多种立意。北京市近来建了不少立交桥。一次,我站在西直门立交桥上,放眼四望,只见宏伟的多层大桥上,南来北往、东行西驶的大小车辆,疾如流星,川流不息,蔚为壮观。从眼前车如流水的景象,我联想到:
联系不同的社会实际,可以得出多种各不相同的立意:
A破除封闭状态,才会有高速度B知识要融会贯通C博取才能敏思D打开思路,立体思维
以上的几个联想,都有一定的可写性。

有了丰富的新联想,还要善于选择,要选自己比较熟悉的,感受比较深的,这样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写出好文章来。
上面ABCD这几个联想,哪个是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就写哪个。这并不是说在选择时要避难就易,而是说要为自己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条件,不要自己与自己为难。

四、说理类型
哲理散文写作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有几种需要我们注意和学习:1、因事见理
即把道理放在具体事件中去展现。此类写法,避免空洞说教,而是引人入毂中,然后一语道破。如林清玄的《黄昏的沙堡》,写一群孩子在海滩堆沙堡,因保护自己的城堡而起争执,由争执而毁坏别人的沙堡。最后潮来了,“在生命的界线中创建的许多城堡,看来真实,却是虚幻,只有平静的海滩才是开阔而永恒的存在”“堆沙堡”在林先生的笔下,已不是儿童的游戏,而是成人的童话,折射出让人深味的哲理。徐迟的《枯叶蝴蝶》脱开了借赞美蝴蝶来歌咏爱情的框架,也没有落入因枯叶蝶濒于绝种而提醒人们抢救自然资源的窠臼,而是由伪装作假更导致灭绝这一角度,论及“美,更要真”的重要,从节肢动物的生物属性延展至人类社会,最后表明自己的心迹:“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2、因物见理

在阐述道理时,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边场景的鲜活气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羡林先生写《时间》,一看题目,多少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然而季先生开篇就很家常,“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由座钟的跳动,想到心脏的跳动,再想到时间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读者“谈理色变”的畏惧心理。在谈“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时,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虚,还是把视角转到眼前景,“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以窗根底下事物的细微变化来说明“生”与“死”不是对立的概念,万物都是“方生方死”,在生长“一点点”的过程中,也向死亡靠近了一点点。如此论理,变玄虚隔障为可见、可感、可亲。
即在对事物的观照中寄寓人生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从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现象中,认识到身在其中,为一物所制,反而难以认清事物真相的道理。
3、因物见理4、直接说理(联想)
五、哲理散文三要素:
1、意象:2、特征:

3、哲理:
无论是写景状物、写人记事,我们总是要借助特定的形象表情达意,那么这些形象就是“意象”。意象所具有的引起自己的感触的特征当然需要在行文中恰当地表达出来,在阐明特征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升华便是文章要告诉给读者的哲理了。

六、美文欣赏——哲理散文

郭枫
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操场,黄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可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大地,整个天空,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蓊蓊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影里,鲜明极了。那些硕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团火球,逼近去凝视,火球中含蕴着生命的烈焰,让人有灼热的感觉。花朵的颜色缤纷:粉白色的那种固然娇媚,深紫色的那种固然艳丽,不过,有一种橙红色的更让我喜爱。这种花,也不知道每一朵是由多少花瓣组成的,但见一圈一圈的花瓣,密密地排列着;中心是耀眼的赤红,向外层展开去,花瓣渐渐变大,颜色渐渐变淡,最外一层,乃变成明亮的橙黄了。花瓣,毛茸茸的,闪着丝绒般的亮芒,却又透明得像玻璃似的流转着夺目的晶莹。
这一圃大理菊,怎会开得如此茂美呢?也许,这就是春花对于生命的讴歌吧!
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缕闲愁,轻锁在眉峰上。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视,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晚风轻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散步在花径间,好像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阳沉得更低了,已敛尽了光芒,红通通的,像一轮又大又圆的

月亮。它被淡蓝的暮云烘托着,庄严而祥和地步向沉静的世界。
白昼即将尽了。大理菊仍热情地燃烧着。女孩还流连在晚霞中。
独坐在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灵智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我的心灵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你没觉察到吗?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当正午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钻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一顾,但在生命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然而,我们又何必遗憾?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么?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吗?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恍然间,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


独坐夕阳里
意象:夕阳大理菊女孩色彩丰富青春形象蓬勃的生命
特征:庄严祥和火红热烈凝思期待平淡色彩缤纷倔强高傲哲理:
太阳辉煌、壮烈---------平淡花草一刻的灿烂-------萎落飘零力一面女孩可傲的青春-----------衰老
1











