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文言文专题

发布时间:2020-03-10 15:29: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好文言文一定要走好“三步曲”

第一步:喜爱文言,培养兴趣

有些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要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平时课后要主动地阅读文言文,可以阅读一些故事性强、内容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特别是一些学生耳熟能详(或者以前曾经从课文中学过)的成语故事,如,《郑人买履》《揠苗助长》《掩耳盗铃》,自己尝试自读,能背诵更好。

第二步:读好文言文

相对于现代文,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大,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但是,文言文的学习同现代文的学习一样,需要从整体入手,也就是说从“文”上下功夫。首先要把全文读熟练,达到文从字顺,朗朗上口,在读的基础之上才能把握文意,因此,学习文言文一定要读好,读通顺。文言文的朗读要求: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如,《学弈》中的“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该读出肯定的语气。

第三步:读懂文言文

怎样读懂呢?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课文中的注释。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同时发扬自主合作精神,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只要走好上述的“三步曲”,相信小学生学好文言文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学习文言文技巧

1.掌握基本知识结构

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

词可以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

实词又可以分为五类:

单音词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如“妻子”一词在现代文中是一个双音词,意指老婆,而在文言文中则是两个单音词,是指老婆和孩子。

古今异义。包括同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改变和名称说法改变等。

③一词多义。如“引”字,本义为开弓,引申义有五种之多:延长、伸长;拖、拉;引导、带领;拿、引用;后退、退却。

通假。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其基本规律是“同音代替”。

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能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句也可分为五大类: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主谓倒装句、动宾倒装句、宾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2.断句

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理解关键的词语,判断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的表达方法,委婉、避讳的行文习惯等。

第三,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一些规律等。如文中常以“曰”、“云”、“谓”等词语作为引用、转述内容前的标志。

第四,根据常用于句首、句尾的词语来判断。如常用于句首的词有盖、夫、是时、后、既而、然且、然则、公、窃、寡人等词。常用于句尾的有与、邪、乎、哉等语气助词和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复音虚词。还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嘻等等。

第五,还可以根据句中常见的惯用词语来断句。如表示序数和表示顺序的词语,表示疑问的词语。

此外,还可以根据常用句式、固定句式或修辞手法来断句。

3.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人们通常以“信、达、雅”作为衡量一篇译文好坏的标准,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如此。好的译文能够将一篇文章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真实、完美地再现出来。如果将一篇寓意深刻、很有文采的文章翻译得干巴生硬,或艰涩难懂,就没有完全达到翻译的目的,同时也歪曲了原作。可见,翻译不仅是文言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也反映出译者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翻译文言文时应遵循的总原则。具体来说,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补充省略的部分。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谓语、主语、宾语等,要视情况补充完整。

②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都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过来。

③适当增减。有些文言文的语句,非常精练,言简意丰,翻译时应做适当扩充,以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相反,有的文章为增加气势,强化效果,故意用一串有同样意思而说法不同的句子,这时,翻译就要合并凝缩。

此外,还要注意句子的语气、句子间的关系、修辞手法等,翻译时要完整贴切地表达出来。

4.多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尤其是反复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脱离语言环境,干巴巴地去记一些语法规则是很难达到效果的,最好是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词语的用法及重要的语法现象。多读可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语感,以达到能够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放声的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之一,它可以使我们对文言文有丰富的感性知识。而且,古代的作品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阅读可以充分地领略古文的音乐美,增加学习的兴趣。

文言文基础知识

常用虚词用法

[]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助词,有时也用作动词。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它,他们不好的地方就 改正它。

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你()”。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您要怜悯()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

(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里面,再不医治,将会更 加严重。

(2)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永州的百姓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活着呀。

(2)而两狼之并趋如故。(狼》)——但是两只狼一起追赶(仍然)像先前一样。

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什么简陋的呢?

