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邑雅韵郴州古诗文赏析暂名湖南郴州是一个真正的历史文化古城

发布时间:2018-10-15 22:29: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林邑雅韵

郴州古诗文赏析

(暂名)

湖南郴州是一个真正的历史文化城,自秦代设郡以来,已有23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家巨擘纷至沓来,吟咏郴州山水美景,抒发各自心情感悟,最著名的如柳宗元的《童区寄传》,秦观《踏莎行·郴州旅社》,周敦颐的《爱莲说》,阮阅的《郴江百咏》,徐霞客的《楚游日记》,蒲松龄的《苏仙》等等,还有许多大名鼎鼎的骚客为郴州留下了他们的墨宝共有5000多篇(首)。

从作者看,有李白、杜甫、韩愈、王维、王昌龄、高适、韦应物、刘禹锡、宋之问、戴叔伦、罗隐、薛道衡、沈佺期、刘长卿、李颀、许浑、皮日休、陆龟蒙、范成大、杨万里、宋祁、王安石、寇准等名家的名篇佳作。

从描写的对象看,郴阳古八景、资兴古八景、桂阳古八景、宜章古八景、嘉禾古八景、临武古八景、汝城古八景、桂东古八景都在名家的笔下艺术地呈现出来。

遗憾的是,这么浩繁的文化瑰宝,这么巨大精神财富,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可以说是被冷落,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也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事。现在,郴州市领导审时度势,提出了文化强市战略,作为郴州本土的一员,我们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决定编写本郴州古代诗歌散文赏析的书,从名家名作中精选一百首(集中十多位专业人士的智慧,为每一首(篇)诗文详实的注释,写出有见地的赏析,其中散文部分还将做好准确的翻译,以帮助本地读者读懂郴州,热爱郴州;帮助外地读者了解郴州,喜欢郴州

诗歌赏析目录

1、苏耽歌 (西汉苏耽)

2、何九於客舍集 (唐王昌龄)

3、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唐刘长卿)

4、到郴州 (黄本骐)

5、过郴州 (唐戴叔伦)

6、送严大夫之桂州 (唐张籍)

7、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 (沈佺期)

8、度桂岭歌 (唐刘禹锡)

9、送李少府贬郴州(唐王维)

10、将至郴先入衡州,欲依崔舅于郴(唐杜甫)

11、桂阳三日述怀 (唐宋之问)

12、北眺舂陵 (唐骆宾王)

13、叉鱼抬张功曹(署) (唐韩愈)

14、植灵寿木 (唐柳宗元)

15、宿淮阳亭 (唐张九龄)

16、郴江迁客(唐罗隐)

17、郴江 (钱沣)

18、郴江览古

19、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唐王昌龄)

20、踏莎行·郴州旅社 (宋秦观)

21、任所寄乡关故旧 (宋周敦颐

22、送李屯田守桂阳(宋王安石)

23、答李郴州乞雨苏仙有感 (明汤显祖)

24、苏山春色

25、苏仙桥落成

6、苏仙观 (李永言)

27、苏仙岭 (欧礼)

28、登苏仙岭 (范宗裕)

29、游苏仙岭集三绝碑字 (湖湘林)

30、和程学师游春游白鹿洞 (周熹)

31、游桔井观 (杨恩寿)

32、桔井(唐元结)

33、桔井 (袁子让)

34、北湖水月 (何达斌)

35、北湖水月 (范廷谋)

36、劝农碑 (邓世良)

37、相山瀑布 (范廷谋)

38、游万华岩 (蔡来仪)

39、义帝陵 (黄本骥)

40、马岭 何孟春)

41、东山 (曹伯玉)

42、晋屏晚翠 (李光先)

43、过梅田守义兄山庄 (李光燮)

44、登芙蓉岭即景 (李有光)

45、凤冈紫气 (吴万余)

46、将军寨 (吴尚德)

47、赵常山庙 (何洪)

48、青玉案 寄怀宜章学博刘衣荷 (余国柱)

49、题邝忠肃公祠 (曾朝节)

50、珠泉映月 (王之珊)

51、东林寺(邓承齐)

52、登独秀峰

53、石林书院 (董之圃)

54、赋沙即景兼美主人 (清纪晓岚)

55、等碑岭晚眺 (黄瑞瞻)

56、濂溪祠纪事

57、太平寿 (罗明)

58、游韩张亭 (罗宗涵)

59、游玉溪寺 (欧阳柳)

60、黄龄叠翠 (欧阳昌鉴)

61、秋日游濂溪 弄处 (袁宗佺)

62、大官夕照 李名轼

63、艮岩用邓司徒韵 (段登辑)

64、白水垂虹 (邓庠)

65、春游云盖山 (李永传)

66、兜率灵岩 (李廷柬)

67、八面山 (王心)

68、经郴州永兴驿 (宋寇准)

69、过永兴金狮岩 杨恩寿)

70、观音岩 (曹琏)

散文赏析目录

71、苏耽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72、苏仙公 李昉等《太平广记》

73、成仙公 李昉等《太平广记》

74、蔡伦列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75、灵寿丈铭 王邵之

76、送廖道士序 韩愈

77、送孟琯序 韩愈

78、祭郴州李使君文 韩愈

79、童区寄传 柳宗元

80爱莲说 周敦颐

81、拙赋 周敦颐

82周敦颐列传 《宋史》

83、《郴江百咏》正文原序 阮阅

84兜率岩记 谢岩

85、《三绝碑》跋 邹恭

86叉鱼亭记 何民先

87、义帝祠记 陈元明

88桂阳连珠岩记 解缙

89、朱英传 《明史》

90、何孟春传 《明史》

91龟鹤轩记 李东阳

92、燕泉记 何孟春

93郴州濂溪祠记 何孟春

94、愧轩记 顾宪成

95、游苏仙岭记 徐霞客

96、苏仙 蒲松龄

97、游万华岩记 蔡来仪

98、重修郴州南塔记 胡星

99、鬼趣 纪晓岚

100、永兴便江三日游 杨恩寿

诗歌赏析样稿

植灵寿木

柳宗元

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营。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外舒英。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注释】

(1)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

(2)灵寿:树木名,适合做拐杖。《汉书·孔光传》中有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

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

(3) 白华鉴寒水:花白的头发映照在清寒的水中。白华:花白的头发;鉴:映照。

(4) 怡我适野情:使我到郊外去有愉快的心情。怡: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愉快;适:到……去;野:郊外;情:心情。

(5)前趋:快步向前赶上。

(6)重:又,再;复:回答;嘉名:美名,指灵寿木的名字。

(7)蹇:读jiǎn,困苦,不顺利,这里指流放永州,命运不济;衰朽:人变老了。

(8)方刚谢经营:《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自己体力正当强健,却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谢:辞,不能。

(9) 敢期:怎敢期望;齿杖:帝王授予高龄者的行杖。

(10)聊且:姑且;移:移植;孤茎:指一棵灵寿。

(11)丛萼:花萼(è),指柳宗元所种园圃;竞秀:表现得最为茂盛。

(12)分房:犹言偏房,指柳宗元住所的偏房;舒英:舒展开花。

(13)柔条:灵寿木枝细长,故为柔条。乍:偶然看见。反植:倒立,指灵寿木柔软的枝条,有时从上往下直立。

(14)劲节:指灵寿木枝条上凸出的强劲的枝节;对生:成对而生。

(15)循:通“揗”,抚摩;玩:赏玩。

(16)稍:渐渐;步武:指步履,步伐。

(17)翦:读jiǎn同“剪”:剪断;伐:砍伐。

(18)资:帮助。徒行:步行。

【赏析】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因江南湿气太重,患上了“重”之疾。“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种仙灵毗》),为了方便行走,他不得不使用拐杖。“灵寿”因“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早在汉代便成为了拐杖之精品,成为帝王对老年人赏赐的宝物。然而需要拐杖来帮助行走的柳宗元,在亲自种植了灵寿木之后,竟舍不得使用,这是为什么呢?

