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中华二十四节气

发布时间:2021-04-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词中的中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已经使用和流传了好几千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确定,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直接相关。围绕着中华二十四节气,已经产生了多彩而灿烂的历史文化,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二十四节气早已出现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 二十四节气是从古代沿用至今的一组节令,用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事的关系,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最初只有夏至和冬至2个节气。到春秋时期,又定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随后又增加了春分、秋分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了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一书中,节气又演变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8个节气。后来,人们又根据日、月的运行位置以及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均分为了二十四个节气,并命名了每一个节气。后来,随着对历法的不断改进,在西汉《淮南子》一书中记载的二十四节,已与我们今天沿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样了。 在这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
夏至、秋分、冬至是用来反映四季变化的,其中前4个反映了四季的开始,4个则反映了太阳高度的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反映气温的变化,表示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的变化,表示了降雨和降雪的时间和程度,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小满、芒种反映的是作物的成熟和收成状况,惊蛰和清明则反映了自然物候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智慧。我们后人在享用先人的文化遗产时,也不由得钦佩先人的创造力。 在中国还流传着一首颇具文学色彩的《二十四节气歌》,,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二十四节气也出现在很多古代诗词中,就让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开启一次二十四节气之旅吧。 立春 每年公历的24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315度附近,即为立春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在中国文化中,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立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当时一年中只有八个节气,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编纂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在汉代以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立春被定为春节,并非岁首,,直到民国时期,春节被定为每年的正月初一,立春则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流传至今。 在立春之日,入夜后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好指向东北。
立春时节有许多风俗。在陕西长安、关中地区,人们喜欢佩燕子,即用彩绸剪成燕子的形状戴在胸前,寓意幸福吉祥,而在铜川一带,则在小孩的帽子上缝上布制的公鸡,
愿“春吉,鸡,”。在古代民间,挂春幡、贴宜春字画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春牛图、糊春牛、打春牛以及迎春、啃春等活动也是百姓们迎接春天的重要方式。 雨水 每年公历的219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的330度附近,即为雨水节气。雨水,意味着降雨就要开始。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较为寒冷,见雪花而雨水稀少。到这一节气之后,气温会升至零度之上,并开始有了淅沥的雨水。 民间常有“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的说法,这说明雨水这一节气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春天正是农家备耕的时节,雨水的丰盈与否与作物的长势关系密切,因此也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雨水时节没有太多的农活要做。舞龙灯、舞狮子、唱大戏等活动仍在轮番上演,大家仍处在过年的兴奋之中。元宵节一般也在这一节气前后。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夜谓之宵,故名元宵节。这一日,民间有观花灯、吃元宵的习俗。 雨水节气一过,农家便开始忙着春耕了。 惊蛰 每年公历的35日或6,太阳到达黄经的345度左右,即为惊蛰节气。蛰,意为“藏”,到了这一节气,春雷渐至,大地回暖,冬眠的动物陆续酲来,田间的春耕开始了。 惊蛰与人们常说的“二月二,龙抬头”有着密切的关切。《易经》中说,二月二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仍蜇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而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现,故称为“见龙在田”。这也说明,龙出现了,一切开始崭露头角。有
