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必背优秀范文集锦:(3)“儒”是我闻,知行合一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儒”是我闻,知行合一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宣讲成长经历及学习心得。他说自己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现在,他正跟着研究生导师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有位同学向他提问:“对儒家文化,我们有所了解,像‘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如果你是子思,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提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1答案:【例文】
1.答同学问
-----致“仁和有礼”的你深圳罗湖外语学校:徐晓花
亲爱的同学:你好!
很高兴你能将我刚才宣讲的内容听进心里,并发提出了一个很有思辨性的问题:“生活中如若遵行儒家文化倡导的’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开头直切问题,省下不少文字。
刚才我说过,我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并且现在读研究生还在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认为儒家文化提倡的“仁““义”“礼”“和”等思想,与挤不上公交并不是对立关系,恰恰是一剂治愈这个社会人人“抢为先”思想弊病的良药。(将原文他述内容转换为自述式,巧妙省墨;继而亮出观点:来得快捷。
首先,同学们必须明白当下“坐公交要挤”,“上公交要抢座位”等现象存在的根源,不仅仅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还有人们缺乏道德自律的因素。人无自律,便是“无礼”。人们总以为上公交是先抢先得,越抢越占便宜;抢先一步,不顾形象,不顾他人。结果让外人看到我一礼仪之邦,国人形象如此不堪。我们可以设想,如若人人为一己私利,“无礼”横行,那社会将更加“乱象”横生,何来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何来幸福指数的提升?(有的放矢:分析“挤公交”的原因,接着指出其不良影响和危害。

其次,同学们还应该理清这样一种逻辑关系:“约之以礼”是一种道德自律,“抢不到座位”一类现象并不是对“约之以礼”的道德自觉的否定,而是缺少这一道德自律前提后必然产生的后果。同学们都知道,儒家思想核心为“仁”。“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提出“仁者爱人”。那如何“爱”人呢?:言行有“礼”。”礼”是为了“节”,“节”是为了“和”,而“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只有国人上下,人人讲“礼“,社会才能安定有序,人民幸福指数才会高。那时候,你再去等公交,人人都排队,不用“挤”都能上。(这段点的漂亮:应该理清这样一种逻辑关系“抢不到座位”一类现象并不是对“约之以礼”的道德自觉的否定。直戳对方观点要害,并正面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同学们,你们觉得强国的定义是什么呢?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我想,强国不但是要强物质文,还需强精神文明。因此我们要提倡儒家文化,继承发扬儒家思想传统,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一刚一柔,刚柔并济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升华一笔,将“文明”同“强国”自然联系在一起,水到渠成,顺乎逻辑,读来一点也不感到突兀。
讲到这里,我想那位同学应该可以理解和明白儒家文化与“挤公交”的关系了吧。当然儒家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继承形式在发展变化中,《经典咏流传》中对古典诗歌的改编传,《中国诗词大会》中对古诗的解读。但是,“仁礼”永远不过时,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先来后到、推己及人、以德服人等儒家思想在改造与承传中永不过时。(首句收回思绪,回到“挤公交”的话题后,又拓展开去,说到儒家文化的传承,特别点到“推己及人”,扣题巧妙。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人人热爱儒学,推广“仁礼”,做一个“仁爱有礼”的高中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那我们就从现在做起,从不“挤”公交做起吧!(结尾提出希望:三句话不离本行:希望同学们:人人热爱儒学,推广“仁礼”,做一个“仁爱有礼”的高中生。语重心长,有征服力。
你的儒学校友子思
2018.4.19
2.“儒”是我闻知行合一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张俊卿

感谢这位同学的提问,他其实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又非常现实的问题:儒家思想有没有过时,它如何面对现实社会的丛林法则。根据我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我认为,儒家文化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人生取得大成就的不二法门。
说儒家文化没有过时,就不得不说,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儒家文化的开创者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是一个风雨如晦、鸣不已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年代。既有兵家的尔虞我诈,又有墨家的兼爱非攻,更有儒家的仁者无敌。孔子用敏锐的目光,透过纷繁的乱象,看到了时代的真相:人性的沦丧,秩序的失衡。怎么办?孔子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主张:仁和礼。,告诉人们不忘初心、回到本心。,提醒社会重建秩序、家国一体。仁,让人们重建心灵的秩序;,让人们重建社会的规范。我们生活的时代,不也正是这样一个充满对秩序失衡、规则缺位而焦虑的时代吗?你对挤不上公交车的担忧,某种程度上,也不正是对规则、对人性的一种呼唤、渴求吗?由此可见,儒家文化,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是引领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前行的火炬。儒者,人人所需也。孔子在《易传系辞》有云:“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因此,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们要做到:仁和义。你作为一个儒学爱好者,一定知道“仁”的内涵是:爱人也。做一个内心温润如玉、待人彬彬有礼的君子,这就是仁。当我们按照“仁”的指引,等公交车时,看到老弱病残、伸出一把手、让出一个位,这就是仁。当有人着急上班,让别人先上,这也是仁。子曰:“力行近乎仁。”仁在哪里?仁就在身体力行,就在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亚马逊CEO贝索斯说:“聪明是一种天赋,善良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以“仁”来面对社会的雨雪风霜,你的眼中将是千古明月,你的心中会有万里春风。
当我们面对“仁”时,要做到“当仁不让”,当我们面对“不仁”时,要做到“见义勇为。因为,义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不亦重乎?”当我们在生活中,看见一些不合规则的事情时,有振臂一呼的勇气,或有舍我其谁的担当,都是义的体现,更是仁的真谛。
上面是我对“儒家”文化的见解,让我们践行仁义,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广阔的天地,遇见更温暖的众生。
3.当儒家文化遇上了挤公交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张冬兰

