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发布时间:2020-09-10 12:14: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史诗——京杭大运河(图文)

2006-7-9,17:53:48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起,南达,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流经、、天建、、、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伊士运河(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今天,著名的水利专家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到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等地用煤告急。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淤疏浚已初见成效。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向东北,经射阳湖到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为了控制江南广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经临清至涿郡(今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到清江()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至(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这样,与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运河远眺

运河变迁

隋朝大运河

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至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而与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的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2)北运河:通县至市,通县至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南运河: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挖成;

(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

(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6)里运河:清江至,入长江;

(7)江南运河:至。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运河改造



大运河变迁

一部流动的厚重史书

我国的河流水系,除横断山区外,基本都为自西向东流,各水系间有分水岭阻隔。为扩大活动空间,人们自然想到沟通各水系的运河,以缓解陆路来往的艰辛。

京杭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的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在今南北,连接成串的天然湖泊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以后又有菏水和鸿沟把黄河和淮河联系起来;用灵渠穿越南岭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沟通。晋南北朝时,为战争需要又开凿了白沟等运河,把黄河和海河水系直至滦河水系连接起来。这样,早期联系滦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的南北通道已经形成,其中包括了初期的京杭运河。

在以后的年代,各段水道兴废不一,但水道网络却始终存在,并根据需要有不同的延伸。在隋朝和元朝,有两次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前者都城在西,后者都城在北,淮河以北的线路有大的改动,但重点基本没变。

一次耗时数百年的初创、两次巨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和无法胜数的小规模改建、扩建,构成了京杭运河的全部历史。它是数十代人的集体创造,它关连着一个伟大国家的历史进程。

承载帝国梦想

中国历史上、隋、元三次大统一都把建设京杭运河作为优先规划和实施的大事,历朝历代都把维护运河的通航作为要务。运河已经成为国家的生命线,它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

《旧唐书.融传》描绘了京杭运河水运网在国家经济上的不可或缺,“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当时唐朝都城的运河港口广运潭尽收天下财富,汇聚着全国各地的舟船,“若广陵则锦、铜器、官端绫绣;会稽则罗、吴绫、绛纱;南海玳瑁、象齿、珠、沉香;豫章力士瓷饮器、茗铛、釜;空青、石绿;始安蕉、蚺胆、翠羽;吴郡方文绫。船皆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

唐宋时期有大量的国外使者和学者来中国朝圣或求学,他们多由运河来去,他们生动地记载了运河及其沿岸的繁华。《马可波罗游记》中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对运河的叙述。运河所经名城荟萃,人才辈出,是我国历史面貌的重要见证。

水利工程的典

京杭运河行经不同地形、地质和水资源条件的地区,这使运河的修建、维护极其困难和复杂。我们的祖先解决了运河的众多难题,写下了水利史上浓重的一笔。

先人们根据运河各段的具体条件,做出了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的工程规划,综合解决了汇水、引水、节水、行船、防洪等难题,实现了全线的通航。其中,白浮引水、引汶济运、南旺分水、清口枢纽等工程,至今都为国外专家所赞叹。

京杭运河创造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奇迹。它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洪泽湖;它综合地解决了蓄水、运河供水、冲沙、分水、防洪等多项水利需求;它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斜面升船机,其中最大的瓜洲堰,以22头牛作为升船动力,实现长江中的航船进入北运河;它还有大量人类早期的通航闸门,特别是北宋在今附近的复闸,是世界上最早的两个闸门的通航船闸。在元朝,运河上已有了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等多个渠化河段。

京杭运河也搭建了顶级科学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元朝郭守敬在运河规划中提出了海拔概念,并据此实施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渠化工程;明朝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在黄淮运综合治理中得到了有效的实践。

血泪堆砌的辉煌

京杭运河的光环掩盖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与泪。其实无论是运河的开凿,还是运河的通航都凝结着万千黎民百姓艰辛的劳作。滔滔的运河之水浸透着百姓的血泪,它的历史也是一部辛酸血泪史。

在开凿运河时,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凿通济渠时,役丁死十四五”。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永济渠时征诸军一百多万,男丁不够,就抓女工上河。河工在五万名监工监督下日夜劳作,动辄受“枷项笞背”的处罚,弄得许多人家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隋唐运河,运输量巨大,船队要从黄河经过。相关文献对牵船纤夫的劳作情况有过生动的描述:“自集津上至三门,皆一纲船夫并牵一船,仍和雇相近数百人挽之。河流如激箭,又三门常有波浪,每日不能进一二百船,触一暗石,即船碎如末,流入旋涡,更不复见。”“苟纤绳一断,栈梁一绝,则扑杀数十人。落栈着石,百无一存,满路悲号,声动山谷。”......

河畔名城:

是大运河的起点,而大运河在的起点则是在今天的什刹海。元时称什刹海为「海子」,又称「后三海」,包括前海、后海和积水潭(又称西海)。三湖之水来自于玉泉山,经长河汇注而成。因湖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名什刹海(即十刹海)。什剎海现有水面34公顷,「银锭观山」号称「燕京小八景」之一。许多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等,至今仍然保留着。现在,这里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什剎海水上游」的路线已经开通,处处感受到留下的明清市民风俗。



大运京什刹海段(大运河起点)





什刹海银锭桥





大运河通州段





大运河通州段

于明永乐二年筑城置戍,自迁都后,渐成京师东南转运与边防重地。清雍正年间在此置州,1860年后对外贸易日益发达,成为华北最大商港,民国之后更成为北方近代工业基地。现为全国四个直辖市之一。

柳青镇位于市西北,京沪铁路纵贯全镇。镇东南滨南运河,西北临子牙河,水陆交通便利。这里是著名的民俗古镇,以木版年画闻名于世。柳青年画色彩鲜艳,主题明快,尤以「麒麟送子」、「年年有鱼(余)」、「鲤鱼跳龙门」等最为传神。



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过了图中的金钢桥后汇入海河

是一座古城,早在代时就在这里建造县城,明代起开始称为「」。大运河纵贯全境。在北郊北营村,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一座古陵墓——禄王墓。禄古国位于今天菲律宾国的禄群岛,当时的禄国有东、西、峒三王,以东王为尊。明永乐十五年(西元1417年),禄国三王率眷属及侍从340余人前来中国京城朝拜明成祖永乐皇帝,九月返国途中,东王于城北安陵驿馆染上疾病,不幸逝世。永乐皇帝下令以王礼厚葬之。这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重要史迹,至今保留完好。

聊城、、曲阜

沿着大运河作历史漫游,可以看到运河两旁一个个历史人物傲岸站立,仿佛在审视着人间的过去、今天和将来,检阅着大运河上来去匆匆的过路人。



聊城,古称东昌,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岸。明清两代,这里商家云集,经济繁荣,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冲。清乾隆八年(1743年),和两省商人在这里合资兴建会馆,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名噪一时。会馆建筑面积达3,311平方米,有殿堂楼阁160多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会馆里有戏楼一座,其壁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京剧、梆子、梆子等剧种的120余种传统剧目题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穿过聊城东昌湖的古运河,两岸绿影婆娑

