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基础知识应知应会20200518

发布时间:2020-07-14 10:31: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冠肺炎基础知识应知应会

1、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答: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 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o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 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 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2019-nCoV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 发现,而在Vero 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对冠状病毒理化特 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

2、 哪些消毒方法可有效的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答: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P30分钟、乙謎、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 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3、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答:人群普遍易感。新冠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 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 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4、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什么?

答: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 传染源。

5、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 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 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6、 新冠肺炎的潜伏期有多长?

答: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7、 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答: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 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 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 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 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 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 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 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产妇临 床过程与同龄患者相近。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8、 新冠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特点?

答: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 现肝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 増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 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 采用RT-PCR或/和NGS方法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 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 更加准确。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 天后开始出现阳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

9、 哪些方法可以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

答:怀疑新冠肺炎时应尽快将标本送至当地指定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或第三方 检测机构进行相关病原学等实验室检测。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标 本(如鼻咽拭子、咽拭子等)、下呼吸道标本(如深咳痰液、肺泡灌洗液、支气 管灌洗液、呼吸道吸取物等)、粪便/肛拭子标本、抗凝血和血清标本等。为提 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应当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留取痰液,实施 气管插管时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标本采集、运送、存储 和检测暂按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管理,按照《病原微生物实蚁室生物安全管 理条例》及《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輸管理规定》 (卫生部令第45号)及其他相关要求执行。检测方法为:1 .实时荧光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 源。

10、 新冠肺炎CT有哪些特点?

答: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 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11、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史有哪些?

答:(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冇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 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 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 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12、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答: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 14 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 14 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增) 2 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 2 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增)正常或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 2 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 3 条。

13、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答: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 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増高。

14、新冠肺炎的轻症病例有哪些表现?

答: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師炎表现。

15、新冠肺炎的普通型病例有哪些表现?

答: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16、新冠肺炎的重型病例有哪些表现?

答: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出现急促,RR>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02) /吸氧浓度(FiO2) <300mmHg (1mmHg=0.133kPa)o

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 PaO2/FiO2X[大气压(mmHg) /760]o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 进展>50%者按重型管理。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 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50次/分;1-5岁,RR 次0次/分;>5岁,RR>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2) 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2%;

(3) 辅助呼吸(呻吟、鼻翼煽动、三凹征),发紺,间歇性呼吸暂停;

(4) 出现嗜睡、惊厥;

(5) 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G

17、新冠肺炎的危重型病例有哪些表现?

儿童重型、危重,

(1)呼吸频率增快; 精神反应差,嗜睡; 乳酸进行性升高; 影像学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快速进展;

3月龄以下的婴儿或有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 吸道畸形、异常血红蛋白、重度营养不良等),有免疫缺陷或低下(长期使用免 疫抑制剂)。

20、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

答:(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尤其是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 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 测。(3)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相整别。

气管插管等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诊疗措施时,应当按照接治确诊患者的要 求采取预防措施。

(4) 诊疗区域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5) 采取设置等候区等有效措施:避免人群聚集。

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应知应会

21、普通病区(房)新冠肺炎防控要求有哪些?

答:(1)应当设置应急隔离病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 美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 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按规 范要求实施及时有效隔离、救治和转诊。

(3) 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上不 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

(4) 不具备救治条件的非定点医院,应当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定点医 院。等候转诊期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救治措施。

(5) 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

22、患者转运有哪些要求?

答:(1)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用,驾驶室车厢严格 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 消毒剂。

(2) 医务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景;司机穿工 作服,戴外科口罩、手套。

(3) 医务人员、司机转运新型冠沃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 护物品。

(4) 转运救护车应具备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基本条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 车进行转运。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转运后对车辆进行消毒处理。转运重症 病例时,应随车配备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进一步 恶化。

(5) 务人员和司机的防护,车嘛、医疗用品及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 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定执行。

(6) 救护车返回后需严格消毒方可再转运下一例患者。

23、救护车如何清洁消毒?

答:(1)空气:开窗通风。

(2)车厢及其物体表面: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4、何谓空气传播?

答:空气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直径至5 p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

疾病传播。

25、 何谓飞沫传播?

答:飞沬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直径〉5 pm)在空气中短距离(1 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疾病传播。

飞沫的产生:

(1) 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 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 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26、何谓接触传播?

答:接触传播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导致的疾病传播。

27、疫情期间心理调整有什么好处?

