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精华版

发布时间:2020-11-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精华版


导论

一、 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1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 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二、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1.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马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1

2

3 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4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历史方位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
1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 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 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 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治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
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 7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 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有利于战略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性等特点。
面向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时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主要在于:

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
2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更加成熟。

二、 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1. 终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2. 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3. 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促进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 促进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的关系;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4. 持统筹兼顾
1 总揽全局,统筹规划; 2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3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4 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 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概述 1. 济与经济建设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
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 2. 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 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 2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3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4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5 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 6 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7 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的思想; 8 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3. 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经济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社会经济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并受到政治法律制度的保护。经济体制主要指在经济制度基础上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和结构、国民经济的管理制
度和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经济运行规则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基本经济制度; 2 分配制度;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 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1. 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1 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而是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
2 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3 从改革的内容看,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变革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那些方面和环节,
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具体制度安排; 4 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是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经济结构、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同时在这种调整中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使社会焕发强大活力。 2. 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1 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2 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 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 4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6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3. 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1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
2 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3 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 4 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三、 国的经济发展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基本任务、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主要包括: 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四、 济全球化条件的中国对外开放 1. 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世界范围的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和更为合理的配置,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得到更加充分的涌流;
2)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在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上明显领先,在制定和维护国际经济行
为规则和制度上占有主导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带来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占有之间新的不平衡;
4)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带来了重大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这次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2. 扩大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 1)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 2)继续坚持“引进来” 3)实施“走出去”战略; 4)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3.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围绕国际经济关系所确立的一系列国际行为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从根本上决定着全球经济利益的分配格局。
中国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包括:

1)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应该按照民主平等的原则处理国际经济关系,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富欺贫、以强欺弱;
2)通过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国际经济摩擦和争端;
3)本着求同存异和多样性原则,尊重和包容世界经济中不同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选择;
4坚持互利合作原则,缩小南北差距,推动世界经济平衡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
5)稳步有序地推进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实质性改革,使之成为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平台。

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概述 1. 政治和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1)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 2)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 3)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 4)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 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6)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 中国的政治制度既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其本质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持国家
长期稳定和发展: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 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1)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2)人民民主是民主和专政相统一的民主; 3)人民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
4)人民民主是全面民主。
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可靠保障。
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 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健全民主制度; 2)丰富民主形式; 3)拓宽民主渠道;
4)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5)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5.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6. 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三权分立”主要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制衡,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权利具有至上性、不可分割性;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利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此,在中国,既没有搞“三权分立”的政治基础,也没有搞“三权分立”的经济基础。

三、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 政治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健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而对其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和变
革,它不是要根本改变政治制度,而是要通过优化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实际功能,全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增强国家政治制度组织国家、治理社会、推动发展的能力。 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1)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 2)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完善;
3)行政管理体制与机构改革成效明显; 4)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丰硕;
5)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3.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们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个总体要求明确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立场、根本所在、目标取向和基本原则: 1)基本立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绝不照搬西方的模式,绝不放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根本,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根本目的: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基本取向: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和发展;同时,通过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制度,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为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4)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4 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稳定
政治体制改革既是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力量,也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对于正常的政治发展来说,推进政治体制的自我完善和更新与维护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稳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政治稳定是评价一个国家政治体制、
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政治稳定有三个特点:
1政治有序,国家与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的局面;
2政治有效,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能够积极回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有效发展;
3政治持续发展,政治发展不发生中断,保持不断进步状态。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1 文化和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建设,就是围绕一定目标任务并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活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1)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

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 3)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 4)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 5)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 6)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制度和体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
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 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以及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载体手段、传播流通、评价激励、规划管理、人员机构等 方面的制度和体制。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基础。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就是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内在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 2 推进文化传承、借鉴与创新 1)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必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3)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4)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3.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增强中华
文化国际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到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2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4)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1. 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2)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
3)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 4)关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5)关于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思想; 6)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制度和体制 社会建设制度是指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对应的社会领域的制度: 1)教育制度; 2)劳动就业制度;

3)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4)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管理制度。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1. 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民生主要是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具体涉及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内容。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 1)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
2)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3)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4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等等。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是当前民生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
2)传统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
3)政策机制不完善,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1.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利益矛盾日益凸显; 2)矛盾的复杂性增强;
3)矛盾朝对抗性演变的可能性有所增强;

2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1)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2)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3)进一步完善矛盾调处机制; 4)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正义是对社会终极价值的追求,是对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约束。 1)公平正义是历史的; 2)公平正义是具体的; 3)公平正义是发展的; 4.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4)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

5)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5.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确保国家和社会制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确立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对全体公民是均等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政府职能; 2)加大财政投入;
3)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体系。

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 当前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会管理,通常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社会管理与中国国情和社
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社会管理理念还不科学,存在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重管理控制、轻社会服务,重强势群体利益、轻弱势群体保障等问题;
2)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存在着政府管理职能越位、缺位等问题;
3)社会管理法制政策还不完善,存在社会管理立法滞后、社会管理执法不公等问题;
4)社会管理方法还不适应发展需要,存在社会管理过于行政化、社会管理渠道不畅、社会管理体制新旧转化缺位等问题。
2.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
系;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

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1. 生态与生态文明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关系。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状态。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1)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
2)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3)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 4)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

5)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中华民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发
中国人口众多,又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尽管从总量上看中国是世界上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按人均水平又是一个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压力。同时,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生态环境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各方面积累的环境问
题日益突出。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 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国策 1)控制人口数量; 2)提高人口质量;
3)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推动节能减排; 3)发展循环经济; 4)加强宣传教育;

5)完善体制机制。

四、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世界各国都应认识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国际上公认的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基本准则,在环境利益和责任特别是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分配方面作出安排。世界各国都应根据自身发展水平,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务实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七讲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概述 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2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1)关于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思想; 2)关于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的思想; 3)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思想;
4)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5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 6)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 1. 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考验” 1)执政考验; 2)改革开放考验; 3)市场经济考验; 4)外部环境考验。
2. 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

1)精神懈怠的危险; 2)能力不足的危险; 3)脱离群众的危险; 4)消极腐败的危险。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代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为执掌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最根本的就在于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 1)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2)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4)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5)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1.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和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
2.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2)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3)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4)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5)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2.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1.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 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3)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 4)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
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
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1)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
2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3)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
4)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已经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cf7bb5e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34.html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精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