,古称任城,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成功,在明清时是鲁西南地区最繁华的商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令其自豪的历史文物,太白楼就是其中之一。太白楼位于市区的旧城墙上,传说是唐代大诗人白的故居。故居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楼有白的珍贵遗迹,楼外的墙壁上,更镶嵌着许多历代朝野闻人的碑刻。城里还有一座崇觉寺铁塔,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座塔建于宋代(1105年),整个塔身的所有构件采用仿木结构的雕模,全部由铁铸而成,代表了当时金属铸造技术的水准。



鲁运河中段的东面,有一小城曲阜,屹立着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塑像。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故居建造了大成殿祭奉孔子,是为孔庙。曲阜城有孔子后代直系子的住宅,占地200余亩,是为孔府。城北外的泗水之滨,有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代子的墓地。孔庙、孔府、孔林素称“三孔”,驰名中外。

台儿庄

抗日战争中闻名全国的台儿庄,台儿庄段京杭大运河也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航段。早在明万历32年(1593年),粮船三分之二即由此北上入京,官府也在此设立了巡检司以备盗贼。在明清两际,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一度繁荣,据地方志记载:“台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直到今天,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仍是运河的一个重要航段,发挥着巨大的运输作用。



台儿庄运段

沛县

鲁运段,今、、三省交界处有一个沛县,是西汉开国皇帝邦的起兵之地,亦是邦及其手下的重臣萧何、卢绾、周勃、参、樊哙、夏侯婴、王陵等人的故乡。

,古称城,位于中运河的枢纽之地,自然形势险要,大运河开通以后,这里的战略地位益显重要,一向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说。古诗云:「自古城列九州,虎争龙斗几千秋」。元代至正八年(西元1348年),因扼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要冲而升格为路。乾隆几下江南,对心有独钟,下令在云龙山建造行宫,每次南巡都居于此。不过他对的民俗不太喜欢,一次在云龙山游玩,遇到一个乞丐,竟敢对他不恭敬。乾隆很不高兴,指着童山说:「,地,可谓穷山恶水;人,十足刁民泼妇!」狮子山下,1984年发掘出了一个堪与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的西汉兵马俑坑。坑4000多个兵马俑穆然肃立,组成了一个步、骑兵种齐全,兼有指挥车阵的大型军阵。它正是古战场的艺术写照。

里运河最北端的,为大运河的入淮口。元代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过此地。出今西门,沿道里运河的东岸大堤东行,至河下古镇码头下大堤,一条曲折的大道延伸于住宅、菜地和池塘之间。大道尽头的绿树丛中是一座白色砖墙围绕着的小院,这便是明代大文学家、神怪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清朝漕运总督府所在地,邗沟到此接淮河,这里有运河上仅存的明朝建的清江大闸。这里还有三年前竣工的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桥,运河与淮河及北灌溉总渠在这里交汇一处,蔚为壮观。这里还是周恩来故居所在地,里下旧区存古楚遗风。只是古末口已无迹可寻。

有“运河之都”美誉的,地处古淮河之滨,握邗沟入淮处末口和泗水入淮处清口,在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因运河之便,城市发展达到鼎盛,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驻节于此,“三城外,烟火数十万家”,盐商巨贾云集于此,城也“俨如省会”,成为与、、齐名的运河四大都市之一。作为“运河之都”的,明清时期成为了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食盐集散中心。现在的段大运河仍然是国家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主通道,是经济发展的水运大动脉,有航运“半壁江山”之称。



穿城而过的古运河







城古运河

宝应

宝应始建于,古称安宜,隶属名扬海外的市,是市的“北大门”,与周恩来故乡毗邻,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穿邑而过。风光宜人,设施配套,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宝应土地肥沃,湖荡密布,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生态示县、有机食品基地示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荷藕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出口量均为全国之冠,被国家授予“中国荷藕之乡”称号。

宝应属黄淮冲击平原,以京杭运河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高东低;沿运河两岸高亢,东西边缘低洼;运东南北两侧略高,中间偏低。境多数地区在海拔两米左右,属里下河浅洼平原区。



宝应纵棹园

高邮

高邮,也是一座古城,自宋代起就是江北重镇。大运河流经全县,与高邮湖相接。大运河的左岸,有一座唐代建的西塔(即镇国寺塔),是大运河上最高的古建筑之一,1950年代拓宽大运河,镇国寺塔一度被列为清拆建筑,后被制止,让河道东移五十米。高邮城的文游台,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建筑,用以纪念轼、观等四位文人。文游台的建筑十分壮观,《邮帖》勒石犹存于此,上有东坡、观、黄庭坚、米芾、子昂、董其昌等的墨迹。。



高邮保留有中国最完整的古驿站遗址





高邮文游台重光亭

,古称江都,唐诗曰:「天下三分明月夜,无奈二分是。」足见当时的繁华。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同时,也下令为他在江都修建行宫。行宫有五大建筑,即朝堂、寝殿、成象殿、水精殿和流珠堂。在行宫外,还有归雁宫、回流宫、九里宫、松林宫、又雷宫等十大宫殿,即「蜀岗十宫」,极尽奢华。十宫之外,还在南门外的长江岸边修建了扬子宫,宫有殿,殿有宫,相传是供隋炀帝观赏宫女们戏水的地方。

作为大运河的中枢,曾是商旅云集、人文荟萃之地。这里既有“腰缠十万贯,跨鹤下”的富豪,更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的文人。孟浩然、王昌龄、白、高适、杜甫、禹锡、绅、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到过,总共写下了数百首歌颂美丽风光和繁华市井的诗歌。



大运河给瘦西湖更添美姿





--运河畔的美丽城市

,古称京口,处于江南和江北的交界处,得南北天时地利之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有一座金山寺,远近闻名,《白蛇传》的传说就源于此地。古时候的瓜洲现在也属于,瓜洲在晋代就是出名的长江渡口,在唐代最为繁荣。这里是古运河的入江口,地处长江北岸,正当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素有「江北重镇」、「千年古镇」之称。历代文人游历天下,常常羁留于此,留下了无数诗作名篇,使瓜洲古渡的声名更加远播。



大运河段(瓜州古渡)

,是一座以轻工纺织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也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古迹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建于南宋的舣舟亭。宋代大文豪东坡曾在这里泛舟游玩,舣舟亭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的。舣舟亭曲廊回旋,百花竞开,洞门漏窗,如诗若画,大运河绕亭东流而去,园林艺术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清代康熙皇帝曾在此处题下「坡仙遗」四个大字,后来,乾隆下江南时,也在亭题有「玉局风流」的匾额。