  “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讲的是诗人寻得灵寿木的过程。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心情郁闷,生存环境恶劣,三十多岁的人便迅速衰老,过早地生出白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重新启用的希望已十分渺茫,而永州山水和人民给了诗人很大的慰藉,使他逐渐忘却了悲哀。这一天,诗人到野外游历,倒映在明镜般的河水里满头的花发。不仅没有让诗人伤悲,反而有了几份惬意。抬头望去,前方正有一长者,正扶杖慢行。那手中的一条拐杖,引起了诗人的兴趣,诗人加快步伐,追上长老询问,得知老人拐杖竟是由久闻大名的灵寿木制成的,真是又惊又喜。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营。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讲的是种植灵寿木的原因。诗人此时刚过而立之年,本是正当年富力强的时候,却过早地衰老了,也没办法拖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既然没有可能得到帝王赏赐的灵寿拐杖,那就自己种植吧,在长老的指点下,诗人寻得灵寿木并挖得一枝,移栽至自己的住宅旁。这一举动,暗含着诗人对统治者的彻底失望,亦即对自己仕途的绝望。

  “丛萼中竞秀,分房外舒英。”讲的是所植灵寿木成活、生长、开花的情景。从“竞秀”和“舒英”看,这一株灵寿木在诗人的精心呵护下生长得格外旺盛,花也开得特别好看,令人欣慰。“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灵寿木枝条细而韧,故有枝条时从树上倒垂而下;强劲的枝节,又常成对而生。表面上看,这是在赞美灵寿木外柔内刚的形态,实际上,作者是在表明自己的品格。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诗人抚摩玩赏着灵寿木,忘却了疲劳,脚步也渐渐轻快起来了。这里有一个问题:作者的抚摩玩赏是灵寿木,还是用灵寿木做成的拐杖?联系下二句“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可以看出,“循玩”的应为蓬勃生长的灵寿木,而非用灵寿木制成的拐杖。最后二句的意思是:“哪能干砍伐灵寿木的事,将它用来帮助自己行走?”可见诗人是不忍心对灵寿木加以翦伐的。

作者为取拐杖而植灵寿,灵寿长大后却不舍得砍下来做拐杖了。这仅仅是诗歌的字面意义,诗人的真实意图是:自己被贬永州已多年,被贬初期那种焦躁不安的情绪,那种悲天悯人的伤感,都已被岁月磨蚀;永州的山水之美、人民之情,已经和诗人的血肉融为了一体,这就是“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的原因。同时,作者对统治者已不再寄有什么希望,对现实则有了更多理性的认识,“敢期齿杖赐”正是诗人这种认识的反映,所以植灵寿木的目的,不再于获得一条拐杖,而是对统治者的一种冷峻的抗议。

在写法上,本诗虚构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因为腿脚不便,想找一根灵寿木当拐杖,但这种材质的拐杖很珍贵,只有帝王才能赐予,这显然不是他能得到的。于是他就自己种植,灵寿木的生长出奇地顺利,但作者却不愿意砍伐了。细一想就会明白,这似乎是一个寓言式的故事,他的意图不是在说灵寿木,而是说自己:自己是有才华的,也想报效朝廷,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尽管如此,也不能破罐子破摔,终究会有出头之日吧!

一般人都知道柳宗元在永州的经历,却不知道他与郴州有什么关系。因此很自然地认为这首诗是在永州写的,写永州近郊的。怎见得是写郴州的呢?据郴州志记载,柳宗元在永州为官时,曾多次到过郴州,游览过郴州的万岁山,这里产灵寿木,所以写了《植灵寿木》一诗。他写的《童区寄传》(曾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开篇即有:“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可见他对郴州是熟悉的。《湖南日报》20051228日报道,经过省文物局的系统考证,永兴发现的古代石刻群中“河东柳从过”五个字系柳宗元的石刻手迹。宋朝宣和年间的郴州知州阮阅写了郴江百咏》,里面有《灵寿木》《灵寿庵》的诗,也说明郴州的万岁山确实产灵寿木。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唐】刘长卿

洞庭秋水阔,南望过衡峰。

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

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

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

【注释】

1刘长卿(709——789字文房,唐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开元进士,历任长州尉、监察御史等,官止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758年因刚正犯上,被诬远贬播州(今广东茂名市)南邑尉,761京任监察御史,大历初为淮西鄂岳转运史,773年再贬为睦州司马。据《全唐诗话》载:长卿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诗多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他与杜甫同时,其诗立韵流畅,意境幽远,擅长五言,有“五言长城”美称。著有《刘随州集》。

2)李汤:刘长卿好友,大历初由殿中御史贬为郴州司马,此时刘长卿任鄂州转运史。

3)衡峰:衡山。

4)潇湘:湖南的美称。

5)沧浪叟: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之作。大历初年,刘长卿与李汤同贬,一为郴州司马,一为鄂岳转运史,一南一北,同病相怜,同情相忆。后有郴州使者自京返郴,作者作此诗赠李汤,以寄情怀。

洞庭秋水阔,南望过衡峰。”首联写景,气象宏大,眼光高远,寄情遥深。一“阔”字,既写出了洞庭湖的浩荡壮阔,又写出了潇湘的辽阔渺远,也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拓落的才气及刚直的性格;一“过”则见诗人高远的眼光,跨过茫茫洞庭,越过恢恢江南,看过巍巍衡山,但诗人欲看的却不是江南风光,而是谪居郴州的老友李汤。自古就有“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的俗语,如今同在朝中为官的李汤贬于此处,怎么不令重情重义的作者担忧呢?一“秋”字,既写景之寥廓,又寓情之悲慨,情景融衬,将全诗笼罩于悲情之中。

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颔联诗人顺情而下,直点主题。友人远贬潇湘,客居郴州,何时何处两人才能相逢呢?“远客”一词既写出了一种同病相怜之意,又饱含了作者深切关怀之情,不仅李汤会情动于衷,而且古今读者念及此处无不泣襟。“潇湘”二字则将郴州放在一个寥廓的背景中,我们似乎看到遥远的江南偏居一隅的丛林中一个孤独的人在无奈北望。“归人何处逢”短短五言,却含意甚丰,一者以“归人”二字,表达回归之愿,二者以“何处”二字表达了归期难觅之苦,三者以“逢”字自然表达了思念之情,四者全句又暗含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慨。万种忧情见于一处,情之深重可知矣。

