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泥鳅催产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给泥鳅催产

给泥鳅催产
2010022510:05往期文稿我要评论
说起泥鳅,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高,又被称作水中人参。作为我国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出口量一直非常大的,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地方搞起了泥鳅的自繁自养。刚大学毕业不久,家住四川省简阳市东溪镇的唐思军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可没想到,泥鳅先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小唐:泥鳅太滑,逮不住。
不有句谚语这样说嘛:泥鳅遇见黄鳝,滑头对滑头啊。107108这滑可是泥鳅的一大特点。泥鳅的皮下黏液腺比较发达,所以体表黏液丰富,这些滑滑的黏液不仅能够帮助泥鳅抵御病菌的入侵,还能帮它们防身呢。当它们受到惊扰的时候,会分泌出很多的粘液,从而就能顺利“滑”走。不过,这“滑”这对于人工繁殖来说可是件麻烦事。小唐:那个催产药无法打进泥鳅的体内。
为什么要给泥鳅打催产激素呢?这得从泥鳅自身的繁殖特

性说起。
泥鳅也是鱼,所以它和普通鱼类一样,属于卵生,雌雄亲鱼排卵、排精是在水中同步进行的。在自然环境中,泥鳅的排卵、排精时间不一致,有早有晚。早的4月下旬就开始了,晚的得拖到89月份呢,这样很不方便生产管理,所以在人工繁殖的情况下,就用打催产激素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催产激素能够促使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泥鳅,在短时间内快速发育成熟,并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排卵或排精。可现在倒好,一个“滑”的问题让这催产素打不进去,这可把小唐给难为住了,怎么办呢?
小唐:首先想到的方式是用麻醉药。那么用过麻醉剂之后,它就不动了。
你瞧,就这么几滴,就这么十几秒钟,它们就逐渐安静了下来。麻醉剂可以降低泥鳅的呼吸频率和新城代谢,让它们逐渐进入昏迷状态。这样打起催产素可就方便多了。可是小唐用了两次之后,就放弃了。
小唐:麻醉剂毕竟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成本也比较高,很贵,一小瓶很贵的,长期这样用下去,也不是办法。是啊,小唐刚刚开始创业,对他来说,每一分钱都要节省,再说,这些都是即将要做父母的种鳅,给它们用麻醉剂,小唐不放心。
有没有对泥鳅来说即安全又经济实惠的方法呢?

小唐:资料上有一部分记载的是用毛巾,把泥鳅裹住,让它不动。
用毛巾把泥鳅裹住,只露出打针的部位。这样方法即能防滑,又经济实惠,而且对泥鳅来身说也没什么损伤,是个不错的方法,可用过之后,小唐觉得并不理想。
小唐:毛巾这种方法太慢了,打少量的泥鳅用这种方法可以,如果说上百条的打,用这种方法就感觉效率很低,麻烦。那就得再想辙。一次偶然的网上查阅,让小唐看到了解决的方法。
小唐:用米糠或麦麸这两种东西,能够把泥鳅体表的黏液吸去。
米糠或麦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把它们放在里面一滚,不但能去掉它们身上的黏液,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小唐:我当时试了一下,米糠沾到泥鳅体表是硬的,会挫伤它的体表黏液,把体表划伤。
就是说这种方法也不可行。米糠或麦麸太粗糙了,泥鳅的皮肤很薄,打针的时候要按住它们的身体,如此一来容易把它们的皮肤划伤,这可就得不偿失了。但是通过这次尝试,小唐有了灵感。
小唐:用家里面的面粉做了一下。
唉,这是个好主意。面粉可温柔多了,不会把泥鳅的皮肤划伤。而且去除黏液的效果更好。就用它了!

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小唐就发现大事不妙!
小唐:面粉掉在池底的时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池底的污物,对卵粒的孵化也是不好的。
在水的浸泡下,泥鳅身上的面粉掉到池底,这对于泥鳅的繁育来说很不利。一是污染水,二是导致它们的孩子也就是卵粒不能正常活动。
在正常的情况下,卵粒孵化的时候,有一个微弱的力,会动。但是掉在水底的面粉,让卵粒失去了运动的自由。小唐:最终导致那个小苗出不来,变成不了小苗,卵粒就会死掉。
面粉不仅影响卵粒的孵化,对这些种鳅来说,也有很大的危害。因为面粉的粘性太大,粘在它们身上一时半会下不来,从而影响到黏液的分泌,没有了黏液的保护,泥鳅的皮肤很容易感染病菌。(死鱼)怎么办呢?
小唐:通过比较,我觉得还是用毛巾方式比较好一点。这种方法就减少了对泥鳅的刺激。
在反复试验、比较之后,小唐又回到了用毛巾给泥鳅去除黏液的方式上,不过他改进了一下,把毛巾换成了吸水性比较强的棉质床单,这样效率就提高了,也没有的什么成本,省力、省钱、还保险!但是有几个小细节得注意。
小唐:泥鳅吸水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身上有一定的黏液,但抓在手里又不会跑掉,便于我们打针就行了。

