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8-07-02 03:40: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

1中等学校心理学:是研究中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学与教互动过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2广义的教育: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一切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基本形式。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3观察法:是研究者再教育活动的自然情境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变化,从而了解其心理的方法。4调查法:不是直接观察别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而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有关材料,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5问卷法:是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它具有简便易行、省时省力、样本大、材料易于收集整理、调查结果统计处理具有科学性的优点。6教育心理试验法:是一种自然实验法,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变更某些条件,对被试者心理活动表现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7个案研究法: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对学习困难或品德不良学生、超常儿童、特殊才能学生的研究。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9无意注意:是预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10有意注意:是预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11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12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3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14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感觉,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1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它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16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它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17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18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19意志:是有明确的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20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开始,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21执行决定性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实施和完成阶段,它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的环节。22心境:是指人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23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23应激: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映。24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25气质: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26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27心理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28同化: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便是同化。29形式运算:是指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30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31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32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33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34团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学生班组为单位实施教育,以促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心理素质。35团体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值得注意或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设计教育方案,以学生班组为单位实施教育方案,使学生能获得正确的观念,改变不利的心理健康状态。36个别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设计适合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统的培养方案,然后对该生个别实施,使其健康发展。37个别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值得注意的心理问题,结合该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其解决心理问题的专门的培养方案,然后对该生个别实施,使其获得正确的观念,改善不利的心理状态。38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映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39抑郁症:是以持久性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40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41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42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是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解决问题方式所构成。43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44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45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46心理咨询:即以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引导、启发和教育过程。47教师的职业角色:也称为教师的社会角色,是指由教师的地位和身份所规定的教师应具有的行为和态度的总模式48教师的效能感:也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49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自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50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能教好学生、能否胜任教学工作的个人能力的主观判断。51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有碍其心理发展的行为。52归因:指人对行为或事件的原因所进行的分析和推论。53教师的期待:是指教师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54主观性评价:就是教师高居于学生之上,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和已有的框框去评价学生。55移情性评价:是教师以同情的态度,设身处地地结合学生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来评价。56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57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或意外的情况迅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58教育能力:是指教师为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多方面的,它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59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控制、调节、检查、评价、反馈的能力,是教师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的综合表现。60自我意识:是主体对于自己的意识,是主体对于自己的身心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在而产生的意向。61知识的学习:指学生对学校中的知识的掌握或获得。62知识的理解:是在感知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达到对事物抽象概括的认识,是揭露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63实物直观:指在感知实际事物基础上进行的直观。64模像直观:指以事物模拟形象为对象的直观。65语言直观:指通过教师对相应事物形象化的言语描述,使学生获得相应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观形式。66变式:指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地变化,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67知识的巩固:是指对所学知识的持久记忆。68知识的应用:是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69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活动方式。70运动技能或称操作技能:指将一系列的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71智力技能或称心智技能:是借助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72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的个性化,指个体依据道德规范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73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到的行为准则及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判断。74道德感情: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的体验。75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76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活动。77观察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示范而进行的。榜样的条件会影响到学习者观察学习的效果。78道德评价:是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所做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79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出现的,人们对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敬佩、赞扬,对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厌恶憎恨等,这类情感就属于道德情感。80移情:指人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体会或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能力。81道德信念:是产生自觉行为的强大动力,它能推动人们按照自己确信的行为准则行动,并使行为具有一贯性、持久性等特点。82学生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83醒悟:是指品德不良学生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意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害性,引起内心震动,产生不安感,开始有了改正错误的愿望。84转变:是指品德不良学生在醒悟的前提下,行动上开始有了改正的实际表现。85反复:指品德不良学生在有了转变之后,又重犯过错的现象。86群体:又叫社会群体,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同一目标指引和同一规范的约束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集合体,还可称为团体。87正式群体:只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定员编制,有特定的组织目标,根据正式文件和章程而建立的群体。如学校中的各级党政组织、学生班组等。88非正式群体: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明文规定和定员编制,成员间以喜爱、兴趣、需要等相容或一致为基础而形成的群体。如朋友群体、兴趣小组等。89假设群体: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分析的需要而划分的群体,又叫统计群体。90实际群体: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实际存在的,成员间有直接和间接实际联系的群体,如学生的班、级、组。91大群体: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有很少或间接联系,没有直接的交往与互动。92小群体:指四十人左右的群体,学校、企业的班组都可以看做是小群体。93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94班集体:是班级群体进一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一般班级群体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群体。95社会助长: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从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也称为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助长相反,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干扰或社会情化现象。96社会情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情化作用。,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97从众:是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现象。98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命令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明确要求下发生的。99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100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101合作: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相互配合以实现统一目标的行为或意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b70eed102de2bd96058886.html

《心理学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