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关到底是嘉峪关,还是居庸关?

发布时间:2018-09-26 14:18: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天下第一雄关到底是嘉峪关,还是居庸关?

天下第一雄关到底是嘉峪关,还是居庸关?

居庸关:“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几个苍劲的大字挂在城楼之上 正面就是嘉峪关的关城,楼阁高耸在巍峨的城楼之上。天下第一只有一个,到底哪个是名正言顺的?这是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希望大家都来讨论一下。给出最详尽的答案。ps.回答的人越多,以后还有+分问题补充: 大家先不要肯定的回答是嘉峪关。为什么不是居庸关?没有足够的理由推翻居庸关是的话,是不会被采纳的。补充一下,网上的东西未必代表了真实,大家可以引用为自己的论据,但我希望更多的是自己的观点,更客观全面写。还有,四川剑门关也可能是天下第一雄关:

[剑门关是古蜀道上最险要的关隘,扼守着四川的北大门,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雄关”,李白叹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杜甫诗云“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这里补充一些请大家参考。

还有山海关就不用说了,这里说的是天下第一雄关,而不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这是公认的,大家不要张冠李戴。

天下第一关不等于天下第一雄关

天下第一关不等于天下第一雄关

天下第一关不等于天下第一雄关

天下第一关不等于天下第一雄关

天下第一关不等于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市,就是以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防守要冲嘉峪关命名的城市。南边祁连

雪峰绵延千里,北面山峦层叠,自古就是各朝派兵驻守的重地。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最西端,是长城防线上重要的军事要塞、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经过重新修葺,楼阁高耸,巍峨壮观,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动天下。

嘉峪关 位置: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北依马鬃山,南临祁连山,是丝绸之路上的要冲。嘉峪关市,是以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命名的城市,南有绵亘千里的祁连山雪峰,北有龙首山和马鬃山,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在这里派兵驻防。“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关城,楼阁高耸,巍峨壮观,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动天下。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留下了许多古迹和珍贵的文物:古拙粗犷的黑山石刻画像、反映魏晋时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的新城魏晋壁画砖画墓、以及我国第一座全面、系统展示长城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长城博物馆等。古老的丝路文化、皑皑冰川和茫茫戈壁共同构成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嘉峪关的修建,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演绎出了定城砖、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燕鸣等动人故事。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嘉峪关是万里长城西端,地势险要,巍峨宏伟,故称“天下雄关”。城头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南北城墙中段各有一座“敌楼”。城南北连接万里长城,与长城成崎角之势,互相呼应登关楼远望,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戈壁瀚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天晴之日,或海市蜃楼、或塞上风光,奇特景色,尽收眼底。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最西端,是长城防线上重要的军事要塞、河西第一隘口,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现在的“第一雄关”城楼,重建于1372年(明洪武年间),关城呈正方型,高11.7米,周长736.3,以内城为主,开东西二门,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城头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南北城墙中段各有一座“敌楼”。壁垒森严,雄伟坚固,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两翼城墙横穿沙漠戈壁,与南北两边山峰紧紧相连, 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60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这座古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建筑,在阳光照耀下,更显雄伟壮丽。在感叹“天下第一雄关”险峻雄姿的同时,人们更能从这古老土地的沧桑巨变中,领略到大西北骠悍苍凉、威武雄壮的神韵。但也有很多文章说是山海关

如此地址的图片http://www.gxnews.com.cn/news/20050702/05khbtp/151814.htm

参考资料:http://www.stjpedu.net:84/dl/htdocs/XXLR1.ASP?ID=5389

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

嘉峪关是天下雄关!!

小学和初中的地理书上都有!!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居庸关,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居庸关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并驾齐驱巍然屹立于我们伟大辽阔的国土之上,据说长城是美国太空人在太空中唯一能用肉眼见到的地球上的建筑物呢!提起居庸关来,这铮铮响的名字,我很早很早就听到了。记得从刚刚记事起,就从父亲、老师那里听到了许多关于万里长城的描述,其中就有居庸关这一段,从此这座雄关的影子就在我的心里刻下了。从那时就想,长大了一定要走一趟长城——万里长城!现在我的机会来了,借到北京培训的机会,我一睹了居庸关的风采,圆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梦想。趁着培训期间的一个闲暇的时间,在一个天气晴朗而空气却是冷冷的早晨,我和同学们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满怀着兴奋的心情,驱车迎着初升的朝阳奔着那心目已久的居庸关进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喧闹的北京城被甩在身后的时候,视野里开始出现绵延不断地莽莽石山。没多少绿意,只有一些嶙峋的怪石和一些如烟的杂木野草。“居庸关到了”有一位同学兴奋地喊了起来,我们就这样在不觉中已进入了长城的怀抱中。我心中无比激动的喊着:长城,长城,我来了!终于可以一览你那巍峨的雄姿了!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天下第一雄关!气势雄伟,蜿蜒伸向眼界