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颈联又进了一步,以物喻人,借物抒怀。“孤云”二字写出了诗人因个性耿介而落落寡合的孤独感,更写出了被贬后的郁闷孤寂;天上的云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人间的作者却是才情难展,落落寡欢。以云自喻,更加衬出自己内心的孤独郁闷不可排遣;也是喻人,远在郴州的李汤恐怕也一样吧!“落叶”之喻则在“孤云”之上更见作者内心的悲凉与挫折感,孤云虽孤,但还高高在上;而落叶既寂且沉于下潦,这就像作者自身一样。前者喻高远才志,后者喻贬谪处境。“飞不定”与“去无踪”是贬谪之苦的经典之喻,不仅作者如此,李汤如此,历史上十万进士九万贬,哪一个不是如此呢?所以这两喻实是道出了古今迁客的共同命运,悲慨之情也不言自生。

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尾联却宕开一笔,化悲情为勉励。李汤谪居于蛮荒郴州,诗人外幽内谨地提醒友人好好珍重,保持自己的高远情怀,莫要沉沦为蛮荒之地的野蛮之人且为隐者嘲笑;这也是自勉,表现了诗人在悲情之后的一些旷达和自信,这也是盛唐余韵。

刘长卿一怀才干,生性鲠直,且又清高傲世,兼逢安史乱世,故而多次遭贬,仕途坎坷不平,以致满腔清高愤慨以及无奈,本诗借寄友怀友一吐被压抑的情怀,故而言简而情深,语淡而精工。清人刘熙载言:“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此诗可见一斑。

踏莎行·郴州旅社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

1)踏莎行:词牌名。莎,读为suō。这词是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作者谪贬郴州,旅舍寂寞,有感而作。

2)秦观,字少游。据《宋史·秦观传》记载:“绍圣初,坐党籍,出通判杭州。以御史刘拯论其增损实录,贬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使者承风望指,候伺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徙郴州,继编管横州(今广西横县),又徙雷州(今广东雷州市)。”秦观被贬入郴的时间是绍圣三年(1096年)岁暮。

3)津渡:行船的渡口。

4)孤馆:指郴州旅舍。

5)驿寄梅花:三国人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卿寄一枝春。”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6)鱼传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

7)郴江:湖南省郴州市城区的江名。

8)郴山:郴州的山,此特指苏仙岭一带的山。

9)潇湘:潇水和湘江,此指湘江。

【赏析】

这是一首寄托个人身世之感的抒情词。仕途上一连串的挫折和打击,使一个怀抱远大理想的词人感到理想破灭,前途渺茫,心情因之也极度低沉。这首词形象地刻画了作者被贬郴州时的孤独处境和屡遭贬滴而产生的不满之情。

上片写作者孤独的处境。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开篇二句便勾勒出一幅夜雾凄迷、月色昏黄的画面:楼台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在朦朦月色中隐没一个“失”字生动地表现出整个空间布满了浓雾,楼台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迷”字,仿佛连月亮也有了情感。

由“楼台”“津渡”想到了来时的路途,想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故地,诗人的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于是便有了第三句:“桃源望断无寻处”—— 北望去,桃源乐土也失去了踪影形象地反映出了作者屡遭贬滴之后的极度灰心失望的情绪。

有了这样的一种情绪,作者的凄苦心情已经可想而知了。然而,作者此时独处“孤馆”,遭受着“春寒”的袭击,耳之所听是“鹃声”,目之所见是“斜阳”。阵阵乡愁令人倍增伤感。一个“闭”字作者为了躲避袭人的春寒闭门不出,说明作者此时几乎断绝与人的来往;在杜鹃的声声呼唤中,诗人的孤独之感更为强烈

下片写作者不满的心情。

“驿奇梅花鱼传尺素。”二句承“闭”字加以展开。一般而言,有了“梅花”这样的礼物和“尺素”这样的音信,便可安慰游子之心了,可对于作者来说,南迁已过三年,北归无望,尽管驿站传来封封家书,但只是徒增离恨而已。"梅花""尺素"堆积案头,仿佛是堆砌成重重叠叠的乡愁离恨,这反而加重了他孤寂怨恨之情,“砌成此根无重数”便是发自作者内心的最强音。“砌”字,那一封封书信、一束束梅花,便仿佛变成一块块砖头,层层垒起,直至压得作者喘不过气来。

那么作者“恨”的是什么呢?作者没有直说,不过,从这首词的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从上、下片用意深微的收结来看,可体味出作者的良苦用心,“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便是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警句。表面看,这两句似在写思乡之情,表现一种羁旅相思之情而已。实际上,“郴江”离开“郴山”,并非简单地比喻人的分别,联系秦观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这两句是有深刻的含义的:自己本该在朝廷里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犹如“郴江”有幸围绕“郴山”旋转一般。然而,如今却被贬到这荒远地区,就像眼前的“郴江”一样,离开了它日夜索绕的“郴山”,竟然匆地向潇湘涌流而去。

本词即景生情,寓情于景,语言新洗炼,风格婉转含蓄,结构匀称,构思精到。词的上片与下片,字、句、平仄、韵律完全等同。上片在构思上是收束式的,作者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呈现在浓雾的重重包围之中,在“孤馆”里独处。下片是开放式的,作者展开想象的翅翼,把“梅花”“尺素”“郴江”“郴山”等实景与“此恨”“潇湘”等虚象结合起来描绘,,把“闭”在“孤馆”中的自我与外面的世界联结了起来,抒发了超越时空的内在情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引用的是《全宋词》的版本,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郴州苏仙岭三绝碑上刻的这首词与本文所引有三处不同:一是“桃源望断知何处”,二是“杜鹃声里残阳树”,三是“郴江自绕郴山”。这是为什么呢?侯河彬、蔡东洲两位先生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辨,他俩在《秦观词<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考辨》中认为,现有苏仙岭三绝碑碑文和人们所熟知的《全宋词》版本均非少游原文。现在苏仙岭“三绝碑”,实际上包括石碑和摩崖石刻两个部分。现在的石碑是上世纪60年代新修的,摩崖石刻也是南宋时所刻,是否忠实秦观原作,值得探讨。同时,文学创作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在遣词造句上体现的是诗人的学识和个性,并不一定大家认为哪个词好,哪个字妙,诗人就会用哪个词所以,《全宋词》版本不一定是秦观原文,但综合考虑,是最好的版本,所以我们采用了这一版本。

大官夕照

【清】李名轼

僻署闲无事,西山看落晖。

孤烟笼树出,倦鸟带云归。

碧岫衔红影,丹霞扶翠微。

桑榆留好景,晚节顾无违。

【注释】

1大官夕照汝城八景之一,在汝城县西南三十里处,壁立挺秀,与君子岭遥相对峙。诸峰环绕如列戟,此山端肃耸立,宛然独尊。明代太子太保朱英曾著诗《大官夕照》,脍炙人口,至今还为人们传颂。清乾隆桂阳邑令番禺进士凌鱼“大官夕照”诗:巍然矗立藐群山,景色偏宜夕照间树杪唤鸠投日宿,洞门归豹倚风关。谁把大官题作号,豪吟空想破天悭。

2李名轼:郴州永兴人,清岁贡

3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榆树间,日落西山,后借指落日余光处,也比喻人的晚年。唐代颜师古解释说:“桑榆,谓晚也。”同时也说明,古代我国许多地方都普遍栽种桑树,蚕业兴盛。

【赏析】

此诗写的是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大官山诸峰,诗人于此时登山览景,触景抒怀,感慨良多。

