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兼职受骗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1-05-27 13:10: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学生兼职受骗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积累社会经验、挣点零花钱、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打发无聊的假期生活……”大学生利用假期做兼职大多都是出于这些目的,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了他们涉世不深、不计酬劳、不知如何维权等事实,使得大学生在兼职时上当受骗的事情频频发生。

案例1:交了中介费却找不到兼职。

某大学2004级的学生小马在期中考试后就开始联系寒假兼职了,可是直到期末考试时她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1110开始,我先后去了三四家中介公司,都让我先交押金,然后等消息。小马说,几经考虑之后,1112,刚参加完期中考试的她就和同学一起来到了街道口的某大厦上的一家中介公司,每人交了120元的信息费

当时工作人员表示,她们一年内都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招聘信息,可两个星期过去了,中介公司并没有主动给她们提供信息,她打电话询问时,中介找了几个公司让她们去面试,而面试后,她们才发现这些公司都在报纸上登了招聘广告,并没有委托中介来招聘。

据小马介绍,像她这样交了中介费却找不到兼职的同学太多了,由于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中介交涉,拖了一段时间后就只好放弃了。

案例分析:

首先,由于大学生和中介之间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只是合同关系,并不在劳动法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一定要选择合法的正规中介。最好对这个中介有所了解,看看他是否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办公设备的软硬件配备,工作人员的多少,是否有营业执照、职业介绍许可证等相关的合法执照证件,还有把中介老板等人的电话记好。几个人一块有个照应,在工作之前把押金问题,工资问题都谈好,特别是押金的退回,工资的发放时间等。

其次,要熟悉相关就业政策,用人单位无权收取求职者抵押金、风险金等费用,兼职单位要求交纳押金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上当。

最后,如果发生求职纠纷,要采取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若上当受骗可到相关劳动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采取法律手段。

案例2:学生找兼职,一天被忽悠两次

这天,小兰起了个大早,和11名同学一起,跟着中介公司在学校的学生代理(一名大二女生),坐车到五丁桥参加公司面试。广告说明要招食品促销,报酬每天4060元。没想到,到了公司,一名工作人员撂下一句没有合适的工作就叫坐了一个多小时车的学生回去。好在还有另一个巧克力促销员的机会。小兰跟另外9名同学准时赶到另一学生代理指定地点。小兰和同学们一直等到12点,学生代理才出现。是个女生,个子小小的,卷发。她说每人要先交30元中介费,交了就面试。面试不成功就退还,在不愿丧失机会的心理下,小兰和9名同学交了钱。代理打了一个电话,商厦里出来一位姓王的女主管,自称分管该商厦的巧克力促销。主管很漂亮,穿职业装,拿着公文夹,看起来是个白领,讲普通话,很热情,小兰和同学们打消了疑虑,觉得她不可能是假的。不过,小兰仍有疑惑:面试地点不在公司,竟然在商场大门口的顾客休息处,在众目睽睽下进行。当时,小兰心底宽慰自己:这是考验。小兰第一个接受面试,主管好像也特别照顾,问的问题最多,但也不过两三分钟。整个面试过程持续不到30分钟。小兰要求当场给出面试结果,主管以伤自尊心为由拒绝,并说21日前最后答复。小兰无奈地回了学校,心里隐隐约约觉得不踏实。果然,小兰当天下午就打不通学生代理的电话了。第二天,她和五六个交钱的同学再次赶到商厦询问,得知商厦巧克力销售的主管姓,并说公司招人从不收取中介费。小兰和同学明白,自己受骗了。小广告肯定不止贴在一所学校,上当受骗的肯定不止我们。这样的事,很多找兼职的同学都碰到过,没遇到的,是那些不找工作的。小兰说。面对损失,没有办法,因为找不到人,也找不到任何机构来负责。

案例分析

在大多数高校的新生学前教育中,学校、辅导员都会不断提醒学生,提防虚假招聘,但很多涉世不深的大一新生,依然会掉入陷阱。家境贫困生活压力大、经历单纯容易轻信、对招聘陷阱了解不够,这些都是大学生遭遇兼职骗局的主要原因。

