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青马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23 05:47: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湖南青马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青马工程实践报告
  青马工程实践报告
  一学期的青马工程培训即将结束了,学院要求我们开展一次实践活动作为结业总结,我们13级小教1班青马成员经过多次讨论,提出了多种符合我们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活动,如进入小学课堂听课、看望福利院的孩子们等,最终决定通过给小学生做一次家教来亲身体验一次做老师的感觉,这项实践既与我们小学教育专业对口,又能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教师这个职业。
  每个人都亲身经历了一次当老师的过程,对于这样的经历,大家都获益匪浅,在总结讨论中,大家都说出了辅导的过程,部分学员的实践内容如下:
  桌上放着数学作业,他用稚嫩的字体把数(:湖南青马社会实践报告)学计算题写的密密麻麻,端正的态度便知道他是个刻苦认真的孩子。应用题还空着,我问他是没有思路还是不会计算,他害羞地笑着说不会。我自己在草稿本上算了一遍,又逐步问他的想法,最后他自己算出来了。他不是不会,只是不自信,怕自己算不对。看着小朋友认真地盯着作业本,心中一种老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想想小学教育这个专业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学习探究的领域,这些孩子快乐地收获知识、长大,便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在这次家教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很容易多动、分心,容易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我耐心指导他完成作业,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业上,这次的实践,让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除了要尽教师的责任外,还应该像妈妈一样,对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无尽的关爱与呵护。
  我们三人组成小队参加学校的扶苗行动,通过这次扶苗活动,我们了解到辅导学生的不易和与孩子交往过程中的快乐。三个人分别辅导小学生英语,数学和语文。辅导语文:我们采用了卡片的方式,使他们轻松又容易记住。辅导数学:我们自己准备了习题册为孩子们多加练习。辅导英语:我们口对口练习单词读法。在其过程中,我们并非一番风顺,但作为经过青马工程学习的学生,我们相信自己也愿意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致使结果也是不错的。感谢青马工程的培训
  给了我们这次实践的机会。我相信我们小组也是受益匪浅。我们为身为培训对象而自豪。
  我辅导的是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他的数学比较薄弱,因此我知道他数学,总体教学过程还是一切顺利的,只是对于大学生的我们掌握了很多简便运算,但小学生并未学过这些方法,我不得不绞尽脑汁寻找容易理解运用的方法,这对我很有启发,当面临学习困难的时候,不是我们了解太少,而是我们对于知识不能熟练运用,只有把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教会孩子。
  在教学生题目时,要先给他们时间去思考,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做错的题目要帮他们做好总结,以便日后复习,对孩子的教育以鼓励为主,父母老师的赞许是学生进步的助推器,是增加自信的砖石。在和小学生的接触中,我充分了解到了教育工作者的辛苦,使我获益良多。对于孩子要有十足的耐心和细心,在交流中不可摆出一副大人模样,要与孩子做朋友。教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需要交付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在欢乐中学习。通过这一次的实践,使原本对教育还没有概念的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与困难。
  我们每个人在辅导小学生时都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有开心有紧张,更坚定了我们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决心,这次实践,看到孩子本子上的题目,从前的记忆,又都浮上心头,更坚定了我们成为一名好
  教师的决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这些作为人民教师的后备军,现在就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我们现在多学一些,我们的孩子就会多知道一些。我们会努力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做好准备!