“僻署闲无事,西山看落晖。”首联叙述登大官山的原因,为了消避溽暑,又闲暇无事,所以从它的西面登上,此时正是落日斜晖,夕照满山,令人欢欣。唐朝诗人王绩的《野望》中的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正应此景。“看落晖”与“闲无事”互相应和,将闲适之态勾勒显现。

“孤烟笼树出,倦鸟带云归。”颔联续写“闲适”,只是不再正面描述,而是以所见之景侧面烘托。不知不觉已是斜照西移,云雾氤氲,一缕烟雾从树林中挣脱而出。极目远眺,天际云端倦鸟回飞。非有闲适之心,体察之细,是不看到第一缕升腾之烟霞,所以说此联是以物写人。诗人闲则闲适,但透过“孤烟”、“倦鸟”亦可知诗人内心的孤寂寥落、失意怅惘。古之士人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都希望自己学而优则仕,得君行道,但诗人所处的时代却是朝纲不振,吏治昏庸,排斥汉人,所以有才不举,孤寂失意。

“碧岫衔红影,丹霞扶翠微。”颈联诗人收回视线,由远而近,由整体到局部再次描摹夕阳即将陨落之际的绚灿之景。一“衔”字透出青峰对落红的依依眷恋之意,一“扶”字可知丹霞对翠微的拳拳馈管之情。上下两句相映成趣,浑然天成!荀子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诗人这里应是借物抒怀,抒发己志!其心如丹霞、如余晖赤诚坚定。

“桑榆留好景,晚节顾无违。”尾联一语双关,一是说落日余光,山美日丽,

同时借此警策自己保持晚节。“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我们知晓了陶公的隐逸情怀和对官场的厌恶之心,诗人愿以陶公为表率。此联可谓是卒章显志,让人敬佩

诗人描写了夕阳斜照大官山时的明丽绚烂的景色,抒写了闲适返回自然的愉快心情。通篇浑然一体,展示出宁谧和谐之美。在诗人的笔下,夕照风光明丽而自然,徜徉于其间的诗人心绪由闲适喜悦而失意寥落,受落日余晖启示继而趋于平静坚定,最后以陶公自况,保持晚节,淡泊心志。此情此景,传承了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最高意趣。



清】

谁将劝戒重农功,宋代知军仰赵公。

笠影人来红雨外,鸠声韵杂绿云中。

畦边信切丁宁语,陇外犹传子惠衷。

读罢丰碑怀往迹,万华岩内碧烟笼

注释】

1)劝农碑:即《坦山岩劝农记》碑刻,立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万华岩洞口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碑高2.50米,宽1.73米,厚0.54米。上有南宋郴州知军赵不退在此进行劝农活动的记载,全文23行,楷书,碑额横题《坦山岩劝农记》篆体六字。作为现存不多的古代官员重农桑的碑刻,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20065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知军:宋代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军,其长官或称知军,或称军使。

3)赵公:郴州知军赵不退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承旨劝农、命门人安世隆撰《坦山岩劝农记》。

4)丁宁:即叮咛,反复地嘱咐。

5)子惠:慈爱;施以仁惠。 出自《书·太甲中》: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新唐书·刘蕡传》:陛下有子惠之心,百姓无繇而信。

6)万华岩:位于郴州市西南郊外12公里处,地处万华岩镇坦山村国家AAA级旅游区,国际旅游洞穴协会理事单位。1988年美国溶洞考察队称赞万华岩可以与世界任何一个最壮丽的溶洞相媲美。这里还有中国首次发现的国宝水下晶锥和世界溶洞第一漂。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

赏析】

《劝农碑》介绍了碑的由来,描绘了此碑所在地万华岩周围奇丽秀美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真实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先人的敬仰。

“谁将劝戒重农功,宋代知军仰赵公作者一开篇就先把读者的视线拉到了久远的宋朝时任郴州知军赵不退带领部属和仆役到郴州各处巡查,进行劝农活动,他们路经万华岩坦山村时,见到此处山青水秀,奇石甚良,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劝农归来,命门人安世隆书以代记,在万华岩就地取石,刻碑记事,以此记载自己在郴州进行劝农的活动

“笠影人来红雨外,鸠声韵杂绿云中。”两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水色山光的画面中天下着雨,周围清悠凉沁、雨滴在朵朵红花上溅落开来,似觉是天降红雨,诗意浪漫。农人穿着蓑戴着笠在雨中忙碌着,洞口上方藤蔓攀挂,树木花草斜逸,不时夹杂着几声鸠鸣,悦耳动听。

“畦边信切丁宁语,陇外犹传子惠衷”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农业,宋朝皇帝尤其重视劝农。数百年后的今天,静立古碑旁,看着土洼菜畦上辛勤劳作的农人,耳旁似乎还萦绕着当政者谆谆的告诫:“务农重谷,天下之本”,还能感受到统治者的慈爱仁惠。

“读罢丰碑怀往迹,万华岩内碧烟笼”咏怀古迹,抒发感慨后我来到万华岩内,只觉空翠迷蒙,一条地下河水缓缓流淌,时不时有瀑布飞流而下,泛起阵阵水雾,烟笼雾绕,构成一幅“人间仙境”的壮观图,惊、奇、险、秀都融入岩洞中。

本诗意象丰富,、红雨、鸠、绿云、碧烟描绘出一片秀美的天地, 其中“红雨”“绿云”“碧烟”, 色彩浓丽,对比强烈,绘景抒情很见功力。诗人还擅于穿梭时空,古今之事,古今之人都浓缩在这短短的56个字中,令人叹服。

散文赏析样稿

送廖道士序

【唐】韩

五岳于中州,衡山最远。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数,独衡为宗②。最远而独为宗,其神必灵。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驶③。其最高而横绝南北者,岭。郴之为州,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中州清淑④之气于是焉穷。气之所穷,盛而不过,必蜿蟺扶舆⑤,磅礴而郁积⑥。衡山之神既灵,而郴之为州,又当中州清淑之气,蜿蟺扶舆,磅礴而郁积,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白金水银丹砂石英钟乳橘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寻⑦之名材,不能独当也。意必有魁奇⑧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间,而吾又未见也。其无乃迷惑溺没于老佛⑨之学而不出邪?

廖师郴民,而学于衡山,气专而容寂,多艺而善游,岂吾所谓魁奇而迷溺者邪?廖师善知人,若不在其身,必在其所与游,访之而不吾告,何也?于其别,申⑩以问之。

【注释】

①选自《全唐文》卷555,又载《韩昌黎文集校注》150页。廖道士,名法正,一名通元,郴人,苏仙岭景星观道士。治病有术,常于衡山从师学道。咸通六年(865年),召入朝,为懿宗治病有验,封官重馈不受,赐号元妙贞人。现景星观内有《韩愈送廖道士序碑》,系1984年修复观时按旧志所载原文刻置。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著有《韩昌黎集》等。唐永贞元年(805年)夏秋之间,韩愈从阳山(今广东清远阳山县)徙掾江陵,赴任江陵府法曹参军,在郴待命北上,后取道衡州潭州,在游南岳衡山时与廖法正接谈甚欢,深为器重,临别作序相赠。②[]尊崇。③[]迅疾。④[清淑]清澈,清爽。⑤[蟺(shàn扶舆]蟺,盘旋屈曲的样子。扶舆,犹扶摇,盘旋而上。⑥[磅礴而郁积]磅礴,广被、充满。郁积,蓄积,积聚。⑦[]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约八尺。⑧[魁奇]杰出,特异。⑨[老佛]老,老子,这里指道教。佛,佛教。⑩[]重复。