人相信,到每年农历的二月二这一天,二十八宿中的“龙”――东宫七宿所组成的一个龙形的星座,其类似龙角的部分就会仰起。 龙抬头后,惊蛰雷动,各种虫蝎都出来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炒蝎豆的风俗,其实就是炒黄豆,寓意炒死对作物有害的毒虫以除害。但也有一些地方炒的是玉米、糯米以及麦子等。而在云南傣族和广西仡佬族居住的一些地区,炒制的则是真正的虫子。 在惊蛰时节,老百姓们也喜欢吃梨,寓意着远离虫害和疾病。 春分 每年公历的321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的0度。是日,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平分,即为春分节气。另一种说法认为,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而这一节气正好在春季的中间,故为春分。春分之后,阳光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俗语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过了春分,便是“一场春雨一场暖”,这也意味着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最繁
忙的阶段。为了让作物有良好的长势,这时的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的春分时节,有人会挨家挨户地送春牛图。他们在红纸或是黄纸上印上全年的农历节气以及农夫耕地图,在每户人家门口说唱,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的话,直到主人给钱为止,俗称说春,而说春人则称为春官。 粘雀子嘴也是老百姓们常有的春分活动。这一天,农民们在家里吃汤圆,还把不包馅料的汤圆用竹杆叉起来,立到田边地坎,称为粘雀子嘴,以免雀子来吃庄稼。 放风筝也是春分时必有的活动。无论大人、小孩,都会来到空旷的地方放风筝。他们所放的风筝也样式各异,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等,大的有两米长,小的也有两、三尺。这些风筝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但大多都是自家糊制的。人们放飞的不仅是一年春来到的美好心情,更有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作物大丰收的美好祝愿。
在春分,老百姓们开始扫墓祭祖,也称为春祭。扫墓开始前,先要在祠堂进行祭祖仪式,然后扫祭远祖墓,最后分房扫各房祖墓。大部分客家地区的扫墓都是从春分或是更早一些开始的,直到清明才结束。 “竖蛋”是春分时节最为有趣的活动。人们选择一个光滑、新鲜的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竖起来,虽然很难做到,但依然有很多人成功地竖起了鸡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传唱千年的诗句道出了清明这一节气的独有特点。每年公历的45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5度时,即为清明节气。清明位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岁时百问》中说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故谓之清明。”
从农业生产上来看,清明时节,气温回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好时光,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农谚。 但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又有着特殊的含义。按照旧俗,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带上酒食、果品和纸钱等,来到故去的亲人墓前清扫、祭奠。直到现在,这一习俗仍在沿用。 此外,在清明的前一、两天,是为寒食节。在这一天,百姓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为了防止寒食伤身,这一天也有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用以锻炼身体,比如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等。 谷雨 每年公历的420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30度时,即为谷雨节气。这是中国文化中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日,柳絮飞扬、牡丹吐蕊,初夏将至。这时天气温,雨水更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影响非常大。 对于渔家而言,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海水回暖,鱼行浅海,是渔家出海捕鱼的好日子。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
渔民们在这一天都要进行海祭,以祈求海神的保佑。时至今日,在山东荣城一带,这一习俗仍非常流行。 此外,在西北地区也有洗桃花水浴,旧称谷雨时的河水为桃花水,以避祸消灾的习俗,而山西、山东一带还有贴“禁蝎”符的习俗,以驱除害虫、保佑作物丰收,在南方,谷雨时节摘茶、饮茶则是这一节气必不可少的活动。 “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也是这一时节重要的娱乐活动。现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欣赏。 立夏 每年公历的55日或6,太阳运行到黄经的45度时,即为立夏节气。这之,雨水和雨天更多了,夏收作物也进入了生长后期,而水稻栽插和其它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大忙时期。 立夏的很多习俗都与“吃”有关,如吃由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和白粳米同煮而成的“立夏饭”,闽南地区吃掺入海虾的面条,“虾”与“夏”同音,煮熟后变红,寓意吉祥,,湖南长沙食用掺有豆腐干、蒜苗、猪肉和笋丁的米粉糊,为“立夏糊”,,在湖北一些地方还有食用草莓的习俗吃”乌江饭”则是江浙、两湖、江西和安徽等地的古老习俗。而在北方,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故北方人在立夏时喜好吃夏饼、面饼和春卷等等。 虽然全国各地吃法不同,但“立夏蛋”却是最为经典的立夏小吃。用红茶或是胡桃壳煮的蛋, 小满 每年公历的520日或21,太阳运行到黄经的60度时,即为小满节气。此,大量降雨出现,夏收作物已成熟或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而秋收作物则播种在即。由于大麦、冬小麦等籽粒渐渐长大,但尚未饱满,故称为“小满”。