大运河段





大运河段

,是太湖之滨的风景名城。著名的惠山、鼋头渚的自然风光,揽天下山水之精华。不过,这里更著名的还是东林书院。书院始建于宋徽宗时,为著名学者时讲学的场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等在这里重建东林书院,从此声名日隆,明代末年,更一度成为左右全国舆论的中心。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最为有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等人被时人称为「东林八君子」,后为阉党忠贤嫉恨,东林书院也被毁坏。阉党铲除后,东林书院又得以重建。



清名桥是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





鼋头渚





东林书院石牌坊





东林书院主厅--丽泽堂

,古称姑,一向以园林美享誉天下,民谚早有「上有天堂,下有杭」之说。而现代人则称是「威尼斯」,因为这里水多、桥多。

吴门桥是最大的单孔石拱桥,横跨于大运河上。不远处还有一座宝带桥,桥长317米,有五十八个桥孔。宝带桥始建于唐代,桥孔之多,全国第一。每年的8月18日夜晚,这里会出现「串月」奇观──五十八个桥孔里各有一个月影,明月成串,辉映成趣。



运河畔的古盘门





宝带桥

,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帮」。出名人,仅在近现代,就有钧儒、王国维、元济、丰子恺、徐志摩等数十人。

近郊的长虹桥,横跨大运河,是纵横分节、并列砌成的半圆形石拱桥,全桥长72.8米,桥顶宽5米。运河上的另一座塘栖桥,是唐代名将尉迟恭建造的,桥造成后,两岸居民常常到桥堍下栖息,「塘栖」之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大运河段





大运河段

乌镇

乌镇位于桐乡县境,紧傍京杭大运河西侧,正当南北水陆要冲,俗称「两省(、)三府(、、)交界之地」。乌镇是江南水乡的典型市镇──水多、桥多、美女多,「频来幽鸟当窗语,半落闲花度水香」。这里有著名的风味土产「姑嫂饼」和「熏豆茶」,民间拍曲「三跳」至今流传于市井。乌镇最有名的是桥,据说一个小小镇子竟有一百二十余座桥。现在保存完好的七座古桥中,仁济桥和通济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乌镇古桥

,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早在五万年前,这里就有「建德人」居住,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在春秋时期处于越国西部边境,后属楚,隋代置,南宋曾在此建都,当时称为临安。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作为终点的标志,是横跨在运河上的拱宸桥。此桥建于明崇祯十四年(西元1641年),全长138米,是一座三孔的石拱桥,石砌桥墩逐层收分,桥面两侧作石质霸王靠,是十分典型的中国式石拱桥。



大运河段(终点)





大运河终点标志--拱宸桥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

历经沧桑的京杭大运河将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地已对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和沿线文物埋藏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勘探,对其中一些已着手制定和实施保护方案,部分地段也正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必要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纪念标





一、春秋战国吴王夫差自邗沟开掘大运河第一锹始,二千四百余年留下了历代王朝无数印迹,也无时不刻展现劳动者奋斗的伟大功绩。纪念标以龙印与船桨为元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揭示运河历史的精髓。



二、印纽以历代皇印为蓝本,经融合综抽象化再创作,似龙似虎,仅取其象征意义,具沧桑感。



三、船桨斜穿越龙印,表达劳动者是穿越运河历史的主角。印正面铭刻: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纪念标大字。背面刻:大运河宣言。侧面可刻上大运河全图。



四、船桨上铭刻:这次有历史意义活动的参与者,领导、专家、政协委员、各界人士签名(能刻二百人左右)。表达参与者立志做一名保护大运河的桨手纤夫的信念。

诗词大运河

大运河是一条生命的河,艺术的河,一直活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尤以唐代诗人写得最多。描写大运河的诗词,在容上有三类:一是写开凿大运河民工的悲惨命运,揭露隋炀帝骄奢淫逸的生活;二是肯定大运河的作用,并对当年开凿运河的民工寄予深切同情;三是对沿河两岸美丽风光的礼赞。这些诗词,随着大运河的长流不息而流传千古,其中有的成为古典文学的精品。

隋炀帝挽舟者歌

【北朝】无名氏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翻译:

我哥哥被征去辽东打仗,最终饿死在大青山下。现在我又被抓来为龙舟拉纤,在运河堤上吃苦受罪。如今正是一个饥荒年头,给我们的干粮少而又少。此去前面要拉三千里路,这条命哪里还保得住?难免落得个抛尸荒野、魂归无处的下场。想起家中的妻儿和父母,不禁悲从中来。但愿哪位好心人能把我的尸骨送回故乡,使我在那里得到安息。



汴河直进船

【唐】敬芳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翻译:

汴水与淮河之间挖通后,确实有许多便利。不过,百姓遭受到的苦难也很深重。东南四十三州的广区,民脂民膏都被这条河运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贵族去享用了。

















隋宫

【唐】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

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有暮鸦。

地下若逢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翻译:

深锁的长安城笼罩在层层烟霞之中,又想选取江都作为自己华丽的别宫。如果帝王的玉玺不落在家手里,隋炀帝的龙舟锦帆应该已经游遍了天涯。如今的腐草里,已不见当年萤火虫的影子;运河岸边的垂柳,也只剩下归巢的乌鸦永远聒噪不停。而今在阴间假若遇到后主,难道还有雅兴让宠妃再唱一段《后庭花》?



隋帝陵

【唐】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翻译:

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

















汴河亭

【唐】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

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

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

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

迷楼还是景阳楼。

翻译:

的琼花开得非常繁盛,隋炀帝很想去游玩一番。他劈开昆仑那样的大山,造出了一条河流。浩浩荡荡的御林军辞别了皇宫,三千名嫔妃宫娥乘龙舟一起南下。响彻云霄的鼓乐把天上的星辰都惊动了,龙舟上的锦旗日日夜夜迎风招展。四海之的义军纷纷归顺正义之师,那座享乐美女的迷楼只不过是另一座亡了国的南齐奢华的景阳楼罢了。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翻译:

大家都把隋朝的灭亡归咎于这条运河,可直到今天,南北几千里的航运却都要靠它。假如隋炀帝当年没有乘龙舟游幸江南的荒唐行径,把他跟治水的大禹来比较,功劳也差不多。















金陵渡

【唐】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翻译:

寄宿在金陵渡口的小旅馆里,外出旅行的客人不禁有一股淡淡的忧思袭上心头。落潮后的长江水倒映着一勾弯月,那不远处星星点点渔火闪烁的地方,该就是令人神往的瓜洲了。



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水之隔,钟山也只要翻过几座山头就到了。春风又一次给江南披上绿装,可是什么时候,我才能在明月的照耀下回到故乡?