的尽头,直到天的那一边。看那城楼:它是那么雄伟、坚固,高高的箭楼,巍然耸立于苍茫的天地之间, “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走到城墙之上,箭楼的底下,手扶着城墙的垛口,昂首远眺,给人以望而莫及的感觉。北面,是重重叠叠的山脉,万里长城,像两条腾飞的长龙,顺着那连绵不断起伏的山脊,由东北面、西北面蜿蜒南来,向着南面汇聚过来。南面,则是一潭清水,这两条长龙顺着山脉的山角直冲下来,一头扎到了山下那个又清又静的湖的两岸,犹如“二龙戏水”一般。站在长城上,望着四周嶙峋的山峰和挺拔于山峰上的青松,正如古人所说:雄关积翠倚苕荛碧树经霜叶未凋重关深锁白云收天际诸峰黛色流万壑烟岚春雨后千峰苍翠夕阳中千峰岚气青霄上九折泉声翠壁间当然现在听不到那汩汩的泉水碰撞峭壁时发出的清脆的响声,然而我们可以闭起双眼,暂时把尘世中的烦琐杂事抛掉,用心去聆听那叮咚的泉水声,让它把我们带到那种娴静的世界中去。再俯首鸟瞰,下面那一片静静的湖面,在暖暖的冬日里显得更加宁静、清凉,好似瓦蓝瓦蓝的天空都藏在了湖底。顿时你会感觉到精神异常振奋,心胸也倍加开阔了。登长城的人还真不少,黄皮肤的、黑皮肤的、白皮肤的,让人感觉就像似在闹市里一样。耳边传来的小贩的叫卖、吆喝声,更似闹市一般的喧闹、拥挤。然而人群当中,中国人却很少。我突然有一种不知名的难受。难道,长城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反而不及在外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吗?难道真的是别人的永远是最好的吗?即便我们来了,也不应该是冲着那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来登长城的吧?在长城的面前谁可以称得上好汉,即使是秦始皇也不能啊!长城可是我们拥有五千年华夏文化的中华民族的象征啊!她是我们神州大地的脊梁,代表着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这足以令任何人仰视、尊敬!难道就不值得我们长城的子孙来领略一下她的风采吗?登到中途的一个烽火台上,竟意外的看到了一尊秦俑威风凛凛的站在垛口前,一双炯炯的有神的眼睛遥望着蜿蜒的长城,好像时刻在警惕着敌人的侵犯,以迅速点燃狼烟。 从五湖四海云集到这儿来的游客都争相和这为“战士”合影留念。我想这不止是为了新鲜,更多的应该是肃穆庄严、怀古爱国的激情吧!在途中看到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孩由父母领着,他的头低着,专注的看着自己每跨过的一个石阶,一步一步拾阶而上;因路太高、太险而中途而返的成年人却比比皆是。此时我在心中升起了对这个孩子无比的敬意,一个五、六的孩童都可以做到的,而我们有些成年人为什么做不到呢?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因为“怨天尤人”的阿Q精神在作怪。我不得而知。在一步步登到了这段长城最高处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终于通过努力战胜了自己。然而沿途所见所闻,顿时使我感到特别的失落。所闻:那是一群很不一般的大学生。黑发黄肤的一群,招摇着从面前过去。他们是日本人?朝鲜人?可他们说的,并不是鲜语或日语呀!我怀着好奇,便拉了一个同学慢慢的跟在他们后面。听了半天,听懂了关键的一句:“They must consider us as foreigners.”说这话的是一个女孩,说完这一群不一般的大学生发出了一阵“自豪”的笑声。此时我已无话可说!所见:在那古老的城墙上,歪歪扭扭的刻着一个一个的不相识的名字,犹如刻在我们的心里,每一刀都必定渗出嫣红的鲜血。我在想,刻上自己的名字也不失为“英雄之举”,但在下刀之前是不是应该先练练刻功,也可以展示一下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书法嘛!因为这不仅将成为你到过长城的最有力的证据,而且在你展示书法的同时,你也将随长城一起“永垂不朽”了!这岂不是更完美吗?志愿参加长城维护组织的威廉·林德赛曾说的:“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 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保持长城古朴的魅力! ”一个外国人尚且如此,而我们自己呢?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我闷闷的拾阶而下,突然想到了刚才那个拾阶而上的小男孩,那是我此次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脸上充满虔诚的登长城的国人。长城精神依然在!借用一句关于长城的诗:

再过去就是断壁?