旧时,用水车车水排灌为农事中的大事。在海宁一带,小满之前便有“抢水”仪式。他们确定好“抢水”日期后,便在当日黎明群体出动,燃起火把,在水车的车基上放上麦糕、麦饼、麦团,之后踏上水车、引水入田。 在一些地方,还有祭车神的民俗。在车水之前,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进行祭拜,并且摆上一杯白水,在祭拜时将其泼入田中,寓意水源涌旺。 小满前后也是吃苦菜的季节。这时的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是老百姓饭前的常备菜肴。当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常以苦菜充饥,借此度过了种种艰难困苦,故而在一些地方苦菜又称为“红军菜”。 芒种 每年公历的66日或7,太阳运行到黄经的75度时,即为芒种节气。这一节气之后是我国华南、东南地区一年中
降水最多的时节,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陆续进入梅雨季节。这时,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的种子已经成熟,需要抢收,而晚谷、黍等夏季作物又需要播种,故而这时是最为农忙的时候,故又称为“忙种”。 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零,在民间又有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又感激花神,盼望来年再会。 在皖南地区,有“安苗”的习俗。每到芒种时节,家家户户都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谷物、瓜果、蔬菜、家畜等形状,并沾上蔬菜汁,作为祭祀品,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这一时节也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但由于新鲜的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入口,故而南方人常在这个时节煮青梅食用。 夏至 每年公历的621日或22,太阳运行到黄经的90度时,即为夏至节气。据《恪遵度宪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过了夏至,由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因而午后到傍晚常易形成雷雨天,但来去很快。此时,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区域的农作物生长非常旺盛,而北方的草原牧区则开始了水草丰满的黄金季节。 夏至后,天气开始进
入伏日。伏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一直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结束。在伏日里,人们容易食欲不振,较往日消瘦,谓之“苦夏”,或“枯夏”。在山东,有的地方则食用生黄瓜和煮鸡蛋来防治“苦夏”。 由于夏季炎热,大家就想出了许多办法来消暑。如苏州一带好喝“七家茶”,小孩子要吃“猫狗饭”,同时多吃冷食、瓜果、酸梅汤等。而此时的西瓜、苦瓜也是消暑佳品。除了食品,雨伞、扇子、凉帽、竹席甚至瓷枕、竹枕都成为了防暑用具。此外,凉亭赏夏也是在盛夏时节的一项防暑活动。而且,夏日的水边也成为人们消暑的好去处,游泳戏水让人们在炎炎夏日中也一样尽兴。 小暑 每年公历的77日或8,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05度时,即为小暑节气。小暑是相对于大暑而言的,此时并非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而为小暑。这时的气温相对较,农作物生长得也最快,而旱、涝、风灾也是较为严重的时期,抢收抢种、防旱排涝是这一节气中主要的农事活动。 过去民间在小暑时有“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并且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由于进入伏天,民间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是代表喜庆圆满的,再加上煮鸡蛋、水面、炒面,以及鲜藕和各色瓜果蔬菜等,给人们在夏日里带来丝丝惬意。 大暑
在每年公历的723日或24,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20度时,也就是大暑节气。顾名思义,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这时日照最强,气温最高,雨水和雷暴也是家常便饭。由于雨水多,易形成洪水,所以大暑时节不仅要防暑,还要防汛。农谚“禾到大暑日夜黄”,及时收获早稻,不仅可以在暴风雨中减少损失,也可以为晚稻的种植争取足够的时间。 大暑气候炎热,酷热多雨,而西瓜、绿豆汤、酸梅汁则是消暑必不可少的食材。 炎炎大暑,却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再加上娇艳欲滴的荷,让人们在灼热难耐的夏日中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在乡野田间、茶余饭后,斗蟋蟀也是一项有趣的娱乐项目。 立秋 每年公历的88日或9,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35度时,即为立秋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宣告酷暑离去,之将至,也表示草木开始孕育结果了。此时早稻收割,晚稻宜栽,秋作物开始进入重要的生长发育期。 进入立秋后,天高气爽,月明风清,天气一天天地开始转凉。但由于盛夏刚过,温犹在,“秋老虎”的威力仍然不减。 在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祭祀迎秋,并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此外,不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会在立秋收成之后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用以祭拜上苍和祈求祖先庇佑,并且尝试新米,以庆祝五谷丰收。此外,啃秋,主要是啃西瓜、香瓜、山芋、玉米等,、咬秋,包饺子,、吃秋桃也是人们庆祝立秋的习俗。 经过了炎热的夏天,秋风乍起,人们便会胃口大开,以补偿夏天的损失,于是便有了“贴秋膘”一说,这在河北、北京一带非常盛行,而补的食物则多为肉类,如炖鸡、烤肉、烧鱼等等。 处暑