(2)惟弃秋之为听。(《弃秋》)——只听弈秋的讲解。

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好一会儿,(狼的)眼睛好象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 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常用作结构助词和语气词。

一、用作助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动宾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有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的事物”。例如: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这不是离我们远的东西看着就小,离我们近的东西看着就大吗?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徒步行走的人在树下休息。

2.“者”跟它前面的词语组成比况性结构,用在句末,表示相似于某种状况,常与“若”、”似”配合使用,相当于“象……样子”。“象……似的”。例如:(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但是(老虎)来回观察毛驴,觉得(毛驴)象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2)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他说着这些话,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3、用在数词的后面,一般指几种人或事物。例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心理,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理活动。二、用作语气词

1.用在判断句中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2.用在叙述句或描写句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有时:语前加一“有”字,形成“有……者”的格式。一般可不译也可译为“的”。例如: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姓蒋的独享那(捕蛇的)利益三代了。

3.用在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句末,把结果或现象提示出来,后一分句申述原因或理由。例如:(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虽然如此),但是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占有天时不如占有地利(更重要)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活板》)——不用木料做字模,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了。

[] 用作助词,偶尔也用作名词。

一、用作助词

1“所”字经常用在动词、动宾词组或形容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有指代作用。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相当于“……的(人、事、地方)”,或“所……的(人、事、地方)”。例如: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这个(打渔)人一件一件地为(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了自己听到的事。

(2)衣食所安。(《曹刿论战》)——衣物食品这类安身的东西。

2.“所”用在动词前,后面再加上“者”构成“所……者”格式,译法与不加“者”同。例如:(1)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刻舟求剑》)——船停下来了,就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2)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冯婉贞》)——傍晚的时候,所杀死的敌人大约百十来人。

3.“所”用在介词“以,从、为、由”等之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一般可充当主语、宾语或判断句的谓语,可分别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人物、处所、原因以及方式方法等等。相当于“……的人”、“……的地方”、“用……方法”和“……的原因”。例如:

(1)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这儿()我的剑掉入水中的地方。

句中的“所从”,即“从所”,表处所。

(2)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二章)——(上天)用种种行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句中的“所为”,即所做的事情,表动作行为。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和尽忠陛下的职责。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凭借。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原因。

4.“所”与介词“为”配合,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所”不译,“为”可译作“被”。例如: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毕升死后,他的那些印模被我的弟侄们得到了,至今还(一直)保存着。

5.“所”常与“有、无、何”结合,组成“有所”、“无所”、“何所”的格式,相当于“有什么……”、“无什么……”、“所……什么”。例如:(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种没有的。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未兰诗》)——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问姑娘想念的是什么?姑娘没有什么思念的,姑娘也没有什么想念的。

6.“所”用在数量词之后,表示概数。相当于“左右”、“上下”。例如:从弟子女十人所。(《西门豹治邺》)——跟随的女徒弟约十人左右。

二、用作名词,表示处所、方位。例如: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一定能使军队内部团结一致,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 用作连词。是文言文中起关联作用的虚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它连接的两个部分,或表示并列、相承的关系,或表示转折、递进的关系。有时也表示修饰的关系。“而”偶尔还可用作代词,但在初中文言课文中尚未出现过,故此项不作例释。

1.“而”表示前后相承关系,相当于“就”。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官兵的士气就上来了;第二次击鼓,士气就逐渐衰退;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2.“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有时也可不译。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永州的郊野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黑色的身体,带有白色的花纹。

3.“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但是”。例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千里马(是会)常常有的,可是(识马的)伯乐()()常常有。

4.“而”表示条件、因果关系,连接的两项,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相当于“那么……就”、“因而……就”等。例如: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名称和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已经明白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就弄清楚了。

5.“而”表示假设关系,一般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杀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所向)就可以了。

6.“而”表示修饰关系,它所连接的两项,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即前项是后项的状语。相当于“着”、“地”。有时也可不译。例如;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他。

(2)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清晨前往,傍晚返回。

[] 在文盲文中常用作连词,连接动词和动词性词组,连接分句与分句,表示承接关系或转折关系。有时也用阼副词。

一、用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例如:

(1)沾水则高低不平。(《活板》)——沾上水就会高低不平。

(2)吾恂恂而起,视其击,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我提心吊胆地爬起身,看看那瓦罐,我的蛇还在里面,就放心地睡觉了。

2.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反而”等。例如:

(l)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反而非常快速。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差役上,(我的死)比起我乡邻的死来,却已经在后边了。

3.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相当于“假如”、“如果”。为与前一分句的“苟、若、如、向”等假设词相呼应,可以译作“如果……就”或“假如……那么。”例如: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如果从前我不做(捕蛇)这种差役,就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4.表示选择关系,与"非”组成‘非……则……”句式,相当于“不是……就是”.例如:

非死则徒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搬迁了。

二、用作副词“则”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强判断语气,相当于“是”、“就是”、“原来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

[] 在文盲文中主要用作介词、连词,偶尔也用作副词、代词,与“为”字配合,组成“以为”或“以……为”的格式,可以用作动词。

一、用作介词 “以”作介词用时,跟后面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工具、凭借、原因和依据等。