最后要提醒大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坏人不再像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演得那样都长得一副鼠头鼠脑、贼眉贼眼,骗子脸上也不可能贴着我是骗子的标签,他们的骗术也与时俱进,像现在的高科技一样日新月异,让人防不胜防,请你打起百分之一千的精神。

职场资深人士建议大学生:

通过中介公司求职,尽量不要一个人去,多邀请几个人做伴,万一出现问题也气壮。校方、教师、同学介绍的兼职信息源相对可靠,网络、小广告和大街上偶遇的信息源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若是上网,就要上所在学校、所在城市影响比较大的网站,直接和寻找兼职的人联系。若是女生,首先要考虑安全问题。建议女大学生不要找离学校太远的地方,同时考虑兼职的环境。比如做家教,如果学生住的地方很偏僻,或者附近经常有无业游民出现,建议不做。另外,高校通过举办讲座、宣传展板、印发小册子等,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警惕心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典型案例]

  大学生张贴牛皮癣被抓

  去年山洽会前夕,市城管执法局霞山分局组织执法人员整治市区六乱现象时,当场抓住4名乱张贴非法小广告的大学生。 经查,这4人都是我市 在校大学生。此前,他们从网上联系见习工作时,被不法商家利用。执法人员当场收缴了广告海报300多张。该分局负责人考虑到他们还是学生,只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清理所贴路段的海报。这4名大学生追悔莫及,表示再也不做有损城市形象的事情。

  合法权益谁来保障

  被拖欠工资是大学生兼职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而很多大学生因为不懂如何维权,只能自认倒霉。2006年,小羽正读大二。她与班上几个女生一起到学校附近一间托儿所做兼职,曾因工资问题与园长闹到派出所,后来她们掌握了确凿证据,才拿回了自己应得的工资。那是我们第一次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感觉不仅要懂法、守法,还要维权。

  专家提醒,大学生在兼职时也要与用工单位约定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劳动条件等。这样,一旦权益受到侵害,就能顺利维权。此外,大学生还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但要注意收集必要的证据,如工作证件、领取报酬的签名单或可以证明在单位工作过的凭证等。

  小刘曾在学校旁边的一间小餐馆做过兼职。我们一天工作至少3小时,一周下来才领到40多块钱。也就是说我们每小时工资才2元,有时候甚至是1.5元。一个星期后,小刘和伙伴们曾联名要求加薪,但老板熟视无睹,一气之下,小刘离开了小餐馆。

《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许多从事计时工的劳动者会遇到用人单位只订立口头协议的情况。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订立口头协议,建立和确定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此外,对于计时工而言,不存在试用期的问题。

兼职受骗屡见不鲜

    来到大学后,很多新生都有想去打工做兼职的想法,也许是锻炼能力也许是打发闲暇。许多不法之徒看准这个时机,或欺骗或利诱,对大学生进行剥削
    住在一期的刘同学今年在读研究生,他曾经就吃过一次亏。回忆当时的场景,他说,初次参加兼职的面试工作,他就被要求缴纳了120元的报名费。面试通过之后,又要求交服装费。这个时候他和同学才意识到面试公司的不对劲儿。等他们返回那家公司时该公司却已待业。然而,刘同学注意到过了不久后,那家公司又以相同的方式正大光明地开始招聘了。

    编者按:为什么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会遇到如此多不公正的待遇?在整个社会中大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在生活、工作中处处碰壁,实在是在所难免。大学生怀着对家庭的责任,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叩响了社会的大门,但就是这样的现实社会,狠狠地打击了这些年轻者的美梦,面对着种种欺骗和伤害,我们真有种无能为力之感。除了竖起更加坚固的心墙,我们更希望,学校和社会能真正给我们一次机会,一个平台,让年轻的光环照亮整个社会。