每年公历的823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50度时,即为处暑节气。“处”意为躲藏、终止,这也表明了夏天的结束,以及气候由炎热开始转向凉爽,时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 进入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节”等祭祖活动。而此时秋高气爽,也正是秋游的好时节,民间常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正是体现了“迎秋”之意。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开渔的时候,在浙江沿海,每年都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时候举办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出海。而正是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们可以品尝到多种多样的美味海鲜。 在民间,处暑也有吃鸭子的习俗。鸭子味甘性凉,正是当季的好食品。直到现在,北京一带仍保留着这一传统。 白露 每年公历的98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65度左右,即为白露节气。这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随着天气转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夜晚时会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即为白露,这实质上说的是昼夜温差很大。 从农业的角度来说,这时全国各地的庄稼大都成熟,丰收在望,而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已开始播种,下一个农忙季节又将到来。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除了白露,太湖附近的人们还会在正月初八、清明和七月初七举办祭禹王的香会,不过祭祀仍以清明和白露时节为主。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拜祭土地神、花神、门神、姜太公等等。在福州一带,人们还好吃龙眼,据说白露时节吃龙眼可大补身体。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而白露米酒和白露清茶则是南京一带必备的饮料。 秋分
每年公历的923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80度左右,即为秋分节气。与春分一样,秋分这一天的白天和黑夜各为12小时。同时,中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天的开始,霜降为秋天结束,秋分恰好位于中间,故此为秋分的另一层含
义。 秋分时,深秋还未来临,不过夜晚逐渐延长的现象更加明显,昼夜温差越来越大,气温也不断地下降,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凉”。由于气温下降较快,这时的农活就显得非常繁重,既要抢收秋收作物,又要早播冬季作物,故而有“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的农谚了。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秋天的天空明净清透,月明星现,正是赏月的好时,不过后来这赏月的好时节被中秋节抢去了。但与赏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却一直流传至今,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同春分一样,秋分“竖蛋”的游戏也是人们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民间也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寒露 每年公历的108日或9,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95度左右,即为寒露节气。顾名思义,此时的气温更低于白露时节了。如果说白露时沿有余暑,那么到了寒露时,天气则开始由凉转冷了。此时,华南地区雨量减少,而东部则是雨水绵绵,雾霾盛行,这对于秋后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 尽管天气转冷,但寒露仍适合外出运动,这段时间恰逢重阳节,更是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以及赏秋菊的好时节。 每年的910月份,正是螃蟹肥美之时,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曾写过
“螃蟹咏”,正是应此景,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除螃蟹外,寒露蜜桃这种北方晚熟的桃子,也是大家颇为喜爱的水果。 霜降 每年公历的1023日或24,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10度左右,即为霜降节气。此后,天气较寒露更为寒冷,动物或开始冬眠、或开始为过冬储存食物。 随着霜降的到来,北方大部分区域的秋收已经结束,而南方则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秋忙,其它的草木也开始变黄,大地呈现出一片深秋景象。 在古代,立春之日为开兵之时,秋分之日为练兵之时,而霜降则是收兵之时。所以霜降前夕,官员们都要全副武装,进行收兵仪式,以戒除不祥、保障太平。而黄河以北的老百姓们则会在这一天买柿子和苹果,意为事事平安,商人们则会把栗子和柿子放在一起,图个“利市”。 霜降也有美景,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的叶子在秋霜中变成红色和黄色,漫山遍野、如火如锦,艳丽怡人,于是人们会三五成群,登山赏叶。 立冬 每年公历的117日或8,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25度左右,即为立冬节气。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秋收已接近尾声,江南地区正在抢种晚冬麦,而华南却是种麦的最佳时期。 立冬,不仅是中国文化中冬季到来的标志,还曾被视为历年之首。如农历十月初十的“十月节”就是哈尼族人各项节日中最为盛大的一个,每到立冬,家家户户做糯米粑,酿美酒,欢歌笑语庆佳节。 在食俗方面,北方人喜欢在立冬之日吃饺子,意为秋冬之交,浙江绍兴则是开酿黄酒之日,同时还要祭祀酒神,祈求福祉,而湖南等一些地区则会熏制腊肉。
小雪 每年公历的1122日或23,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40度左右,即为小雪节气。小雪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事进入冬季管理阶段。这时偶尔会有飘雪,但雪量很小,而且通常由于天气还不太冷,雪边下边化,称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下,是为“雨夹雪”,还有时会降下如米粒大小的冰粒,称为“米雪”。 北方小雪过后,果农们要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包扎株干,防止果树受冻,而一些过冬用的蔬菜则用地窖或是土
