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三查”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9-05-13 22:27: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三查”的注意事项

最近一段时期,国内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普遍上升,除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外,银行贷款三查做得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小微企业业务与大中企业相比,在风险特征方面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单个小微企业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较差,经营失败的可能性较高,具有快生速死的特点。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平均生存年限仅为3.7年,美国小企业60%存活不超过4年,40%存活不超过2年。第二,小微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财务报表不完善,信息不透明程度较高,银行很难通过传统模式发现小微企业的真实承贷能力。由于具有以上特点,银行对于小微企业贷款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质量就显得非常关键。

一、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典型案例

案例一:

借款人王某,在A银行贷款150万元,男,2009年开始随父经营某经贸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1万元,借款人出资占比22%,主营业务为批发、零售熟食品等;配偶颜某,与借款人共同经营熟食品生意;担保人王某,女,原为借款人公司员工,2013年出资成立某某商贸有限公司,在本地有房产。根据借款人提供的近3个月的银行流水测算,其年销售收入约600万元。

A银行发放贷款后不到6个月,贷款即因借款人资金链断裂发生逾期,最终全部形成不良。根据A银行事后调查,该笔贷款发生风险的直接原因为:1.借款人公司内部经营出现问题,经营卖场压款情况较为严重,结算周期延长,从而造成公司现金流减少、资金周转困难;2.公司对外盲目投资失败,借款人新投资餐馆因经营不善已关门,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周转困难的程度;3.银行部分贷款资金被借款人配偶挪用于民间借贷,未能及时收回,是造成资金链短裂的直接诱因。

而深入剖析后可以发现,A银行在贷款三查方面存在着以下突出的问题:

1.现场调查不够细致。虽然经办客户经理对借款人办公场所进行了上门调查和了解,但并未实际查看其经营卖场及仓库情况,也未通过卖场租赁方进一步了解和核实借款人的经营情况、结算方式及周期、购销合同的真实性等重要信息,对其经营情况仅以纸面合同、近期流水及借款人口述等加以推断,为后期未能及时发现借款人经营陷入困境的情况埋下了伏笔。

2.对借款人经营收入的推断不够合理,存在以押定贷以流水定额度的倾向。客户经理在贷前调查中对借款人销售收入及资金需求的测算不够合理:首先,其选取的近三个月流水为销售回款旺季的前一年11月至次年1月期间的银行流水,以此为平均额推算全年销售收入显然存在高估的较大可能性;其次是对借款人的资金需求并未按其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合理测算,而是仅套用银行三查模板中以净资产测算贷款金额为贷款依据。

3.对贷款资金真实用途未做到有效识别。A银行客户经理在风险发生前几个月的一次贷后检查中即已经发现借款人提供的两个不同收款方企业实为同一自然人的关联企业,且合同金额较大。按照常理分析,此类零售单价较为低廉的熟食品,如果按合同金额进货,需有庞大的仓库支持,真实性不足,但客户经理并未对此进行核实,也就未能发现这些贷款资金的真实用途。后经银行催收人员了解,该笔资金实际被借款人配偶挪用于民间借贷。

4.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全面,对部分风险信号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置。借款人在A银行申请贷款的同时,其配偶亦在他行同时申请了一笔160万元的贷款,家庭负债大幅增加,而A银行却未能及时发现和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案例二:

借款人李某,女,在B银行贷款480万元。配偶张某原在当地为某管材有限公司某区总代理商打工,2005年开始自立门户经营建材、五金生意,2010年注册了一家水电物资商场,属个体工商户,地址在某商业街。调查报告显示,其年销售额为4000万元。该笔贷款的抵押物是建于2008年的一座6层临街商住楼,1层为商铺,当时用作借款人仓库,2-6层为住宅,抵押部分为1-46层。负债方面,截至当年5月,张某在银行贷款余额共有412万元,共有信用卡额度15万元。当年12月,客户未归还当期本息并失去联系,剩余467万元本金成为不良贷款。

该笔贷款出现风险的直接原因是借款人家庭负债沉重,且频繁参与民间借贷,在商场经营业绩持续下滑的背景下,难堪重负,最终出现资金链断裂。

B银行的贷款三查同样存在着较多问题:

1.贷前调查阶段,B银行未对借款人周边朋友和亲戚进行必要的走访。后来,B银行在催收过程中发现借款人周边人员对借款人参与民间借贷的情况较为了解,如果贷前调查时能对这些情况多加了解,该笔不良贷款就极有可能被避免。

2.贷中阶段,审批人员未进行现场调查,而是仅根据客户经理上报资料的进行审批,对于借款人的人品、当地口碑和民间融资情况等无法深入了解,也很难准确识别借款人账户流水与其经营情况的匹配度等关键信息,导致最终无法准确判断该笔授信潜在的信用风险水平。

3.贷后阶段,由于小微企业贷款存在金额小、笔数多等特点,B银行受人手所限,多个岗位均为兼岗,贷后管理工作无法做到像对公企业一样细致。虽然B银行客户经理在风险发生前的两个月均对该客户进行了现场走访,但只是走马观花,未能有效识别客户风险信号。

二、小微企业贷款三查的注意事项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贷款三查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贷款三查之于小微企业贷款,可以达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影响程度。

(一)贷前调查“软硬结合”,去伪存真

贷前调查是小微企业贷款三查的重中之重,因此,有效识别信息的真伪是银行每个贷前调查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建议银行贷前调查人员在开展业务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伪存真,抽丝剥茧,逐步还原借款人的真实现状:

