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0 00:59: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闲话书斋联
读书人都有自己的书房,过去书房叫做书斋。书斋是读书人自己的一片天地。除了外出云游,除了吃喝拉撒,书斋几乎成了读书人消磨时光的唯一所在。读书人钟爱自己的这方天地,于是为自己书斋命名或者题写书斋联,以表明心志就成了古今书斋史上的一道雅致的风景了。
古人读书大多和功名相关,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不少的书斋联以苦读励志为内容,其中最直白的当属清代张英的一幅书斋联:保家莫如择友;求名最好读书。苦读求名,果然成功,官至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不过张英也是个豁达之士,官至一品,却不以权势压人。老家为了宅基地和邻居争执,驰书京城求援,而张英回书说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读书求名世代相传,其子大名鼎鼎的张廷玉后来也成了一品大臣。安徽安庆流传的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说法,指的是张家。
如果说张英的书斋联不加掩饰,直截了当,那么乾隆进士彭元瑞的书斋联则更加花哨和隐晦了,有点弯弯绕: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古代各省乡试均在八月,称为秋闱。正是桂花飘香时节。而礼部会试在二月,称作春闱,正是杏花盛开季节。为了八月二月的科举考试,十年寒窗,三更灯火,五更鸡鸣,废寝忘食。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果然一举中的,步步高升,做官做到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彭元瑞也是个读书人中的幸运者。
读书人中的金榜题名者不过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饱受科举煎熬,最终抱恨众生,百般无奈,甘守平庸。然后便聊以清雅自慰,仿佛从来就无意功名。晚清文人徐照的一幅书斋联:志不求荣,满架图书成小隐;身虽近俗,一庭风月伴孤吟。功名不成,心如死灰,虽以风月自娱,孤芳自赏,清高之中透露着万般无奈。
家境不错之读书人尽管科举不就,衣食无忧还可以读书自乐,吟弄风月。对于清贫之士来讲就不那么潇洒了。清代有个贡生叫黄荔,他的书斋联就写的凄凄惨惨,悲悲切切:住三间老屋东头,安一榻,欹一几,煮一茶灶,随身一1/4



灯,索性把四壁打穿,富贵功名皆粪土;拥万卷残书南面,坐而读,倦而卧,起而狂吟,濡毫而写,眼看双丸跳没,嬉笑怒骂成文章。
一幅家徒四壁,酸楚凄婉,贫困潦倒,无可奈何,放纵恣肆的场景,跃然而出。凄凉中,折射着无奈与不满。这个黄荔果然是嬉笑怒骂皆文章,后来他的一首散曲《鸦片曲》,深刻的揭露了鸦片的危害,作为警示愚顽瘾君子的劝世文,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莽乾坤一块大鏖糟,弄得人痰迷心窍。甘心寻鬼趣,拼命赶时髦。说甚消遥,平白地上圈套。??????”科举不就的并非都那么自暴自弃,蒲松龄也是屡试不中,但是后来他愤而弃考,另辟蹊径,转而著文,埋头写作《聊斋志异》。为了自勉,他把前明孝廉胡寄垣的一幅对联刻在镇尺上,悬挂在书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算是及时醒悟,不为科举所累,自学成才的明智之士。
古代读书人埋头书斋,不好交游的不少,较典型的是南宋进士楼大防,其书斋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闭门谢闲客,只为读新书,不为功名何至于此呢?
但是读书人中以书为真趣,忘情一卷,悠然自得,远离功名的也是大有人在的。陆游的书斋联是: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陆游自幼好学,孜孜不倦,他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问他读书何为?他说:一身报国有万死晚年回归故里,年逾古稀,仍然苦读不缀。一部《资治通鉴》,蝇头小字,还日课两万余言。所谓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陆游是个读书到老不衰,爱国至死不渝的真豪杰!
无独有偶,明末崇祯年间的金声也是苦读无涯,爱国无边的一位可敬之士。他未达之时自题的斋联是: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死;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既是运通。写的真正是字字泣血,刻骨铭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读书!不过金声绝对不是书呆子,他也是个爱国义士。清兵入关,金声组织义军抵抗,兵败被俘,英勇就义,死的十分壮烈。看来他的确做到了文通道亦通了,运不通只是时不济而已。
爱国与读书相通自古至今都是有志书生的真谛。孙中山先生的书斋联是: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2cbd57b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0.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