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06-26 10:32: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意义: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概念: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5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国。

时间19159

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

主要领导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陈独秀等。

内容:①前期: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后期: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先进分子不约而同地把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主要阵地:《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旗帜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

精神: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宣称“打倒孔家店”。

作用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大解放运动。

   2.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4.为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5.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兴起背景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 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进步性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

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不过,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其实无论是东方或西方,都应该互相地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意义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五四”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五四”前的进步社团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国民杂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湖南的“新民学会”;湖北的“互助社”等。“五四”以后一年中出现的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工读互助团”;湖南的“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湖北的“利群书社”、“共存社”;广东的“新学生社”;天津的“觉悟社”,以及各地建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些报刊和社团的活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一八四〇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
    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因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工人阶级,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人运动也不断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正在这时,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一九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诞生的。
    1917年俄国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人民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救国方案,并在实践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均告失败。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证明,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与此同时,国家的境况愈来愈坏,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瓜分愈演愈烈,国内复辟狂潮、官僚政争、军阀混战接踵而至,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事实表明,中国革命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如果中国不想继续沉沦下去,如果革命要走出彷徨绝望、屡战屡败的阴影,必须要有一个面貌全新、朝气蓬勃的政党充当历史的火车头,而这个政党只能是无产阶级政党。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中国,已经到了不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就难以把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再度推向前进的地步了。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备了成熟的基本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具备了其诞生的客观条件。即是说,这些条件一旦具备,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是势在必然的。

1.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外国资本在华企业、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发展而成长壮大的。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全国产业工人达到200余万人。中国工人阶级除了具有世界一般工人阶级的优点外,还有其特殊优点:(1)具有极强的反抗性和革命性。(2)很集中,便于组织,便于团结战斗,容易在斗争中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3)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由于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优点, 必然使他们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能够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中国工人阶级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五四运动以后,工人斗争的内容从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了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表明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党的条件趋于成熟。可见,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榜样效应。1918,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三篇文章,热情讴歌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并满怀信心地指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人民开始从向西方寻找出路,转向研究和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得出“走俄国人的路”的结论。五四运动后,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革命知识分子纷纷走上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他们创办刊物,组织团体,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李大钊的宣传带动下,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一批青年革命知识分子也都先后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总之,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之成为引领中国思想界前进的先进思潮,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党的产生作了干部上和思想上的准备。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告诉我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必须具备阶级条件和思想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必须互相结合。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工人阶级已开始觉醒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工人阶级的身上看到了改造社会的中坚力量,也看到了自己的归宿。因而五四运动以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更加深入。不仅在知识分子中成长起一批能够率领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而且工人中也涌现出一批先进分子。这些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汇合起来,形成了建党的骨干队伍,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作好了干部准备。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说明正式成立全国性的集中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臻成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abf7d2e4b73f242336c5fcd.html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