  ----13级小教1班青马学员
  学员名单:黄万桐孙曼张曼婷姜心钰何韵郭融蒋亭玮徐捷杨静瑜赵广鑫
  篇二:青马社会实践报告
  农民工的弃田务工现象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个人群—农民工,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农民工问题解决的好坏关乎我们中国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欣慰的是农民工的户口问题、子女跟随入城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问题等都逐渐得到了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但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旧的问题还没解决好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我来自农村,虽然上了大学但是我的根在农村。这也是我时刻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一大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四川某大学教授发表的关于农民工弃田务农的文章。我对此非常的感兴趣,并决定在假期深入调查这个问题。我的家在农村,我父亲是农民工,我周围的很多人都是农民工。这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调研坏境。农民工弃田务农是一个比较新的农民工问题,还鲜有人关注。
  一、问题所在农民工这一大群体又可分为两个群体,一种为传统的农民工,另一种为新生代的农民工。传统的农民工是指:出生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传统的农民工,他们外出打工大多以挣钱养家为目的。农1
  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务农,他们对土地有一种依赖性。而新生代的农民工则不一样,他们长年在外打工,不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而且他们大部分为传统农民工的后代,而在未来的时间里,传统农民工一代老去以后,势必会导致农村劳动生产力下降,土地荒芜,粮食生产减少。就算是现在传统的农民工还留有时间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很多土地已经荒芜了。因为他们花在打工的时间和精力比农业生产的多。这就是农民工弃田务工的问题。
  二、引起问题的原因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何种原因呢。主要是农民工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但是传统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又是有区别的。
  首先从传统的农民工来说,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得到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要低。虽然我们中国现阶段已进入小康社会,温饱问题已不成问题。但是他们也向往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致富。同时他们也明白,紧靠家里的几亩田地是不足以致富的,所以他们选择外出打工。但是他们对土地有一种依赖性,因为他们在外打工没有多大的保障,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还是选择在农忙时回家务农。这样一来即使他们在外丢了工作,回家靠几亩田地的粮食收入也还可以丰衣足食不会饿死。回家务农他们也是有选择性的,随着粮食品种的不断改良和逐渐的机械化生产,他们会放弃一些贫瘠和难耕的土地。这样一来耕地面积减少了,粮食产量相对于之前就会减少或者不变。这我们可以称为半放弃式弃田务工现象。2
  而从新生代的农民工观念来说,他们大部分是全放弃式弃田务工。他们外出就业动机从从传统的“改善生活”、“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一项调查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关于外出就业的目的,选择“出来挣钱”的,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占76.2%70年代出生的占34.9%80年代出生的只占18.2%.同时,在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中,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以及“在家乡没意思”的人高达71.4%8.
  他们大部分人都不想再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想在城市扎根。有人做了对农民工未来发展的调查,结果可以证明这一点。“未来发展的打算”,选择“回家乡务农”的,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只有1.4%,而在当前仍旧外出就业的传统农民工中这一比重为11%;打算“做小生意或创办企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27%,几乎高出传统农民工10个百分点;打算“继续打工”的,新老两代农民工均占到一半以上。
  三、产生何种影响
  农民工这种半放弃式或者全放弃式的弃田务工问题会产生何种后果,而又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呢?
  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粮食相对需求呈刚性增长。据测算,中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100亿斤左右,同时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也面临新的变化。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粮食需求还将进一步的增加,保障有效供给任务日益艰巨。3
  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我们的粮食生产理应随着增加。要增加粮食产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运用杂交等技术优化品种增加亩产值,二是增加耕地面积。要是耕地面积减少了,品种再好也很难提高总体产量。
  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XX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XX12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比上一年度减少29万亩。这已是耕地面积第12年持续下降。与1996年的19.51亿亩相比,12年间,中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了1.2526亿亩,相当于减少了一个目前耕地面积超过1亿亩的大省。再加上我国一亿多的流动农民工要是都弃田务工,那会减少更多的耕地面积。
  我们都知道农业是国之根本,而粮食又是根本中的更本。我国人多地少,以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此外,随着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目前中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利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灾害多发重发,对粮食生产造成威胁,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面临诸多挑战。而国际粮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金融炒家的炒作,曾一度达到峰值,因此我们不能过于依赖进口粮食。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要发展就得靠农民。农民弃田外出打工使农村里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种粮这势必会加剧国家的粮食安全。
  四、解决方法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比较适合的方法就是农民工顺利市民化和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中国农村确保社会稳定的总体制是好的。4