瓜州夜泊

【清】板桥



苇花如雪隔楼台,

咫尺金山雾不开。

惨淡秋灯渔舍远,

朦胧夜话客船偎。

风吹隐隐荒鸡唱,

江动汹汹北斗回。

吴楚咽喉横铁瓮,

数声清角五更哀。

翻译:

亭台楼阁掩映在如雪的芦花之中,大雾笼罩着近在咫尺的金山,昏黄的灯光映照着远处的渔家小屋,紧紧依偎的客船上传出旅人含混不清的对话。秋风吹来一声公鸡的啼鸣,涨潮的江水倒映出游移的北斗星。在瓜州这个吴楚咽喉要地,五更天响起几声凄厉的号角,听得人心生悲凉。





































枫桥夜泊

【唐】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简析】:

这首诗是一幅秋夜旅人泊舟图,时间、环境、心绪表现无遗,夜半古寺的钟声,将人引入悠远的意境。全诗含蓄、精炼、自然、耐人寻味。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mì)、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一、二句,虽然写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和情绪;而且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推论而出。三、四两句却是个大写笔,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距离传送了过来。这捎带着禅(chán)的超然的钟声,又会引发满怀愁绪的夜泊之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诗歌前后两联,所描写的容一繁一简,体现出来的感觉一实一虚,对比非常清楚。而诗歌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也寓于这繁简虚实对比的玄妙之中。



枫桥夜泊

运河毕竟不是海

十年前,我走过一次京杭大运河,到达时,已经被大运河的魅力所征服。



这岂止是一条河,这是文化带,是遗产长廊,是两千多年来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的展示长廊:城有、、……;物有瓷、丝绸、园林……;书有三国、西游、水浒、红楼……;至于运河沿线产生的名人,更不可尽数也。



当时我的感想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走一趟运河足矣。那时我对大运河只有赞叹,缺乏思考。



今天,我又一次站在运河边上,对大运河的感受和想法与十年前却大不同了。



我不仅感叹她的伟大和悠久,也开始注意到大运河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负面意义。



我们说黄河和长江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其实大运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比黄河与长江小。



我首先关注的是人造的大运河与天然的河流所孕育的文化有何不同?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东西向的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与这些河流发生了五次“十字”大交叉。这是大运河在技术上的伟大之处。在自然界,见不到“十字”交叉的河流,因为河往低处流。一条河不能穿过另一条河流淌,而大运河却做到了,为什么呢?靠的是船闸,船闸调节了高高低低的水系。但一处处船闸,也是一道道由人设置的关卡,因此在运河上航行,碰到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一处处人造的关口。这是运河与天然河流的不同之处。



在高邮的运河边,我看到一些船在等待过闸,有的已经等了7天。在有的船闸,最长的等了一个月。一位船主告诉我们,只要交更多的钱或者有关系,就可以提前放行。“提放”已经成了运河上的一个专用词。



因此在我看来,运河文化有讲究交际、沟通和看重关系的色彩,还有官气和腐败的味道。



大运河沿岸商业繁荣、灯红酒绿,这里固然有精美的丝绸、美味佳肴、舞榭歌台……,但这种精致的文化里弥漫着一种休闲、享受、奢侈的情调,缺乏刚健、豪迈、宏大的气魄。



同样一个隋炀帝,在祁连山下,是一个统兵护边让西域二十几个小国称臣朝拜的英雄,而在大运河,则成了驱无数民女挽舟、让沿途百官相迎的昏君。这似乎与大运河的文化有关。运河文化中有一种消解英雄气概的东西。



什么“十年一觉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人生只合死”……等等,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



在北,我看到大运河与骆马湖、宝应湖、洪泽湖等湖泊相会时,都另开一河,河湖分开。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开湖中的风浪。无需冒险、追求平静,这也应该是运河文化的应有之意。



大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条河呢?



一条没有波澜、没有险滩,只有船闸和管理船闸的官吏和兵夫的河;一条没有峡谷绝壁只有一处处繁华都市的河,一条不需要与激流险滩搏斗,而只是不断地与闸官和税吏周旋的河,一条两岸分布着隋炀帝水殿龙宫的河,一条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河……



我谈了许多运河文化中的消极东西,但我更关注与中国东部沿海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中风帆往来、络绎不绝,遗憾的是我国东部的近海上,却没有出现南来北往的航船。大运河繁荣的代价是沿海的荒凉和寂寞。



我曾跳上一艘运煤船,船长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望着紧握船舵,目视前方的船长,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三次环球航行的库克船长,他给英国带来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库克曾经也是一艘运煤船的船长,但他航行在波逐浪涌的。我在想,库克当船长时,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上早已经有过无数的船长,为什么这些船长中没有产生出中国的“库克”?为什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是由“近邻”中国人而是由“远客”库克来发现?我想起梁启超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成为一个海洋大国?



面对一中国地图,我发现这样一个相关问题:为什么从到,整个中国北方的海岸线上,城市十分稀少,与京杭大运河沿线密集的城市带相比,中国东部的海岸城市寥如晨星,即使这几个晨星般的城市,也是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租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为什么?



也许有专家会用地理因素来解释,比如中国的海岸,以钱塘江口为界,以北为泥沙海岸,以南为基岩海岸。基岩海岸水深、沙少容易建港口,由港口又可以发展为城市。泥沙海岸则相反。但许多事例否定了这一点,比如、……



我觉得这一切与大运河有关。从隋代以后中国的统治者利用大运河构筑了一个中国文化的三角形核心区,历代的首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繁华的城市在三条边上。运输问题通过运河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因此沿着海岸的海上运输被忽略了,或者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统治者看来,有大运河足矣。



因此我进行了这样一个推测:是大运河阻挡了中国人奔向大海的步伐,阻碍了中国人海洋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中国人的意识中更多的是“运河意识”而不是“海洋意识”。



从返回时,我选择了沿着大运河东面的海岸线走,我走过荒芜的海岸,也走过像日照、、荣成、威海、东营这样朝气蓬勃的新兴城市。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我认为这些城市(城市带或城市群)早就应该出现在那里,到20世纪,才出现在渤海和黄海边,已迟到了千余年。



由京杭大运河我想到了长城,这二者是中国上最大的人造工程。但它们绝不仅仅是工程,它们是中国国土的构架和格局,它们决定了中国国土的大小及形状。但按长城和大运河这种格局和思想,中国的国土形状充其量也就是个三角形,绝不会是今天这种昂首翘尾的雄鸡形状。靠农耕的汉民族是很难突破长城和大运河的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的。是外在的力量帮助汉民族冲破这一束缚。打破长城束缚的是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是他们把长城外的东北、、、带入了中国的版图。突破大运河框架的束缚,走向东部沿海的这一步,则充满了屈辱和痛苦,因为这是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通过开埠通商实现的。这一过程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的损害中国人尊严的条约。但历史是神奇的,它把坏的变好、好的变坏,屈辱变成了繁荣,伤害变成了帮助。中国沿海的一些城市的萌生和发展如是说。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又一遗憾:我们失去了一条流向大海的河流。大运河从北向南截断了许多流向大海的河流,其中的典型是淮河。明代修建的运河大堤斩断了淮河,使本来流向大海的淮河潴留成了一个悬湖——洪泽湖。淮河成了一条没有了下游和三角洲的河流。