答:心理平衡和生理平衡一样重要,在疫情期间,我们应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可 以正确应对各种刺激,有益于增强免疫力。良好的心态可以改善人的气血循环, 而焦虑、恐惧、担忧的心态会让我们机体局部气血不畅,反而会使得疾病加重。 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疫情的严峻性,做好自我防护,同时也要主动调整自己的 心态。

28、预防新冠肺炎手卫生时机有哪些?

答:(1)在下列情况之时:抵达工作场所。

(2)在下列情况之前:直接接触患者、戴手套进行临床操作、药品准备、接触、 摆放食物或协助患者进食、离开工作场所。

(3)在下列情况之间:对同一患者进行不同部位的操作。

(4)在下列情况之后:取下手套或取下个人防护用品;接触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和被其污染的物品;接触已知或可疑血液、体液或渗出液污染的物 品;无论是否戴手套,只要有个人躯体需求时,如使用厕所、擦拭或揍鼻涕等。

医务人员应接受系统的职业防护培训,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将接触传播的风 险降到最低。

29、何谓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答: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 体从而引起伤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答:采用适宜的技术、方法,防止病原体传播给他人的方法。包括空间隔离、屏 障隔离、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污染控制技术如清洁、消毒、灭菌、手卫生、环 境管理等。

30、何谓屏障隔离?

答:是在易感者与暴露源之间采用物理性屏障的隔离措施(如墙体、隔断、隔帘、 薄膜)的统称。

31、何谓空间隔离?

答:利用距离与空间将易感者与暴露源进行分隔的措施,如隔离房间。

32、常见的口覃类型有哪些?

答:在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口罩包括医用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置、医用防护口 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用口罩的防护能力从高至低依次为医用防护口 箪、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口罩。

33、医用防护口罩和N95/KN95是相同的吗?

答:通常说的N95并不等同于医用防护口罩,N95只说明了使用了 N95滤材, 口罩对非油性粉尘颗粒的过滤率达到95%的要求,并不一定是医用防护口罩。 N95/K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未对合成血液穿透,表面抗湿性进行测试, 因此,这类口罩短时间使用可以阻挡病毒等微生物,但不能用于有血液、体液 喷溅操作或长时间接触患者。在新冠防护用品紧缺的情况下,仅用于无喷溅的 操作,或在其表面加防护面屏,应当注意,一旦潮湿应立即更换。

34、医疗机构医用外科口禮使用范围?

答:医用外科口罩: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全院诊疗区域应当使用,需正确佩戴。 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答:原则上在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 病区(房)等区域,以及进行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 吸痰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使用。一般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其他区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作,原则上不使用。

35、乳胶检査手套的使用范围

答: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 监护病区(房)等区域使用,但需正确穿戴和脱摘,注意及时更换手套。禁止戴 手套离开诊疗区域。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

36、护目镜的使用范围?

答:在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等区域, 以及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吸痰等可能岀现血液、 体液和分泌物等喷溅操作时使用。禁止戴着护目镜离开上述区域。如护目镜为可 重复使用的,应当消毒后再复用。其他区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作原则上不使 用护目镜。

37、防护面罩/防护面屏的使用范围?

答:诊疗操作中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喷溅时使用。如为可重复使用的, 使用后应当消毒方可再用;如为一次性使用的,不得重复使用。护目镜和防护面 罩/防护面屏不需要同时使用。禁止戴着防护面罩/防护面屏离开诊疗区域。

38、隔离衣的使用范围?

答: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使用普通隔离衣,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 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使用防渗一次性隔离衣,其他科室或区域根据是否接 触患者使用。一次性隔离衣不得重复使用。如使用可复用的隔离衣,使用后按规 定消毒后方可再用。禁止穿着隔隧衣离开上述区域。

39、防护服的使用范围?

答: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使用。防 护服不得重复使用。禁止戴着医用防护口罩和穿着防护服离开上述区域。其他区 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作原则上不使用防护服。

40、医用外科口攣的佩戴方法?

答:(1)将口置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置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 部。

(2)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 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C

(3)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41、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答:(1)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42、 哪些操作容易引起气溶胶喷溅?应釆取什么措施?