这些都是即将做父母的种鳅,所以在用床单给它们吸水、去除黏液的时候,揉搓的时候力度不能太大。
小唐:如果力度过大,对泥鳅的损伤就比较大,有的会死掉,有的会生病。
此外还需要注意,每次放到里面的泥鳅不能太多,2030就可以了,如果一次放的量太多,落在后面打针的泥鳅脱水时间就太长了,这对于它们后期的繁殖是不利的。想不到给泥鳅打个针这么费劲,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尝试之后,小唐总算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式,能让这滑头滑脑的泥鳅乖乖听话,可是泥鳅听话了,催产素却打不进去。小唐:那个药液打进去了之后呢,它这个背鳍上会立马鼓一个包。然后它的药液呢有一部分呢会漏出来。
意思很明白,这催产的药基本进入不了泥鳅的体内,通过针孔都渗漏出来了。为什么这药打不进去呢?小唐搞不明白,只能请教专家。
专家:主要是泥鳅的肌肉比较薄,本身个体小,入针的深度浅,药液就容易漏出来。
原来是入针太浅了,那就打深点,可药液还是往外渗啊?专家:打深了就容易达到骨骼上,打到脊背上的话,药液就进入不到鱼的体内,效果也不好。
这可不好办,入针深了不行,入针浅了也不行。
其实啊,要想把药液注射到泥鳅体内,得先找准注射的位置:

小唐按照他看的资料,采取的背部肌肉注射,注射点是背鳍前方的这块肌肉,注射深度是0.2厘米,听起来很容易,可操作起来不好掌握,因为背部肌肉注射的时候,得让泥鳅立起身子才容易找准位置,这泥鳅是一活物,稍一扭动,就打偏了,所以这催产药不容易打进去,不但浪费了药,还埋下了隐患。
小唐:通过针孔它会感染细菌或者病毒之类的,那么造成它的背鳍的腐烂,那么这条鱼呢等于说是损失掉了。这可怎么办呢?小唐只能再次请教专家,专家告诉他,其实从另外一个部位注射相对来说更简单易行。
小唐:现在我们就改用那个腹腔注射。那么这个腹腔注射呢,它就不会出现药液的渗漏,那么它也不会出现鼓包这种情况。
腹腔里可没有骨头,比背部柔软多了,容易进针,而且进行腹腔注射的时候,泥鳅可以平躺着,人好操作,但是要注意注射的位置不能错,不然会把泥鳅打死的。
小唐:最准确的位置是在腹鳍前面一厘米左右再往前一点也可以,再往后一点也可以。但是不能在腹鳍的左面和后面。就是腹鳍上方一厘米左右,这一块地方都可以。
小唐:入针的深度是0.20.3厘米。不能太深,太深了会把它的内脏刺穿。
为了准确的掌握入针深度,小唐在针头上做了一点改进。

小唐:就是一个线管套在针上面。限制这个针不能插得太深,起一个固定的作用。
简单却很实用。把长度合适的细胶管套在注射针的基部,只露出0.20.3厘米的针头,这样打针的时候就不用顾虑入针的深浅了。
完催产针之后,小唐把种鳅们放进了“产房”。泥鳅属于底栖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它们喜欢阴暗、遮蔽的环境,光线太强的话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所以人工繁殖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如果像小唐这样,是把泥鳅的产卵房建在大棚里的话,大棚顶部必须有遮阳网,此外产卵池上也需要盖遮阳网,这样有利于种鳅们的“生产”20个小时之后,产卵基本会结束。那么产卵量能不能让小唐满意呢?
小唐:产卵量感觉不是很明显,就是一条算下来就是几百粒卵粒,那么特别的少。
这个结果让小唐觉得很失望。按他的想法,产卵量应该很高,至少每条雌鳅不应该少于2000粒卵。小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是觉得他选的种鳅底子好啊。
一般来说,雌鳅长到8厘米的时候性发育就成熟了,怀卵量一般在2000粒左右。雌鳅的体长越大,怀的卵就越多,像这种体长23厘米左右的雌鳅,怀卵量能超过30000多粒呢。所以在选种鳅的时候,小唐选了很多这么大的雌鳅,可是产卵的结果却不尽人意。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唐: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催产药的剂量比较少,是不是剂量少,那么药浓度低了造成卵粒比较少。
在给泥鳅进行人工催产的时候,应该注射多少剂量的催产素才能让它们快速发育成熟,繁衍后代呢?小唐参照的是资料上的剂量。如果按照资料上记载的剂量来注射的话,每条种鳅都能正常发挥,可结果是非正常的,卵特别少。小唐觉得这是因为催产素的剂量不够,没把母鳅体内的卵粒催下来,所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他把催产素的浓度翻了一倍。小唐:前期效果很好,那么到后期这个小苗孵出来之后,大2030天这个时候,整齐度差异非常明显,大的很大,小的很小,那么大的和小的差别在什么程度呢?就是大的呢可以把小的当成饵料吃掉这种情况。
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唐找了专家,答案很简单,催产素用多了,把一些种鳅身上该产的卵和不该产的卵都催给下来了,所以健康差异很大。其实,小唐完全没有必要加大催产素的药量,因为他开始用的催产素的剂量没问题的,之所以母鳅产的少,专家说,问题出在种鳅身上。
专家:本身母鳅自身的怀卵量就少,发育没有成熟。原来由于小唐经验不足,在选种鳅的时候,他认为只要母鳅性成熟了,就可以作为种用,其实是个错误的选择。因为性成熟并不意味着母鳅体内的卵粒发育成熟。就像这两条母鳅,年龄一样,但卵粒的发育情况却不一样。目前来说只有