在郊外的旷野里,我见到了淮河流向大海时的旧河道,它空旷、寂寥,像一段遗失了的记忆。我顺着干涸的河道向远方凝望,想象着河床中水波荡漾、大江东去,河面上舳舻相接、风帆如墙,岸上市井相连、港口相望的景象……

一部流动的厚重史书

我国的河流水系,除横断山区外,基本都为自西向东流,各水系间有分水岭阻隔。为扩大活动空间,人们自然想到沟通各水系的运河,以缓解陆路来往的艰辛。

京杭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的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在今南北,连接成串的天然湖泊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以后又有菏水和鸿沟把黄河和淮河联系起来;用灵渠穿越南岭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沟通。晋南北朝时,为战争需要又开凿了白沟等运河,把黄河和海河水系直至滦河水系连接起来。这样,早期联系滦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的南北通道已经形成,其中包括了初期的京杭运河。

在以后的年代,各段水道兴废不一,但水道网络却始终存在,并根据需要有不同的延伸。在隋朝和元朝,有两次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前者都城在西,后者都城在北,淮河以北的线路有大的改动,但重点基本没变。

一次耗时数百年的初创、两次巨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和无法胜数的小规模改建、扩建,构成了京杭运河的全部历史。它是数十代人的集体创造,它关连着一个伟大国家的历史进程。

承载帝国梦想

中国历史上、隋、元三次大统一都把建设京杭运河作为优先规划和实施的大事,历朝历代都把维护运河的通航作为要务。运河已经成为国家的生命线,它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

《旧唐书.融传》描绘了京杭运河水运网在国家经济上的不可或缺,“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当时唐朝都城的运河港口广运潭尽收天下财富,汇聚着全国各地的舟船,“若广陵则锦、铜器、官端绫绣;会稽则罗、吴绫、绛纱;南海玳瑁、象齿、珠、沉香;豫章力士瓷饮器、茗铛、釜;空青、石绿;始安蕉、蚺胆、翠羽;吴郡方文绫。船皆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

唐宋时期有大量的国外使者和学者来中国朝圣或求学,他们多由运河来去,他们生动地记载了运河及其沿岸的繁华。《马可波罗游记》中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对运河的叙述。运河所经名城荟萃,人才辈出,是我国历史面貌的重要见证。

水利工程的典

京杭运河行经不同地形、地质和水资源条件的地区,这使运河的修建、维护极其困难和复杂。我们的祖先解决了运河的众多难题,写下了水利史上浓重的一笔。

先人们根据运河各段的具体条件,做出了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的工程规划,综合解决了汇水、引水、节水、行船、防洪等难题,实现了全线的通航。其中,白浮引水、引汶济运、南旺分水、清口枢纽等工程,至今都为国外专家所赞叹。

京杭运河创造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奇迹。它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洪泽湖;它综合地解决了蓄水、运河供水、冲沙、分水、防洪等多项水利需求;它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斜面升船机,其中最大的瓜洲堰,以22头牛作为升船动力,实现长江中的航船进入北运河;它还有大量人类早期的通航闸门,特别是北宋在今附近的复闸,是世界上最早的两个闸门的通航船闸。在元朝,运河上已有了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等多个渠化河段。

京杭运河也搭建了顶级科学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元朝郭守敬在运河规划中提出了海拔概念,并据此实施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渠化工程;明朝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在黄淮运综合治理中得到了有效的实践。

血泪堆砌的辉煌

京杭运河的光环掩盖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与泪。其实无论是运河的开凿,还是运河的通航都凝结着万千黎民百姓艰辛的劳作。滔滔的运河之水浸透着百姓的血泪,它的历史也是一部辛酸血泪史。

在开凿运河时,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凿通济渠时,役丁死十四五”。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永济渠时征诸军一百多万,男丁不够,就抓女工上河。河工在五万名监工监督下日夜劳作,动辄受“枷项笞背”的处罚,弄得许多人家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隋唐运河,运输量巨大,船队要从黄河经过。相关文献对牵船纤夫的劳作情况有过生动的描述:“自集津上至三门,皆一纲船夫并牵一船,仍和雇相近数百人挽之。河流如激箭,又三门常有波浪,每日不能进一二百船,触一暗石,即船碎如末,流入旋涡,更不复见。”“苟纤绳一断,栈梁一绝,则扑杀数十人。落栈着石,百无一存,满路悲号,声动山谷。”......

河畔名城:

是大运河的起点,而大运河在的起点则是在今天的什刹海。元时称什刹海为「海子」,又称「后三海」,包括前海、后海和积水潭(又称西海)。三湖之水来自于玉泉山,经长河汇注而成。因湖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名什刹海(即十刹海)。什剎海现有水面34公顷,「银锭观山」号称「燕京小八景」之一。许多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等,至今仍然保留着。现在,这里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什剎海水上游」的路线已经开通,处处感受到留下的明清市民风俗。

大运京什刹海段(大运河起点)

什刹海银锭桥

大运河通州段



大运河通州段

于明永乐二年筑城置戍,自迁都后,渐成京师东南转运与边防重地。清雍正年间在此置州,1860年后对外贸易日益发达,成为华北最大商港,民国之后更成为北方近代工业基地。现为全国四个直辖市之一。

柳青镇位于市西北,京沪铁路纵贯全镇。镇东南滨南运河,西北临子牙河,水陆交通便利。这里是著名的民俗古镇,以木版年画闻名于世。柳青年画色彩鲜艳,主题明快,尤以「麒麟送子」、「年年有鱼(余)」、「鲤鱼跳龙门」等最为传神。

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过了图中的金钢桥后汇入海河

是一座古城,早在代时就在这里建造县城,明代起开始称为「」。大运河纵贯全境。在北郊北营村,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一座古陵墓——禄王墓。禄古国位于今天菲律宾国的禄群岛,当时的禄国有东、西、峒三王,以东王为尊。明永乐十五年(西元1417年),禄国三王率眷属及侍从340余人前来中国京城朝拜明成祖永乐皇帝,九月返国途中,东王于城北安陵驿馆染上疾病,不幸逝世。永乐皇帝下令以王礼厚葬之。这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重要史迹,至今保留完好。

聊城、、曲阜

沿着大运河作历史漫游,可以看到运河两旁一个个历史人物傲岸站立,仿佛在审视着人间的过去、今天和将来,检阅着大运河上来去匆匆的过路人。

聊城,古称东昌,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岸。明清两代,这里商家云集,经济繁荣,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冲。清乾隆八年(1743年),和两省商人在这里合资兴建会馆,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名噪一时。会馆建筑面积达3,311平方米,有殿堂楼阁160多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会馆里有戏楼一座,其壁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京剧、梆子、梆子等剧种的120余种传统剧目题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穿过聊城东昌湖的古运河,两岸绿影婆娑