再过去就是残垣?

我不信!我不信!

摸摸脊柱吧,

脊柱在就必有不死的躯干!

是啊,“脊柱在,就必有不死的躯干!”这雄关虽然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军事作用,但是它具有伟大体魄,忠贞的灵魂。伤也罢,痛也罢,泪也罢,恨也罢,它依然昂然傲立在莽莽的群山之间,沉稳的扎根在中华有志青年的心中。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在视线里越来越小了,在旅游巴士转了一个弯后,她在我们的视界里完全消失了。合上眼睛,我的心中波涛澎湃,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必将与万里长城这条巨龙一起,带着华夏的精魂,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上空!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嘉峪关的城墙牌匾都是这个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你说的很对天下第一关只有一个,也不可能出现两个。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1044.html?old=1&afterAnswer=1#here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原)

1935年,由马芷痒编著,张恨水审定的《北平旅行指南》出版,引起了轰动。当时市面儿上很少有这样的著作,其作用和地位都可与明代的《帝京景物略》媲美。书中介绍的旧京名胜古迹达230余处,其中不仅有居庸关,且居庸关内的南口、云台、青龙桥、八达岭分别列目,230处名胜古迹中它占了5处。

居庸关自民国就是京城的旅游热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外游人更是络绎不绝。但居庸关关城长期处于野点地位,往来八达岭的游客、旅游团大都会在这里驻足,看的是残城、颓墙,是深刻其上的苍老的岁月。1993-1998年经过5年的修缮“整容”,这座关城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已是青春时态,千古雄关恢复了原貌,扼喉傲立,让看惯了它苍凉面目的人既震惊又新奇。

在罗哲文、杜仙洲、朱希之等十几位中国著名长城专家参与指导下修复起来的居庸关关城城楼上,赫然悬挂着“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匾。

雄关夜色

两个天下第一雄关

谁都知道,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最东端的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最西端的嘉峪关,有称“天下雄关”的,也有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修复时,西门城楼悬挂的匾即为“天下第一雄关”匾。

怎会出现两个“天下第一雄关”呢?历史上就是如此,还是两家中有一家搞错了,把不该自己挂的匾挂上去了?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在能够搜罗到的资料中寻觅了一下各自挂“天下第一雄关”匾的依据,结果发现,历史上确实就有两个“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的匾,是1988年至1990年修复西门关城城楼后挂的,这座关楼1924年被军阀马仲英部拆毁时,原有的匾也就此失踪了。那块匾,据当时在世的见过的老人们回忆,题写的是“天下第一雄关”,书者为左宗棠。

居庸关悬上“天下第一雄关”匾的依据是清康熙年间一个文人的所见,此公名叫钱良择。康熙二十七年五月,钱良择随军去蒙古,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写,书成《塞外纪略》流传于世。在《塞外纪略》中,有关居庸关关城门额的部分是这样写的:“初三日甲戌,天晴无风,山行竟日,石路崎岖,时蹶马足。两峰壁立,中为通衢,愈登愈高,不知其所止极。十五里至居庸关城,城门额曰:‘天下第一雄关’。”

钱良择在居庸关关城所见的“天下第一雄关”门额,推断是明代的,居庸关关城和嘉峪关关城不同,嘉峪关在清代屡有修葺,战事频仍。居庸关在清代基本没动过。清王朝入主中原后,是不主张修整长城的,特别是康熙。他的心态和中国历代的很多皇帝,不管是汉家的皇帝还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皇帝的心态已大不相同。他需要的是民心,是汉民族地主集团的支持,从他的父辈起,钱宁肯花在修明皇陵和文庙上。在统一了的中华民族版图上,长城不再是汉民族和北方兄弟民族争战的边城,劳民伤财的大规模的修补长城活动确无必要,作为最高统治者,对长城的认识康熙有更睿智、更明达的思考。因此,距京城仅百十里的居庸关长城和关城,除城内的个别建筑设施外,基本是任由荒废的。不修城,就不会有新额匾。“天下第一雄关”是明代以前哪朝哪代的门额的可能性也不大。明洪武以前居庸关关城故址不在钱良择看到的那个位置,它更偏北一点儿,远出8华里的样子。有资料说古人中有在南口关看到“天下第一雄关”匾的。如属实,有可能是明以前的。南口城是居庸关的南口,北魏、北齐把长城修到这里以后,居庸关南口北口的位置不会有大的变动。太行山西山山脉、燕山军都山脉在居庸关处相峙,中为两山系断裂带,再向南向北都是平原了,冷兵器时代,作为京城的屏障,踞喉扼险之关不会修到平原上。但南口关挂天下第一雄关匾这个说法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文献资料的支持,钱良择的《塞外纪略》就成了居庸关为“天下第一雄关”的惟一证据。