大学生的权利更应得到重视

哪些方面存在侵权

大学生群体侵权,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消费侵权:大学生消费侵权主要在日常生活用品、专业学习用品和电子消费类产品方面,主要表现在被迫消费、产品质量低劣、虚假宣传、售后服务水平等。
    (二)勤工助学、实习侵权:大学生为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往往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找就业的单位。在寻找过程中就会受到不法中介的诈骗,在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会存在着陷阱,在工作单位中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
    (三)学校侵权:近年来,学生因住宿问题,纪律处分问题,学位、学历授予问题,学籍管理问题、后勤管理及其他有关问题与校方发生矛盾纠纷。

     一、大学生打工陷阱

     目前大学生的劳工市场远未成熟,鱼龙混杂,陷阱重重,涉世之初的学生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上当受骗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骗力:用人单位利用学生的免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陷阱1:不付报酬。一些学生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用,讲好以月为单位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在8月份找个借口拖延一下,而到9月份学校开学后,公司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令学生白白辛苦一个假期。

     陷阱2:临时苦工。 一些个别小企业、小公司特别是个体建筑承包者看准假期大学生挣钱心切、对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往往不太计较的心理,因此待学生假期一到,将平日积攒下一些员工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险的工作找一些学生突击完成,然后给一点钱打发了事。而又不与他们签订任何合同,一旦发生工伤等情况,打工的学生往往是索赔无门、欲哭无泪。

     陷阱3:克扣工资。讲好是按月领取工钱,公司往往在快要付工资时以不合格为由找个借口将学生辞退,或者找种种理由故意克扣工资。

     [案例1]  天津某大学经济管理系的陈某等三名大三学生,假期在和平路某公司做产品促销员,原定工资是底薪500元,再加销售业绩提成。但在打工28天之后,公司以不合格为由将三人辞退,工资分文未发。

     [案例2]  甘肃某高校的一位同学对记者说:暑假时,一位很熟悉的老板要我去他的打字社工作,帮学生做做简历,讲好一个月是300元。结果我刚从考场上出来就被叫去,辛苦了一个月,临了老板说这是给我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还说去上机练打字也要每小时两元钱,我应该感激他才对,怎么会好意思向他要钱呢?结果是一分钱也没有。

     陷阱4:貌似考察 实则白赚。有的公司在网上发布信息,要求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应聘者考察,比如翻译、创作等工作,貌似考察,实际是在欺骗和利用大学生的脑力资源。等学生在网上把稿件、创意等内容发过去之后,就会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利用了学生们的信息或智力资源,但是在网上很难取证。

  (二)骗钱:学生打工过程中有时被要求先投入一部分资金,而这部分资金就是不法之徒牟取的利益。

     陷阱1:中介坑钱 工作无着。一些非法的、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大学生急于在假期打工的心理,以急招的幌子引诱学生前来报名登记。一旦中介费到手,便将登记的学生搁置一边,不及时地为大学生们找到合适的工作,等到他们找到了,早就开学了,学生也不能去工作了,中介费算是白交。或者当钱到手后,将一些没人干的工作,甚至是没有的工作介绍给大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不干,中介就赚取中介费。或者找几个做的单位让学生前去联系,其实只是做个样子。更有甚者竟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连影子也找不着了。

     [案例长沙某大学大三学生姜某通过广告找到了一个助学中心,要求找一份饮料促销的工作,并交了80元中介费,然而久等之后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据她说,当时她被该助学中心介绍到一家店面搞食品促销,结果因该店已经招满了人而被拒绝,而且该店明确表示他们没有委托过任何一家职介所招人。姜某为此非常气愤,她要求退钱,对方说只有一个月内没有介绍成功才可以退。姜某愤愤地说:这分明是一个骗局,一个月谁等得了,假期都结束了,还打什么假期工?”