生辉煌、展示生命力走向衰亡的过程一切事生命展开的
2)只要曾献出过自己的热物都有,展示过自己的热爱,可相似的以毫无遗憾地面对自己的一生




写哲理散文,一定要把握意象、特征、哲理三要素。
散文天空中的绚丽星光


——哲理散文的写作指导
【写作点津】
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阅读好的哲理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学习处世的经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写?前人说:文无定法。但每种文体都应该有自己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结构的规律。根据前人的总结,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法:

(一)即点散射
此类写法,较常见于学者散文。余光中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点生发开去,信笔游走,恣意挥洒,其文思与论题的关系若即若离。钱锺书的《论快乐》即如此。钱先生学贯中西,下笔则沟通古今,各种掌故、妙喻

蜂拥笔端,别人的奇谈、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这里,“快乐”这一论题,只是钱先生思维的导火线,它点燃灵犀,让学识、智慧绽放成火树银花。此类散文,须得厚积薄发,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浅写深
在阐述道理时,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边场景的鲜活气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羡林先生写《时间》,一看题目,多少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然而季先生开篇就很家常,“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由座钟的跳动,想到心脏的跳动,再想到时间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读者“谈理色变”的畏惧心理。在谈“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时,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虚,还是把视角转到眼前景,“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以窗根底下事物的细微变化来说明“生”与“死”不是对立的概念,万物都是“方生方死”,在生长“一点点”的过程中,也向死亡靠近了一点点。如此论理,变玄虚隔障为可见、可感、可亲。

(三)即物兴感
即在对事物的观照中寄寓人生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从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现象中,认识到身在其中,为一物所制,反而难以认清事物真相的道理。《前赤壁赋》前半为感

性抒情之作,但是苏子答客的一段,就地取材,因景立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水月为喻,提出变动与永恒的辩证法。因而“知性的哲理乃成为感性美文的脊椎,支撑起全篇的高超洒脱”(余光中语)

(四)即事成理
即把道理放在具体事件中去展现。此类写法,避免空洞说教,而是引人入毂中,然后一语道破。如林清玄的《黄昏的沙堡》,写一群孩子在海滩堆沙堡,因保护自己的城堡而起争执,由争执而毁坏别人的沙堡。最后潮来了,“在生命的界线中创建的许多城堡,看来真实,却是虚幻,只有平静的海滩才是开阔而永恒的存在”“堆沙堡”在林先生的笔下,已不是儿童的游戏,而是成人的童话,折射出让人深味的哲理。徐迟的《枯叶蝴蝶》脱开了借赞美蝴蝶来歌咏爱情的框架,也没有落入因枯叶蝶濒于绝种而提醒人们抢救自然资源的窠臼,而是由伪装作假更导致灭绝这一角度,论及“美,更要真”的重要,从节肢动物的生物属性延展至人类社会,最后表明自己的心迹:“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此外,语言有趣有味也是让哲理性散文“趣”味横生的妙方。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生哲理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渗入到读者的心田。

【名家范文】

走是灯笼刘金生
总也忘不了小时候的那次经历。
离开姑妈家的时候还是响晴毒日的,走了不到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开始还不觉什么,等雨大了才知道情况的严重。
路边全是庄稼地,没有人家,连一棵树都没有,避雨,是妄想。脚下的土路变成了泥路,每向前迈一步都得做出一个奋力拔腿的姿势。虽然是夏天,雨水浇在身上还是凉凉的,接着就是从心里往外冷。天变暗了,路上没有行人——也许有行人但看不见,脸上流着的雨水和眼前的雨幕使我只能看清脚下的一小片地方。还有六七华里的路程。当时我还只是个身小力薄、刚满13岁的孩子!
我又冷又怕。我想回姑妈家,但想到经过努力才换来的行程再用同样的努力倒回去,我实在不甘心。我想停下来。忽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等是窟窿。”我不知道爷爷说的“窟窿”指的是什么,我甚至记不清爷爷是不是这么说的,我只知道,此时的我如果等,所面临的就是窟窿——我将坠入困苦的深渊!“等是窟窿”这句即时得到的警语,在我的几乎空白的大脑里竟成了惟一的意念。它警示我,不论多么艰难,也不能停下向前的脚步。
记不清摔了多少跤,也记不清是怎么回的家,但在雨中跋涉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等是窟窿”这句话,已经和这个情景凝为一体,成为一条活生生的哲理融进我的生命。它让我明白,不论是顺利的时候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