答:气管插管和拔管、吸痰、心肺复苏、咽拭子采样、尸检、使用高速设备(如 钻、锯、离心机、牙科手机等)操作、气管镜检查等,实施这些操作时,患者 可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微小气溶胶而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因此进行以上 操作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操作房间保持通风良好,只允许必要的人员在内。

根据分级防护的要求的暴露的级别,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接触患者前后执行 手卫生。脱手套及时洗手或手消毒。操作结束后及时对可能污染的环境及时进 行清洁和消毒。

43、如何正确使用隔离衣或防护服?

答:(1)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2) 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 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E寸应注意避免污染。

(3)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若无明显污染可连 续应用。

(4) 如接触过疑似患者,接触第二位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或防护服。

(5) 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 重复使用的隔离衣应每天更换,遇污染时及时更换、清洗并消毒。

44、什么是标准预防?

答: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 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处理污染的医疔 物品与环境及安全注射等。.

45、标准预防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 可能含有可被传播的传染源,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2) 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患者G

(3) 目的是预防感染源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传播。

46、标准预防的特点?

答:(1)强调双向预防,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 传至病人。

(2) 既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又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 飞沫隔离。

47、 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答:(1)手卫生:洗手与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2)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 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面 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帽子、鞋套等。

(3)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主要针对进入医疗机构的伴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所有 人员,尽早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的传播。

(4) 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止感染原传播。

(5) 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织物和环境,防止其成为感染 源的传播媒介。

(6) 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 的危险中;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

48、 何谓额外预防?

答:额外预防的理念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结合医务人员操作中可能暴露的风 险强度和情形,从安全需要的角度而提出的一种防护方法。

49 何谓手卫生?

答: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50洗手的正确方法?

答:洗手时,应先用流动水使双手充分浸湿;再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 手掌、手臂、手指和指缝;而后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应注 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必要时増加对手腕的清洗;最 后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干手巾或纸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七步洗手法细则: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内)。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外)o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夹)。

(4)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弓)。

(5)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大)。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立)。

(7) 必要时增加手腕(腕)。

七字口诀:内、夕卜、夹、弓、大、立、腕

51、使用手消毒剂的方法是什么?

答:(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六步法揉搓步驟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 目的。

52、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吗?为什么?

答: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原因:(1)手套有不可见的渗透。(2)摘手套的 过程中可能污染手。

53、 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答:(1)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 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54、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答:(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55、防护的级别及要求?

答:(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3)认真执行手卫生。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置,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严格执行手卫生。

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 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 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根据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

3)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4) 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 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推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 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 气、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 面置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56、医护人员防护有哪些要求?

答:(1)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强化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做好诊区、病区 (房)的通风管理,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佩戴医用外科口 罩/医用防护口置,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2) 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防护措施,根据不同情形,做到以下 防护。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 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②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 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防渗隔离衣。③为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实施可能产 生气溶胶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插管前手动 通气和支气管镜检查等)时:1)采取空气隔离措施;2)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并进行密闭性能检测;3)眼部防护(如护目镜或面罩);4)穿防体液渗入的 长袖隔离衣,戴手套;5)操作应当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6)房间中人数 限制在患者所需护理和支持的最低数量。

(3)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 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戴手套前应当洗手,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当立即流动 水洗手。

(6)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穿脱流程穿脱个人防护装备,禁止穿着个人防护装 备离开污染区,以避免各个分区的交叉污染。

(7) 医疗机构应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加强症状监测,出现发热、咳 嗽等症状者应及时排查。

(8) 严格执行锐器伤防范措施。

(9) 每位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 行清洁与消毒。

57、 可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清洗消毒方法?

答:留观及隔离病房或污染较重的护目镜、防护面屏应用1000mg/L有效氯浸 泡30分钟,清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后放入容器中备用。非隔离区的护目镜 可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后放入容器中备 用。

58、医疗机构要进行预防性消毒吗?

答:医疗机构诊疗场所属于较密闭的公共场所,疫情期间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机 制,最大限度减少公众聚集性活动,加强密闭场所的通风、消毒等措施,所以 疫情期间医疗机构要进行通风、物体表面、地面等预防性消毒措施,减少无症 状感染者对诊疗环境的污染。在逬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剂浓度不宜过大,如含 氯消毒剤的浓度不宜超过1000mg/L.

59、公共场所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包括哪些?

答:(1)电梯按钮、门把手、候诊椅、自助机、电梯扶手、水龙头、马桶、转 运车辆、担架等运输工具。

(2) 消毒方法:首选500-1000 mg/L有效氯溶液,作用浸泡30分钟,不耐腐 蚀的物体表面使用75%的酒精擦拭2遍,每天至少2-3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3) 疫情期间根据污染程度,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也可使用保护膜法,保护 膜一用一丢弃。

60、手机(座机电话)需要消毒吗?

