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难题及补偿策略

发布时间:2014-12-13 14:57: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难题及补偿策略

【摘要】诗歌翻译是透视异域风土人情、加强文化交流的有效媒介,但诗词的格律、比喻、文化意象等独有的表现手法使得译诗成为一门艰难的艺术。本文在分析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难题的基础上,从形式、意象等不同方面提出相应的补偿策略,以求翻译之传情达意。

【关键词】诗歌翻译 难题补偿

刘重德在论述其译诗观点时反复强调:诗可译,但难译;译诗必须像诗。诗歌翻译不仅是认知的投入,更是情感的投入,是译者和作者跨越时空的灵魂的融合。许多人喜欢引用罗伯特.L.佛罗斯特的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那种东西来证明诗之不可译、翻译的过程就是缺失的过程。但是,笔者比较赞同江枫的观点:诗,恰恰应该是翻译过后除了表面信息还留下了美和言外之意的那种东西。留下的越多越是好诗。当然,不可否认,诗歌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充满文化意象的隐喻和比喻,充满色彩的象征和想象使得诗歌翻译成了一门高难度的艺术。

一、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难题

(一)格律之难。格律是诗歌的基本元素,传统的格律及其变体仍然在现当代诗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歌的外在形式包括诗节、分行、节奏、韵律、意象等,通常说来,只有以诗歌的形式来翻译诗歌才能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但是,有些诗,其存在的形式和价值作为审美客体的趣味和意义都有赖于某种特异性语言,就非常难译了。例如,汉语中的合撤押韵的绕口令、回文诗或藏头诗等。TheArtofTranslatin,gPoetry-书中列举了诗歌不可译的五大理由,其中之一就是“Notwolanguageshavethesameprosody;itisimpossibletorecreatetheprosodyofaliter-aryworkcomposedinonelanguageinan-other”,即没有两种语言有相同的作诗法。例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是汉语中典型的回文对联,上下联从最后一个字往前倒着念也可以成一副对联,把它译成英文是几近不可能的事,因为它主要是诉诸视觉的文字或图形游戏。当然,谓之难,总也有成功的个例,如马红军就曾将拿破仑的“AblewasIereIsawElba”译成落败孤岛孤败落,可以说是译诗的经典。但是仔细品来,仍有缺憾:译作体现了拿破仑的落败和孤独,充分体现了回文特点,却不能充分体现其被流放到Elba岛之前我曾所向无敌的落魄英雄的自恋。

(二)语义之难。诗词中经常会利用语言中的一词两义或两词同音的现象表达双重意义,言此意彼,一语双关,但是在翻译中确实很难做到,因为没有两种语言有相同的词汇。例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最后一句中的构成双关,但是在翻译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二语才能实现双关,采用“thedayisfine”(晴)和“deepinlove”(情)来表达。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的双关,虽然在翻译时采用了“theailkwormtillitsdeathspinssilkfromlove-sickhean”,意图用“silk”“sick”来达到谐音之效果,可以说已经相当巧妙了,但是依然会令人感到存在某种缺失。此外,也有一些双关几乎是无法翻译的。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五回中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两行诗中表面上是指自然物,实际上,是薛宝钗的的谐音,是林黛玉的之谐音,如果不加注的话,未读过原著或者不懂原著的读者是不太可能知道其实是在描写薛宝钗的玲珑剔透和林黛玉的寂寞孤傲。除了字音上的双关,还有字形的双关义。如吴文英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既是上加合成,也是思念离人的秋思之愁,比字音的双关更难翻译,因此,诗歌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之美是很难得以完全展示的。

(三)意象之难。译作者除了在格律上要仿效原作,始终抓住节奏和韵式这两个关键因素外,还要注重意象的表达,才能做到真正的传情达意。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也是诗歌鉴赏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位。忽视了文化意象的意义,有时候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严重者,还会影响对原作意境、人物形象的把握。但是正如文化本身,文化意象具有民族性、传承性和积淀性,意象是根植于某种语言文化的土壤中的,不懂得该文化则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例如,在翻译孟郊的《古别离》中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一句时,弗莱彻(Fletcher)的翻译是“yourlatereturningdoesn´tangerme,/butthatanotherstealyourhertaway”。临邛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相识、相爱的地方,此处女主人公借用这个地方委婉地暗示心上人分别之后不要变心,但是弗莱彻的翻译不仅省去了临邛这个意象,而且使原来委婉的提示变成了怨愤。同样是这首诗,许渊冲的翻译是:“yourlatere-tumbringsmelesswoethanyourheartbe-ingstolenaway”。很显然,许渊冲的翻译更加贴合原意,很好地表达了女主人公言外之意,但遗憾的是依然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保留临邛这个意象。又如李白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外国学者的翻译是“MidAprilmistsandblossomsgo”,这是因为作为他语者的译作者无法体会到中国历来的扬州情结:文人墨客们总是无比神往扬州,把扬州视作一幅曼妙鲜丽的图画,编织在他们长吟短叹的杯盏之中,梦里扬州,诗词扬州,风花雪月的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寥寥数字,道尽了文人墨客们对扬州——温柔富贵乡的无比神往。

庞德(EzraPound)的意象派诗歌InaStation,oftheMetro“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Petalsonawet,blackbough”,表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匆忙和非人格化,还表现了人生稍纵即逝的感觉,是典型的描述性意象结合比喻性意象写法。作者用最凝练、硬朗的语言直呈情景交融、生动鲜明的意象,并且通过魅影车站花瓣树枝等意象的叠加,在形象陈列中留下很多空白,产生耐人寻味的意义,造成诗意的张力。也正因为如此,短短一句话却有着许多版本的译文,每种译文对于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各不相同,诗歌意象表达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二、诗歌翻译的补偿策略