1、表示工具时,相当于“拿”、“用”、“把”。例如;(1)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拿当代的大事询问我。

(2)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活板》)——用柴火烧烤,一会儿就可制成。

2.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事物,相当于“凭”,“按照”、“根据”。例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它的是非),也一定按照实情(去处理)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多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因”、“因为”、“由于”等。例如:(1)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可是我由于捕蛇独自活了下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他们)不因客观环境(称心)就高兴,也不因个人(失意)而悲伤。

二、用作连词

1.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例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皇帝)的缘故,皇上就派()到外面去带兵。

2.连接两个动词或词组,表示目的,相当于“来”、“用来”、“以便”等。例如,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一只狼正在柴禾堆中掏洞,打算将钻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

(2)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

3.连接两个动词或词组,表示结果,相当于“以致”、“因为”等。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陛下)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下臣)忠心进谏的言路啊。

4。“以”用在偏句开头,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如果”。例如: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如果咬了人,(谁都)没有防治它的办法。

5.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行动的方式,相当于“而”,可不译。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贵州没有驴,有好事的人用船装着运进去。

6.“以”与“是”组成顺承连词,构成“是以”或“以是”的格式,相当于“因此,,。例如:

(1)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的病)现在已深入到骨髓,我因此不再说话了。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因此大家公议推举向宠作中部总督,

7.“以”连接“上”、 “下”、 “往”、 “来”、 “东”、 “西”、“南”、“北”等词,表示方向,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作“以”、“往”等。例如:

(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接受任命以来,日夜忧愁叹息。

(2)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陈胜)就命令符离人葛婴率领军队攻取蕲县以东的地区。

三、用作副词 “以”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极高,相当于“太”、“甚”。例如: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士兵们买了鱼烧来吃,得到鱼肚里的那张字条,本来()觉得事情太奇怪了。

四、用作代词 “以”作近指代词用,相当于“这”、“这么”。例如: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那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即使骑着奔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呀。

五、“以”与“为”配合,用作动词

1.“以”与“为”结合,构成“以为”,“以……为”的格式,相当于“认为”。例如:

(1)以为妙绝。(《口技》)——()认为(表演得)妙极了。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有的认为死了,有的认为跑了。

(3)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我认为宫廷里的事务。

(4)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我认为大王的攻打宋国,同这个人害偷窃病一样。

2.“以”与“为”结合,构成“以为”、“以……为”的,式,相当于“拿(用、把)……当作……”。例如:(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但是捉到蛇把它杀死晾干后,拿它当作药饵。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好大好大的家伙啊,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3)子墨子孵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子墨子解下衣带圈起来算是一座城,拿木片当作(守城的)器械。

[]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和助词。

一、用作代词

1“其”用作代词,指代人、事、物。表他称的相当“他()”、“他()的”、“她()”、“她()的”、“它()的”。在句子中主要作定语。例如:(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饲养马的人不晓得按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养啊。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避之。 (《曹刿论战》)——(下车)看见他们的车迹乱了,(登上车又)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才去追击他们。

2.“其”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如: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其中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户)的前面。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或“那”)人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象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二、用作语气副词

1.“其”用于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也许”等。例如: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也许(或“大概”)一定会说:“要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要在天下人安乐之后才安乐”吧!

2.“其”用于表示疑问、反问或转折语气,相当于“难道”、“又”、“那”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年迈所剩的余力,并不能去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冯婉贞》)——我们村(周围)千里都是平原,却和他们的枪炮对抗,那怎么能取胜呢?

三、用作连词 “其”作连词,用于抉择的问句,表示选择,相当于“是……还是……”。例如:呜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1是真的没(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知遭什么叫(千里)马呢?