,古称任城,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成功,在明清时是鲁西南地区最繁华的商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令其自豪的历史文物,太白楼就是其中之一。太白楼位于市区的旧城墙上,传说是唐代大诗人白的故居。故居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楼有白的珍贵遗迹,楼外的墙壁上,更镶嵌着许多历代朝野闻人的碑刻。城里还有一座崇觉寺铁塔,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座塔建于宋代(1105年),整个塔身的所有构件采用仿木结构的雕模,全部由铁铸而成,代表了当时金属铸造技术的水准。



鲁运河中段的东面,有一小城曲阜,屹立着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塑像。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故居建造了大成殿祭奉孔子,是为孔庙。曲阜城有孔子后代直系子的住宅,占地200余亩,是为孔府。城北外的泗水之滨,有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代子的墓地。孔庙、孔府、孔林素称“三孔”,驰名中外。

台儿庄

抗日战争中闻名全国的台儿庄,台儿庄段京杭大运河也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航段。早在明万历32年(1593年),粮船三分之二即由此北上入京,官府也在此设立了巡检司以备盗贼。在明清两际,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一度繁荣,据地方志记载:“台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直到今天,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仍是运河的一个重要航段,发挥着巨大的运输作用。



台儿庄运段

沛县

鲁运段,今、、三省交界处有一个沛县,是西汉开国皇帝邦的起兵之地,亦是邦及其手下的重臣萧何、卢绾、周勃、参、樊哙、夏侯婴、王陵等人的故乡。

,古称城,位于中运河的枢纽之地,自然形势险要,大运河开通以后,这里的战略地位益显重要,一向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争之地」之说。古诗云:「自古城列九州,虎争龙斗几千秋」。元代至正八年(西元1348年),因扼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要冲而升格为路。乾隆几下江南,对心有独钟,下令在云龙山建造行宫,每次南巡都居于此。不过他对的民俗不太喜欢,一次在云龙山游玩,遇到一个乞丐,竟敢对他不恭敬。乾隆很不高兴,指着童山说:「,地,可谓穷山恶水;人,十足刁民泼妇!」狮子山下,1984年发掘出了一个堪与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的西汉兵马俑坑。坑4000多个兵马俑穆然肃立,组成了一个步、骑兵种齐全,兼有指挥车阵的大型军阵。它正是古战场的艺术写照。

里运河最北端的,为大运河的入淮口。元代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过此地。出今西门,沿道里运河的东岸大堤东行,至河下古镇码头下大堤,一条曲折的大道延伸于住宅、菜地和池塘之间。大道尽头的绿树丛中是一座白色砖墙围绕着的小院,这便是明代大文学家、神怪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清朝漕运总督府所在地,邗沟到此接淮河,这里有运河上仅存的明朝建的清江大闸。这里还有三年前竣工的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桥,运河与淮河及北灌溉总渠在这里交汇一处,蔚为壮观。这里还是周恩来故居所在地,里下旧区存古楚遗风。只是古末口已无迹可寻。

有“运河之都”美誉的,地处古淮河之滨,握邗沟入淮处末口和泗水入淮处清口,在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因运河之便,城市发展达到鼎盛,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驻节于此,“三城外,烟火数十万家”,盐商巨贾云集于此,城也“俨如省会”,成为与、、齐名的运河四大都市之一。作为“运河之都”的,明清时期成为了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食盐集散中心。现在的段大运河仍然是国家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主通道,是经济发展的水运大动脉,有航运“半壁江山”之称。

穿城而过的古运河



城古运河

宝应

宝应始建于,古称安宜,隶属名扬海外的市,是市的“北大门”,与周恩来故乡毗邻,京杭运河纵贯南北,穿邑而过。风光宜人,设施配套,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宝应土地肥沃,湖荡密布,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生态示县、有机食品基地示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荷藕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出口量均为全国之冠,被国家授予“中国荷藕之乡”称号。

宝应属黄淮冲击平原,以京杭运河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高东低;沿运河两岸高亢,东西边缘低洼;运东南北两侧略高,中间偏低。境多数地区在海拔两米左右,属里下河浅洼平原区。

宝应纵棹园

高邮

高邮,也是一座古城,自宋代起就是江北重镇。大运河流经全县,与高邮湖相接。大运河的左岸,有一座唐代建的西塔(即镇国寺塔),是大运河上最高的古建筑之一,1950年代拓宽大运河,镇国寺塔一度被列为清拆建筑,后被制止,让河道东移五十米。高邮城的文游台,是一座著名的明代建筑,用以纪念轼、观等四位文人。文游台的建筑十分壮观,《邮帖》勒石犹存于此,上有东坡、观、黄庭坚、米芾、子昂、董其昌等的墨迹。

高邮保留有中国最完整的古驿站遗址



高邮文游台重光亭

,古称江都,唐诗曰:「天下三分明月夜,无奈二分是。」足见当时的繁华。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同时,也下令为他在江都修建行宫。行宫有五大建筑,即朝堂、寝殿、成象殿、水精殿和流珠堂。在行宫外,还有归雁宫、回流宫、九里宫、松林宫、又雷宫等十大宫殿,即「蜀岗十宫」,极尽奢华。十宫之外,还在南门外的长江岸边修建了扬子宫,宫有殿,殿有宫,相传是供隋炀帝观赏宫女们戏水的地方。

作为大运河的中枢,曾是商旅云集、人文荟萃之地。这里既有“腰缠十万贯,跨鹤下”的富豪,更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的文人。孟浩然、王昌龄、白、高适、杜甫、禹锡、绅、白居易、杜牧等都曾到过,总共写下了数百首歌颂美丽风光和繁华市井的诗歌。

大运河给瘦西湖更添美姿



--运河畔的美丽城市

,古称京口,处于江南和江北的交界处,得南北天时地利之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有一座金山寺,远近闻名,《白蛇传》的传说就源于此地。古时候的瓜洲现在也属于,瓜洲在晋代就是出名的长江渡口,在唐代最为繁荣。这里是古运河的入江口,地处长江北岸,正当大江南北的咽喉要冲,素有「江北重镇」、「千年古镇」之称。历代文人游历天下,常常羁留于此,留下了无数诗作名篇,使瓜洲古渡的声名更加远播。

大运河段(瓜州古渡)

,是一座以轻工纺织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也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古迹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建于南宋的舣舟亭。宋代大文豪东坡曾在这里泛舟游玩,舣舟亭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的。舣舟亭曲廊回旋,百花竞开,洞门漏窗,如诗若画,大运河绕亭东流而去,园林艺术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清代康熙皇帝曾在此处题下「坡仙遗」四个大字,后来,乾隆下江南时,也在亭题有「玉局风流」的匾额。

大运河段

大运河段

,是太湖之滨的风景名城。著名的惠山、鼋头渚的自然风光,揽天下山水之精华。不过,这里更著名的还是东林书院。书院始建于宋徽宗时,为著名学者时讲学的场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等在这里重建东林书院,从此声名日隆,明代末年,更一度成为左右全国舆论的中心。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最为有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等人被时人称为「东林八君子」,后为阉党忠贤嫉恨,东林书院也被毁坏。阉党铲除后,东林书院又得以重建。