两座雄关之比较

如果专家们的考证无虚无假,那么历史上曾出现并称“天下第一雄关”的事实无法改变。我们不能跟历史较劲,你说历史上有话语权的大人物不负责任也好,滥用第一,形容词贫乏到非第一不足以表达其对关城之雄的慨叹也罢,都无济于事。毕竟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评选过,谁在雄上堪称第一,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在两关之间去做比较了。

依我之愚见,胜出的,能肩起“天下第一雄关”的是居庸关。理由有三:一是两关之间居庸关的地势地貌最险,地形最复杂;二是居庸关比嘉峪关纵深长得多,结构布局复杂得多,规模大得多;三是地理和战略位置,决定了对关城打造程度的差异。

嘉峪关和居庸关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都依大峡谷而建,是大峡谷间的雄关。嘉峪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下第一墩”下的那道悬崖,悬崖刀切一样,且深达万仞,崖底凝蓝凝脂的大河几乎看不到波澜。是不敢细看,崖顶望河胆战心惊。那是道天然屏障,明代万里长城到这戛然而止,划上了句号。论峡谷,它却无险可守,它太宽了,宽达30华里,基本是平展展的大戈壁,没有嘉峪关段长城设防,冷兵器时代的兵马可长驱直入。居庸关坐落的峡谷大不相同了,逼仄、险峻。唐朝边塞诗人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诗(三首)用了“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绝坂冰连下,群峰云更高”的句子。北宋派往金上京的使官资政殿学士宇文虚中“过居庸关”诗,用词更锋利:“峭壁从天折,悬流赴壑清。路回穿云细,崖裂与藤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对居庸关峡谷的描述是:“绝谷累石,崇墉峻壁,山岫层深,侧道偏狭,林障邃险,路仅容轨,晓禽暮兽,塞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莫不悲伤。”

相对来说居庸峡谷腰细,两头略宽。腰在上关。关城那片地方也宽。说宽也不过宽几百米吧,且是两山夹持的涧河、台地、斜坡、山麓,地形复杂。居庸之雄有自然条件。跨水骑山而筑的关城长城达13华里零二十八步,城回环在深谷两侧的高山上,城楼总高达31米,像展翼腾飞的雄鹰。展有13华里之翅的巨鹰式关城,云空鸟瞰才能览全,那种雄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峡谷中城楼的高度高出嘉峪关4米,楼也阔出嘉峪关楼,河套城墙与岭上城墙的最高落差达380米。关城既有崇伟辉煌、坚厚沉实、拔谷擎天的雄胜,又有蜿蜒跌宕起伏若巨龙腾跃的动感。居庸关的纵深是40华里,居庸峡谷有多长它就有多长,在这个长度的峡谷内有4重雄关:南有南口关,北有八达岭关,中有关城和上关,出了北口八达岭关,还有岔道城。这等依托峡谷的重重关口组成的一道关,在明代的万里长城线上,不是惟一,也是罕奇了。

居庸关的建设,从辽到明,历朝历代皇帝都重视。不重视不行,离京城太近了,只有90100华里,居庸失守,京城失陷也就在旦夕之间了,这也是居庸关为什么要设四重且加一道岔道城的道理。

雄关在今天的意义,在我看来,首先是美学上的。古代军事文化发展到极致,能创造出怎样的雄胜来,人类是怎样利用自然的给予拓宽和丰富了雄胜美的领域,使自然美与人文美达到了最佳的组合?古代军事设施所反映出的建筑文化成就,是人类智慧的折光,也是人类历史悲剧的一个侧面:是血与火熔铸的史诗,也是生命交响中辉煌遮掩下的挠心刺肺的二度音程。历史的居庸关关城,被基本完整地再现了,它打开了一个认识古代军事文化的窗口,提供了一处荟萃长城文化精华的游览胜地,也提供了一部形象的、立体的、观照和阅读雄胜美学的典范读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dfcb1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c.html

《天下第一雄关到底是嘉峪关,还是居庸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