(一)形式的变通。诗具有肯定的节奏和韵律,因而人们往往将诗与歌联系起来,认为诗歌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有时甚至将之等同:诗即是歌,歌即是诗。虽然不同语言的诗歌具有不同的格律,在翻译的时候我们既要尊重原诗的形式,但又不能拘泥于形式,可以掌握一定的自由度,如果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忠实、追求格律而亦步亦趋,反而背离了翻译的宗旨。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中当格律难以对等时,可以通过形式上的转换进行弥补。形式的偏离能产生美过分追求外在形式上的对应让英美读者听起来像陈词滥调。比如,同样是翻译拜伦的《哀希腊》,梁启超用的是元曲体,马君武用的是七言古诗体,苏曼殊用的是五言古诗体,而胡适则用的是离骚体,查良铮却是采用了新诗体,不同译者的翻译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诗人拜伦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翻译风格,不同的诗体,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和多维度的诗人。又如杜审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两句诗,这首诗本身的格律是比较常见的,可以比较轻松地译成“Cloudsandmistsmoveouttotheseaatdawn/Plumsandwillowsacrosstheriverbloominspring”,然而这样的翻译虽然忠实地将原诗描写的景色展现出来,突出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象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但是却不能让英美读者将春景与诗人的黯然不得志之心情联系在一起,不妨译成:

Cloudsandnusts

Outtosea

Dawn

Plumsandwillows

Acrosstheriver

Spring.

dawnspring置于突出的位置,从而和诗人的郁郁不得志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的冲突。虽然相比原诗在形式上有了改变,但是却有更强的冲击力,能更有效地再现原诗的内容和情感。

(二)会言外之意,听弦外之音。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粹,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诗歌中富含该语言文化中独有的、特定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期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它不断出现在人民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学作品中,慢慢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深远意义的联想。为了更好地传达文化意象,译者应更多关注原作者的思想状况,在客观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语言和表达方式传递文化进行变通,让读者真正地享受到作品之美。

同样的感情在不同的文化中的比喻是不一样的。汉语中会用心肝喻思念之极或心爱之人,比如李白有诗云: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催心肝。而英文中却用心弦来比喻,因此,有学者进行了词汇上的变通,译成了“heartatrings”,各得其所,各有精妙。

1.画龙而不点睛。诗人是富于想象的,情感丰富的,他们大多喜好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和频繁用典构成各种朦胧的意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一如人们对李商隐《锦瑟》的无端意绪的解读,锦瑟二字是全诗的中心意象,但究竟是指乐器本身还是美好的年华或理想,意象本身包含多重理解。许渊冲将其译为“theSadZither”(忧伤的瑟),虽然译出了原诗的内涵寓意,但是显得过于直白,李商隐原来那种朦胧之美丢失了。虽然这首诗中充满了沉郁,但全诗没有一字一词的直白表露。诗歌贵在含蓄,诗人把自己内心的痛苦通过物像外化出来形成意象。由于此时诗人意绪万千,所选择的物像也就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通过锦瑟来表达是多重暗示的融会统一。因此,许渊冲的翻译先人为主地为读者提供一个唯一的意象,阻隔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想象空间。笔者认为,倒不如采用音译,保留原诗的朦胧之意,亦可取得陌生化之效果。好诗耐得百回读,原诗若是直白的,译作应当直白;原作是含蓄的,译作也应含蓄,译者不妨将理解、咀嚼、欣赏的余地留给读者,画龙而不点睛。

2.走近诗人。有些诗歌会让人们有心灵的震撼,有些诗会让人们共鸣,有些诗歌会让人们觉得似曾相识,也有些诗歌会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或是如坠云雾,但是,诗歌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一种美,因而译作者无论有着怎么样的创造性叛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力求甚解。Leech在谈及诗歌分析时指出:若想对每一首诗进行透彻而卓富成效的讨论,就需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文化和社会背景等。穿越中西方诗歌表现手法鸿沟的宏观途径就是深刻理解双方文化背景,用自己的方法设置尽可能相似的布景去体会对方的意境。例如,要翻译雪莱的《日出》就要了解诗中她那样活着/也是/一种疯,如果疯就是与众不同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诗人在读书时被叫做疯子的沉痛和不幸。要体会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诗人到底借诗表达何种情怀就需要了解李白是在什么样的人生转折时写下此诗的。不同的人生体验、相异的文化素养都会赋予诗歌别样的风采,而译者必须走近诗人才有可能做到传情达意。

综上所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互动。译者应忠实于原作,但同时也应有适度的创造性叛逆。诗歌翻译,正如许渊冲在《译诗六论》中所总结的那样:译者一也(identification);译者艺也(re-cre-ation);译者异也(innovation);译者依也(imitation);译者怡也(recreation);译者易也(rendition)。在进行诗歌翻译时,译者应该把握好度,并且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补偿,也许总有力不能及之处,却也会有局部胜出之笔。

【参考文献】

[1]刘重德.漫话中诗英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0(1)

[2]章国军,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之音韵美及意象美赏析[J].翻译论坛,2007(4)

[3]刘重德.论译诗[J].现代外语,1996(2)

[4]许均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

[5]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30064be80eb6294dd886c7a.html

《诗歌翻译中存在的难题及补偿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