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思乡诗)

发布时间:2023-03-28 03:13: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思乡诗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E.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2.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答案:1.BE;2.①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事借的巧,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或者说让鱼有了家乡的味道,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想之情。
②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

1

解析:B,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E,错在“至吴地烹鱼结”,作者还没有到达吴地,还在途中的船上。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大麦行(杜甫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注解】①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奴剌、党项、羌攻梁州。诗人故有此作。②汉桓帝时有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③集、壁、梁、洋:四个州名,唐属山南西道。由梁州都督督四州。④腰镰:腰间插着镰刀,指收割。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大麦行》与《琵琶行》《燕歌行》文体相同,“行”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形式较为自由。B.一、二两句,化用童谣,反其意而用之。麦收时节却无欢乐景象,反而妇女哭男人逃,设置悬,引出下文。
C.三、四两句,先一句说敌寇掠夺范围之广,后一句作者呼吁四州军民,同仇敌忾,坚决抵抗胡羌入侵。
D.五、六句,前句设问后句回答,江山远长,虽然调发蜀兵三千,也只能疲于奔命,难以救护。E.七、八两句与“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修辞手法相同,都运用了明喻手法,抒发思乡之情。
2.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CE;2.①哀民生。一二两句表现出对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②斥边寇。三四两句表露了对“胡与羌”的愤慨。③思故乡。最后两句则表现了对故乡思念。
解析:C项分析三四两句,第四句是自问自答,又为上文解疑,一二句所写的麦收时间农村的凄惨景象原来是由羌胡的入侵造成的。
E项分析最后两句的修辞手法,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也使用了明喻的手法错。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夕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33d2c1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8.html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思乡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