清名桥是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

鼋头渚

东林书院石牌坊

东林书院主厅--丽泽堂

,古称姑,一向以园林美享誉天下,民谚早有「上有天堂,下有杭」之说。而现代人则称是「威尼斯」,因为这里水多、桥多。

吴门桥是最大的单孔石拱桥,横跨于大运河上。不远处还有一座宝带桥,桥长317米,有五十八个桥孔。宝带桥始建于唐代,桥孔之多,全国第一。每年的8月18日夜晚,这里会出现「串月」奇观──五十八个桥孔里各有一个月影,明月成串,辉映成趣。

运河畔的古盘门

宝带桥

,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帮」。出名人,仅在近现代,就有钧儒、王国维、元济、丰子恺、徐志摩等数十人。

近郊的长虹桥,横跨大运河,是纵横分节、并列砌成的半圆形石拱桥,全桥长72.8米,桥顶宽5米。运河上的另一座塘栖桥,是唐代名将尉迟恭建造的,桥造成后,两岸居民常常到桥堍下栖息,「塘栖」之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大运河段

大运河段

乌镇

乌镇位于桐乡县境,紧傍京杭大运河西侧,正当南北水陆要冲,俗称「两省(、)三府(、、)交界之地」。乌镇是江南水乡的典型市镇──水多、桥多、美女多,「频来幽鸟当窗语,半落闲花度水香」。这里有著名的风味土产「姑嫂饼」和「熏豆茶」,民间拍曲「三跳」至今流传于市井。乌镇最有名的是桥,据说一个小小镇子竟有一百二十余座桥。现在保存完好的七座古桥中,仁济桥和通济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乌镇古桥

,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早在五万年前,这里就有「建德人」居住,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在春秋时期处于越国西部边境,后属楚,隋代置,南宋曾在此建都,当时称为临安。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作为终点的标志,是横跨在运河上的拱宸桥。此桥建于明崇祯十四年(西元1641年),全长138米,是一座三孔的石拱桥,石砌桥墩逐层收分,桥面两侧作石质霸王靠,是十分典型的中国式石拱桥。

大运河段(终点)

大运河终点标志--拱宸桥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

历经沧桑的京杭大运河将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地已对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和沿线文物埋藏区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勘探,对其中一些已着手制定和实施保护方案,部分地段也正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进行必要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纪念标

一、春秋战国吴王夫差自邗沟开掘大运河第一锹始,二千四百余年留下了历代王朝无数印迹,也无时不刻展现劳动者奋斗的伟大功绩。纪念标以龙印与船桨为元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揭示运河历史的精髓。

二、印纽以历代皇印为蓝本,经融合综抽象化再创作,似龙似虎,仅取其象征意义,具沧桑感。

三、船桨斜穿越龙印,表达劳动者是穿越运河历史的主角。印正面铭刻: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纪念标大字。背面刻:大运河宣言。侧面可刻上大运河全图。

四、船桨上铭刻:这次有历史意义活动的参与者,领导、专家、政协委员、各界人士签名(能刻二百人左右)。表达参与者立志做一名保护大运河的桨手纤夫的信念。

诗词大运河

大运河是一条生命的河,艺术的河,一直活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尤以唐代诗人写得最多。描写大运河的诗词,在容上有三类:一是写开凿大运河民工的悲惨命运,揭露隋炀帝骄奢淫逸的生活;二是肯定大运河的作用,并对当年开凿运河的民工寄予深切同情;三是对沿河两岸美丽风光的礼赞。这些诗词,随着大运河的长流不息而流传千古,其中有的成为古典文学的精品。

隋炀帝挽舟者歌

【北朝】无名氏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翻译:

我哥哥被征去辽东打仗,最终饿死在大青山下。现在我又被抓来为龙舟拉纤,在运河堤上吃苦受罪。如今正是一个饥荒年头,给我们的干粮少而又少。此去前面要拉三千里路,这条命哪里还保得住?难免落得个抛尸荒野、魂归无处的下场。想起家中的妻儿和父母,不禁悲从中来。但愿哪位好心人能把我的尸骨送回故乡,使我在那里得到安息。

汴河直进船

【唐】敬芳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翻译:

汴水与淮河之间挖通后,确实有许多便利。不过,百姓遭受到的苦难也很深重。东南四十三州的广区,民脂民膏都被这条河运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贵族去享用了。

隋帝陵

【唐】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

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业,

只博雷塘数亩田。

翻译:

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

隋宫

【唐】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

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有暮鸦。

地下若逢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翻译:

深锁的长安城笼罩在层层烟霞之中,又想选取江都作为自己华丽的别宫。如果帝王的玉玺不落在家手里,隋炀帝的龙舟锦帆应该已经游遍了天涯。如今的腐草里,已不见当年萤火虫的影子;运河岸边的垂柳,也只剩下归巢的乌鸦永远聒噪不停。而今在阴间假若遇到后主,难道还有雅兴让宠妃再唱一段《后庭花》?

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翻译:

大家都把隋朝的灭亡归咎于这条运河,可直到今天,南北几千里的航运却都要靠它。假如隋炀帝当年没有乘龙舟游幸江南的荒唐行径,把他跟治水的大禹来比较,功劳也差不多。

泊船瓜州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汴河亭

【唐】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

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

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

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

迷楼还是景阳楼。

翻译:

的琼花开得非常繁盛,隋炀帝很想去游玩一番。他劈开昆仑那样的大山,造出了一条河流。浩浩荡荡的御林军辞别了皇宫,三千名嫔妃宫娥乘龙舟一起南下。响彻云霄的鼓乐把天上的星辰都惊动了,龙舟上的锦旗日日夜夜迎风招展。四海之的义军纷纷归顺正义之师,那座享乐美女的迷楼只不过是另一座亡了国的南齐奢华的景阳楼罢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水之隔,钟山也只要翻过几座

山头就到了。春风又一次给江南披上绿装,可是什么时候,我才能在明月的照耀下回到故乡?

枫桥夜泊

【唐】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简析】:

这首诗是一幅秋夜旅人泊舟图,时间、环境、心绪表现无遗,夜半古寺的钟声,将人引入悠远的意境。全诗含蓄、精炼、自然、耐人寻味。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

金陵渡

【唐】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翻译:

寄宿在金陵渡口的小旅馆里,外出旅行的客人不禁有一股淡淡的忧思袭上心头。落潮后的长江水倒映着一勾弯月,那不远处星星点点渔火闪烁的地方,该就是令人神往的瓜洲了。

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最为典型地传达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

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mì)、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一、二句,

瓜州夜泊

【清】板桥

苇花如雪隔楼台,

咫尺金山雾不开。

惨淡秋灯渔舍远,

朦胧夜话客船偎。

风吹隐隐荒鸡唱,

江动汹汹北斗回。

吴楚咽喉横铁瓮,

数声清角五更哀。

翻译:

亭台楼阁掩映在如雪的芦花之中,大雾笼罩着近在咫尺的金山,昏黄的灯光映照着远处的渔家小屋,紧紧依偎的客船上传出旅人含混不清的对话。秋风吹来一声公鸡的啼鸣,涨潮的江水倒映出游移的北斗星。在瓜州这个吴楚咽喉要地,五更天响起几声凄厉的号角,听得人心生悲凉。

虽然写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和情绪;而且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推论而出。三、四两句却是个大写笔,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距离传送了过来。这捎带着禅(chán)的超然的钟声,又会引发满怀愁绪的夜泊之人什么样的感受呢?