[]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副词和代词。

一、用作副词

1.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才”。例如:(1)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活板》)——打算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在铁框子里)密密地排上字模。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以前)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整岳阳楼。

2.表示判断语气的,相当于“是”或“本来是”。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当立为国君的本来是公子扶苏。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竟”、“竟然”。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桃花源中人)(渔人)如今是哪朝哪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二、用作代词“乃”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你的”。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宋王朝的军队北伐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祖时不要忘了告诉你的父亲。

[] 文盲文中常用作介词,由它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在翻译时应提到谓语前充当状语.如果“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中用作状语,翻译时位置可以不动。

1用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在”、"到”。例如: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庄公和曹刿()坐一辆战车,(与齐国军队)在长勺交战。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

2.用在动词之后,时间名词之前,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作补语,相当于“在()……时候”。例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自从我家三代居住()这个乡里,算到现在有六十年了。

3.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对于“对”, “对于”、“向”、“给”等。有时可不译,有时也可译作“跟”。’例如:(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握蛇的山神听到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这件事报告给天帝。

(2)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我打算告诉给掌管收租税的官吏。

4.用在形容词之后,介绍出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例如:

苛政猛干虎也。((捕蛇者说,)——残暴的政治比老虎还凶猛啊。

5、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介绍出范围,相当于“在……方面”。例如: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而在人口方面却不足。

[] 用作助词,有时也用作代词。

一、用作助词

1用作发语词,放在句首,引起议论或强调的作用。可不译。例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和别的字连用,组成“若夫”、“且夫”等,放在句首,也表示引起议论。相当于“像那……”、“要说那……”的意思。例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像那连绵的阴雨密密麻麻地下着,一连几个月不放晴。

2.用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相当于“呀”,“了”、“吧”。例如: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毛驴)现在象这样(被老虎吃掉)了,可悲呀1

二、用作代词 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些”、“那、那些”等,例如: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好龙})——(叶公)是喜欢那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 三、用作名词 用作普通名词时,“夫”是成年男子的通称,女子的配偶,丈夫,旧时指从事体力劳动或被役使的人,如车夫、马夫、渔夫、役夫、民夫等等。例如: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口技》)—不一会儿,小儿于(也被)惊醒了,大声啼哭。(她的)丈夫也醒了。

() 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尾,表示加强判断和解释的语气,翻译时加判断词“是”,或以“呵”、“呀”对译。例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是没有穷尽的。

2.用在句尾,表示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相当于“啊”、“是……的”。例如: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小恩小惠不能普及到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3.用在疑问、反诘句末,表示疑问、反诘语气,相当于“呢”。例如: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想要它跟普通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用在句尾,表示命令或祈使语气,相当于“啊”、“呀”,也可不译。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里的情况)不能和外面的人讲啊1

5、用在主语或时间名词及状语之后,或复句的前一分句的句尾,起停顿作用,可以不译。例如;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黔之驴》)——()形体的庞大好像有美德,声音的宏亮好像有本领。

[] 常用作语气助词或介词。一、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和“呢”。例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怨恨(捕蛇)这个差使吗?

2.用在句末,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现在逃亡也是死,发动大事(指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吧!

“乎”与表示测度语气的副词“其”、“得无”等连用,在测度语中含有委婉的反诘语气。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呢”。例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还厉害的呢]

4.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不亦……乎”的句式是一种习惯的委婉反诘用法。相当于“吗”、“呢”、“吧”。例如: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象这样去打捞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乎”与表示反诘语气的副词“岂”、“宁”或与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敢”等连用,构成“岂……乎”、“宁……乎”、“敢……乎”的句式,加强反诘语气,相当于“呢”、“吗”。例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二、用作介词 “乎”有时用在句子中间,同“于”字,相当于“在”。例如:

今虽死乎此。({捕蛇者说,}——()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差使上。

[] 语气助词,有时也用作代词或兼词。

一、用作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肯定,感叹或疑问的语气,相当于“了”、“呢”,或不译。例如:(1)今其宣十无一焉。((捕蛇者说》)——现在他们的家十()没有一()了。

(2)虽我之死,有于存焉。(《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呢,

二、用作代词

1 用作疑问代词,通“安”,常用在反诘句中的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哪里”、“哪儿”、“怎么”等。例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往哪儿堆放泥土和石块?

2.用作人称代词,代事物,同“之”,相当于“它”。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献蛇的)时候交上它。

三、用作兼词 “焉”用于句末,有时还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含义,相当于“于之”、“于是”、“于其”。介词“于”表处所。“之”、“是”、“其”是指示代词。可译作“在这里”、“在哪里”、“在其中”等。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三个人同行,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

() 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例如: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啊!(王叔远)的技艺也真是太灵巧奇妙了啊!

2.句中如有疑问代词,“哉”在句末即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例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之人的心理活动,(我想)也许会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理,为什么呢?