1.即若条件允许应尽量去生产销售的一线进行调查,先听取借款申请人的介绍讲述,引导客户主动介绍公司的经营、生产、销售情况,并对重点问题进行询问或深入交流,对客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

2.即要查实借款人的相关资料,并要求全部查验原件,保证资料的表面真实性。

3.即要对资料内容、抵质押物情况、保证人情况等进行核实。通过核实,要对借款主体的经营情况、借款用途的合法合规性等进行了解并做出判断。银行流水是贷前调查需搜集的必要材料,但对流水核查的方式不仅限于亲见银行打印等,还需对原始的进货发票、凭证、记帐流水等进行核实。另外,还需对企业主要供应商、销售商的结算量进行核实,以验证客户经营的真实现状。

4.即要通过上述查核手段,对借款人的经营效益及贷款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贷与不贷、贷多贷少、贷长贷短的评价和判断,而不是盲目地以定贷,以流水定额度。

除此之外,在当前风险高发的市场环境下,贷前调查还要做到软硬兼施、综合判断,即既要重视所收集的客观资料,如数据、流水、税单等硬性方面,又要重视行业评价、邻里口碑等难以用数据、文字反映的软性因素,利用性资料的准确性,结合软性资料的灵活性,对借款人的情况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二)贷中调查勤走访,防民贷

贷中方面,审贷人员也应适当加强现场调查,如对借款人周边朋友和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走访,便可很大程度地降低借款人因人品、虚假或参与民间借贷而发生不良的概率,因此建议银行可将客户经理与审批人员的现场走访纳入三查模板,作为规定动作加以要求。此外,尽管小微企业贷款的借款主体是个人,但其还款能力主要还是受经营主体的经营业绩影响,因此经营主体的贷款卡和企业征信记录等也应作为三查模板的必查项。最后,鉴于目前民间借贷的普遍性与负面影响,建议银行对于借款人流水中出现借款还款等敏感字样的情况应深入调查,在排除涉及民间借贷的可能性后方能给予授信。

(三)贷后调查依经验,看症结

贷后方面,要在批量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适当加大个性化风险排查力度。小微企业的几大症结,分别为:

第一种症结:盲目投资,无序扩张。该种症结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小微企业起步阶段,小微企业主存在经营定位不清晰,经营无方向的弱点,什么赚钱投什么,什么赚钱干什么;第二种情况是在小微企业发展上升阶段,个别小微企业主有了较多积累,于是对企业和自身能力具有了超强信心,从而进入多元化经营时代。很多小微企业主开饭店、投矿产、开发地产……连锁一片一片开,经营一串连一串,无规划、无分析,无序扩张。企业经营表面上红红火火,实质上各方面管理无法跟上,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最终往往从失控走向失败。

第二种症结:广泛融资,无度借款。个别小微企业主融资无规模、借款无上限,多家融资、多处融资。借入资金量远超出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还款能力,资金周转十分紧张,银行不抽贷时还能勉强维持,一旦一家抽贷,立马走向崩溃。

第三种症结:高息借贷,饮鸩止渴。该种症结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自寻死路,在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下,小微企业主之间有短期、小额的资金拆借行为实属正常,但部分小微企业主出于实业经营太辛苦、利润增长太慢的考虑,最后做起了资金生意,甚至挪用银行贷款用于民间借贷,极易因下游借款方无法按时还款而受到牵连,走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第二种情况是被逼无奈,个别小微企业主,因临时资金周转困难,本想借高息资金暂时缓解企业经营危机,不料却进入高息死循环,最终因财务负担过重而被拖垮。

第四种症结:鞠躬尽瘁,病而后已。个别小微企业主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在经营上尽心尽力、事必躬亲,甚至集管理、营销、司机、会计等多种角色为一身,夜以继日,最后导致自身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企业就此失去支柱,全盘皆输。

第五种症结:缺乏规划、资金错配。个别小微企业主对企业的资金安排无长远计划,不是买入固定资产(办公场所)长期占用流动资金,就是对账期过于乐观,往往由于资金期限错配、回款不畅等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倒闭。

第六种症结:内讧内耗,抽空企业。个别合伙制小微企业的股东之间相互不信任,或对其他股东的经营策略不认可,引起内讧,常常出现中途撤资,甚至合伙人相互设局的情况,最终导致企业走向失败。

第七种症结:担保拖累,殃及池鱼。小微企业主经营中相互抱团取暖,互相支持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也有个别小微业主仅凭江湖意气,不考虑后果和法律责任出具过多担保,最后常常因担保代偿而被拖入绝境。

第八种症结:仅靠关系,渠道单一。个别小微业主本身经营规模不大,产品竞争力一般,仅依靠单一固定合作关系维持经营,经营集中度风险过高。一旦关键下游或关系渠道出现问题,企业便会立刻失去正常经营能力,导致经营失败。

第九种症结:不良嗜好,损害企业。部分小微企业主或股东存在不良嗜好或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沾染上黄赌毒等不良习气,造成无心经营或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最终拖垮企业。

这些症结部分都可以在贷前调查或贷中审查中发现蛛丝马迹,然后在及时或精准的贷后检查中准确加以甄别。因此,银行的客户经理应与贷后管理人员积极配合,加强有针对性的风险预警与排查,对于此类风险信号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463ca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f6.html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三查”的注意事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