  但农民多耕地少的资源性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反映在体制上的问题是分户承包土地,与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农业社会化大生产需求不相适应。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减少农民,减少包地人口数量,提高实际农耕者、农业经营者的土地耕作或经营量。
  (一)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有重要的意义。
  1、工业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市民化,无论痛苦还是快乐、顺利还是艰难,都是必由过程。
  2、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无役不与、战功卓著的主力部队。农民工当前还处于边缘、弱势、应当改善的境地,在国家基本解决原产业工人和城市人口的就业、民生问题、使其成为老板、股东、证券持有者、房东、个体工商户、至少是社会保险、低保、再就业优惠对象后,应腾出手帮扶农民工。3、丰富、低廉、勤苦的农民工大军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投资热土的关键因素。这只队伍先天不足的是文化偏低、技能缺乏,后天影响的是环境不公、政策不平,自身城乡两牵挂、两头忙、两影响、两彷徨、溶入城市的信心、准备、投资不够。要使中国长期、持久作为世界经济引擎永动不衰,改善燃料品质、提升农民工素质促其安心、专心、专业、乐业是必为之事,是当务之急。
  4、农民工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国最庞大的群体,绝大多数农民工将人生规划放在了城镇,不会返农,市民化是民意所在。
  5、进城农民工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推进农民工市民化,5
  篇三:青马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
  时间:
  总结报告平凡中探寻伟大,现代里追求古20XX.5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平凡中探寻伟大,现代里追求古典
  2、地点:刘长胜故居(愚园路81号)
  毛泽东故居(茂名北路120弄内)
  3、活动时间:20XX57
  4、活动安排及具体分工:
  上午8:30在刘长胜故居门前集合
  9:00-9:30:参观故居
  9:30-10:30采访交流
  中午自由活动,下午13:15在毛泽东故居门前集合
  13:30-14:00故居参观
  14:00-15;00采访
  5、活动形式:将小组成员分为刘长胜故居组和毛泽东故居两
  组,分别负责两个故居的导览和采访任务,最
  后进行结果的整理和整合。
  6、成果形式:展板、视频资料、采访稿
  二、项目活动进程
  1、活动前的准备:
  在青马班刚刚开班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任务,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之际,我们每个组都要进行一次名人故居的走访活动,随机进行选取走访的地点。当我们看到纸条上的“毛泽东故居”的时候,我们兴奋了一下,因为毛主席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人了,可以从他的事迹中抽取很多闪光点。但是,当我们看到另外一个名字时,我们就深深陷入了沉思。刘长胜,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再陌生不过了,我们不知道如何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便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为了能深刻挖掘这个活动的主题,也为了能更好地参与这次活动,我们分头行动,创新地将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各自查找刘长胜其人及故居以及毛主席的资料,并汇总制定计划,交换意见,最终就这样,完成了我们的开题答辩。
  在活动准备前期,最难的应该是活动时间的安排和调度。因为大家来自不同的学院,课程安排不尽相同,所以很难在时间上有所统一。为此,我们讨论过许多次,也相互协调过好多次,终于定在了20XX57日进行。每个人都为这次统一做出了牺牲,这大概也是党所教导我们要实行的“为大我,舍小我”的理念吧。
  出发前的几日,组长将详细的责任分工发至公共邮箱之中,大家各自做了一些准备,在故居进行讲解和导览的同学查找好资料,准备好讲稿;进行拍摄的同学准备好设备,方便使用;进行采访的同学根据资料,选定采访对象,写好提问的大纲……就这样,57日晨,我们踏上了名人故居的寻访之旅。
  2、活动进行中:
  整个活动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刘长胜故居部分和毛泽东故居部分,其中各部分又包含了参观、采访和感想部分。
  1)刘长胜故居---平凡中探寻伟大:
  乘地铁至静安寺,本以为出了地铁站便可以找到,但由于之前我们之中并不曾有人来过,只能在街上几经踟蹰,经过一番询问之后,终于找到了刘长胜故居。
  故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大豪华,相反地却精致和典雅。刘长胜故居也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它详细介绍了中共地下组织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的成长发展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作出的巨大贡献。在故居前合影留念后,我们便在馆员和志愿者的引领下,走进了故居。薛家慧同学为我们进行了精细地介绍,让我们在参观时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一踏入故居,扑鼻而来的是历史的年代感,脚下吱呀吱呀的木地板一步步将我们带回那个时代,狭窄的楼梯也仿佛带我们回到过去。
  上了二楼,历史的书页就开始翻动。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看到了中共地方组织的诞生,192111月,中共上海地方组织成立。成立后,上海工人迅速组织了三次武装起义,这也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之后,国民党右派在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上海地方组织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进行着斗争。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开始,中共上海地方组织一方面要进行抗日的宣传和准备活动,另一方面要时刻提防伪政权的迫害。在一处模拟的极司费而路76号的汪伪特工总部的水牢前,大家都停住了脚步,面对着这一残酷的情景,我们又联想到了许许多多类似他们的烈士,心中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在馆内进行拍摄,认真聆听着讲解,并不时向志愿者同学发问,碰到可以亲身尝试的电报机,便好奇地拿起来用用,感受一下当时的工作人员是如何联系他人的,在馆内的第四部分“争取和平民主、反内战”,我们看到了刘晓和刘长胜生前使用的物品:一本厚重的《史记选注》,一本寓言故事,还有几张老旧的cD唱片,一切都是那么朴实而富有深度。在二楼尽头的角落中,有两尊蜡像,刘长胜一袭青色长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眉头紧锁,似乎在沉思着什么。刘晓西装笔挺,一只手微微举起,又好像在讲着什么,在幽静简单的摆设中,我们穿越历史,听到他们激烈地商讨着国事。在解放战争的决战前夜,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张承宗利用橱柜上的收音机收听着中央的声音,一声声的电报“哔哔”的发出响声,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惊心动魄。终于,1949527日上海迎来了解放,当我们看到展馆最后摆放的红彤彤的腰鼓时,我们仿佛听到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6e63c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3.html

《湖南青马社会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