答:手机等物品是造成细菌和病毒接触传播的重要途径,手在接触污染的手机表 面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镜等粘膜部位,有可能造成感染。用75%酒精清 洁和消毒经常触碰的物品及其表面,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61、新冠肺炎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如何消毒?

答:新冠肺炎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可采用加盖容器收集,加含氯消毒 剂按有效氯10000 -20000 mg/L混合作用2小时后排下水道。如呕吐物、排泄 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可用含0.5%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 盖包裹污染物,作用30分钟,或用有效氯1000-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的擦 (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 2m,建议擦拭2遍)。

62、 新冠肺炎患者的安置及消毒?

答: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 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c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 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 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 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

63、新冠肺炎患者居住的场所室内空气如何消毒?

答: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恂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参照《医 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过氧乙酸、 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

64、新冠肺炎患者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如何消毒?

答:(1)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 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 巾)小心移除。

(2) 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 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 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 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 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0000 mg/L的含 氯消毒剂,按物、药比例1:2浸泡消毒2h。

(4) 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 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65、新冠肺炎患者粪便和污水处理要求?

答:(1)具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 加含氯消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40mg/L以上),并 确保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10mg/Lo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2)无独立化粪池时,使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排放。用有效氯 2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粪、药比例1: 2浸泡消毒2h;若有大量稀释 排泄物,应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干粉,按粪、药比例20: 1加药后 充分搅匀,消毒2ho具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

66、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后房间墙面、地面的处理?

答: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 可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 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lOOmL/m?〜300mL/m2, 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 钟。

67、 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后的物体表面如何消毒?)

答: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家居用品等有肉眼 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有效氯 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 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68、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后的衣服、被褥等织物如何消毒?

答:在收集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 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或釆用水溶性包装 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同时进行洗涤消毒30分钟,并保持500mg/L 的有效氯含量;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69、病房手消毒剂的选择?

答:参与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可选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或 醇类复配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可选 择季锻盐类等有效的非醇类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3%过氧化氢消 毒剂、0.5%碘伏或0.05%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或浸泡双手,并适当延长消毒作用 时间。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按上述方法 消毒。

70、新冠肺炎患者餐(饮)具如何消毒?

答: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71、 新冠肺炎患者生活垃圾如何处理?

答: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72、 新冠肺炎患者尸体处理方法?

答:患者死亡后,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在严密防 护下及时进行处理。用有效氯300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剤或0.5% 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病人口、鼻、耳、肛门、气管切开处等所有开放通道 或创口;用浸有消毒液的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民政部门 派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尽快火化。

73、新冠肺炎釆集标本的种类有哪些?

答:每个病例必须采集急性期呼吸道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或下呼吸道标本), 重症病例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根据临床需要可留取便标本、全血标本、血 清标本。标本种类:

(1)上呼吸道标本:包括鼻咽拭子、咽拭子等。

(2) 下呼吸道标本:深咳痰液、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灌洗液、呼吸道吸取物等。

(3) 便标本:留取粪便标本约10克(花生大小),如果不便于留取便标本, 可采集肛拭子。

(4) 血液标本:尽量采集发病后7天内的急性期抗凝血,采集量5ml,建议使用 含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

(5) 血清标本:尽量采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第一份血清应尽早(最好 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第3〜4周采集。采集量5ml, 建议使用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c血清标本主要用于抗体的测定,不进行核酸 检测。

74、鼻拭子标本采集方法?

答:鼻拭子: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拭子贴鼻孔进 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 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 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也 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奔去,旋紧管 盖。

75、咽拭子标本采集方法?

答:被采集人员先用生理盐水漱口,采样人员将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禁 止将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避免抗生素引起过敏),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 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 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将拭 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 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咽拭子也可与鼻咽拭子放置于同一管 中。

76、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的采样方法?

答: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将 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 取的粘液,并用3ml采样液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儿导尿管接在50ml注 射器上来替代收集器)。

77、痰液采样方法?

答:要求病人深咳后,将咳出的痰液收集于含3ml采样液的50ml蝶口塑料管中。 如果痰液未收集于采样液中,可在检测前,加入2〜3ml采样液,或加入痰液 等体积的痰消化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45bcc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c.html

《新冠肺炎基础知识应知应会202005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