3“哉”常与“岂”、“安”等配合使用,构成“岂……哉”、“安……哉”的句式,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呢”、“难道(哪里)()”,“怎么……呢”等。例如:(1)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哪里象我的乡邻天天有死亡的威胁呢!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 语气助词,

1.“矣”用在陈述句句末、,相当于“了”、“啦”。又有表已然、将然和由假设推出必然之分,表已然,有“已经”的意思,表将然,有“将要”、“就要”的意思;表假设推出必然,有“如果……那么就……”的意思。例如: (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表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2)小敌去,大敌来矣。(<冯婉贞))——小股的敌人撤走了,大股的敌人就要来了。 (表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如果我不做这个捕蛇的差使,那么早就已经困苦不堪了。(由假设推出必然)

2.“矣”用在感叹句句末,相当于“啊”、“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太不聪明了!

3.句中有疑问代词时,“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例如:

事将奈何矣?(《触誊说赵太后》)——事情将怎么办呢?

4.用在祈使句句末,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例如:须叟,豹曰:“廷椽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椽起来吧,看样子河伯留客很久,你们都散去回家吧!

5.用在句中,或前一分句句末,表示停顿语气,以引起下文,相当于“啊”、“了”。例如: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船已经行进了,可剑却是不走的。

对以上部分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只作了扼要的介绍和归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文言课文时,要多留意虚词的用法。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虚词一旦离开了具体的文句,就难于确定它的意义和用法。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以期更广、更深地理解和把握文言虚词的特点、解释和用法。

(1)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守以卑者 2)博闻强记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3. 周公要告诫儿子的是: (用原句回答)

4. 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谦卑(2)强大 2、不谦虚谨慎而失去天下,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3、子无以鲁国骄士 4、一个人,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都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

(2)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食马者 2)力不足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3. 概括前两个段落的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参考答案】

1、(1)同“饲”,喂养(2)充足 2、拿着马鞭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呀!” 3、第一段: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第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4、世上不是没有人才,要害在于首先要有识才之人

(3)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阅十余岁 2)是非木柿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3、“以为顺流下矣”表现了僧人的什么特点?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经过(2)这 2、到河里去寻找那两个石兽,竟然没有找到 3、“据理臆断”,想当然 4、凡事不可只凭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地做出判定

(四)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 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 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解释文中语句。   

1.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三人行,必有我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shì shèn yì wèi yìng qín   

二、1.有一天,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 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2.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3.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三、1.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2.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   4.学习过后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   

(五)《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_______________ 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是知音,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把知音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成语高山流水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俞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从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俞伯牙和钟子期这对知音 3、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人们把知音比作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破,再也不弹琴了

(六)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③、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一个( ),告诉我们( )。

3、用现代文解释下面句子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答案

1 结构助词 代词 老师的话 代词 鸿鹄 代词 前一人 2 专心致志的听老师的话 三心二意 学习要专心致志 3难道是他的智慧比不上前一个学生么?我认为:不是这样的

(七)《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我能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①见两小儿辩斗 ②日始出时人近 ③一儿日初出远 ④及其日中如探汤 ⑤孔子不能 ⑥孰为汝多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两小儿的观点是什么?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观点一: 依据是: 观点二: 依据是: 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一凭视觉、一凭触觉来判断太阳的大小,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做才能避免产生这样的错误?

参考答案:

1.①争辩;②距离;③认为;④热水;⑤判断,判定;⑥通“智”,智慧。 2. ①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②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3.认为日出时离人近,日中时离人远;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近大远小。认为日出时离人远,日中时离人近;根据温度来判断的,远凉近热。 4. ①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②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5. 看问题(评价身边的人)要客观、全面,要有科学(事实)依据,不能单凭直观

(八)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莫能出其理。冲曰: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施行焉

补充注释: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太祖:曹操。 出其理:想出称象的办法。 校(jiào):比较。 施行焉:按这个办法做。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访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意思

有若成人之智 若出其中

中有楼若者 未若柳絮因风起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用法

欲知其斤重 必细察其纹理 人皆吊之,其父曰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楼渐低,可见其顶 其恕乎

4、翻译画线句子:

5、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赞美了曹冲年幼却聪明过人?