埋的方式进行保存。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节气就开始准备过冬用品了,御寒的衣物、手炉、棉帘等。 大雪 每年公历的127日或8,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55度左右,即为大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大雪节气,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天气则更冷。它与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直接反映降水程度。这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降到了零度以下。 大雪覆盖在地面,可以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同时雪化后的融水又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含量,可以给作物的春季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在雪水中含有较丰富的氮化物,可以当作肥料,故而有“瑞雪兆丰年”之说。 有农谚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冬日里男人们加紧兴修水道或积肥造肥,妇女们则三五成群地做起针线活。 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户外的活动明显减少,但滑冰、滑雪、打雪仗、堆雪人等户外运动仍是非常常见的冬季活动。 冬至
每年公历的1222日或23,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70度左右,即为冬至节气。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从天文学角度看, 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冬至以后,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冬至过后,全国各地都进人了一年当中最寒冷的阶段,即开始进人数九寒天。 冬至过节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在汉代,冬至这一天要全国放假,大家走亲访友、相馈美食,在唐宋时期,冬至这一天皇帝要率领百官们到郊外进行祭天大典,百姓们则在这一天向父母尊长参拜。在古人眼中,“冬至大如年”。 冬至还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如在山东济南等地,官府庆贺冬至如庆春节,的地区的官员们还举行酒会,画“消寒图”,有的地区的老百姓画“九九图”,同时亲朋好友们还会互赠保暖用具。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冬至中午要祭拜祖先,有些名门大族甚至会开宗庙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这与清明时的祭祖合称为“春冬二祭”。在台湾地区则有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他们用糯米粉捏出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福禄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冬至祭祖在台湾一直流传至今。 冬至的饮食习俗在各地也各有千秋。北方吃馄饨,西北吃水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在冬至还有吃羊肉的习俗。 小寒 每年公历的16日左右,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85度左右,即为小寒节气。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还没有进入全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并且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故称为小寒。
在黑龙江北部,气温可以低到零下40度左右,可谓滴水成冰,秦岭、淮河一带的平均气温则在零度左右。最暖的地方当属南方的一些地区,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2度左右甚至更高,所以一些热带水果仍可以正常生长。 大寒 每年公历的120日左右,太阳运行到黄经的300度左右,即为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也是全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大寒位于“四九”天,雪量是全年最多的。寒潮频繁南下,大风、低温、降雪常常造访,就连河水上的冰层也是最厚实的。 大寒节气经常与我国的除夕、春节连在一起,是百姓们忙着置办各种年货的时候。除了准备过年,大寒节气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腊八节,即阴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都会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的腊八粥。在北方的部分地区,制作腊八蒜醋也是很多主妇的最爱。 大寒中有两个重要的习俗。一个是祭灶节,即腊月二十三时,人们在灶神前供奉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并在除
夕之夜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另一个更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了。除夕即人们俗称的大年三十,这是全年的最后一天。过了深夜子时,春节就到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会祭祖、放烟花、吃水饺。春节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吃年夜饭、穿新衣、放鞭炮、压岁钱,样样都不能少。 ,责任编辑,郭晓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fb31a0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fe.html

《古诗词中的中华二十四节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