     陷阱2:乱收押金有些用人单位声称为了方便管理,向应聘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保证金,并许诺工作结束后退还,然而工作结束时大学生只能领到工资,保证金却不见了踪影。

陷阱3:招聘为名,实则骗钱。这是一种借招工、介绍工作为名实施的一种诈骗。一些诈骗分子以高收入为诱饵,以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并信誓旦旦地告诉学生很快就能为其找到工作,有的还会出示一些道具,比如某某公司的招聘职位表等等,或者干脆从网上、报纸上摘抄下各类过期职位信息给学生,然后巧立名目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培训费、押金、报名费及其它不明费用,这种骗局往往是在收取费用后,招聘人员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许多求职心切的大学生叫苦不迭。

    [案例某高校里来了这么一帮人,他们在校园人群集中的地方,摆放了一张桌子,几个人拿着表格,号称为高校学生介绍一些文秘、法律顾问、翻译等比较体面的工作。得知消息后,不少大学生纷纷前来报名,同时并按照他们的要求,每人交了400元的押金。这帮人收取了钱后,告诉报名学生随时听候消息。但从第二天后,他们从此没有了任何消息,大学生们每人的400元钱更是犹如针入大海。

     骗色: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学生身上,利用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轻易相信人的弱点,进行犯罪活动。

     陷阱1:频频骚扰 趁机揩油。这类陷阱多发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秘时,有的女同学在对方约见时,不加考虑就单独前去约会,有时会遇到性骚扰和性侵害。

     陷阱2:模特、休闲娱乐特种行业型。这类招工通常称招模特或歌星、影星培训班,然后要学生花大价钱照艺术照参加遴选,最后再找借口说应聘者条件欠缺予以拒绝。也有的是以娱乐场所特种行业的高薪来诱惑大学生从事所谓的公关工作,包括陪客人唱歌、喝茶,甚至从事不正当交易。同学们到这些行业往往在这样的场所里工作,大学生不但会受尽凌辱,而且会误入歧途。

     [案例1]  北京某服装学院的学生得到一个可做形象代言人的工作,喜出望外,面试时被招聘单位夸得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有如此的魅力,交了500元的定金,一周后公司却说竞争激烈,公司没有办法安排工作,并以学生本人原因拒退定金,很多期望快速成名的学生通常会遇到这种事。

     [案例2]  长沙某学院女同学小娄经劳动路上一家职介所推荐,找到一份酒水促销的工作。在交了200元中介费后,她很快被通知到位于天心阁旁的一家娱乐场所上班,上班时间是晚上7时到10时。据她讲,她第一次走进包厢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劲,别的促销小姐为了抢业务,在客人要求陪酒时来者不拒。更有甚者,一些包厢里不时传来客人与促销小姐不堪入耳的调笑声,她几乎是逃出了那里。第二天,她去职介所要求换一个工种,可被拒绝了。

 

     大学生求职上当受骗的原因

     大学生打工很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较社会整体来说,尽管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素质较高,但大学生脱离社会,社会经验较少,因而思想十分单纯。大学生的单纯和社会的复杂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社会也完全不同于大学校园的单纯与唯美。所以对于那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而言,当对复杂的社会认识不够时,就很容易被一些人所利用,导致上当受骗。学生在找工作期间,安全意识淡薄,比如说,在作家教时,许多大学生对找家教人的情况不了解,便轻信他人;大学生同时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他人是否会对自己的人身造成伤害,通过什么方式能够保证自己的血汗钱不付诸东流等等问题,许多人也没有考虑过;在打工时,他们不知道通过同他人签订合同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打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1、防止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当对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聘单位透露有关任何你的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应当即报案。

     2、防止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调查显示,职场中最大的骗局当属收取保证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有许多用人单位在雇佣大学生时,以所谓流动性大、单位物资贵重等种种理由,不合法的要收取大学生押金、身份证、学生证等,甚至房产证。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抵押金。所以,那些任职初期需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骗取求职者金钱的非法组织。遇到交钱时就应当瞪大眼睛、提高警惕,牢牢到按住钱包,并且这样的单位离的越远越好。

     3、防止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  对这种骗术,动脑稍加思考就应有所怀疑。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谈,反复强调招聘职位轻松便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诱你加入传销、色情及其它非法机构。

  4、求职时注意先界定薪酬的上下限,并协商支付方式。尽量减少薪酬中的软性成分,或者试行一个月后重新规划。不清楚的地方要问明白。比如,一年是十二薪还是十三薪?试用期待遇如何?时间多长?加班时间费用如何计算?如此种种,问清楚就不会糊里糊涂地上当,吃了哑巴亏。