6、曹冲是著名的少年聪明人物,在我国历史上这类人物很多,请再举一个例子。

参考答案

1、到达(的水平) 询问 放在 便,立即

2、如同 好像 ....的东西 如同

3、代词,它的,代指大象 代词,它的,代指小事物 代词,他的 代词,那 代词,它的 语气助词,

4、略

5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6司马光

(九)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晒太阳),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夹住)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用法:

两者不肯相舍 太丘舍去 又渐如高舍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今日不 数十 传不习

而知新 死者十九 墙坏

3、仿照例子,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例句:渔者得而并禽之 禽通捉住

项为之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路转溪桥忽见

是知也

诲女知之乎

一切乌有

裁如星点

尊君在不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5、这则故事是成语 的来历,意思是:

6、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教育,请简要谈一谈。

参考答案

1 放弃 离开 房屋

2、下雨 用鞭子打 旧知识 十分之九 下雨

3强通 说通悦 见通现 知通智 女通汝 乌通无 裁通才 不通否

4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方相互争斗,第三方得利

6、略

(十)苛政猛于虎

孔子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同,车前横木。这里指孔子立身靠着横木,表示重视)而听使子路问,曰:子之哭也,壹(实在)似重有忧(连着有几件悲痛的事)者。而曰:然。昔者吾舅(丈夫的父亲)死于虎,吾夫死于虎,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苛酷的统治)。夫子曰:小子(年轻人)识(记住)之,苛政猛虎也。

1、依次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使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用法

怡然自得

忽有庞然大物

不觉呀然一惊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则黯然缥缈

尘气莽莽然

然数年恒不一见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

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4、本文揭示了繁重的赋税对劳动人民的伤害之大,而反映这种情况的古诗词名句也很多,请再写出一句这方面的古诗句。

参考答案

1、经过 代词,哭声 代词,妇人

2....的样子 ....的样子 突然 这样 ....的样子

....的样子 然而 是这样的

3、略

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十一)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市,适(到)鬻(卖)金(金子)者之所(地方),攫(抢)其金而。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衣冠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3、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1、穿衣戴帽 到,去 于是 跑开

2、略

3、略

(十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用来)处子(安顿儿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吆卖(沿街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古代的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宾主相见的礼仪)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近墓 太丘 又渐如

数月,将胡俊马而归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3、这则故事可用 (四个字)作标题,说明 对于成才的重要性,这可用 这个成语来概括。

参考答案

1、靠近 离开 房屋 居住 过了

2、略

3、孟母三迁 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十三)孟母断织

孟子少(年轻)时,诵,其母织。孟子辍然(突然停止)中止,复进。其母知其忘也,呼而问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其织,以此戒之。自是,孟子不复忘矣。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用法

以此戒之 以丛草为林 仁以为己任

徐喷以烟 以亿万计 此独以跛之故

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教育,请简要谈一谈。

参考答案

1、正在 于是,然后 代词,他 抓起,拿起 割断

2、用 因为

3、略

4、略

(十四)司马光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退为家人讲,了其大指(通主要的意思)。自是手不释书,至(甚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石击瓮破之,水,儿得活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用法

退为家人讲 此何遽不为福乎 始悟为山市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

以虫蚁为兽 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二虫尽为所吞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的字词

众皆弃去 古义 今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其邻人之父亦云 古义 今义

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可以为师矣 古义 今义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古义 今义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5、司马光击瓮实际上是一种创新思维,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请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

参考答案

1、代词,它。 流出

2、给 作为 作为 因为 因为

3、略

4、略

5、曹冲

(十五)

文征明(明代著名书画家)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标准),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马虎),或答人书札,少(稍微)不当心,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以十本为率

三省吾身

生残夜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千或百

答人书札

凭或立,不一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用法

故愈老愈益精妙

此独以跛之故

故又名鬼市

温故而知新

故时有物外之趣

3、文中加点的的意思是更、更加,请写出一个带有该字且意义相同的成语

4、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另举一例来证明。

参考答案

1、略

2、因此 原因 因此 旧的,老的 因此

3、精益求精

4、略

5、略

(十六)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加点的词

1.太丘舍( ) 2.尊君在( )

2.3.下车( ) 4.元方入门不顾( )

,翻译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答案:一,1.放弃 2."" 3. 4.不回头

,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那朋友 太丘 那朋友

,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十七)七步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①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解释加点的词

1.不成者大法 ( )

2.萁在釜下 ( )

3.以为汁 ( )

4.文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 )

,"萁在釜下然"""解释为____,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_______.

,《七步诗》一般写作:

答案:一,1.死刑 2."" 3.过滤 豆类 4.曾经

, 破釜沉舟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相煎何急;七步成章


( 十八)东坡逸事

东坡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

[注释]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东坡钱塘守时

遂悉偿所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3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 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1)担任 2)欠

2、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3、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aaea6c55270722182ef72e.html

《五年级文言文专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