这条可以做种用。你瞧,她的肚子呈粉红色,而且中间鼓起来了,专业的说是腹中线不明显,像这样的就说明卵粒已经成熟。可这条雌鳅性发育成熟了,但是卵粒没有成熟。因为他的腹部颜色是黄绿色,而且腹中线很明显,所以临时不能做种用,可是小唐却给它们注射了催产素,强行让他们产卵,这种情况下产的卵,后期发育能好吗?除此之外,小唐在选种的时候还犯了一个大错误。
小唐:觉得雌鱼越大越好,感觉它的怀卵量好一点,所以大量选择了那些大个体的雌鱼。
所谓的大个体雌鳅,就是这种体长超过20厘米的,这种雌鳅怀的卵虽然很多,但是产卵效果并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年龄大了,已经过了最佳生育期。
一般来说,雌鳅能生育的时间有5年,但是高产期只有3年。所以,理想的高产种鳅应该是那些卵粒成熟,体长在8厘米20厘米之间的雌鳅,这个时期的雌鳅怀卵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最佳生育期,所以排卵量和受精率都很高。而小唐选择的那些体长超过20厘米的雌鳅,生育能力已经走下坡路了,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对排卵和受精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而且,那些体长超过20厘米的雌鳅,交配起来也会有很大的麻烦。
小唐:假如说这个是一条雌鳅那么雄鳅它得这样缠绕住雌鳅,然后它把卵粒给挤出来,然后它同时排精。

泥鳅属于多次产卵类型的的鱼类。当临近产卵的时候,雄鳅会拦腰环绕挤压雌鳅的腹部,雌鳅受到这样的刺激之后,开始排卵,雄鳅也开始排精,进行体外受精,这是一次交配产卵的过程,之后,雌雄泥鳅会暂时休息。稍后它们又开始追逐、雄鳅再次卷住雌鳅,这种交配产卵的过程要重复进行8---12次。在交配过程中,一旦雌泥鳅的个体太大,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缠不住)
小唐:雄鳅缠绕不住雌鳅,那么造成卵粒它也挤不出来。卵粒挤不出来,可不能怪雄鳅个子太小缠不住,这是他们先天条件决定的。
在发育过程中,同年龄的雄鳅比雌鳅个体要小,因为他们发育的早。雌鳅是8厘米左右性发育才成熟,而雄鳅6厘米的时候就发育成熟了,但这时候不能做种用,因为个子太小,而且体内的有效精子也不多。所以得再等等,等它们长到8-----12厘米的时候是最适合做种的。这时候不论是个头还是体质都能和雌鳅匹配。如果母鳅过大,雄鳅根本缠绕不住。除了个头太大的母鳅不易选作种用以外,小唐还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在选种的时候,这样的母鳅也不能要,就是在她们的腹鳍两侧带有这种白色斑点状的伤痕。
小唐:伤痕越明显越深,表明这条鱼产的越彻底,那么没有伤痕的话,就表明这条泥鳅没产过。
说白了就是,母鳅的腹鳍两侧如果有这种白色斑点状的伤

痕,就说明她的肚子里已经没有卵了,这是为什么呢?得从雌鳅和雄鳅的不同说起。
从外表上看,除了雌鳅个子比雄鳅大一些,这雌鳅和雄鳅没什么不一样,但仔细瞧,你会发现,它们胸鳍的形状不同,雌鳅的胸鳍末端比较肥大,像圆扇形,而雄鳅的雄鳍末端比较细长,像尖刀形。再者,雌鳅的胸鳍基部没有骨板,而雄鳅的胸鳍基部有这么一块小骨板,就是因为这个小骨板,雌鳅的腹部两侧才会出现白斑状的伤痕。因为在交配的时候,雄鳅必须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把雌鳅肚子里的卵给挤出来,力度一大,雄鳅身上的小骨板就容易把雌鳅的皮肤咯伤,从而使她们身上的小型鳞片和黑色素脱落,留下了这样的伤痕。所以从这种伤痕就可以判断出来,这样的母鳅已经交配过了,在当年来说,不能再做种用。
如此看来,要想给泥鳅催产成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不仅得掌握好打针的手法,还得明白哪些种泥鳅能用,哪些种泥鳅不能用。其实啊给泥鳅催产只是人工繁殖的第一步,这一步走稳了,走准了,下面的路才好走,怎么走呢?我们将在以后的节目中介绍。>>进入科技苑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a80426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e.html

《给泥鳅催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