诗歌前后两联,所描写的容一繁一简,体现出来的感觉一实一虚,对比非常清楚。而诗歌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也寓于这繁简虚实对比的玄妙之中。

枫桥夜泊

运河毕竟不是海

十年前,我走过一次京杭大运河,到达时,已经被大运河的魅力所征服。

这岂止是一条河,这是文化带,是遗产长廊,是两千多年来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的展示长廊:城有、、……;物有瓷、丝绸、园林……;书有三国、西游、水浒、红楼……;至于运河沿线产生的名人,更不可尽数也。

当时我的感想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走一趟运河足矣。那时我对大运河只有赞叹,缺乏思考。

今天,我又一次站在运河边上,对大运河的感受和想法与十年前却大不同了。我不仅感叹她的伟大和悠久,也开始注意到大运河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负面意义。我们说黄河和长江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其实大运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比黄河与长江小。我首先关注的是人造的大运河与天然的河流所孕育的文化有何不同?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东西向的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与这些河流发生了五次“十字”大交叉。这是大运河在技术上的伟大之处。在自然界,见不到“十字”交叉的河流,因为河往低处流。一条河不能穿过另一条河流淌,而大运河却做到了,为什么呢?靠的是船闸,船闸调节了高高低低的水系。但一处处船闸,也是一道道由人设置的关卡,因此在运河上航行,碰到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一处处人造的关口。这是运河与天然河流的不同之处。

在高邮的运河边,我看到一些船在等待过闸,有的已经等了7天。在有的船闸,最长的等了一个月。一位船主告诉我们,只要交更多的钱或者有关系,就可以提前放行。“提放”已经成了运河上的一个专用词。

因此在我看来,运河文化有讲究交际、沟通和看重关系的色彩,还有官气和腐败的味道。

大运河沿岸商业繁荣、灯红酒绿,这里固然有精美的丝绸、美味佳肴、舞榭歌台……,但这种精致的文化里弥漫着一种休闲、享受、奢侈的情调,缺乏刚健、豪迈、宏大的气魄。

同样一个隋炀帝,在祁连山下,是一个统兵护边让西域二十几个小国称臣朝拜的英雄,而在大运河,则成了驱无数民女挽舟、让沿途百官相迎的昏君。这似乎与大运河的文化有关。运河文化中有一种消解英雄气概的东西。

什么“十年一觉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人生只合死”……等等,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

在北,我看到大运河与骆马湖、宝应湖、洪泽湖等湖泊相会时,都另开一河,河湖分开。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开湖中的风浪。无需冒险、追求平静,这也应该是运河文化的应有之意。

大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条河呢?

一条没有波澜、没有险滩,只有船闸和管理船闸的官吏和兵夫的河;一条没有峡谷绝壁只有一处处繁华都市的河,一条不需要与激流险滩搏斗,而只是不断地与闸官和税吏周旋的河,一条两岸分布着隋炀帝水殿龙宫的河,一条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河……

我谈了许多运河文化中的消极东西,但我更关注与中国东部沿海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中风帆往来、络绎不绝,遗憾的是我国东部的近海上,却没有出现南来北往的航船。大运河繁荣的代价是沿海的荒凉和寂寞

我曾跳上一艘运煤船,船长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望着紧握船舵,目视前方的船长,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三次环球航行的库克船长,他给英国带来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库克曾经也是一艘运煤船的船长,但他航行在波逐浪涌的。我在想,库克当船长时,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上早已经有过无数的船长,为什么这些船长中没有产生出中国的“库克”?为什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是由“近邻”中国人而是由“远客”库克来发现?我想起梁启超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成为一个海洋大国?

面对一中国地图,我发现这样一个相关问题:为什么从到,整个中国北方的海岸线上,城市十分稀少,与京杭大运河沿线密集的城市带相比,中国东部的海岸城市寥如晨星,即使这几个晨星般的城市,也是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租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为什么?

也许有专家会用地理因素来解释,比如中国的海岸,以钱塘江口为界,以北为泥沙海岸,以南为基岩海岸。基岩海岸水深、沙少容易建港口,由港口又可以发展为城市。泥沙海岸则相反。但许多事例否定了这一点,比如、……

我觉得这一切与大运河有关。从隋代以后中国的统治者利用大运河构筑了一个中国文化的三角形核心区,历代的首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繁华的城市在三条边上。运输问题通过运河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因此沿着海岸的海上运输被忽略了,或者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统治者看来,有大运河足矣。

因此我进行了这样一个推测:是大运河阻挡了中国人奔向大海的步伐,阻碍了中国人海洋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中国人的意识中更多的是“运河意识”而不是“海洋意识”。

从返回时,我选择了沿着大运河东面的海岸线走,我走过荒芜的海岸,也走过像日照、、荣成、威海、东营这样朝气蓬勃的新兴城市。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我认为这些城市(城市带或城市群)早就应该出现在那里,到20世纪,才出现在渤海和黄海边,已迟到了千余年。

由京杭大运河我想到了长城,这二者是中国上最大的人造工程。但它们绝不仅仅是工程,它们是中国国土的构架和格局,它们决定了中国国土的大小及形状。但按长城和大运河这种格局和思想,中国的国土形状充其量也就是个三角形,绝不会是今天这种昂首翘尾的雄鸡形状。靠农耕的汉民族是很难突破长城和大运河的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的。是外在的力量帮助汉民族冲破这一束缚。打破长城束缚的是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是他们把长城外的东北、、、带入了中国的版图。突破大运河框架的束缚,走向东部沿海的这一步,则充满了屈辱和痛苦,因为这是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通过开埠通商实现的。这一过程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的损害中国人尊严的条约。但历史是神奇的,它把坏的变好、好的变坏,屈辱变成了繁荣,伤害变成了帮助。中国沿海的一些城市的萌生和发展如是说。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又一遗憾:我们失去了一条流向大海的河流。大运河从北向南截断了许多流向大海的河流,其中的典型是淮河。明代修建的运河大堤斩断了淮河,使本来流向大海的淮河潴留成了一个悬湖——洪泽湖。淮河成了一条没有了下游和三角洲的河流。

在郊外的旷野里,我见到了淮河流向大海时的旧河道,它空旷、寂寥,像一段遗失了的记忆。我顺着干涸的河道向远方凝望,想象着河床中水波荡漾、大江东去,河面上舳舻相接、风帆如墙,岸上市井相连、港口相望的景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b18ca9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8.html

《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