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不“等”的经历多了,再回顾当年的情景,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层人生的感悟:走是灯笼。是的,当年在雨中的“走”是灯笼,后来所有的决不消沉的“走”也是灯笼。这灯笼就是在朦胧或昏暗中亮在我眼前的希望。《散文》2002年第5期)
【评析】
一次再寻常不过的经历,好像一杯白开水,人们喝过不会感到任何滋味,然而爷爷的一句“等是窟窿”,却使作者从这杯白开水中翻出新意,即事成理:“它让我明白,不论是顺利的时候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作者“不等”的经历多了,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层人生感悟:“走是灯笼”。虽然作者主旨在于突出“走是灯笼”,却又欲发先藏,先渲染一次路遇大雨、进退两难时的生活体验,着重突出“我”的困苦矛盾的心理,就在“我”明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时,文章主旨到此似已揭示,而又拔高一筹,开掘出更深广的人生意义:“走是灯笼”,使文章结尾处卒章显志,尾如撞钟。在富含哲理的叙事中,作者善将抽象的叙述巧化为形象生动的表达,比喻新奇,发人深省。

【优秀习作】
竞争,让生命更美丽


家中后院栽有一盆太阳菊。时值初春,锦簇的花瓣在硕大的叶片映衬下,绽放着金黄色的光彩。
忽一日,盆中黑土钻出了一点青色,点破了墨绿的沉寂,为这单调的春色平添了几分新意。惊喜之余,我不禁暗自担忧:与这枝粗叶壮的太阳菊共处一盆,这纤弱的小苗能顺利地生长吗?
然而,我多虑了。有限的泥土,令她珍惜所拥有的土地;稀疏的阳光,使她向往每一方晴空。她吮吸着,接纳着,生长着,与粗壮的太阳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她仿佛逆江而上的一叶扁舟,在竞争的激流中,虽然时时有覆舟的危险,却总能在小心翼翼中奋勇前行。终于,她出落得亭亭玉立,花枝招展。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幕景象。市公园内有一排市民们自发栽种的小树。其中有两棵种得很近。按理说,由于光照不足,这两棵树的成长必定不如其他树。但出人意料,在新树中,长得最高大茂盛的便是这两棵。正因为种得太密,为了生存,两棵树都尽可能地伸展着枝叶,伸向对方所不能及的空间,同时积极地向上生长,以求摆脱对方的遮挡,获取充足的阳光。就这样,这两棵树不断竞争着,虽然彼此承受着生存的威胁,但“力争上游”使得它们脱颖而出,造就了公园一处别致的景观。
竞争使生存变得窘困;竞争更令生命朝气蓬勃、生机焕发!“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定律,一切生命概莫能外——包括人。竞争无处不在,有竞争自然就有压力。但是,正因为有了竞争,才有了我们个人的成长,才有了社会的进步,才有了历史的前进。前

不久,一位就读于浙江大学的朋友颇有感触地对我说:“在浙大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学习,每一个人,时刻都有遭排挤的危险。但我们感谢竞争,是竞争造就了我们渊博的学识、谦虚的人品和坚毅的性格。浙大也因此成为人才的输送站。竞争,使生活演绎得五彩缤纷。
是的,竞争使人感到压力,更使人充满活力。背上了竞争的行囊,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将留下光辉的足迹。那么,坦然地面对竞争吧,我们的体格会因此更健壮,我们的身姿会因此更丰腴动人,我们的生命会因此更美丽!《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6期)
【评析】
这篇哲理性散文采取即物兴感的写法,从两种植物入手,让人感受到竞争带来的活力。然后由朋友的话,深化主题,让人顿悟。全文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文中精当的描写和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给读者感性的审美愉悦。但与作家的文章相比,议论稍觉平直,理趣犹嫌不足,给人的感觉还不够意味深长。

【活学活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边缘是地理的概念,也是经济、文化的概念。地理的边缘,在相对封闭和生产力低下的漫长年代,是落后的代名词,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边缘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沿海、沿江、沿边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地区。事物的边缘,最容易被忽略、受侵害,但往

往也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地方。颜色的边缘最柔和,黑夜的边缘便是充满希望的黎明。边缘是与中心、主流等概念相对的,边缘化意味着不受人关注。但是主流与边缘往往又是互相转化的。
读了以上的文字,请以“边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文体特征鲜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8ffea3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b.html

《哲理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