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评课

发布时间:2020-01-03 00:18: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螳螂捕蝉》教学评课记录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可以说是故事中套着故事,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配以图画,学生应该很感兴趣。尹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较生动的课,以下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王凤成

抓住课文矛盾之处,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尹老师没有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教学,而是在教学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通过抓住关键句品味——吴王的语言,在学生脑海中树立一个固执的帝王形象,紧接着又抛出一问:面对这样一个固执己见的吴王,还有谁敢去劝阻吗?随后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结果,如此固执的、下了死命令的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

叶玉虎

少年的一番话改变了吴王的主意,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运用课文一前一后两个自然段的教学,引发了认知冲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朱春花

抓住主要段落,把握细节,领会寓意。课文的2——11自然段是文本的主体,有效把握这段内容,既能很好地把握故事内容,又能明白寓意,从而感悟人物品格。既然是寓言,我觉得课文的重点还是应该把它定位在理解寓意上。尹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加以想象它们的心情,并通过填表格明白它们的眼前利益和身后的祸患分别是什么。到此学生基本明白了这则故事中的寓意。
蔡辉凤

在这个环节的把握上还可以处理得更细一些,因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几个小节是课文的精华之处。首先,可以指名学生感情读这两小节,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情景,然后请学生描述情景,实为复述故事。再让学生透过螳螂、蝉、黄雀这些活灵活现的动作,想象一下它们各自在想些什么吗?在此基础上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张鹂

最后引导到明白寓意:多么美好的想法呀,但它们都能如愿吗?蝉、螳螂、黄雀都犯了什么错误呢?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蝉、螳螂、黄雀都觉得自己过一会儿可以享受美食了。)身后埋伏的祸患是指什么?我想,如果处理得细,学生会对寓意理解得更深刻。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并不复杂,成语的理解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螳螂捕蝉和吴国攻打楚国的相似之处,学生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所以课堂上先让学生讨论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学生对于少年的足智多谋印象深刻,但对于其它品质就不能深入理解了,于是我问学生少年就一定会劝说成功吗?如果不成功,让吴王看出了他的用心后结果会怎样?” “少年只是一个侍奉吴王的下人,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少年的勇敢、爱国学生也就能理解了,少年的形象也就越来越立体饱满了。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学生从文本内容的理解出发,都说到了少年以讲故事地方式劝说吴王,很巧妙。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也能看出少年计谋的巧妙呢学生必须细读文本才能找到。对话的地点在花园,时间在早晨,手中的弹弓和身上的露水,无不看出少年的用心良苦和精心谋划,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又深了一层。

尹建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adfd4d650e52ea54189845.html

《螳螂捕蝉评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