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活着》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10-19 21:42: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活着》如此艰难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品味社会品味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活着》是我在大一时读的,不可说记忆深刻,不管余华给富贵什么不幸,但是却深深地触动了活着的人。《活着》却不是用如何克服困难、战胜生命的坚强活着,而是用“死亡”这一主题给我们讲述了人生要如何活着如何不死。

透过《活着》,我们得以透视到人生的许多问题。“活着”意味着什么?如何在苦难中找到支撑点?

作品《活着》以其独特的方式——死亡,来告诉人们什么是“活着”。读这部作品,从进入故事到体验其中生活再到体会人生意义,相当于完成了一次人生经历。《活着》以福贵身边的亲人不断死亡的事件来构架全文。

福贵曾是一个家有良田百亩的地主少爷,同时也是一个浪荡子、败家子。他将田产和房屋全部输在牌桌上,将父亲活活气死。当他洗心革面准备重新生活时却被抓了壮丁一去数年。在这期间母亲撒手西去。归家后他与家人安心活命,虽苦亦其乐融融。但变故接二连三:妻子家珍患了软骨病卧床不起,儿子有庆为校长献血被过度抽血致死,家珍受不住这

沉重打击凄然离世。女儿凤霞因病致哑,她好不容易找了个贴心丈夫,却死于难产。女婿二喜在上班时又死于意外事故。爷孙俩艰难度日,孙子苦根又因吃多了豆子被撑死。到头来,福贵孑然一人,形影相吊,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小说除了中途一次时空转换(由福贵作为叙述人回到“我”作为叙述人)外,没有什么可用来缓释这些犀利的非正常死亡给人造成的沉重压抑。福贵的一生就是一部灾难与苦痛的历史,他命运多舛经历种种世事变迁,心中伤痕历历在目,但外在的死亡体验不断重复,他内心的死亡感受却越来越轻飘空灵,直至进入一种淡泊宁静的境地。

作品似乎藏着一种恶作剧心态:黑夜中刚看见火光,然后它马上熄灭,再次点燃,又再次熄灭。一次次,让人的心灵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摇摆。

作家余华用他“不确定的语言”给我们展示出了这样一个“真实”得几近残酷的现实人生,即使是“暴力”事件也是娓娓道来,没有主观色彩的强加干预。富贵的儿子有庆因为为校长的妻子献血过度致死。一个小孩子,“幸运”地和病人吻合的血型,不管情愿不情愿,“无私”地被超限度地抽走赖以生存的血液,直至自己生命的终结。

也许这就是活着!走了的人已经活“过”了,活着的人依然要“活着”!

作品也给我们展示了富贵年轻时的生活方式,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由一阔少终于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佃农,父亲是被活活气死的。前期的生命之轻与后来的生命之重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他居然也平静地承受了下来。这样一个令人感觉匪夷所思的人生,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活着”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去忍受命运强加的一切苦难,去承担生命赋予的所有重担?还是去摆脱痛彻心底的绝望?活着本身是否就已经有了巨大的意义?

他活着好象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但于他个人而言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 一过十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

余华采用一种与主题背道而驰的写作手法,将贯穿故事始末的悲剧人物富贵描写的幽默、达观也是麻木,并是一种游离于死亡之上的平淡和睿智。朴素的语言和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白描式铺诉,一个人的一生何其漫长又是何等的简简单单。出生,就要面对死亡,这是人生两端必经的过程。“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也只是一个结果的问题,可是面对死亡前的心理挣扎和如何去死之类的琐碎细节,人与人还是不平等的,死亡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正是人们滔滔乐道也一样避之不及的话题。

《活着》为福贵漫长健忘的一生找到了活着的最佳理由,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同时,活着“是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富贵的故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男人的故事,在中国,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的那几代人,他们承受了战争、饥饿、贫穷、十年浩劫、失去亲人。富贵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一生,以无声的方式默默抗争。先是由最初的放纵的生活方式活着,与社会发生冲突后,迎难而上承担了生活所给予他的所有苦难。看似“顺命”,实则是无言的抗争,因为在一次次极端状态的挑战中,富贵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的忍受力及对希望的期待是无限的。活着,就是对苦难最好的挑战!

当活着消解了苦难,还是要从富贵说起。富贵所遭遇的困难可以说是由一串多项加数相加得出的:财尽——摇身为穷光蛋,父亡——洗心革面重新生活,决心改过——被抓了壮丁一去数年,继而母亲撒手西去。作品在描述富贵归来后的又一串变故时,已经让主人公平静了下来,从遭遇到平静,这是一种清醒的无奈。从文本中我们已经看不出他的情绪有无变化,在谈到死去的亲人时,“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这时的富贵已经不再看重生离死别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活着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富贵所遭遇的苦难全都化解到了他的生活之中,化解之后他以一种顺命隐忍的态度生活。但他的苦难就像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每解决一个问题,又有新的问题横在前头。每一次对苦难的消解都给予了富贵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尽管他没有说过什么,但对于死亡对于生存对于幸福,他逐渐接近真相接近真理。

我们看到了苦难下的富贵承受着生命赋予的责任,面对现实给予他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淡定自如地看着这个匆忙的世界,静默地品味其中的苦乐。尽人事以听天命,“尽人事”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努力,是积极的拼搏与奋斗;“以听天命”是结果如何不必计较。事与愿违的事情太多,重在过程而非结果,做事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39d814b2af90242a895e5ff.html

《论《活着》的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