    5、谨防月进斗金陷阱及赚大钱陷阱。不要被高薪、月收入数十万等夸大不实内容为征才的广告所迷惑。更不要被说服要求购买材料费,至于小投资发大财赚钱创业良机等广告最好小心。

     6、需学会维权。大学生打工受到权益侵害的关键原因还在于有关法律法规定性的不明确,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印发的相关文件: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一般大学生暑期或课余的打工并不被认为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使得大学生打工在诸如工伤、劳动安全等方面难以得到全面的保障。而一旦在打工中与雇主发生纠纷,由于通常是口头约定没有书面文本,也往往不能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劳动仲裁,使得很多大学生最终选择忍气吞声。尽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不属于劳动关系,但民事的劳务关系还是存在的。因此,大学生不论假期打工还是平时打工的时候,都尽量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劳务协议。可以比照劳动合同的有关规定约定,协议可包括以下内容:用工双方的名称、工作内容、劳动期限、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工作时间和工作班次、企业的管理职责、劳动安全保护条件;伤亡事故的处理办法等。有了这份协议,一旦发生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大学生们可以作为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或求救。在助学过程中无论是遇到或发生事情,如一旦发现雇用劳动方,有侵权、违约、强迫打工者从事违法行为时,应立即与有关部门反映,紧急情况下及时拨打110等报警电话。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8、大学生本身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听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讲座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9、大学生打工的同时,一定要弄清雇工单位的合法性和工作的具体内容,比如说,他们是否有工商,税务营业执照,是否有固定场所。要记清营业单位的详细地址和法人代表的姓名,注意保留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的凭证,以便在发生纠纷时,在司法解决的过程中,提供有力的证据。

案例:吉首大学黄姣红同学称利用暑假去一家广告公司打工。可辛苦了一个月,这家公司却说她没有完成业绩,不发工资。小黄到有关部门投诉,但因为她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他们表示爱莫能助。

 

家教应该注意的安全防范问题

 

     目前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其他职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困难和竞争更多,而家教对于暂时缺乏一技之长的大学生来说,不失为最好的选择。因而,在众多兼职工作当中,家教凭着报酬高、上手易等特点最受大学生们的欢迎和青睐,应该说是学生开展勤工俭学一种好的形式,但社会环境并不是风平浪静,在家教过程中时有安全事件的发生,大学生有必要掌握有关家教安全防范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选择正规的家教渠道。大学生找家教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如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正规的家教服务机构、正规的中介、大型的人才市场等等,通过BBS、报纸、街头举牌、散发和张贴小广告等方式联系家教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大学生赵某四处寻找做家教,在BBS上和一些免费报纸上登记信息。一天上午,赵某接到一自称是某公司部门王经理的电话,约其中午到某购物中心门口见面。赵某如约前来,对方是一约30岁男青年,身材不高,满身名牌、金货,骑一踏板摩托车,声称是受人之托帮朋友的孩子找个家教老师。一番交谈,王经理称赵某条件很好,用手机与那朋友联系后,称朋友现有应酬,等会才能面谈待遇等。说完,王经理很礼貌地请赵某吃顿便饭,饭后再一同前去。赵某不好拒绝,王经理将赵某的皮包放进摩托车后备箱,驮着赵某到一家饭馆就餐。席间王经理幽默不断,赵某逐渐放松了警觉。饭后二人驱车来到电子商城。下车后,王经理说先进去找个朋友,让赵某在门外等他。一小时后,赵见王还不出来,便进商城寻找,等她再出来时却发现王的摩托车已不知去向,而她的皮包还在他的后备箱里,里面有手机、钱包。

