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7806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师说》教学实录
上课前几分钟,视频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上课铃响起)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们刚刚听到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了对老师怎样的情感? 生:(七嘴八舌地)尊敬,爱戴,理解,敬佩……
师:其实,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出示课题】 师:题目“师说”如何理解?我们以前学过带“说”的什么文章? 生:(异口同声地)《马说》。
师:马说者,说马也;师说者——说师也(学生齐答),韩愈会告诉我们怎样的从师之道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了解信息。 生:自由朗读课文 几分钟后,学生读完停下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了几遍之后,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为谁而作? 生:“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得知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年轻人的。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蟠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生: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多媒体展示)
师: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师:这一段在文章的最后交代了写作的缘由,是谁写给谁的? 生:韩愈写给李蟠
师:老师写给学生的,寄托着老师对学生怎样的情感? 生:赞赏、期望、谆谆教诲 师:如何读出韩愈的这种心理呢 生:语速慢,语调稍高
师:这样,我们齐读这一段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感吧。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怎样的?课文体现在哪里? 1:第一段 2:第三段 3:第二段
师:集中描写古人从师之道的,再思考一下 生:第一段和第三段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范读这两段?(片刻,有学生举手)好的,赵坤,有请! 生:读(其他学生听读)
师:好,请坐下。赵坤读得基本流畅,只是有点小问题,在哪里? 生:(集体回答)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解决了这个小问题之后,我们思考这两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生: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 师:“学者”如何理解? 生:求学的人
师:因此这是一个—— 生:(异口同声地)古今异义词
师: 我们求学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老师呢?大家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原因来。 生:大声地朗读
师:谁能告诉我你的答案是什么?(几个学生举手) 师:女士优先吧,来,张茈宁说说你的答案 生:我认为有两点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概括的很全面,请坐。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同学们要结合一、三两段用原文语句回答 (学生讨论合作)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f02f1d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3b.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