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

发布时间:2018-09-25 21:27: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

1919—1927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

1937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1945-1949

1946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中间路线遭到破产,人民民主统一阵线更加巩固和扩大。国民党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中。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全面建设(1949-1956

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任何一个政党的行动,都要受一定的思想、观点或理论的指导和支配。指导一个政党一切行动的思想、观点或理论体系,就是这个政党的指导思想,亦称行动指南。一个革命政党要指导革命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正确的思想、理论,并且善于把这种思想、理论和革命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使它真正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不仅关系到这个政党的性质,也关系到这个政党及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命运和前途。

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十五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党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判明国际国内的复杂局势,了解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预察事变的进程,制定不同历史时期的正确纲领、路线;才能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始终站在革命运动和建设事业的前头,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随后,又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保证中国亿万人民完全实现民族振兴。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随后,又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保证中国亿万人民完全实现民族振兴。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在不同阶段的指导思想不同:

1、建党初期,强调在中国建立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义无产阶级政党

我们党建党初期,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的数量占人口总数不足1%。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 革命。由于中国的社会政治状况,特别是国共两党的历史发展,决定了中国不能有强大的小资产阶级政党。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就有大批的农民和小资产 阶级革命分子参加到无产阶级政党中来,使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1927年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党处于农民群众的汪 洋大海之中,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探索着解决这一重大的历史课题。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在农村的条件下,“‘斗争的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另一方面,又努力在实践中创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注意增加党的工人成分,但反对唯成分论;吸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的 先进分子入党,同时特别注意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提出了首先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当时我们党就深刻地认识到,真正决 定党的性质的,不是党员的出身,而是我们党的政治斗争和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思想教育。后来经过延安整风,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了怎样坚持党的性质的一系列 观点和原则,进一步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国度,怎样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
2、党的九大对党的性质的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

中国的建立,旧生产关系的摧毁,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表明党的最低纲领实现了。根据党的八大的思想,党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然而,在对党的自身建设起主导作用的党的性质的表述和阐释上,却长时间没有完全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尤其是从党的九大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把党的性质表述 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这一表述就是认为:党仍是阶级斗争和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工具,强调的是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斗争。这给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任务的实现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党的十二大,对党的性质有了科学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迈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起点。一九八二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在邓小平思想的主导下,在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的同时,在新修改的党章中相应地把党的性质科学地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 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概括,既肯定了党的阶级基础和先进性,又科学地确定了党的利益取向,更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为党在新时期的自身建 设和基本路线的实现提供了保障。近20年来党的自身建设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的成功,与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肯定、对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 的一部分的肯定这一与党的性质直接相关的理论问题的突破是直接关联的。
4、十六大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肯定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又表现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实现历史使命过程中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最广泛的代表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在经济活动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社会分配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呈 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使得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思考和探索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这个党这一重大的历史课 题。吸取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总揽当今世界政治环境,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现状之后,江泽民 总书记作出了科学的新概括: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 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之一,就是深化了对党的性质的理解,并给予了科学的阐释:
侧重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要素上理解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在 对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理解上,过去多从阶级的划分,从人的阶级属性,甚至从阶级对立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理解和阐释在党以推翻旧政权为主要任务的时 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党执掌政权以后,特别是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这一理解和阐释必然表现出其严重的局限性。因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 展,必然导致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和自身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过去受压迫受剥削的阶级成为今天有知识有文化的领导阶级,他 们的先进性没有失去,反而增添了时代的特征。如果不能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工人阶级先进性根本体现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就不可能充分调动工人阶 级的积极因素来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对其他阶级和社会阶层的动员就显得更加苍白。
侧重从利益的共同点上理解和阐释党的性质。阶 级的划分,本来就是经济利益差别和对立的表现。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之所以能宣称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以此作为阶级的使命,是因为工人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 的物质承担者,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维系着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利益。在这一前提下,尽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各种形式的阶 级对立,但从发展的方向和终极点上看,必然有其利益上的共同点。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极大的发展,各阶级阶层在经济利益上日益 表现出渴望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健康文明的思想文化得以繁荣的共同愿望。这正是我们在这个阶段用以动员和团结各阶层人民群众最好的旗帜。江泽民同志正是抓 住了时代的这一特点,向世人宣称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如果 我们继续仅从工人阶级作为本阶级成员的代表而不是从其体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先进性去理解党的性质,我们在经济和文化的代表性上就会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例 如: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已经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包括职工、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资本所有者及其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表现出 来的各种因素。要不要明确他们在政治上的代表性呢?如果按照过去对党的性质那种理解和表述,恐怕不足以引导他们在共产党领导下找到他们在政治上的归属感。三个代表的思想正好解决了这一部分社会群体的思想疑虑。江泽民同志在浙江、江苏和上海考察时更是具体地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国有经济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应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他们在活 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使他们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完善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 档次。这些都能让他们,甚至让整个社会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共产党的性质,更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f58cb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9.html

《中国共产党党史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