如果说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等思想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那么挤公交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当我们秉承理想化的境界,走入拥挤的人,有没有可能遭遇挤不上公交的尴尬?我想,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但反过来,你心中没有了境,没有了信仰,没有了崇高,你是不是就一定能挤上公交呢?所以,当儒家文化遇上了挤公交如此无奈的现实,我们所想的,不该是摒弃传统文化,摒弃我们的理想化境界去迁就我们的现,甚至是姑息我们的现实。我们要做的,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我们的现实生活,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
赫连尼科夫曾经说过:“没有文化就没有国家,有文化才有国家。”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史。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而儒家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千百年来,早已渗进了我们的血脉,融合成了我们的骨血,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
试想,为了能挤上公交,而砍掉我们根,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有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能翻身。”由此可见,丢掉文化信仰,像野蛮人一样横冲直撞地挤公交,实在不可取!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追崇儒家文化中美好的东西与挤不上公交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地,如果人人都能尊崇礼仪,讲求谦让,有序快速地坐上公交,是不是就变得不那么困难呢?
不可否认,我们的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让人不忍触摸的痛:谦虚礼让者上不了公交,好心扶人者反遭诬陷,溜须拍马者碾压勤勉实干之人,好人没有好报恶人活得依然潇洒……凡此总总,似乎是在彰显我们这些尊崇礼仪,崇尚文化人的傻气。
狄更斯曾经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在这个双面的时代里,如果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没有身为主人翁的自觉,没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情怀,一味地自私自利,一味地心里眼里只有自己而罔顾他人和社会,最后,这个社会只会落得罪恶横生、人心惶惶的境地。由此可见,崇文化,让心中保有一份气定神闲,轻松坐上公交车的日子必不会遥远。
文化是根,行为是果。当儒家文化遇上挤公交,愚以为从根本做起,才能收获更好的果!解析:【命题方向】:弘扬儒家文化,立德树人。【作文题型】:问答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试题特点】:设置矛盾,考察考生运用儒家文化化解矛盾、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指令任务】:
1.写作人称:以子思的身份回答那个同学的提问。
2.解决问题(矛盾冲突:当古老的儒家文化遇到现实中不文明行为,该如何解决?【材料内容分解】:
1.子思身份:儒家文化学习和研究者;
2.尖锐问题:一同学提问“当在生活中真要处处遵循儒家文化处世准则,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这里的“挤公交车”并非局限于此事,它泛指现实生活中所有“粗野”“不文明”行为,行文时,视野要开阔一些。
3.解决办法:以“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这三点是儒家教化不文明人行为的具体内容:申之以儒家文化之义;行文上要重点展开之类的道理(言外之意:还有其他类似的教化人的道理,这里为行文拓展展开留下了空间。提示:解决办法、过程、效果等是写作重点。
▲一句话概括:古老的儒家文化如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不文明行为。(有点“老儒学遇到新问题”的味道儿【文章体裁】:1.书信体说理文。2.(身份带入说理文。【立意参考】:
1.正因粗如,更需儒教。2.诲人若不倦,春风可化雨。3.约之以礼德,推己而及人。4.申之以儒家之道,栽精神文明之花5.假以儒道,粗野将走向文明6.教化万民,不可为亦为之。7.儒学诲民,任重道远【辨证思维】
写这篇作文,脑子要多拐几个弯,不能只想到一面,那样太表层化了。比如,回答那位同学“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的问题时,可以解答,但不要老纠缠“挤公交车”,要推及到这是泛指现实中种种不文明行为,据此引出解决矛盾的办法,那就是用“儒家文化”来教化万民。

怎么教化?材料里说得很清楚了: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申之以儒家文化:这是第一层面教化。第二层面,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蹴即就,现实生活中一定会有屡教不改的不文明人,怎么办?儒家育人方法中有“诲人不倦”之法,那就坚持不懈吧,相信春风定将花雨;再深一层,如若遇到冥顽不化者,也要发扬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复礼为己任”的精,继续履行以儒家文化教万民的社会职责,要树立顽石定终被水滴穿的信念!
以上是正面说理(或称“说服”,还要反面说服,辨证说理。劝那位同学要改变一下逻辑思维方式:“挤公交车”等不文明行为并不是“学习研究了儒家文化”导致的结果;相反,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恰恰说明儒家文化“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得教育还没有遍及全社会、深入人心,还没有形成良性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遵章守纪的生态环境,因此,更需要用:儒家文化精髓来滋养万民。举例:深圳就有自觉排队,自觉为老人孩子和孕妇让座的良好氛围。这不正是“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的做好证明吗?如果这样思考,相信写出来的作文一定富有逻辑的说服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9fceb4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6.html

《2019届高三语文必背优秀范文集锦:(3)“儒”是我闻,知行合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