【译文】

五岳,在中原地区看来,南岳衡山最远。南方又高大又险峻的山数以百计,唯独衡山最受尊崇。衡山最远又最受尊崇,那里的神祇必定灵验。衡山往南八九百里的地方,地势更高,山势更陡,水清澈且流得更快。那些可以飞越南北的最高山脉,就是南岭(又五岭)。郴州地处南岭上,估计它的高度,约在南岭高度的三分之二处。中原清淑之气运行到这里就止住。气流遇阻,就有很多滞留,必然盘旋着升腾,充溢其间,越积越多。衡山的神祇既然是灵验的,而郴州又承受了中原清淑之气,这些气盘旋着升腾,充溢其间,越积越多,那么这里的水土孕育着,神气感应着,银、汞、朱砂、石英、橘、柚等矿物植物包藏着,加上挺拔秀美的箭竹及高大的名贵树木,这些物产还不能够独自承受这些灵气。我猜想一定有杰出的人、忠信的人和材德的人出生在这里,但是我又没有遇见。这种人只怕是迷恋沉浸在道、佛之中而不曾露面吧?

廖法师是郴州人,到衡山从师学道,他心气专一,容色安静,多才多艺,善于交游,难道就是我所说的沉迷在道、佛之中的杰出人士吗?廖法师有知人之明,因此我所说的杰出人士如果不是他本人,就一定是在他所交游的人当中,我问他,他却不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到辞别的时候,我还要拿这事问他个明白。

【简析】

韩愈被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的散文对后世古文影响深钜。这篇赠序仅三百余字,可谓尺幅寸缣,有林壑窅冥之势;写的也是常事常情,却平中见奇,摇曳生姿。此序表现突出的以“地灵”烘托“人杰”的写法,为包括欧阳修、王安石在内的很多后来人所学习、借鉴。

第一段由“地灵”写起,引出“人杰”。从开头“五岳于中州”至“不能独当也”言“地灵”,接着三句言“人杰”。按照通常的写法,应该突出“人杰”,但韩愈似握神笔,大书特书“地灵”,而惜墨于“人杰”。这样做,至少有两个意图,即一褒一贬。从“褒”的角度来看,是为了突出被自己视为“魁奇之民”的廖道士。启篇言五岳,由五岳而衡山,由衡山而南岭,由南岭而郴州,再由清淑之气而水土之生,由衡山之灵而郴地之物,由郴物之产而郴民之生,郴民之中必有魁奇之民,魁奇之民则暗指廖道士,可谓意脉连贯,水到渠成,又烘云托月,奇境迭出。但是,作者始终没有明言廖道士就是“魁奇之民”。这是作者“以之兴怀”的需要。他感慨山川之美,散为百宝,独人物稀少,不免遗憾,尽管这种遗憾里不乏自负的成分。这种遗憾和自负,从作者来自中州又在文中大谈“中州清淑之气”这两点可以看出。他也不刻意回避“贬”意,不过“贬”的不是廖道士,而是作者一向不存好感的“老佛”之学。这一层意思,从“意必有”“而吾又未见”“迷惑溺没”等用语中可以看出。

第二段正面写廖道士,临别赠言,回应题目。尽管经过层层渲染之后,廖道士终于“登场亮相”,但作者并没有给廖道士太多的“正脸”和“台词”。如果说一般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那么我们不妨把这段文字看做韩愈对廖道士的谨慎推重和有限赞许。韩愈写此序在永贞元年,当为37岁,廖法正应属20岁上下的年轻道士(60年后的咸通六年,他被召入朝,为懿宗治好了病)。前者已是著述颇丰、名满天下的饱学之士,不必提此番贬官前曾以一本《论天旱人饥状》轰动朝野,就算在阳山令任上也有一大批青年学子慕名投奔到他门下,而后者只是正“学于衡山”的“民”,韩愈完全可以被廖道士视为尊长,因此他很利落地对廖道士连续下了“气专”“容寂”“多艺”“善游”这几个评语,以示推重、赞许。接着,一句“岂吾所谓魁奇而迷溺者邪?”褒贬互见,让廖道士有点摸不着头脑,且喜且忧。不过廖道士没有被韩愈错爱错评,完全当得起那几个评语。面对韩愈这种满腹经纶的“学者型干部”,与韩愈相谈甚欢的廖道士怎么会不清楚韩愈对“老佛”之学的看法呢?“善知人”的廖道士又怎么会直陈自己就是“魁奇之士”呢?在明知对方不会坦言的情况下,韩愈追问一句“何也?”使文章趣味频生。结尾还口称要在临别时“申以问之”,意欲将戏言进行到底,又让读者回味无穷:看你们一出双簧,究竟表演到几时!

此文别开生面,作序者与受赠者开了一通雅士的玩笑,很能体现韩愈以文为戏的做派。韩愈大半生反对佛老,评说僧道时略无忌讳,甚至偶有不逊,却不得不承认佛老界也有奇人高见,他后来在潮州为大颠禅师所折服并稍悟佛理就是绝好的例子。也正因此,他写给僧人道士的赠序出奇多变。面对廖法正这样一个自己器重的道士,韩愈巧妙地话说两头,戏言一番。先是洋洋洒洒地大谈“地灵”,然后拿出一顶“人杰”的高帽子示人,绕来绕去就是始终不肯将它戴在廖道士头上。欲送而收回,欲戴而摘走,引得道士团团转,最后空欢喜一场。对此,近代文学家林纾评道:“此在事实上则谓之骗人,而在文字中当谓之幻境。”“一篇毫无意味之文,却说得淋漓尽致,廖师亦欢悦捧诵而去,大类乳媪之哄怀抱小儿,佳处令人忽啼忽笑。”这也是本文很难入选许多散文集子的原因。

义帝祠记

陈元明

白蛇剑断,山鬼献璧,天下已无秦矣,无秦者天理也,人心也。秦为不道,毒痛四海,人心思得义主,若大旱之望云霓。夫何虎噬之秦未竟,而蜂起者,特殽函之戍卒,大泽之群盗耳,安能为天下之义主哉。夫除暴之谓义,虐我之谓仇。义者人心之所同归,仇者天下之所共诛,自怀王入秦不返,楚之犬马皆有愤色,人之言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当时之人痛入骨髓,有能因人心之痛而义之,犹水就下,沛然莫之御矣。故范增以奇计说项梁,复立楚后,以从民望。于是怀王立而云合响应,想其国造草昧南面雍容,乃能遣宽大长者,约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德音英厉,真义王也。奈何阳尊阴弑,是亡秦之续耳,天下乌得而不仇之?是以新城三老陈顺逆之说,率三军为之缟素,而关中全壁,遂税驾于山东之隆准矣。嗟夫!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天理之在人心,庸可泯哉!故随何陈此义而下九江,郦生陈此义而下全齐,羽之败不待其走死垓下。顺逆之名既正,胜负之势遂分,吁!可畏也哉!

