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及其审美价值.

发布时间:2023-09-27 15:45: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谈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及其审美价值李艳亭中国文学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彰显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风采。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奇葩,为后人留下取之不尽的文化给养。在那个名家辈出、群星丽天的文化背景下,诗歌流派纷呈,诗人创作各具特色。以山水田园诗创作为主的王维,在佛教禅宗的影响下通过诗歌的美感去探索宗教的灵性,创造出许多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禅诗”。一、王维诗歌风格的转变在探索王维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时,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并不是固守于同一种风格,而是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之下的对艺术的不同审美把握。在他的早期诗作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文人士子少年壮志的豪迈和一片赤子报国之心。如: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少年行》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过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吏,都户在燕然。《使至塞上》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日暮沙漠,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从军行》这些诗作从不同角度展示出诗人立志报国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戍边的豪情。然而四十岁左右的王维在经历了生命中诸多的坎坷之后,诗作的风格中多了一份隐逸安禅的闲适,少了一些敢于与世抗争的积极心态。但正是这一转变使他的创作更富有个性,更具有艺术审美的宏阔而丰富的意境。“新家孟城口,木馀衰柳。来着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作者观察世相,仰天长叹,人事代谢不息须臾,抒发了其亲身体验到的佛教中“诸行无常”。而他的《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则表现了诗人在一草一木中参悟到的禅意,用自然景物
展示法界的圆融。《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诗人从不同侧面烘托山寺的深幽宁静,创造了超脱尘俗忘我入禅的境界。又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酬张少府》这些诗侧重于自然山水的描写,从清净心境与自然相冥合的“无生”的悟达中产生出佛教所谓的“心境冥合”的境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人感到人生无常,故一心一意学“无生”。在《酬张少府》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晚年行将衰老的哀怜,以及竭力用“无生”的彻悟来解脱烦恼的热衷。二、王维后期诗歌风格转变的原因王维后期的诗在闲静孤寂的景物中流露了对现实非常冷漠的心境,其中更多的是对禅意的把握,使诗歌美学走上一种宁静淡远、自然空灵的意境创造。作为盛唐诗坛上极富盛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之所以由前期的积极进取而转向后期寄情山水田园表现闲情逸致和超尘出世思想的田园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参禅之风不断盛行。佛教自公元前后传入我国以来,一直缓慢地向前发展,并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产生碰撞与接轨,在隋唐的时候,由佛教六世祖慧能禅师创始的“南宗顿教”日益发展丰富,从而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学“禅宗”。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一个重大变革,他们主张一念顿悟直入佛教,并且提出禅学应当“不立文字”,即不以外在的语言文字枷锁束缚阻碍人们去把握心的世界。认为“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即修禅不须用外在的形式,而应当注重内在的心境。他们还破除了一切僧侣戒律,摒弃传统的“戒、定、慧”修行的准则,主张举手投足皆为禅,纯任自然,毫无拘束。“出家”可以不出家,“悟道”也不依靠任何外在的形式或权威,甚至破除偶像的膜拜,呵佛骂祖。禅学的这种简洁的修习方式大大缩减了此岸与彼岸的距离,这种“人皆可成佛”的思想主张迎合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9bb320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5.html

《谈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及其审美价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