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0-02-15 10:14: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

《资本论》是一部真正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马克思倾注了毕生心血,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在第一卷中,从简单的商品入手,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揭示了作为阶级关系的资本的本质,重点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第一卷用抽象的方法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 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积累过程特别是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暗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体系的伦理批判

第一卷的第一部分主要写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以商品作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如果说使用价值使得物具有被交换的前提,那么价值就是物得以被交换的本质。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剥离了商品的物理属性、使用价值,单单是各种商品中统一存在的一种质的衡量。商品的这种价值隐含在商品中,通过交换价值的形式体现出来,交换价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则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对商品两重性的论述用的是一种辨证统一的方法。他指出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虽然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而后,马克思提出商品具有二重性是劳动的两重性所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产生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产生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极大地扩展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运用推到一个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

马克思的天才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就发抓住了所有商品都有的共性,这种共性与商品的具体物理属性没有关系,这就是劳动。劳动在此的作用和地位类似于万有引力对宏观物体的作用和地位一样。在商品身上,除了能够发现都凝聚了人类劳动这一共性以外,不能够发现第二个更能够揭示人类生产活动发展规律及趋势的工具或指标。马克思发现了这个商品的共性,就为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找好了打下了基石。

货币同任何商品一样,只能相对地通过别的商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量。它本身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并且是通过每个含有同样多劳动时间的别种商品的量表现出来的。金的相对价值员是在金的产地通过直接的物物交换确定的。当它作为货币进入流通时,它的价值已经是既定的了。还在十七世纪最后几十年,人们已经知道货币是商品,这在货币分析上是跨出很大一步的开端,但终究只是开端而已。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在第二部分中,马克思从各个层面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并且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这些手段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变得恶劣,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屈服于最卑鄙的可恶的专制,把工人的生活时间变成劳动时间,并且把工人的妻子儿女都抛到资本的札格纳特车轮下。但是,一切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就是积累的方法,而积累的每一次扩大又反过来成为发展这些方法的手段。由此可见,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最后,使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还要牢。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为了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为了替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合理性进行辩护,资产阶级极力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说成是社会生产的自然形式,而剩余价值就是这种生产方式所固有的东西。然而,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出,剩余价值只能来源于工人劳动在量上的剩余即剩余劳动,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马克思通过区分劳动与劳动力这两个概念,并进一步分析劳动力买卖的实质,证明了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于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这个过程有两个特殊现象,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其二,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马克思用一句很简练的话概括了这一过程,工人们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资本家凭借着资本的权力,无偿占有了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第三部分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生产过程和资本积累过程之间的深层关系,从剩余价值理论推演到资本积累,总结了生产与资本的规律。

资本积累意味着资本的不断增长,意味着资本家财富的增长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增长然而,对雇佣工人来说,情况却不是这样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目的是为了增殖他的资本因此,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要求工人不断地提供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即使是工资的增加也不过说明工人必须提供的无偿劳动量的减少,而这种减少永远也不会达到威胁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本身的程度总而言之,在资本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工人们被剥削的生存境况即使没有恶化,也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用最残酷无情地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以无比悲愤的笔触写到:“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为此,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形成的过程及方式的具体分析,无情地揭露了资本博爱精神面具下的虚伪和残酷本性,也是他需要完成的资本主义道德批判的一项重要任务

资本论》经受住了最严酷的现实的考验,用事实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它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21世纪青年,我们该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素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8bd9eef5335a8103d22028.html

《资本论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