义陵在郡之西,祠庭改创于宋之咸淳年间,到今百有余年矣。岁月云驶,陵谷迁变,朽败圮倾,所存者仅风雨之余耳,畴肯一顾而葺之?至正甲申冬,通议大夫脱款溥化畴公来监是郡,公务之余,因谒庙升陵,感慨不已,谓君臣之义不可以不明,古帝之祠不可以不理。即召匠计财,因其旧制,腐者易之,故者新之。凡其构木、石、饷工匠,皆公捐己俸为之。无取于官,无需于民。趋事赴功者,皆不令而集。既而祠宇峥嵘,金壁昭然,直栏古础增美于前。于是耄者喜其新,稚者骇其丽,而帝之灵亦可以少慰矣。

倩予记之,余喜首义立楚后者,以义结人心也。羽谋弑逆,而群臣寂无谏者,岂亚父诸人不与闻欤?何审于始,而昧于终也?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以其倡尊王之义,安有身被弑君之名,而自立为西楚霸王者哉。羽之罪遂无所容于天地之间矣。拔山力尽,四面楚歌,方且诳之曰:“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吁!知咎天而不知罪之逆天,犹斩将刈旗,以奋其匹夫之勇,果何救于败亡哉!宜乎不遂霸。而怀王庙祀于郴矣,余因有所感痛。惜夫!首谋立楚后不能以义而终,深羡夫畴野公能明大义,以正人心,使君臣之分昭然,而乱臣贼子知所畏惮,其有功于世教,岂小补哉。

遂铭之曰:“君臣有义,人之大伦。乾坤大矣,帝岂阳尊,灞水龙兴,中原鹿逐。重瞳之子,乃逞其欲。入关负约,构怨遂深。哀哀义帝,竟殒于郴。福善祸淫,天道孔迩。垓下溃围,莫救其死。楚祠古木,维义之陵。千秋万岁,乃洁明禋。监郡贤侯,修举废坠。植立纲常,彝伦攸叙。郴山矗矗,郴水洋洋。风悲日曛,山高水长。乱臣贼子,靡有弗败。我作此铭,将以垂戒。”

至正乙酉八月吉日,赐进士出身,将仕郎天临路长沙县丞陈元明撰。

【注释】

这篇记,选自明朝《万历郴州志》卷之十二。义帝,指熊心(?-前205),前楚怀王熊槐的孙子,初被立为楚怀王,即“后怀王”,后来被尊为义帝公元前208-前205年在位。据史书记载,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群雄纷争。为寻一精神领袖,各路起义军在薜县会盟,共同拥立在民间牧羊的熊心为楚怀王。秦灭,项羽分封诸王,并佯尊熊心为义帝。次年,又假借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之名使徙义帝长沙郴县(《史记·项羽本纪》320),并派九江王英布弑义帝于郴城穷泉旁,郴人怜之,遂葬于城邑西南边后山。汉王刘邦曾派王陵、周勃、樊哙三人来郴发丧,并以项羽大逆不道,弑君不臣之名,缟素三军,会盟诸侯,共伐项羽,引发楚汉之争义帝祠,不知何人始建,宋绍兴年间郡守刘领翻新,元皇庆郴县簿齐大有再修之,明正统知州袁均哲重建。今有义帝陵,在郴州市区文化路。陈元明,字伯元,安仁县人。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进士,曾任长沙县丞。[怀王] 这里指“前怀王”,被骗客死在秦。[怀王] 这里指“后怀王”,即“义帝”。[南面]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宽大长者]指刘邦。怀王认为项羽为人慓悍,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汉书》)。[新城三老陈顺逆之说] 洛阳新城的三老(三老是乡里掌管教化的小官)董公听说汉王要来了,便在路旁等候着,说有建议给汉王。他对刘邦说:“臣曾听说一句话: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情往往不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指明敌人是反贼,才能容易平定的。项羽无道,放逐并缢杀天下共立的主上楚怀王,他就是天下公认的反贼。还有仁者不必要靠勇气,义者不必要靠力气。大王应当率领三军将士,为义帝楚怀王发丧,穿素服,并通告诸侯,共同去讨伐项羽。这样一来,四海之内,没有不仰慕王的大德的,这才是古代三王(汤王、文王、武王)的义举。”刘邦听了这番话,心里很震撼,认为有道理,马上就为义帝发丧,宣告项羽杀了大家共立的义帝,四周之人纷纷响应,赢得各路诸侯的精兵共五十六万人。[税驾于山东之隆准矣]税驾:停车,这里指归宿。隆准:高鼻子,此指汉高祖刘邦。《史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随何陈此义而下九江]指刘邦的部下随何劝降九江王黥布的事。[郦生陈此义而下全齐]郦食其(yì jī)劝降齐王田广之事。[咸淳]南宋度宗(公元1265—1275年在位)的年号,后文说距今已有100多年,可能是作者记错了,应该是80年左右。 [至正甲申]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 [畴埜]当时任郴州路总管。 [亚父]指项羽的谋士范增。[重瞳之子] 指项羽,相传项羽一只眼睛里有两颗眸子。 [至正乙酉]至正五年,即公元1345年。

【翻译】

白蛇剑断,山鬼献璧,天下已经没有秦朝了。秦朝被灭亡,是天理,是人心所向。秦朝不行王道,毒害天下,百姓盼望出现行正义的君主,就像大旱时盼望出现乌云一样。为什么猛虎一样的起义力量不能完全吞噬秦朝,而蜂拥而起的,只是守卫殽山和函谷关以及征发到大泽乡的士兵(指陈胜吴广等),这些人怎么能够成为天下的义主呢?除去暴虐叫做义,虐待我的叫做仇人。行正义的人是人心所向,仇人是天下人都想杀的。自从楚怀王进入秦朝而没有返回,楚国的人都很气愤。当时人们说:“楚国即使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朝的也必定是楚国。”当时的人对秦朝痛恨到了骨髓,如果有人能顺着人们对秦朝的痛恨之情而起义,就会像水往下流一样,气势浩大而没有人能抵御。所以范增用奇妙的计谋说服项梁,再立楚王的后代为王,以符合百姓的期望。于是楚怀王被立为王,之后天下云集响应。想其国造草昧南面雍容,于是派遣刘邦向西攻秦,约定让先进入函谷关的人称王。有德者的言论,英明的激励,真是一个正义的君王啊!怎奈何他表面上尊重怀王暗地里却派人把他杀害了。这是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天下的人怎么会不仇恨他?因此新城三老董公述说忠心与背叛的道理,率领三军为怀王穿白色的丧服,而关中的百姓全部归向了殽山以东的刘邦。唉,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伦理关系,天理在于人心,怎么能泯灭呢?所以随何陈述这番义理而攻占了九江,郦食其陈述这番道理攻占了齐国,项羽的失败不需要等到到逃跑然后死在垓下。忠义与背叛的名份已经确定,胜负的形势就已经明朗,唉,值得敬畏啊!