      2、认清家教职责,不要轻易缴纳各种费用。家教中心不排除有些请家教的人有着不良的动机,由于条件的限制,家教中心也无法确定每位家长的真实身份,大学生和家长见面后所发生的事情,这是家教中心所不能预料和控制的。对付此种骗局,就需要大学生本身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我找的是家教,是挣钱的,而不是其它任何职业,不是需要我预先付钱的,认清这一点,骗子的计谋就不可能得逞。一旦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些骗子往往利用大学生急于赚钱的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某高校大学生王某赚钱心切,明明家教中心给介绍的是份家教工作,但是和家长见面后,家长自称自己老公的公司里需要找兼职人员,问她是不是可以介绍几位同学,声称还要帮这位大学生还上买电脑欠下的钱和介绍其它的家教给这位大学生,这位大学生心里还十分感激这位家长,此人还请这位大学生吃了一顿便餐,其间还说了不少好话。就这样大学生把此人所说的需要的工作服押金给了这位家长,此人收到钱后却一去不复还,手机也总是处在无法接通的状态。

     3、不要轻泄露个人信息资料。在一些大学校园里,不难见到大学生寻找家教工作的应聘信息,这些信息除了明确辅导科目、级别、范围、时间等内容外,还写明了姓名、专业、年级、移动及家庭固定电话、家庭住址等,让人们对应聘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正是通过这些信息确定目标,但接到电话准备去面试的大学生却对对方的身份、职业等情况一无所知,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而大学生要

  某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何某在不久前在免费信息报纸上登了一则征求家教的广告,一陌生男人打来电话,以请家教为名,要其电话并约好明天见面的地点和时间。可是在何某到达地点时此人却以生意忙为名说“11点才能过来,一会何某接到了另外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我是禁毒大队的,正追一毒贩,毒贩把手机呼叫转移到你手机上,你要关机4小时。何文相信了,关掉手机。同时骗子把电话打到了何文的家里称其出去耍被车撞,骨头粉碎,脑花都出来了,快寄8000元动手术。而且还有两学生在电话中边哭边证实。父母筹了8000元去县城把钱打到医院账上。不久,对方又说由于时间拖得太久伤口感染,还需5000元。父母把仅剩的两千元打上去了,就这样骗子骗到了1万元。

     4、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财物借与他人。家教是在学员家中进行的,或者是在双方约定的图书馆、自习室进行,如果对方和你约见在其他和家教不相关场合并提出要借用你的贵重物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某高校大一学生小柯接到家教服务中心打来的电话,说有位先生看了小柯存档的资料后,决定聘请小柯做他女儿的家教。家教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没有告诉小柯对方的联系电话,只对小柯说,雇主会在晚6点左右和她联系。晚上6点多,小柯接到电话,家长说要请小柯吃晚饭,并要求小柯马上赶到省人民医院附近某酒家。小柯知道机会来之不易,便一个人来到这家酒家。雇主点了许多菜,称要盛情款待小老师 小柯没见着雇主的孩子,便问道:你怎么不带小孩来和我见个面?雇主称他老婆和孩子一会儿就来,说着他便要给老婆打个电话。他摸了摸口袋,称手机忘了带,要借小柯的手机一用。小柯也没多想,就把手机借给了他。男子起身打电话,边说边走出包厢……等小柯意识到事情不妙时,赶紧追出包厢,却根本看不见那男子的影子……

     5、及时结算费用,以防雇主拖欠工资。做家教之前一定要和对方确认好价格,并在每次上完课后即时结算,如果对方是按照月付费,则最好主动与对方签订劳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一旦发生纠纷,充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20039月初,3名某高校女生经同学介绍到林某家做家教,职责是对林某家的3个高一的孩子的语文、数学、化学、物理、英语等科目进行一对一辅导。双方约定报酬为25/小时,每月底计算工资。经林某面试合格后,3女生就按口头协议开始工作。女生们说,到9月下旬,林某突然就不让她们上门辅导了,也没给她们计付工资。 3女生着了急,事后多次致电林某要求偿付工资,但据说林某从不接听电话;3人还曾到过林某工作单位索钱,却没能与她打上照面。为索回辛苦挣来的2575元工资,她们将受教学生的家长林某送上了被告席,此案已经在法院开庭审理

制作人:林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aa508134431b90d6c85c7c7.html

《大学生兼职受骗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