义帝陵在郴州郡西边,祠堂改建于宋朝咸淳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了。岁月流逝,义帝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萧条破败,只剩下风雨之后的一小部分了。谁肯看一看并修葺它呢?元顺帝至正四年,通议大夫脱款溥化畴埜来管理郴州,公务之余,因拜谒义帝陵而感慨不已,说:“君臣之义不可以不明白,古代义帝的祠堂不可以不修理。”于是召见工匠计算修理的费用,沿着义帝陵的原有规模,把腐烂的更换,把旧的翻新。修理中所购买的木材、石头以及工匠的工资,都是畴野公捐献的自己的官俸。没有让其他官员出资,也没有向百姓征收。来修理义帝陵的工匠们,都是主动来的。不久祠堂变得高峻、金碧辉煌,各种栏杆、石礅比以前都漂亮多了。于是老年人为它的焕然一新而高兴,年轻人为它的美丽而惊讶,而义帝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得到些许的安慰了。

让我记下这件事,我为能首先立楚王的后代为新的楚王的人而高兴,因为他是用“义”来笼络人心。项羽谋划叛逆,而群臣中没有一个人进谏阻止,难道亚父——范增等人没有听说吗?为什么开始很清楚明白,而最后却糊涂了呢?从前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因为他倡导尊重君王的道义,哪有背负杀害国君的罪名而自封为西楚霸王的呢?于是项羽的罪名不能容于天地之间。突围之后力气将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还迷惑地说:“这是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唉,知道怪罪于天却不知道违背天意的罪孽,还在那里砍杀敌将,砍倒旗帜,以逞匹夫之勇,这对于挽救他的失败又有什么用呢?不能称霸是理所当然的。而楚怀王的陵庙已经在郴州被祭祀了,因此我有所感伤悲痛。可惜啊,首先谋划立楚王之后为楚王却不能坚持正义到最后,深深敬佩畴野能深明大义,以端正人心,使君臣的区别显著,而使叛乱的人有所畏惧,对教化世人的功劳,难道只有小小的作用吗?

于是刻铭记下说:“君王与臣子有道义,这是人与人之间重大的伦理关系。天地很大,哪能只是表面上尊重帝王?灞水龙兴,中原鹿逐。项羽竟然想逞能,进了函谷关就背弃了约定,于是结怨很深。悲痛不能停止啊,义帝竟然在郴州被害。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天道远近。在垓下冲出重围,也不能挽救他的死亡。楚怀王的祠堂中的古树维护着义帝陵。千秋万代,乃洁明禋。管理郴州的贤侯们,多次维修即将废弃的义帝陵。树立三纲五常,深叙常道。郴山矗立,郴水浩荡。风悲日曛,山高水长。叛乱的人,没有不失败的。我作这篇铭,用它来告诫世人。

元顺帝至正五年八月的吉日,赐进士出身的将仕郎天临路长沙县丞陈元明记。

【简析】

陈元明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元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各地起义叛乱的人很多,作为赐进士出身的元朝官员,肯定是反对起义叛乱欲动摇元朝统治的做法。本文借记叙畴野公重修义帝祠痛批项羽阴弑义帝的行为,表达了崇尚正义反对叛乱,维护三纲五常的正统思想。

第一段论述了项羽因暗中杀害义帝而失去人心,注定其失败的观点。文章首先表明秦朝因不行王道被灭亡是天理所在,人心所向。秦朝末年,百姓期盼能出现一位正义的君主来统领民众推翻秦朝,而首先发难的却是出身卑贱的陈胜、吴广。一个“盗”字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封建正统思想以及对农民阶级的歧视,而他认为像陈胜、吴广之人注定不能成为正义的君主。接着,作者引入了“义”“仇”两个概念。从怀王被秦王宠臣张仪骗入秦国而客死异乡之后,楚国与秦国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从此,秦国也失去了民心。因此,当“秦为不道”时,项梁、项羽顺势起义,为了笼络人心,范增劝说项梁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新的楚怀王,之所以也叫楚怀王,就是“以从民望”。怀王被确立以后,深得民心。不久,发表了著名的政治宣言,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并同意刘邦收集项梁、陈胜余部西行攻秦。但项羽不愿北上救赵,更愿与刘邦西行入关。怀王认为项羽为人慓悍,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没有答应项羽要求,而只遣沛公西行攻秦。这为日后怀王被杀埋下了隐患。 后来,项羽因晚于刘邦入关,派人还报怀王要求改变先前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怀王不同意。项羽原本就对怀王不肯遣他与沛公一起向西入关有所怨恨,此时更为恼怒,怨曰:“怀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汉书·高帝纪》)再后来,项羽仿效旧制,大行分封王侯。并自立西楚霸王,将义帝都城彭城据为己有,迫义帝迁都于长沙郡郴县。郴县地处五岭北麓,古为南蛮百越之地,义帝自然不肯移身迁都,仍居彭城。项羽大怒,暗令义帝途经之地的三王(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欲将义帝击杀于途中。义帝元年,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冬十月,英布遣将追杀至郴县,将义帝弑于郴城穷泉傍。项羽此举,让他大失民心。而刘邦跟他的做法刚好相反。汉二年(205)三月,汉王刘邦统大军东渡黄河直指洛阳,途经新城(今河南商丘),遇三老董公获知义帝死讯,汉王十分悲痛,令三军发丧,缟素三日。此举深得民心,从此刘邦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直至最后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作者认为对义帝的态度注定了楚汉相争的结果。

第二段回到义帝祠本身,记叙了通议大夫畴野重修义帝祠之事。重修的费用全部由畴野个人承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畴野是一个大公无私、勤政爱民的好官。此举也深得民心,“趋事赴功者,皆不令而集”,可见当时的郴州人民很有正义感,对义帝也是很怀念的。这一段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畴野重修义帝祠的目的,其目的是彰显“君臣之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畴野很重视君臣之义,而作者对其的褒扬也可以看做是作者正统思想的反映。这一段写得极为简练,但也揭示了作者的写作缘由。

第三段再次痛诉了项羽弑杀义帝之罪,高度评价了畴野重修义帝祠之功。开关对范增等谋臣没有及时阻止项羽杀害义帝也给予了批评,并举管仲辅佐桓公之例作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违背君臣之义,一个是倡导君臣之义。作者在这里再次强调了应当遵守君臣之义的道理。接着,揭示了项羽至死也没有明白其失败的原因,真是可恨又可怜!最后高度评价畴野能彰明君臣之大义,有利于教化后人之功。这一段仍然紧紧围绕“君臣之义”立论。

第四段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四层含义:一是对项羽背信弃义的批判,二是对义帝的怀念,三是对畴野修祠的赞扬,四是重申其正统思想,表明写铭缘由。这一段概括性极强,但感情丰富、浓烈,读来朗朗上口,叠词的运用使抒情意味更浓。

最后表明写作的时间及作者身份。

全文夹叙夹议,以议为主。名为“义帝祠记”,其实“记”的并不多,而写“义帝祠”也只是个引子,引出作者的议论。而无论是叙还是议,始终围绕“君臣之义”而展开,反复强调要遵循君臣之义,表明作者对当时各地起义军的反对并暗示其注定失败,鲜明地反映出作者的正统思想。而通过项羽与刘邦的对比、项羽与义帝的对比、项羽与畴野的对比使其论证更加有力,中心论点更加突出。但本文三个议论段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思路略显纠结。

童区寄传

柳宗元

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注释】

①选自《柳河东集》。区寄,桂阳郡一牧童,年十一,被贼人绑架后杀二贼后脱险。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应是在永州从杜周士那里听到了关于童区寄的事,写下了《童区寄传》。②荛(ráo) 本指柴,这里指打柴。牧,放牛。③虚所,集市。虚,通。④ 恒状,常有的样子。⑤为市,谈交易(这里指人口买卖)。⑥郎,当时仆人对主人的称呼。⑦恩,这里作动词用,好好对待。⑧主人,指墟所窝藏豪贼的人。⑨疮,()伤。⑩愿,老实。讨杀,就是杀。因为杀的是豪贼,所以说讨杀

【译文】

儿童区寄,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他正一边放牧一边打柴,两个强盗把他绑架,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带他)走了四十多里,到集市上卖他。区寄假装像小孩似地啼哭,(假装)害怕得发抖,像小孩常有的那样。强盗以为他好对付,就互相敬酒痛饮,喝醉了。一个强盗去交涉买卖;另一个躺着,把刀插在路上。孩子暗地里察看他睡着了,把捆手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上下磨刮,绳子终于被割断,就拿起刀来杀了他。

(孩子)还来不及逃远,去交涉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孩子,十分震惊,要杀害孩子。(孩子)急忙说:当两个人的仆人,哪比得上当一个人的仆人呢?他待我不好,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并且好好待我,怎么处置都行。去交涉买卖的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了这个僮仆,不如把他卖了;与其卖钱两个人分,不如我一个人独占。幸好(孩子)杀了那家伙,好得很!就藏起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孩子到集市上窝藏强盗的人家,(把孩子)越发捆绑结实。半夜,孩子自己翻转身,让捆绑的绳子靠近炉火把它烧断,虽然烧伤了手也不害怕;又拿起刀杀了这个要卖掉他的强盗。接着大声哭叫。整个集市的人都大吃一惊。孩子说:我是区家的孩子,不该做别人的仆人。两个强盗抓了我,我幸好把他们都杀了。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管集市的小吏报告州官,州官又报告上级官员太府。太府召见孩子,原来既幼小又老实呢。刺史颜证觉得他与众不同,留他当衙门小吏,(他)不肯。就给(他)衣服,(让)小吏护送(他)回到乡里。乡里抢劫绑架的人,不敢正眼看他,不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孩子比秦武阳还小两岁,却杀了两个强盗,怎么能接近他?

【简析】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两人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柳宗元生于唐代中期,朝政的腐败已十分严重,社会的丑恶现象层出不穷,对于这一切,他比一般人了解得全面而清楚。他少年时曾经随着父亲官职的不断变更而迁徙江南各地,又曾经在邠州节度使府中任职的叔叔柳缜那里滞留一年多,早已超越了寻常书生从书本到书本的知识局限,从学友到学友的接交范围,开阔了视野,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永贞元年,命运又把他推向了最高权力中心,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到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并着手除旧布新,不幸失败。接踵而至的是长期的贬谪,让他进一步体会到各种社会问题的严重,了解到民间疾苦。积蓄在柳宗元心中的郁愤可是太多太多了!能不如骨鲠在喉?自然要找发泄的窗口,柳宗元的窗口就是文学创作。我们读他的诗文,时时会感受到这一点,在他的散文中亦然。柳宗元被贬斥到柳州时,柳州地区强盗横行,掠卖人口现象严重。柳宗元来到柳州执政,曾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解放奴婢,消除落后陋习,因此在从杜周士那里听到了关于区寄的事之后,他即挥笔为区寄作传,对于区寄陷入奴婢买卖危机中的不畏强暴和反抗斗争中的机智、勇敢行为,给予热情的歌颂。值得特别指出,这少年并不是名门后裔、世家子弟,而是放牛娃。不仅在传记文中不曾见到,即使是后来小说比较发达的明清两代,这类形象也不多见。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遇劫的经过,这是故事的缘起,由此引出智斗的故事。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突然被缚后,区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这就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有心计:先用常有的表现来麻痹敌人。果然达到了目的——“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交待一豪贼去找买主,一豪贼躺卧,把刀插在路上,这不是等闲之笔。它既照应前文"易之"二字,写出二贼对区寄掉以轻心,表现得麻痹,又写出二贼不懂得武器在这场劫缚与反劫缚斗争中重要作用,表现其愚蠢,同时,在情节的展开上,还为后面写区寄"以缚背刃""因取刃杀之",突出其机智勇敢预作伏笔。这个颇具匠心、巧为设置的细节,对刻划人物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机敏地对付第二个强盗,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和勇敢。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这是区寄在杀死第一个强盗未逃远被第二个强盗抓回时,他对第二个强盗说的话,虽然只有这几个字,但却极大地表现了区寄的智慧。他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说,又抓住了强盗自私、贪婪的特点,这一句果然奏效,让区寄免去了被杀的命运,也为他下文的杀强盗创造了机会。再次被捆绑后,寻找时机,用火烧捆自己手的绳子,尽管把自己的手烧伤了,也坚强地去做着。终于获得自由后,杀死了第二个强盗。连杀两个强盗后,区寄没有逃跑,而是主动报官,这是第二层。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这是区寄杀死二贼后,对一墟的人说的话,不光表明了他的聪明机智,而且也显示了他是一个知事明理,俨然一个敢作敢当的大丈夫!《

第三部分是事件的尾声。也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在世人利欲熏心之时,他高尚纯洁,不为所染,令人肃然起敬!第二层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杀盗一事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惊人勇敢。

“传者,传也,所以传示来世。”(《史通·六家篇》)。传记文学,即采取文学的方法来记载人物事迹。我国古代最早的传记文学,大致从《史记》开始,多以记述翔实的史实为主。柳子在这方面却突破了传统的模式而独树一帜。柳子传记文的革新,不仅表现在题材上——为下层的小人物(牧童区寄)作传,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他改变了以往传记文学刻划人物形象惜墨如金的传统,既注重人物形象刻画上鲜活的立体感,又注重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大至整个小人物群体,小至特定环境中的单个人,都注意到了挖掘出人物思想的闪光点,以达到"传示后世"的作用。因为柳宗元是儒家的忠实信徒,一生都本着报效国家、“利安元元”的目的,为官、为人、为文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自觉维护道统的觉悟。其创作同样如此,丝毫也不违背“文者以明道”的主观追求,体现出强烈的“对社会人生的理解、爱憎和评价”。所以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具有倡导真、善、美作用的言行,他于是便予以适当的剪裁,必要的描写,精心构撰成为一篇篇小传,让其闪耀出可以"传示来世"的光华。他以非凡的胆识、敏锐的目光、深刻的笔触,从这些看来不足挂齿的小人物身上,挖掘出了应当被社会所弘扬的高尚的品质、善良的天性、美好的心灵、聪明的才智,揭露了应当被社会所唾弃的一些丑恶现象。柳子以一个面貌全新的小人物群体,为传记文学的画廊增添了光辉。这种新的文学审美追求的重要标志,就是通过描绘普通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光彩,从而达到以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目的。这种以新的文学观对传记文学大胆革新的成功,体现了真善美的人文精神内涵。

作者在这篇传记里,继承《史记》“史录”的传统,传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又摆脱史传体例的局限,从记入手,生发开去,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血肉饱满的区寄,高度赞扬了儿童区寄机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劳苦人民的同情,还反映了唐代中期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将豪贼的凶狠、愚味、自私和区寄的机智、勇敢、纯朴进行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扬善惩恶的人文思想,彰显着作者“文者以明道”的主张。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历经千年的柳学仍然作为显学屹立于中国文坛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f7d41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a.html

《林邑雅韵郴州古诗文赏析暂名湖南郴州是一个真正的历史文化古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